中性貨幣

中性貨幣是名義貨幣數量的增減導致價格水平或名義收入同比例升降,而不影響實際經濟變數的變動。瑞典學派的創始人魏克賽爾最早提出了中性貨幣的概念。他是指在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一致,從而實現貨幣均衡的條件下,對社會經濟運行只起交易媒介作用,而不發生任何積極作用的貨幣。哈耶克認為,一般物價水平變動與否,同經濟是否均衡,貨幣量是否中性無直接的關係。只要貨幣數量不變,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一致,而商品的相對價格又不變,經濟就會保持均衡,貨幣則保持中性。哈耶克主張保持中性貨幣,反對彈性貨幣制度和貨幣國家化,要做到這點,首要的條件是使貨幣總量固定不變。此外,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所有價格都能按照商品供求狀況上下波動。二是用貨幣簽訂的長期契約都建立在對未來價格變動的準確預期基礎上。

新古典學派雖然強調中性貨幣的意義,但也承認貨幣是在這三個假設條件下才具有中性。第一,物價和貨幣工資率具有完全的彈性。第二,不存在貨幣幻覺。第三,不存在 “分配效應”。
美國經濟學家格利和肖在 《金融理論中的貨幣》一書中指出,即使在上述三個條件下,由於存在價格預期彈性、內在貨幣與外在貨幣以及政府發行有息債券等原因,貨幣也並非中性。他認為,在名義貨幣量既定時,引起的實際貨幣需求增加只能由價格下降來達到。但如果價格預期彈性大於1,即當期價格變動會以同樣方向以更大比例改變預期的未來價格,則價格下降會使實際貨幣需求增加得更多,並引起進一步的價格下降。如果此時不供應更多的名義貨幣,就可能引起生產能力的閒置。價格的預期彈性小於1時,貨幣對經濟也會發生影響。當政府發行有息債券時,價格水平變動會改變政府的債務,因而貨幣也不是中性的。
布爾曼和哈渥里萊斯基在他們合著的《貨幣供需及總體經濟模型》一書中,提出貨幣中性的必要條件: ①所有市場價格與工資均具有完全伸縮性。②支出或貨幣需求函式均無貨幣幻覺存在。③絕對價格水平的變動不致引起分配效應。④價格的預期彈性為1。⑤所有貨幣皆為外在貨幣。⑥政府沒有發行有利息的債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