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祚(1918~1999)原名張冬青,曾用化名楊祚、章振峰。南匯縣書院鎮外三灶人。1918年11月出生於農家,自幼受進步思想影響,1941年8月加入革命隊伍,1943年7月被批准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錫祚
- 別名:楊祚、章振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南匯縣書院鎮外三灶
- 出生日期:1918
- 逝世日期:1999
-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張錫祚(1918~1999)原名張冬青,曾用化名楊祚、章振峰。南匯縣書院鎮外三灶人。1918年11月出生於農家,自幼受進步思想影響,1941年8月加入革命隊伍,1943年7月被批准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張錫祚(1918~1999)原名張冬青,曾用化名楊祚、章振峰。南匯縣書院鎮外三灶人。1918年11月出生於農家,自幼受進步思想影響,1941年8月加入革命隊伍,1943年7月被...
”清 張錫祚 《寒食日龍友於旦招集歸愚書屋感舊述懷》詩:“滿堂豪翰筆不停,猛氣紛紜鼓已更。”參考資料 1. 豪翰 .線上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6] ...
當時從葉燮學詩的人很多,其中沈德潛、葉長揚、張錫祚、薛雪等後來都成為一時名士。張錫祚(1672-1724,又名永夫),木瀆人,生活貧苦,為人高潔,氣節高尚,詩才橫溢...
《先父張伯苓先生傳略》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成書,於2016年4月5日,值著名愛國教育家、南開系列學校創始校長張伯苓140周年誕辰發布。該書系張伯苓三子張錫祚所著,其...
兒子:張錫祿、張錫羊、張錫祚、張錫祜(淞滬戰役中,飛機失事後壯烈殉國)孫子:張元龍 [19] 、張媛貞(南京大學教授)張伯苓人物軼事 ...
黃子云(1691~1754),字士龍,號野鴻。江蘇崑山人,居吳縣。布衣,曾隨徐征齋使琉球。少有俊才,詩名甚著,與吳嘉紀、徐蘭、張錫祚合稱為四大布衣。有《四書質疑》...
清 張錫祚 《編籬》詩:“枯朽既芟除,柯條盡青蔥。”2、斬伐;消滅。《三國志·魏書·王朗傳》:“賴先王芟除寇賊,扶育孤弱,遂令華夏復有綱紀。”...
清張錫祚《編籬》詩:“枯朽既芟除,柯條盡青蔥。”竹作者簡介 編輯 張耒,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遊學...
7、清 張錫祚 《田家詩》:“惟我喜飲酒,醉鄊數往復。”[2] 8、《紅樓夢》第二四回:“﹝ 倪二 ﹞此時正從欠錢人家索債歸來,已在醉鄉,不料 賈芸 碰了他...
清張錫祚《贈澗上僧》詩:“道人了觀化,心止神流行。”宋之的《草原頌歌》:“這兒,在草地上有一條河,它名叫 北河 ,是黃河的支流,它流行得很不規則。”...
③清張錫祚《田家詩》:“惟我喜飲酒,醉鄊數往復。” 往而復來,循環不息。 ①晉 郭璞 《江賦》:“呼吸萬里,吐納靈潮,自然往復,或夕或朝。” [2] ②...
清 張錫祚 《田家》詩:“酒醒春鳩鳴,踏月起浸谷。”春風作者簡介 編輯 于謙(1389~1457),明代大臣。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進士。...
元張雨《喜春來·除夜玉山舟中賦》曲:“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濺濺漱玉沙。”清張錫祚《題美人歲朝圖》詩:“和氣散林皋,江梅香滿屋。”沉尹默《玉樓春》詞:...
4、清 張錫祚 《月蝕詩》:“吾聞皇天無私泰階平,二紀五緯誰相爭。”5、艾青《在浪尖上》詩:“活著的時候越無私,人民的懷念也最永恆。 [1] ”...
清 張錫祚 《寒食日感舊述懷用昌黎寒食出遊韻》:“憶昔 橫山 有遺老,海內獨司騷雅柄。”(2).指詩文之才。 南唐 李中 《離亭前思有寄》詩:“若無騷雅...
又舉與張錫祚、黃子云並稱,有《靈岩三家詩》之刻。著有《青嶁遺稿》。參考資料 1. 盛錦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9-06-26] 詞條標籤: 古代史 , 歷史, 人物...
⑤清 張錫祚《編籬》詩:“屏藩宛天成,束縛隨人意。” [2] 約束,限制 ①《呂氏春秋·論人》:“意氣宣通,無所束縛,不可收也。” [3] ②唐 元稹《投...
清 張錫祚 《田家》詩:“酒醒春鳩鳴,踏月起浸谷。”酒醒相關詩、詞、散曲 編輯 《臨江仙》 馮延巳(五代)南園池館花如雪,小塘春水漣漪。夕陽樓上繡簾垂。...
黃子云(1691~1754),字士龍,號野鴻。江蘇崑山人,居吳縣。布衣,曾隨徐征齋使琉球。少有俊才,詩名甚著,與吳嘉紀、徐蘭、張錫祚合稱為四大布衣。有《四書質疑》...
著名人物有唐思義、李雪舟、張錫祚、丁金山、李南屏、陳應時等。中文名稱 書院鎮 別名 臨港書院、石皮泐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 下轄地區 ...
”清 張錫祚《謁韋刺史祠》詩:“道心棲野寺,詩思冷秋塘。”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5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楚道莊...
清 張錫祚 《晨詣南園采蕨》詩:“薄物世所遺,采掇欣有得。”5、猶摘錄。 漢 王充 《論衡·超奇》:“故夫能說一經者為儒生,博覽古今者為通人,采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