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宗祠位於新邵縣坪上鎮石馬村,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現存建築建於清道光年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氏宗祠
- 地理位置:湖南
張氏宗祠位於新邵縣坪上鎮石馬村,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現存建築建於清道光年間。
張氏宗祠位於鎮江新區姚橋鎮興隆村的一個自然村夾溝村的最東端,四周清靜空曠,為市文保單位“儒里古建築群”的一部分。歷史沿革 張氏宗祠初建於明正統年間(1436—1449),取名“敦睦堂”,為二進六間。清光緒年間(1875—1908)易地...
張氏宗祠,初建於清康熙51年,系清末狀元張謇的家祠和神廟。張氏宗祠,初建於康熙51年,當時有正寢三楹、廳三楹、階三級,後經歷代修繕,系清末狀元張謇的家祠和神廟。1908年,張謇以此為基礎創辦私立張氏國小,解放後更名為新生國小...
張氏宗祠1結構 編輯 語音 坐北朝南,二進一天兩亭兩廂兩門房。通面闊30米,通進深200米,建築總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大門為朱紅門樓,其後左右建有兩碑亭。再進是儀門,上懸匾額,穿過儀門即為寬大的天井,天井當中是甬道,兩旁各有廂房,...
張氏宗祠位於浙江浦江,始建於南宋的張氏家族祠堂建築,屬於張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簡介 現存建築為清光緒年間所建,占地面積為122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分布有門廳、中廳、穿廳、拜廳和寢堂,與兩側的廂房構成“吉”...
張氏宗祠又名公茂堂,始建於明代,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築格局 張氏宗祠占地面積419.8平方米,分前後二進,由戲台,前廳、後堂等部分組成。屬全封閉抬梁式結構,封火牆到頂,兩面坡屋面,拱棚捲起。前廳上層為一戲台建築,...
張氏宗祠,是一處始建於清代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張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簡介 位於九龍鄉嶺里村外垟自然村,座南朝北,青瓦屋面,平面呈“口”字形,,面積約 300 平方米。張氏宗祠為二進式,青石大門,門楣上題“張氏宗祠...
據山東省文物普查資料記載,滕州市張氏祠堂是魯南蘇北地區保存比較完整,規模較大的古代家族宗祠建築,它的形式,風格,建築格局是研究封建宗法文化和宗祠建築藝術的實物載體。1995年2月“張氏祠堂”被滕州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
張氏大宗祠位於南崗鎮廟頭村的西北面,廣深公路旁,為廟頭村張氏宗族祠堂,始建於宋代,擴建於明代,清光緒二年(1876)重修,歷時900多年,是現今黃埔區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祠堂是三進室建築,南北深44米,東西寬24.5米,占地面積...
張氏祠堂現僅存一座正房,座北朝南,單檐硬山式小青瓦屋頂,磚木結構,三開間,帶前迴廊,山牆前後的磚雕墀頭造型簡潔,為典型的民國時期建築。原來正房門口左側還立有一通民國時期的《水牛張張氏宗祠碑記》碑刻。據碑文記載,水牛張張氏...
晉江市金井鎮,瀕臨圍頭灣,風光秀麗,山頭村就位於這如畫的海濱。張氏民眾在這裡生活已久,辛勤勞作,其奉祀先祖的張氏宗祠就座落在該村上。簡介 晉江市金井鎮,瀕臨圍頭灣,風光秀麗,山頭村就位於這如畫的海濱。張氏民眾在這裡生活...
張氏祠堂“敦睦堂”位於鎮江東鄉夾溝,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祠堂大門前,原排列六根大圓石柱,上再豎直木桿,“得舉旨旗,旗立桿志”。現在木旗桿已經沒有了,大圓石柱尚存。祠堂大門上有明代雕石“光前裕後”金字,進門一對石獅,...
前東村張氏宗祠,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和平社區前東村(若誠60號)。 文物特徵 該建築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建於清朝末年。建築現存二進,門廳4間,大門飾有斗拱。一進和二進各面闊三間五架梁,整座建築東西長11.5米,...
會宮張氏宗祠,該祠又名公茂堂,始建於明代,占地面積419.8平方米,分前後二進,由戲台,前廳、後堂等部分組成。屬全封閉抬梁式結構,封火牆到頂,兩面坡屋面,拱棚捲起。前廳上層為一戲台建築,天花及四壁均存有彩繪圖案。門前有...
紹村張氏宗祠,祠堂名。位於歙縣紹村。建於1542年,1686年重修。原有三進,現存中、後兩進。入深40米,寬32米。中進七開間,含明、次、稍及邊廂。覆盆礎,木柱高大,月梁粗碩。蓮花盤斗繁簡不一,檐下半拱高低有差。後進高出...
張氏先祖張暄做過明代尚書,張氏宗祠為其後人張姓族人所建。該宗祠始建於何時,原有二進建築,中有院落兩邊有廂,還有一口古井。該建築現保留一進,封火牆有民國建築風格,座北朝南,面闊9.7、進深7米。目前,該建築已被其它居民居住...
山西省河津市僧樓鎮發現一處清代祠堂。該祠堂保存較為完整,具有較高的文物考古價值,是很好的文化考古參考。祠堂介紹 祠堂名為“張氏祠堂”,位於僧樓鎮人民村東北角,坐北朝南,南北長22.5米,東西寬23米,占地面積511平方米,創建...
此聯為廣東省豐順縣建橋圍張氏宗祠“榮封第”堂聯。豐順張氏客家人南遷的過程,是一部艱苦奮鬥的歷史。刻苦勤儉,是客家人最為優秀的品質之一。惡劣的自然環境,需付出數倍於魚米之鄉人民的努力方能果腹。張氏訓勉艱苦創業,勤儉持家的...
涇縣張氏宗祠,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丁家橋鎮後山村,建築面積約1300平方米,是清朝時期的古建築。涇縣張氏宗祠建於清道光年間,系一由主體建築祠堂和附屬建築學屋組成的群體。祠堂建築總面闊19.5米,總進深46.48,學屋總面闊17.3米...
位於海南定安縣城定城鎮東南20多公里處永豐鄉高林村,是一座有正屋和橫主席台的院子。張氏宗祠那裡陳列的主要是清代探花張岳崧的著作、書畫、對聯、碑帖匾額、印章等遺物和晚清名人關於記述張岳崧生平事跡的文章著作,對了解和研究張岳崧及...
陽江鎮張氏祠堂位於陽江鎮滄溪街張家垛村,始建於清康熙二年。文物特徵 建築座西北朝東南,磚木結構,青磚小瓦,硬山頂,馬頭牆,抬梁式,露明造。前廊軒敞廳式,前軒拱昂兩側雕成象形,斜撐內容雕吉祥戲文,木構條用材較大。
綏陽張氏宗祠,系張奇資“立意修創”,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建成。原位於綏陽縣洋川鎮團山辦事處小關村祠堂坡。1993遷至綏陽縣城洋川鎮北今址。現存享堂,穿斗式全石材仿木結構建築。坐北向南。享堂面闊三間帶耳房,通面闊16.6米...
平安張氏宗祠位於銀坑鎮平安村大禾坪組。平安張氏宗祠位於銀坑鎮平安村大禾坪組。坐西向東,由院落、木牌坊、祠堂組成。面闊17.8米,院落進深41米,總占地面積1164.12平方米。木牌坊建於明代,位於院落中,距祠前6.2米處,牌坊為...
安徽省金寨縣麻河張氏宗祠地處金寨縣南溪鎮麻河村,占地106畝,規模宏偉,由麻河張氏族人捐款興建而成。張氏宗祠 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麻河村古代隸屬於今天河南省固始縣,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劃分固始縣西部為商城縣,麻河村改歸...
梅里張氏宗祠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橫林鎮崔橋梅巷裡崔北村 。梅里張氏宗祠坐北朝南,堂號“二銘”,為總祠“百忍堂”之分祠,由張天挺及其子孫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始建,歷時兩年建成,時稱“出常州東門外第一壯麗之宗祠”。宗祠重修...
值得一提的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1928年出生在彰化,其祖籍也是平和馬堂人。近幾年來,很多祖藉馬堂的台灣張氏族人,紛紛回鄉尋根祭祖,參與維修祖祠,資助公益事業。張氏家廟旗桿簡介 在福建漳州南靖縣塔下村的德遠堂張氏宗祠...
樅陽縣張氏宗祠保護協會志願服務隊是由樅陽縣民政局志願服務隊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8年10月10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10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張勛勝,聯絡團體是樅陽縣民政局志願服務隊。
曹宅鎮張氏宗祠位於曹宅鎮龍山村村口南首;是一處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張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整個建築保存完整。宗祠代表著家族祖先信仰的優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屬於金華...
雲霄莆美張氏宗祠 位於福建省雲霄縣莆美鎮,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代,是極具閩南風格的古建築群。張氏宗祠由大宗祠致思堂、大房支祠世澤堂、二房支祠谷詒堂、祖厝怡詒堂等四座宗祠組成,屬於雲霄縣新發現的閩南古民居群。這些宗祠...
高林村張氏宗祠 位於高林村西邊,坐北向南。距張岳崧故居約20米,為張岳崧晚年(1839—1840)親自主持建成。原建有山門、前殿、正殿、後殿、東西廊廡和圍牆,殿中的大柱大多是鳳梨蜜木料,檁子大多用海梅(又稱青梅)木料。前殿與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