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 中國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另外,族親們有時為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為會聚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氏家廟
- 詞性:名詞
- 位於:漳州市平和縣安厚鎮雙馬村
- 屬性:建築
簡介

張氏家廟旗桿簡介

祠堂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 中國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另外,族親們有時為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為會聚場所。
張氏家廟張氏家廟旗桿簡介 編輯 在福建漳州南靖縣塔下村的德遠堂張氏宗祠,環境優美,獨具特色,可稱得上是一座罕見的祠堂建築。張氏宗祠優美的自然環境與塔下村...
石壁張氏家廟位於福建省寧化縣石壁鎮石碧村。又稱上祠,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由前大埕、池塘、石旗桿、門樓、門廳、正堂等組成。大門...
張氏家廟在新泉鄉東南村圩市上,是毛澤東於1929年親自領導建立的新泉第一個紅色政權——連南區革命委員會舊址。兩廊尚有當年所寫的“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權力歸...
張林位於泉南十五公里處,周遭小山環繞,丘陵起伏,他勢雄勝,村里張姓為大族,鱗次櫛此的樓琮叢中嵯立著張氏家廟,堂號“儒林”,是故“儒林張氏”傳名久遠,為晉...
張氏祠堂是一座古建築,為清代建築,位於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大塢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為當地張氏之家廟。...
張作霖家廟(簡稱張氏家廟)始建於1923年3月,1925年8月竣工,歷經兩年時間。廟基占地13000平方米(約20畝耕地),四周是用青磚砌成的7米多高、6米寬的圍牆,圍牆...
連南區革命委員會舊址——張氏家廟的所在地為福建省連城縣,類型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具體地址位於連城縣新泉鎮新泉村。...
孝思堂,即雲霄西林張氏家廟,位於福建雲霄縣火田鎮西林村,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祀奉開漳將領張虎的後裔張元甫及後代五世神主,系台灣西林張氏和張廖氏共有...
張氏家廟東側是張氏私立初等國小,於光緒三十年(1904)十二月二十三日由張謇自定開辦,翌年七月正式招生。在張謇新宅的西側,張謇又創辦了頣生酒廠,頣生酒廠初創...
德遠堂張氏家廟 為敬奉先祖,弘揚祖德,塔下張姓族人於明朝後期在村莊東面山坡、肇基始祖原住地上建造了“張氏家廟”德遠堂。家廟後面是一片眉月形斜坡的草地...
為敬奉仙祖,弘揚祖德,塔下張姓族人於明朝後期在村莊東面山坡、肇基始祖原住地上建造了“張氏家廟”德遠堂。德遠堂坐北朝南,背靠青山,面向溪流,設計精緻,古樸...
其中有一塊斷裂為兩段的張氏家廟碑,原立於原張氏私立國小的的碑亭內。民國8年(1919年),前清建威將軍、民國隴東鎮守史渭源人張兆鉀在縣城北關創建“張氏自立...
後張村文物 編輯 後張村現仍然保存著許多特色文物,如“圓通寺”、“張氏家廟”、煙墩山烽火等文物。後張村以所在村命名村委會。元末從莆田江口村遷至,民國屬...
廖厝廖氏家廟 陳芹陳氏宗祠 陳厝楊氏宗祠 頂郭鄭氏家廟 文峰黃氏宗祠 下社謝氏祖厝 西垵劉氏祠堂 西埔下劉氏祖厝 前厝張氏祖祠 大丘劉氏祖厝 ...
後麝紀氏宗祠後田林氏家廟丙洲陳氏祠堂陽翟陳氏家廟九溪尾陳氏祖廟西洪塘張氏開基宗祠雲洋郭氏家廟西山吳氏宗祠洋厝埔吳氏祠堂禮仙堂陳氏祖居內庵李氏祠堂...
為敬奉仙祖,弘揚祖德,塔下張姓族人於明朝後期在村莊東面山坡、肇基始祖原住地上建造了“張氏家廟”德遠堂。德遠堂坐北朝南,背靠青山,面向溪流,設計精緻,古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