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金井鎮,瀕臨圍頭灣,風光秀麗,山頭村就位於這如畫的海濱。張氏民眾在這裡生活已久,辛勤勞作,其奉祀先祖的張氏宗祠就座落在該村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侯山張氏宗祠
- 地理位置:晉江市金井鎮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
- 開放時間:早7:00-晚9: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季節變動
- 著名景點:張氏宗祠
簡介,歷史,傑出人士,
簡介
晉江市金井鎮,瀕臨圍頭灣,風光秀麗,山頭村就位於這如畫的海濱。張氏民眾在這裡生活已久,辛勤勞作,其奉祀先祖的張氏宗祠就座落在該村上。
歷史
張氏先輩最早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居晉水聚侯山,定局在圍頭灣畔。其開基山頭村創業者為張致正,約在元末明初,是為侯山張氏開基一世祖,以歷代繁衍蕃息,迄今已到二十一代。其間名人賢士眾多,清代有舉人張朝開等。由於族譜堙沒,故眾多史實無從查考。
如今張氏子孫分布較廣,晉江市就有深滬、清透、樹下、福金、金井、上清、埕邊、石井等村鎮,省內還有惠安的張坑,以及廣東、浙江、北京等省市,旅居海外者則有緬甸、菲律賓、新加坡,以及我國台灣、香港、澳門地區,張氏裔宗人眾總計約八萬多人。
如今張氏子孫分布較廣,晉江市就有深滬、清透、樹下、福金、金井、上清、埕邊、石井等村鎮,省內還有惠安的張坑,以及廣東、浙江、北京等省市,旅居海外者則有緬甸、菲律賓、新加坡,以及我國台灣、香港、澳門地區,張氏裔宗人眾總計約八萬多人。
侯山張氏宗祠始建於明朝,歷代迭有修建。1983年旅菲僑親回鄉後,由張道裁、張錦星主持捐建,面貌為之一新,每年農曆11月18日舉行祭祖朝拜活動,由各地宗親派代表參加,場面十分隆重、熱烈。
宗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積達600多平方米,木石結構建築,遞分二進,中有天井,祠前有大埕。該祠形貌樸實、莊重,結構緊湊,巨石砌牆,沉穩堅定。石多素麵,不冗事雕琢,頂作燕尾脊,硬山屋面,琉璃筒瓦綠剪邊。後堂為祭殿,祀列祖列宗神位,一如眾多宗祠作法。
宗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積達600多平方米,木石結構建築,遞分二進,中有天井,祠前有大埕。該祠形貌樸實、莊重,結構緊湊,巨石砌牆,沉穩堅定。石多素麵,不冗事雕琢,頂作燕尾脊,硬山屋面,琉璃筒瓦綠剪邊。後堂為祭殿,祀列祖列宗神位,一如眾多宗祠作法。
傑出人士
侯山張氏承前繼後,在今天的社會發展中,亦湧現許多俊傑之士,其中就有曾坑村的張道時,曾任廈門市長、福建師範學院副院長;張晉寧,省僑聯秘書長;張道揚,現為香港華閩船務公司總經理,等海外僑親本著愛國愛鄉的傳統,紛紛回鄉參考建設,山頭村的旭山國小就是由旅菲宗親捐建的。旅港宗親張德文兄弟捐建了山頭村大道,連涌了泉(州)圍(頭)公路;曾坑村旅菲宗親張道贊捐建老人協會、澄坑國小;深滬旅菲宗親張溫助、張文平等捐建深滬公路、深滬醫院、深滬中學、國小和幼稚園以及體育館,等等。據統計,連年來旅外僑親積極回鄉投資興業,創辦中外合資企業達43家,固定資產達4億多元,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事業,傾注了熱切的情誼,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