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墓介紹
張安世墓
張安世在西漢的地位絕對舉足輕重,其墓葬的出土文物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出土的很多
隨葬品都屬於西漢皇帝御賜的。墓園中部的大型甲字形墓葬應為
張安世墓,墓道處北、墓室居南,
墓冢封土原高約15米,現殘存高約1~1.3米。斜坡道墓道長約30米,有3個耳室,其內出土
彩繪陶罐、
釉陶壺和鶴、兔、牛等較為完整的動物骨骸,以及多枚的“衛將長史”封泥。
墓道中部設有前箱,箱內為棚木結構,外填木炭,四周磚砌。前箱隨葬有實用的兩輛四馬拉的車。隨葬的實用車裝飾華麗,出土有較多青銅車具,完全可以通過實用車馬隨葬品了解到張安世車馬的大小。
在張安世的墓中發現了大量成套的量具,有7個一套的,也有10個一套的,成套量具的發現較為罕見。因現代的斤兩和古代對應不起來,通過成套量具也許能夠找到
度量衡變化的聯繫。
夫人之墓
這座墓葬呈甲字形,有很長的墓道和一個耳室。據考古工作者介紹,發掘時發現了兩個盜洞,一個從耳室下面穿過磚封門後到達主室;另一個盜洞直接從地面通到了耳室,整個主室被盜掘擾亂得十分厲害,而且盜墓賊將主室中的珍貴隨葬品盜掘後還放火將主室燒毀。
令人欣喜的是,主室的前室中可以看到一輛隨葬的
明器車馬,另外還發現了玉衣殘片,兩片眼睛形狀的玉片應該是遮蓋墓主眼睛的玉簾,還有3個
玉塞及
玉環等。按照墓主人的級別以及現場發現的殘存遺物,墓主人身上不僅佩戴著
玉佩飾,而且手中還應有
玉握,臉上遮蓋有玉敷面,同時還會有大量的
金銀器皿等,但是這些應該都已經被盜。
與盜掘嚴重的主室相比,耳室保存較為完整。考古工作者正在清理著兩輛已經腐朽的車馬遺蹟。一輛車的遺蹟上殘留有10多個車傘的青銅
蓋弓帽,青銅的馬銜、
馬鑣以及馬身上佩戴的鉛器、銅絡飾、方扣等小飾件散落在耳室地面上。最為讓考古工作者稱奇的是一個四五厘米長的
獸首青銅器件,雕刻十分精巧。耳室中還有大量的陶製器皿,體型最大的是高40多厘米的
陶罐。還有釉陶陶壺、
陶甑、
陶盆等。
在兩輛車馬遺蹟上發現了鐵劍和
環首刀,
張安世同葬墓中就發現了大量的
木俑,因此考古工作者估計這兩輛隨葬車馬內應該有佩戴刀和劍的木
武士俑來護衛墓主人。
出土文物
14座墓葬僅一座未被盜
張安世家族墓於2008年被省考古研究院發掘,然而考古工作者發現,幾乎所有的墓葬均被盜過。發掘了3年,
張安世和其子孫的墓葬已發現14座,近日考古工作者終於欣喜地發現張安世一位後代的夫人墓未被盜過,目前這座墓墓門已經暴露出來,考古工作者正在與文保工作者進行商議,將聯合進行邊保護邊發掘,該墓中將出土哪些珍貴的
隨葬品值得期待。
罕見“九頭鳥”圖案瓷器
考古工作者對此墓進行清理時發現了兩組早期瓷器,分別為瓷壺和瓷罍,令人驚奇的是這兩組瓷器上均繪有“
九頭鳥”圖案。這兩組瓷器保存完好,
瓷壺和瓷罍高度均在30厘米左右,瓷器
胎質細密堅硬,外表施有一層
醬色釉。在兩組瓷器的上部,以抽象的技法繪有一圈九個鳥頭,造型優美簡潔、線條流暢生動。
據考古工作者介紹,“九頭鳥”形象的出現,最早源於楚人的
九鳳神鳥,出自戰國至漢初時楚人之手的《山海經》,是記載“九頭鳥”形象的最早文獻。“九頭鳥”傳說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它既是南北
文化融合與中華民族集體創造的結晶,又體現了作為中華文化一分子的
楚文化的獨特風格。
張安世家族延續兩百年之久,其家族墓葬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經過完整發掘的漢代
列侯級別的家族墓。此次發現的繪有“
九頭鳥”圖案的瓷器,說明當時“九頭鳥”圖形是吉祥的,並已融入當時的上流社會,而此後隨著時代發展“九頭鳥”才被妖化。同時,可以證明西漢時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衣彩俑
百件著衣彩俑出土
從2008年8月開始,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基建對位於西安市
長安區韋曲鎮東原的高等級漢代家族墓進行了發掘,因該墓園屬於鳳棲原範圍,故又稱為鳳棲原西漢家族墓。近長方形的墓園,由一座帶有6個陪葬坑的大型
甲字形墓以及數座中、小型甲字形墓以及規模較大的祠堂建築基址和相關的壕溝等構成。
“武士”佩刀劍
隨葬車內“武士”佩刀劍
與盜掘嚴重的主室相比,耳室保存較為完整。記者看到,考古工作者正在清理著兩輛已經腐朽的車馬遺蹟。一輛車的遺蹟上殘留有10多個車傘的青銅
蓋弓帽,青銅的馬銜、
馬鑣以及馬身上佩戴的鉛器、銅絡飾、方扣等小飾件散落在耳室地面上。最為讓考古工作者稱奇的是一個四五厘米長的
獸首青銅器件,雕刻十分精巧。耳室中還有大量的陶製器皿,體型最大的是高40多厘米的
陶罐。還有釉陶
陶壺、
陶甑、
陶盆等。
“衛將長史”印章
墓園中部的大型甲字形墓葬應為張安世墓,墓道處北、墓室居南,墓冢封土原高約15米,現殘存高約1~1.3米。斜坡道墓道長約30米,有3個耳室,其內出土
彩繪陶罐、
釉陶壺和鶴、兔、牛等較為完整的動物骨骸,以及多枚的“衛將長史”封泥。
成套量具
在
張安世的墓中發現了大量成套的量具,有7個一套的,也有10個一套的,成套量具的發現較為罕見。因現代的斤兩和古代對應不起來,通過成套量具也許能夠找到
度量衡變化的聯繫。
駟馬一車
駟馬一車是當時真的車馬陪葬,兩千年後,馬匹只剩下白骨,車早已腐朽,幸運的是車馬遺蹟十分完整,依然可以 看出當年的華麗。車的豪華裝飾、漆皮、
華蓋、青銅構件等物件,都具有帝王身份。該駟馬一車應該為皇帝御賜。
在M8的周圍,考古專家先後發現6座大小不一的陪葬坑。揭開一座座陪葬坑,驚現“千軍戰俑”,有
陶俑、
木俑。正在發掘的k6號坑內,數以萬計的 陶俑雖倒在坑內,卻個個
精神抖擻,面部清晰,紅紅的嘴唇,濃黑的眉毛,還有著各種髮式,有的神情凝重,有的面容祥和。雖然陶俑這么多,卻很難找到同樣的 臉。
這些陶俑與
漢陽陵的陶俑相似,大約60厘米高。現在雖然看著陶俑都是赤身裸體,沒有胳膊,但在胳膊處都留有孔,而在坑內專家們還 發現了
盔甲的殘片,可見這些陶俑原先都穿有各種各樣的衣服。而在坑內,出土了大量的兵器銅鏃、刀、箭等,還有十分少見的6金6銅的
青銅鐘,還有做飯用的陶 釜。
考古價值
對研究葬俗發展有重要意義
張安世家族墓地是目前唯一經過完整發掘的漢代“
列侯”級別的家族墓,特別是發現了大墓建造過程的一些重要跡象,對於探討古代高級別大型墓葬的建造過程、禮制形式和葬俗發展演變等均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對於漢代長安南郊的區域歷史地理的研究也提供了重要資料。
有望衝擊全國重大考古發現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去年的一批重大考古發現,其中鳳棲原西漢家族墓等一些重大發現有望衝擊全國重大考古發現。
懸疑期待破解
懸疑一:該墓葬是否真沒被盜
丁岩說,目前在該墓葬中沒有發現被盜痕跡,但也並不能完全保證說挖開後,就沒有被盜。是否被盜,只能在發掘後才可一看究竟。
懸疑二:是否有帶文字的器物
西漢時期沒有墓誌,文字的發現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該墓葬中是否會發現帶有文字的器物、或其他記載的內容。丁岩說,據推測,墓中應有陶器、金銀器物等,是什麼,只能拭目以待。
懸疑三:墓主人是否穿著玉衣
在
張安世夫人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
玉衣片,由此推斷墓主人在下葬時應該身著玉衣。而其兒媳婦,是否穿有玉衣?身上又佩戴著怎樣的珠寶首飾?
懸疑四:是否會發現完美壁畫
在目前發現的家族墓中,還沒有看到有壁畫出現。因該墓保存完好,如果有壁畫的話,將會是怎樣的完整和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