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俑

木俑

木俑,就是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以俑代替人來作為陪葬品,有人俑,牲畜俑。有機關木人俑與實體木人俑之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俑
  • 概念: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
  • 釋義:明器的重要組成部分
  • 形成: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
概念,起源,歷史,春秋時期,商周時期,東周時期,漢朝時期,實例,武威漢墓,哈密焉不拉克村墓,

概念

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有機關木人俑與實體木人俑之分。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殉葬用的“俑”,據《禮記·檀弓》,孔子“謂為俑者不仁”。鄭玄註:“俑,偶人也,有面目機發,有似於生人。”皇侃疏:“機械發動踴躍,故謂之俑也。”孔穎達正義:“刻木為人,而自發動,與生人無異,但無性靈知識。”又《孟子·梁惠王》:“仲尼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焦循《孟子正義》:《廣雅》引(張揖)《埤蒼》云:“俑,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踴,故名之。”“為其像人者,謂為其像人之轉動跳踴也。”可見“俑”就是由簡單機械發動能夠自己轉動跳躍的木人。

起源

古代墓中常有木俑、陶俑出土,而陶俑中有一種叫魁首的,用以避邪,應是方相的遺留形象。《周禮》夏官司馬說: “方相氏狂夫四人。”鄭注說: “方相酋言放像,可畏之貌。”常任俠先生講: “這便是最古的守墓勇士,也便是最古的俑。形狀魁儡,跳躍作戲,故稱傀儡戲。傀儡戲自襄盤祭禮有關,以至到唐代,還被稱為‘喪家之樂’,也便是這個原因。”因而,俑與傀儡,在古代是一而二,二合一的。我推考傀儡子的起源,也即是俑。
《唐書》說: “魁儡子,作偶人以戲,善歌舞,本喪家樂也,漢末始用於嘉會。”劉昭注《續漢書》、《五行志》引《風俗通》說: “時京師賓婚嘉會皆做傀儡。酒酣之後,續以輓歌。魁儡喪家之樂;換歌、執紼、相偶和之者。”傀儡在後漢時,已由方相驅祟,發展為歌舞戲樂了。至於傀儡這二字的名稱,後就其形狀言。《漢書·鮑宣傳》說: “朝臣亡有大儒骨鯁白首耆(註:音其。為年老有名望者)艾之士。”常任俠先生總結說: “形狀魁猶怪足以鶩邪避祟,故稱傀儡。古代守門的木偶,稱為神荼鬱壘,亦稱鬱律、族”(詳見常任俠的《饕餮葵神荼鬱壘石敢當老》)都是一聲之變。守墓的木偶,所以也稱傀儡。 “俑就其功能言,因為它有勇力驅祟,又能踴躍作樂,所以稱為俑。”而原以木製之俑,據史料記設有機關,故能轉動靈活。後因易朽,至漢代以陶質作,雖有舞俑姿態,但不靈活,而陶可常存,尤為墓中,即今出土陶俑。
俑是古代殉葬的人形,與雞豚狗馬同列,在墓中均為亡人享樂的工具。雞豚供膳,狗馬狩獵服乘。而俑既可守衛又是奴隸,供奔走使令,娛樂消遣,驅祟御凶。
我們知道並從出土文物證實,在殷墟古墓里以犬、馬、人來殉葬的,他(她)們在墓中起著供主人餐飲、使用、保衛的作用。《墨子》卷六記: “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這種殘忍的習俗,直至奴隸主認識到奴隸能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工具時,已是西周農業發達時代了。至漢代,用陶製俑來代替人殉葬,但要以奴隸的血、甚至將軍名字寫在俑上以替代活人,這並非奴隸主的道德發現,而是為己利而為。因而,俑便是奴隸,奴隸是為主人的存在而存在的,主人只是為了經濟利益的關係。
因而,可以這樣認為,由封建社會以奴隸殉葬——俑(含設機關的木俑)仿人的衛士用以驅祟,樂人舞姿的陶俑用以娛樂,動物俑以供食用——傀儡由喪家之樂到供主人娛樂的嘉會——至傀儡作戲供人娛樂而皮影為其中之一,它源自古代驅鬼祟守衛墓葬的衛士方相,再由俑來替代方相,這就是傀儡戲的源頭。

歷史

春秋時期

中國古人認為,一個人後依然要過著生前一模一樣的生活,生前的奴僕和財富都應隨葬墓中,供自己到陰間使用。在這種“事死如事生”的觀念下,無情的殉葬制度出現了,並在中國的商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瓦解,封建制在各國相繼建立,殺殉喪葬的殘酷習俗也發生了變化,開始以俑代替活人殉葬。可以說俑是人殉的取代物。是明器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周時期

商周時期,奴隸主以大批奴隸殉葬,“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最早的木俑見於安陽殷墟商代王室墓中與人殉一同發現的雙手綁縛的奴隸俑。至春秋戰國時期,社會進步導致了人殉時代的結束。因此俑出現於從東周到宋代1500年時間裡。

東周時期

木俑大約出現在東周。戰國時期的木俑製作比較簡單拙稚,俑體扁平,只雕刻出粗略輪廓,畫出口鼻眼,服飾用彩繪,體態表情已出現了模擬侍僕和武士等不同身份的服侍俑的形象。秦代木俑和陶俑,在服侍俑的造型上有所發展。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掘,反映了秦代服侍俑形象的完美和陶製俑的精湛技藝。

漢朝時期

漢代墓室平面上基本由東西耳室,東西側室,主室,前室和後室組成。東西耳室一為馬廄,一為倉房,東西側室則為放置罐、壺、盆、碗、的餐室和放置歌舞俑以助興的客廳。主室則為墓主人棺床之室。

實例

武威漢墓

東漢時期的木俑在河西走廊出土較多,著名的如武威東漢墓出土的木雕舞俑與侍俑、木雕鎮墓獨角獸、木狗、木猴、木牛、木馬、木雞、木鵝等。威位於河西走廊的東段,漢五帝在武威設重鎮。
武威漢墓的藏俗受到中原和川青地區的影響,其木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武威漢墓出土的木雕保存完好,題材豐富,風格鮮明,堪稱西漢晚期至東漢中期木雕藝術的代表。甘肅武威位於祁連山腳下,土質乾燥,年降雨量少,使得武威距今兩千多年左右的漢代木雕保存完好。
武威漢代木俑中的舞俑有自身的特點。舞者的動勢較大,舞蹈動作主要表現於手臂的曲伸。木、舞俑的造型十分簡潔,面部五官等細部刻畫都被省略,只表現舞者舒展的舞姿。武威漢墓出土的木雕不再使成組得木俑、各種不同形態得家禽炸了很大得比重。

哈密焉不拉克村墓

198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焉不拉克村墓地出土,年約公前一千年,相當於中原地區的西周早期。高12—22 厘米。木質,切刻。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了。
墓地古墓中共出土木俑9件,這些木俑均利用厚木板以簡陋的雕琢手法削刻而成,首先,降低頭部和身體點再刻飾表現細部,面部一般只刻出鼻子,形體碩大,其他器官則用小戳點表示,有的甚至不刻飾五官。舒臂,只是一條簡短的上臂雕下肢叉開較長,但男女性器官皆刻得十分顯眼細緻,意在表明男女性別。男俑有的頭戴尖頂氈帽,上身裡面纏一層毛繩,熔覆毛皮,褲,羊毛褲和正常的紅色和裝飾層褲腳各綴一塊皮子以代替皮靴。腰部纏一皮帶,上系三個小皮鞘,鞘內分別裝一小銅刀,布倫小銅木材和木錐。女俑帽飾不明,頸以下著紫紅色平紋毛織長裙,裙擺用紅色毛線縫綴,肩部用黃、棕、白三色毛線擰成繩綑紮。
這些木俑中,有許多用線雕刻畫出長大粗壯的鼻子,顯示了明顯的少數民族特徵,或許他們生活在一個西周時期的遊牧民族小描繪在該地區。
就在中原商周已經開始使用俑取代殉人的時候,在在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遠東,也在同時使用木俑來隨葬,而且這些木俑的裝飾手法別具一格,有著濃厚的地方性特點。這同時又揭示了人類社會雖所在的地區和民族不同,然而,同一發展階段,會受人類社會共同發展規律的作用而出現類同的事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