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晚期至東漢墓葬群。位於甘肅省武威市磨嘴子、旱灘坡、滕家莊、管家坡、雷台等地。20世紀50年代以來甘肅省博物館等陸續進行發掘清理。從墓中出土銘旌可知,該地...
武威雷台漢墓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位於甘肅武威城區北關中路,占地面積12.4萬平方米,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雷...
中國涼州西漢墓中出土的簡牘,涼州漢簡統稱武威漢簡。包括《儀禮》簡、涼州王杖詔令簡和涼州醫藥簡牘等。 《儀禮》簡 1959年出土於甘肅涼州磨嘴子6號漢墓。計有...
武威磨嘴子漢墓群遺址因20世紀出土的“王杖十簡”“儀禮簡”“王杖詔書令”等國寶級文物而著稱,經1956年、1959年、1972年、1981年先後4次發掘,共清理西漢至...
武威五壩山漢墓壁畫的墓址在甘肅武威市五壩山,為西漢中期墓葬。80年代中期發掘出3幅彩繪壁畫。...
1972年發現,1975年、1984年武威地區文物部門先後進行了發掘、清理。1985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發掘。墓葬時代分別為東漢、魏晉、十六國前涼等。漢墓部分地表...
磨嘴子漢墓群 在甘肅省武威市城西南15公里處的祁連山麓、雜木河兩岸。這裡地勢起伏,形成丘陵地帶。西依西山頂,東接沃野,其間阡陌縱橫,有雜木河流過。這裡很早以前就...
武威市雷台漢文化博物館位於武威市涼州區北關中路257號,是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占地面積12.7萬平方米,館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雷台1號、2號漢墓和...
武威市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性歷史博物館。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區東南隅文廟。1983年10月建。有《武威簡史陳列》和石刻、書畫等專題文物陳列。館內附設銅奔馬複製組,複製...
雷台漢文化博物館位於武威市城區內,是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1983年雷台被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雷台漢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
武威,甘肅省轄地級市,被命名為“中國葡萄酒城”,簡稱“雍涼”、“涼”、“雍”,古稱涼州,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地勢呈西高東低...
武威市雷台公園,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北關中路,是中國旅遊樗”銅奔馬”的出土地。...
武威(Liangzhou),簡稱“雍涼”、“涼”、“雍”。古稱涼州、雍州、姑臧,是古西北首府,五朝古都。又稱雍涼之都、天下要衝、國家蕃衛、夢幻涼州。先設雍州,後...
古城鎮,隸屬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管轄,地處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南部,面積172.84平方千米。下轄:古城、下古、六林、祁山、上古、八五、九五、三畦、三壩、光明路、...
新華鄉位於武威市涼州城區南15公里處的祁連山東北麓,鄉域面積129.73平方千米。轄纏山、夾河、李府、頭壩、徐莊、新華、馬蓮、馬蹄、深溝9個村,73個村民小組,總...
高壩鎮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城區東南郊,國道312線和蘭新鐵路穿境而過。鎮域面積93平方千米。轄18個行政村,即:新關、一時在、碌碡、紅崖、路南、高壩、馬兒...
東河鄉地處武威城東22公里處,東臨黃羊河農場,南面與河東鄉接壤,西與武南鎮...境內有王景寨故城遺址,王景寨漢墓群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出土有馬家窯文化系列的...
武威漢墓的藏俗受到中原和川青地區的影響,其木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武威漢墓出土的木雕保存完好,題材豐富,風格鮮明,堪稱西漢晚期至東漢中期木雕藝術的代表。...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鷂)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
河西四郡,指西漢政府在河西走廊設定的四郡,即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行政範圍大致包括今甘肅省西部的武威市、金昌市、張掖市、酒泉市、嘉峪關市、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