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指揮陶俑

概況

製造年代: 漢

材料: 陶

規格: 高55厘米

收藏地: 鹹陽市博物館

歷史來源

墓室陪葬俑。中國傳統文化主張神靈觀,認為人死之後靈魂脫離肉體依然存在。為了靈魂有所陪伴,奴隸社會的君主以大量的人牲和牛馬殉葬,死事如生。進入封建社會人牲廢止,使用泥陶俑替代。不同歷史階段,陶俑顯示出迥異藝術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漢指揮陶俑
  • 製造年代:漢
  • 材料:陶
  • 規格:高55厘米
  • 收藏地: 鹹陽市博物館
  • 性質:墓室陪葬俑
漢陶俑風格,實例,陶俑的保養,

漢陶俑風格

漢代陶俑分西漢與東漢兩個風格區,而其總體風格又與秦俑相去甚遠。覆滅之後楚漢相爭以漢盛,但社會經濟已遭受嚴重破壞。西漢初期,甚至連皇帝用馬都沒有條件使駕車的四匹馬具有同樣的毛色,而將相士大夫的馬匹短缺,只能乘牛車。在這種經濟狀況下,藝術作品再難以保持秦代宏大威武的氣勢,帝陵墓中隨葬的陶俑,數量未減但尺寸大為縮小。西漢初期陶俑繼承楚文化著衣木俑風格,形體較僵直,沒有秦俑嚴格的身體結構比例。在製作工藝方面,陶俑先燒後繪,人物或立或坐,基本都為模製。陶俑整塑出衣履,袖手直立或端坐,似更多地繼承著秦俑風格,但身軀的輪廓線條更流暢和優美,面目髮髻塑作精緻,儀態端莊,藝術造型能力遠高於秦俑。最大的改進在於漢俑除去了秦俑腳下的方形壓重託板,而採用雙足站立的形或,增加了俑群真實感。

實例

西漢指揮陶俑
圖中指揮俑出土於楊家灣西漢墓。據推測墓主為漢初名將周勃、周亞夫父子。在這處墓葬當中發摒出2500餘件漢代兵馬俑,數量、種類、配備及佇列均嚴肅規範,相當罕見。由於墓主地位遜於帝王,俑士高度普遍只有44~55厘米之間,騎馬兵俑略高。墓中士兵俑出土近2000件,大多數著士兵裝束,唯有一件身材高大,與眾不同。此件彩繪指揮俑它高於其它陶俑,頭似戴冠,身披當時極為罕有的魚鱗甲,鎧甲之下著綠色短袍和紅色長袍,足蹬裝飾華麗的長靴。他意氣昂揚,雙唇緊抿,顯得沉著果敢;右臂上揚手指上舉,左手下劈,似在指揮萬馬千軍。整體造型質樸洗鍊,雙臂有揮舞動勢,極具內在藝術魅力。
漢俑國內出土量較多,尤其是大墓出土的陶俑在數量、質量上都令人嘆為觀止。各地文物市場上均有漢俑的兜售,仿造品居大半,少有真品。市場價格方面,若有似於圖中俑的漢俑,估計2000至2700人民幣。價格依陶俑品相及年代而定,並非一成不變。

陶俑的保養

彩繪陶俑保存時須注意俑表面彩繪層的保養。最好製作專門硬匣存放陶俑,匣內襯厚層柔軟織物,注意銳器對俑面的劃傷,存放於乾爽避光、溫度適宜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