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張孟談
- 別稱:張孟同
- 字號:字國師
- 所處時代:戰國初年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主要成就:促使韓、趙、魏三家聯合消滅智氏
- 身份:趙襄子無恤家臣,謀士
張孟談(生卒年不詳),姬姓,張氏,名孟談,漢代司馬遷為避其父司馬談諱作“張孟同”,字國師(據《張氏族譜》),戰國初年晉國人,趙襄子趙無恤的家臣。張氏七...
《張孟談既國趙宗》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漢文學家劉向編的《戰國策》。...... 《張孟談既國趙宗》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漢文學家劉向編的《戰國策》。...
張孟談辭去官職,退還封地,隱居到負親丘去,在那裡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後人將“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改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成語,提醒人們記住...
張孟談辭去官職,退還封地,隱居到負親丘去,在那裡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後人將“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改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成語,提醒人們記住...
趙無恤問計於張孟談:“為之奈何?”張孟談說:“讓我出城去見見韓虎和魏駒吧!”趙無恤應允。這天趁夜,張孟談秘密潛入韓虎與魏駒說道當前局勢:“若趙氏亡,...
張孟談聞之,入見趙襄子曰:“臣遇智果於轅門之外,其視有疑臣之心,入見智伯瑤,出更其姓。今暮不擊,必後之矣。”趙襄子曰:“諾。”...
群臣請曰:“晉陽之存,張孟談之功 也。而赫為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圍也,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群臣 無不有驕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禮,吾是以先...
危急中,趙襄子派張孟談說服韓、魏兩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軍營,大破智伯軍,擒殺智伯瑤。三家盡滅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此戰即晉陽之戰,為日後“三家分晉”奠定...
趙襄子見情況緊急,忙召喚趙氏謀臣張孟談,對他說:“智伯為人非常陰險毒辣,表面親近,其實疏遠。最近三次派人邀請韓魏二家密談,不讓我參加,一定是商議出兵攻打我。...
趙襄子派宰臣張孟談偷偷出城,去見韓康子和魏桓子。張孟談說:“我 聽說唇亡齒寒。現在智伯帶著韓、魏的軍隊攻打趙家,趙家如果滅亡了,那 韓、魏跟著也遲...
趙襄子非常著急,對他的門客張孟談說:“民心固然沒變,可是要是水勢再漲起來,全城也就保不住了。”張孟談說:“我看韓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讓給智伯瑤,是不會心...
1.指最小的兒子。《戰國策·趙策一》:“ 張孟談 乃行。其妻之 楚 ,長子之 韓 ,次子之 魏 ,少子之 齊。”《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淮南厲王 長者, ...
等到襄子運用相父張孟談的計策,擺脫智伯、韓、魏的包圍,衝破困境,對部下論功行賞時,就給高恭記了頭功。張孟談說:“晉陽危難的時候,只有高恭一點兒功勞也...
就在張孟談歸隱三年之後,四國背約謀攻趙氏,趙無恤又親自前往負親丘請張孟談出山,化解了危機。水灌晉陽智氏滅亡 晉陽城又一次救趙氏於倒懸之後,成為趙氏都城,...
第724章 張孟談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727章 跳梁小丑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張孟談於是陰見韓、魏之君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知伯帥二國之君伐趙,趙將亡矣,亡則二君為之次矣。”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為人也,麁中而少親...
張孟談曰:“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陰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
韓康子一時拿不定主意,就讓張孟談留在營內,決定第二天去和魏桓子商量一下。剛好,第二天智伯邀韓、魏二家去龍山一邊察看水情,一邊喝酒。喝到興頭上,智伯得意...
張孟談說:“我聽說,不能使滅亡轉變為生存,不能使危險轉變為安全,就沒有必要尊重有才智的人了。您放棄這個打算吧J請讓我試著偷偷出城,去見韓、魏的君主。”...
《韓非子·十過》:“ 張孟談 曰:‘夫 董閼於 , 簡主 之才臣也。’”唐 韓愈 《唐故江西觀察使韋公墓志銘》:“始至 襄陽 ,詔拜諫議大夫,既至日,言...
本劇屬於末本。出場人物有正末—豫讓(第一、三、四折),張孟談(第二折)、智伯、趙襄子等。 作品名稱 《忠義士豫讓吞炭》 作品別名 《豫讓吞炭》 創作...
張武,春秋時晉國人,智伯的家臣,他勸說智伯糾合韓國和魏國,把趙襄子圍在晉陽,後來趙襄子用張孟談計,暗地聯合韓魏,滅了智伯。 ...
司馬遷的父親叫“司馬談”,所以《史記》里,把跟他父親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張孟談”,改為“張孟同”;“趙談”,改為“趙同”。 [4] 後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