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會盟(弭兵大會)

弭兵會盟

弭兵大會一般指本詞條

弭兵會盟,指的是春秋時期的兩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共有兩次,分別在周簡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國執政華元向戌兩次召集晉、楚兩國在宋會盟,平分霸權。這兩次弭兵會盟中比較有名的是在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7月舉行的那一次。宋國大夫向戌約晉、楚兩國在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開會,調停兩國間的戰爭,與以往的會盟不同的是,以前的會盟都由國君親自參與,這次弭兵會盟卻由各國有勢力的大夫參加。晉、楚、宋、魯、衛、陳、鄭、曹、許、蔡等十四國的有勢力的大夫參加了會議。會議約定各國間停止戰爭,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平分霸權,除齊、秦外,各國須向晉、楚同樣納貢,誰破壞協定,各國共討之。這次大會史稱“弭兵會盟”。

基本介紹

概述,第一次,會盟起因,會盟過程,會盟之後,第二次,會盟起因,會盟過程,結盟之後,意義,

概述

弭兵會盟後的10多年間,因為楚國專注於對付吳國,晉國則忙於應付內事,無力開戰,所以會盟的10個國家沒有發生過戰爭。然而,各國內部的爭權鬥爭卻異常尖銳。“弭兵會盟”也就成為春秋時期兩個階段的分水嶺。會盟以前以諸侯國之間的兼併為主,會盟以後卻以各國內部大夫間的兼併為主,各國社會正醞釀著巨大的變化,階級矛盾趨於尖銳。
春秋後期在諸侯爭霸過程中晉、楚協調霸權之爭的會盟。首次弭兵大會始於公元前589年,楚國約集齊、秦等八國諸侯盟於蜀(今山東泰安附近)。公元前586年,晉國也約集齊、魯等八國諸侯盟於蟲牢(今河南封丘北)。晉、楚處於勢均力敵的局面。晉國為了打擊楚國,派楚之臣申巫臣去吳國扶助吳人,吳國日益強盛,連番伐楚。楚在吳的牽制下,力量大為削弱。同時,晉由於卿族勢力強大,頻發內亂,無暇爭霸,而秦和白狄也合併攻晉。南有強楚,西有秦、狄,使晉國處於兩面受敵的局面。在此情況之下,晉、楚都有意謀和,後經宋大夫華元奔走斡旋,終於促成楚、晉召開首次弭兵之會。這年夏天,晉士燮與楚公子罷、許偃盟於宋西門之外,盟約是:楚、晉兩國不再交兵,好惡同之,國恤災危,備救凶患。晉、楚結盟後,衛、魯、鄭之君赴晉受命。公元前576年,楚首先背棄盟約,侵略鄭國,兵至暴隧(今河南原陽西),又伐衛國,打到首止(今河南睢陽東)。鄭國子罕率兵襲擊楚國,奪取新石(今河南葉縣)。
公元前546年宋國執政向戌代表中原各中小國家國君休戰的願望,約和晉正卿趙文子、楚令尹子木等人在宋國結盟,弭兵休和。此次大會一共是約請了14國。規定除齊、秦外,各國須向晉、楚同樣納貢。此後數十年中原戰事減少。第一次弭兵會盟 — 公元前579年。介於晉、楚兩大國之間的宋國大夫華元,既與晉國執政卿欒武子有交情,亦與楚國令尹子重交好。華元得知晉楚互派使臣之事,便於是年冬天,“如楚,遂如晉,合晉、楚之成。”華元奔走於晉、楚之間,以調解晉楚的關係,促成晉楚之和。
魯成公十二年(前579),在華元的策劃下,晉卿士燮與楚公子罷、許偃在宋國的西門之外會盟。盟曰:“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災危,備救凶患。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晉,楚亦如之。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墜其師,無克胙國。”晉、楚第一次弭兵之盟非常不穩定。晉楚兩國長達半個世紀所積的讎隙並非一朝一夕或一個盟約所能化解,晉楚雙方在形勢對自己不利時,都希望通過暫時的休戰而得以調整;而當形勢好轉時,就會撕毀盟約,發起新的進攻。弭兵會盟4年後就爆發了鄢陵之戰,楚國失敗。
鄢陵戰後,戰敗國楚處在非常困難的境地,然而勝利的一方晉國也陷入危機之中。晉厲公欲乘勝消滅晉國之大族,而立其左右近臣,殺掉郤氏之族。但晉厲公殺掉郤氏後,反被欒書中行偃所殺,晉國一片內亂。秦國又乘晉之內亂,頻頻出擊晉國。晉國內部有大族與國君的鬥爭,外部強敵壓境,陷入內憂外患。

第一次

會盟起因

晉國、楚國兩大國之間,有一個中立的力量——宋國。宋國大夫華元不但與晉國執政卿欒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國令尹子重交好。華元在知道晉楚互派使臣之後,就在這一年的冬天,“如楚,遂如晉,合晉、楚之成。”華元奔走於晉、楚之間,以調解兩國的關係,促成晉楚和平相處。

會盟過程

魯成公十二年(公元前579年),在華元的安排下,晉國的卿士燮與楚國公子罷、許偃在宋國的西門外會盟。簽訂的契約是:“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災危,備救凶患。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晉,楚亦如之。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墜其師,無克胙國。”

會盟之後

晉國、楚國第一次弭兵之盟很不穩定。晉楚兩國長達半個世紀所積的讎隙,是沒辦法在短期之內,或者只靠這一紙契約化解。晉國、楚國雙方在形勢不利於己時,都希望靠著暫時的休戰而得以調整;但是,當形勢好轉時,就會把盟約拋在腦後,發起新的攻擊。簽訂契約後不久,就爆發了鄢陵之戰,楚國被打敗。
鄢陵之戰後,戰敗的一方楚國處在非常困難的境地。不過,勝利的晉國也陷入了危機。晉厲公想乘勝消滅晉國的一些有權勢的貴族。於是,提拔左右的近臣,殺掉郤氏家族。不幸的是,晉厲公殺掉郤氏後,反被欒書、中行偃所殺,晉國大亂。秦國又在晉國內亂的時候,經常襲擊晉國。晉國內部有大族與國君的鬥爭,外部強敵咄咄逼人,陷入內憂外患之中。

第二次

會盟起因

前575年,晉楚鄢陵之戰楚國戰敗後,前557年,晉國在湛阪之戰再次擊敗楚國,迫使楚國不得不參加會盟。
晉國、楚國、齊國秦國春秋時期的強國,都想再一次弭兵。於是,宋國大夫向戌為第二次弭兵積極進行外交活動。魯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晉國、楚國、齊國、秦國、魯國、衞國、陳國蔡國鄭國許國、宋國、邾國滕國等14國在宋國的西門之外結盟。

會盟過程

魯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晉國、楚國、齊國、秦國、魯國衛國陳國蔡國鄭國許國宋國邾國滕國等14國使者參加會盟。
簽訂的盟約是:“晉、楚之從交相見也。” 意思是:“晉的僕從國要朝貢楚國,而楚的僕從國要朝貢晉國。”與會14國中,齊國作為晉的盟國,與楚國實力相當,朝拜晉國而不朝拜楚國;邾國為齊國的附庸,滕國為宋國的附庸,不參與盟會。秦國,作為獨霸西戎的一方霸主,是楚國的盟國,不朝拜晉國。
弭兵會上,和上次一樣,殺氣騰騰。楚國的令尹“子木”曰:“晉、楚無信久矣,事利而已。苟得志焉,焉用有信? ”楚人衣內皆裹甲,準備動武,以求做盟主,堅持在盟會時,先進行“歃血”。楚國達到目的之後,在載書上寫名時,先寫上晉國,第二次弭兵之盟在很緊張氣氛之中結束。

結盟之後

結束後,春秋爭霸戰爭暫時停止。戰爭減少使得中原小國承受的戰爭災難與負擔減輕很多。但是,這些小國此後,“僕僕於晉、楚之庭”,“犧牲玉帛,待於二境”,受到晉國、楚國兩國的嚴重剝削。
公元前545年,齊景公魯襄公宋平公鄭簡公陳哀公蔡景侯燕國君主、杞國君主杞文公胡國君主、沈國君主、許悼公白狄首領朝拜晉國晉平公。同樣,魯襄公及宋國大夫向戌、陳哀公、鄭國大夫游吉、許悼公、胡國君主、沈國君主朝拜楚國楚康王。
大國對小國的窮征暴掠使小國“不敢寧居,悉索敝賦,以來會時事。”鄭國大夫子產曰:“諸侯靖兵,好以為事,行理之命,無月不至。貢之無藝,小國有闕,所以得罪也。諸侯修盟,存小國也。貢獻無極,亡可待也。”(《左傳·昭公十三年》)小國必須盡其土實,重其幣帛,供其職貢,從其時命,賀福吊凶,對晉國、楚國承擔繁重賦稅。而晉國、楚國兩國,犧牲了小國的利益,達到暫時的和解。晉楚兩大國雖然犧牲中小國家的利益,互相瓜分霸權,形成了表面的均勢,但各國也得以免去連年征戰之苦。弭兵之會(公元前546年)後,晉楚大體平分霸權,晉國總體上占優勢。

意義

弭兵會盟對春秋時期的變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推動春秋歷史進程。而弭兵運動的成功,反映了宋國,作為弱小國家,在春秋政治舞台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是宋國外交的極大勝利。
弭兵盟會召開後,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大為減少,此後的十幾年未有戰事發生,而晉、楚兩大國之間,在其後的40 年內沒有發生過直接的軍事衝突。介於兩大國間的中原各國,有了一個暫時和平的環境。國際間的鬥爭,就轉入各國內部鬥爭。各國內部貴族之間為鬥爭需要,在政治、經濟上都採取一些適應歷史潮流的新措施,這樣,就使舊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逐漸被新的制度所取代。所以說,"弭兵"盟會是春秋時期由諸侯國間的爭霸轉向國內大夫間兼併的一年,也是春秋時代由前期轉入後期的一年。
爭霸鬥爭的戰場,則由中原轉向東南地區的楚、吳、越間進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