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止是一地名,在今河南睢縣東南。
古地名。一作首戴。春秋時屬衛,地近鄭國。《左傳》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齊侯伐鄭,“師於首止”,即此。
shouzhi

首止是一地名,在今河南睢縣東南。
首止是一地名,在今河南睢縣東南。...... 《左傳》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齊侯伐鄭,“師於首止”,即此。詞條標籤: 地理, 地點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
首止之會發生在春秋時期。周惠王有長子名鄭,是先皇后姜氏所生,列為東宮太子。姜後去世,妃子陳媯得寵,立為繼後。陳媯有子名帶,帶善於阿諛趨奉,周惠王十分喜歡...
秋,齊侯師於首止;子亹會之,高渠彌相。七月戊戌,齊人殺子亹而轘(huàn,車裂)高渠彌,祭仲逆鄭子於陳而立之。是行也,祭仲知之,故稱疾不往。人曰:“祭仲...
齊襄公於前694年在衛國的首止召開盟會,公子亹準備與高渠彌一同前往。由於公子亹年輕時曾與作為公子的齊襄公打鬥,彼此有仇。祭足勸公子亹取消行程。公子亹辯指赴...
鄭國聽了周王的話,離開了首止,剩下的七個諸侯共同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後來,齊國又去攻打鄭國,鄭國也參加了盟約。 不久,周惠王死了,太子鄭即位為周襄王...
曹昭公七年(公元前655年),夏季,齊桓公、宋桓公、陳宣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昭公、魯僖公在首止與周太子相會,商議安定周室。秋季,八月,諸侯在...
前655年(鄭文公十八年),齊桓公得知周惠王有意廢掉太子姬鄭,改立次子姬帶為太子,便與宋、魯、鄭、衛、許、陳、曹七國國君在首止共同拜會太子姬鄭,表示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