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專業

建築學專業

建築學專業,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築及其環境的學科。在通常情況下,以及按其作為外來語所對應的詞語(由歐洲至日本再至中國)的本義,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築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

因此,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它們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繫,並且其分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築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築學專業
  • 外文名:architecture 
  • 專業代碼:082801
  • 一級學科:工學
  • 修學年限:四年或五年
  •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或建築學學士
概念定義,培養目標,培養要求,核心能力,入學加試,學習美術目的,加試目的,加試方法,課程設定,研究領域,實踐環節,學科分支,相關專業,相近專業,發展前景,生態建築,專業概述,發展背景,研究展望,知名院校,老八校,新四軍,開設學院,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華東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港澳台地區,其他信息,

概念定義

建築學是一門以學習如何設計建築為主,同時學習相關基礎技術課程的學科。主要學習的內容是通過對一塊空白場地的分析,同時依據其建築對房間功能的要求,建築的類型(如體育館電影院住宅廠房等不同類型),建築建造所用的技術及材料等,對建築物從平面,外觀立面及其內外部空間進行從無到有的設計。其中所學習的範圍小到簡單的房間布局,大到城市數個街區的建築群體的設計。

培養目標

建築學的畢業生具備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室內設計、市政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在設計部門從事各項設計工作,在房地產部門從事建築策劃與管理工作,並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通用型、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1.要求:建築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建築工程技術、環境和空間表現、繪畫藝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受到建築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項目策劃、建築設計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繪製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方式: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採取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並重的方式,強調"進校不離崗"。

核心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l.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語言綜合能力;
2.掌握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獨立進行建築設計和用多種方式表達設計意圖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計算機文字、圖形、數據的處理能力;
3.了解中外建築歷史的發展規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為與建築環境的關係,與建築有關的經濟知識、社會文化習俗、法律與法規的基本知識,以及建築邊緣學科與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
4.初步掌握建築結構及建築設備體系與建築的安全、經濟、適用、美觀的關係的基本知識,建築構造的原理與方法,常用建築材料及新材料的性能。具有合理選用和一定的綜合套用能力,並具有一定的多工種間組織協調能力;
5.具有項目前期策劃、建築設計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繪製的能力,具有建築美學的修養。

入學加試

學習美術目的

建築學專業學習美術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培養畫家,而是為了培養學生對形體和空間的感受能力,及感受後的表達能力、眼腦手的協調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基本功進行塑造。

加試目的

入學加試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最主要的,是在於了解新生的手繪情況及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和計畫;另一目的在於檢驗新生中是否存著具有先天缺陷而導致無法順利攻讀的個例,例如色盲、厭學、無空間想像力等。加試的目的並非一定要淘汰某些新生,絕大多數高校通常是全員通過。
由於建築學是工程與藝術的結合,存在極個別的新生對繪圖和設計非常牴觸,通常這類新生可以在此加試階段主動提出轉專業申請,便可順利進入由學生自行選定的土建類其他專業,如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等非設計類專業(城市規劃、景觀、園林等不可)。

加試方法

通常為靜物素描寫生,考試時間兩小時。主要注意有兩點,第一點,考試的重點在於結構素描,因此要將靜物的形體結構表現出來,對調子通常無要求;第二點則是透視關係,即:對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的把握。
有些高校也可能會考察速寫等,但通常只作為參考。
許多考生擔心沒有美術基礎而被入學後調劑到其他專業,事實上入學考試非常簡單,對學生的美術基礎要求較低。80%以上的新生從未有過美術基礎,因此在高考後報名一個為期兩周左右的美術班進行結構素描練習是較好的選擇。

課程設定

1.專業基礎課(根據上課時間順序)
建築概論、建築美術(一.素描)、建築陰影與透視、建築構成、建築設計基礎(一)、建築製圖與表達、建築美術(二.水彩/水粉)、建築設計基礎(二)、風景園林建築、建築材料、建築力學(一)、建築美術(三.素描強化)、計算機輔助設計(一)、專業外語閱讀、建築構造(一)、建築美術(四.馬克筆)、計算機輔助設計(二)、建築物理、公共建築設計原理、建築力學(二)、建築結構、城市規劃原理(一)、室內設計、建築設備、計算機輔助設計(三)、建築項目管理、環境心理學、地基基礎
2.專業課
建築設計(一)、建築設計(二)、建築史(外建史部分)、建築設計(三)、建築設計(四)、建築史(中建史部分)、建築設計(五)、建築設計(六)、建築設計(七)、規劃設計、建築設計(八)、建築設計(九)、建築設計(十)
3.專業選修課
工業建築設計、智慧型建築概論、生態建築概論、水工建築物景觀設計、建築防災、古建築保護、建築與城市攝影、建築法規、建築師業務基礎、中外城市建設史、可持續建築、建築構造(二)

研究領域

1.重點領域
建築設計(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築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構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檔案表達出來。作為備料、施工組織工作和各工種在製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協作的共同依據。便於整個工程得以在預定的投資限額範圍內,按照周密考慮的預定方案,統一步調,順利進行 。並使建成的建築物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
主要包括:建築造型設計、場地設計、建築周邊環境及空間設計、建築內部空間設計、施工圖設計
2.其他領域
中外建築歷史、建築室內裝修設計、建築藝術、建築美學、建築維護、建築技術、建築新材料、建築節能、可持續建築等設計與研究方面

實踐環節

建築認識實習、建築測繪實習、建築業務實習、建築設計課程周(一)、建築設計課程周(二)、建築設計課程周(三)、建築設計課程周(四)、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建材實驗、土力學試驗、結構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學科分支

規劃 景觀 園林 室內設計 環境藝術

相關專業

土木工程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工程造價 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

相近專業

城市規劃 景觀建築設計 風景園林 室內設計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發展前景

建築學專業一直是經久不衰的報考熱門。據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顯示,建築學專業就業率≥90%;畢業生規模約在1萬人次至2萬人次。
建築學是目前就業前景最好的行業之一。在中國這種大興土木的年代,建築設計不可能是冷門專業。市場規律和市場價值往往反映到高考的錄取上,建築學是目前高考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
一、主要就業領域
建築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主要有四個方向:建築設計研究院和建築設計事務所等建築行業的設計單位,主要從事建築物的設計和有關建築的研究工作;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碩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一部分同學考取公務員在城建部門從事管理規劃工作也是不錯的;另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房地產行業從事房地產開發。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達97.3%。可就業於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設計部門,房地產開發、諮詢部門,相關科研和教學部門及政府管理部門,也可攻讀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景觀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等方向研究生。
二、具體崗位
1.建築設計
就職於建築設計院、建築事務所、建築設計集團等,包括建築方案設計和建築施工圖設計,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構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檔案表達出來。
2.建築策劃
就職於房地產公司,通過運用各種信息收集方法與工具,揭示出業主、用戶、建築師和社會大眾等的價值體系,調查出場地、氣候等對建築的影響,將這些信息綜合起來並且就總結由設計來解決的問題進行陳述,從而為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
3.室內裝飾設計
就職於建築裝飾公司,分為公裝和家裝,根據室內的使用性質、環境和相應的標準,運用物質手段和建築美學原理,給人創造一種合理、舒適、優美能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需要的室內環境。
4.其他就業
建築學作為建築龍頭專業,學習過程中相關專業都有所涉及,畢業後可視自身條件經自學或培訓參與建築相關的各類工作。

生態建築

專業概述

所謂生態建築學(Acologies)或稱建築生態學(Arcology),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與其環境共生關係的生態學(Ecology)理論基礎上的建築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或者換過來說,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動功能均衡發展的生態學延伸於建築學領域的一個分支,反映出現代建築思潮的價值取向。
根據現代科技的成就,生態建築學在依據自然生態系統創造人工生態系統過程中,應實現能量和物質流的平衡,即生態平衡原則。所謂能量流,即能量流動,應包括太陽輻射的平衡,溫度的平衡及風能、水能的集聚與轉化等;而物質流,即物質循環,應包括一切自然資源,如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等。
風水學理論認為,自然有其普遍規律即“天道”,它的存在與運作,乃“作為天之祖,為孕育之尊,順之則亨,逆之則否”(《黃帝宅經》),而“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為”(《葬經翼》);質言之,即“天不可得而為之”。“蓋古有尋龍之伎術,而無造龍之匠工。功高大禹,導洪水必因山川”(《管氏地理指蒙》)。
人是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倫道德或行為準則即“人道”,亦應與“天道”一致:既不能違背天道行事,更不能仗持人力同自然對抗,卻可以而且必須認識,把握和順應天道並以之為楷模而功加運作,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滿足人生需要。有謂:“人與天地並立為三,非天地無以見生成,天地非人無以贊化育”;“尋龍擇術,天道必賴於人成”(《管氏地理指蒙》);蓋“陰陽變化,自然之道也,循而窮亡,雖山川詭異,莫能逃焉”(《葬經翼》);“故而不曰人而曰天,務全其自然之勢,期無違於環護之妙耳”(《管氏地理指蒙》)。
人類生存基本行為之一的居住環境經營,被稱為“宅”,其系人與自然的中介。“宅,擇也,擇吉處而營之也”(《黃帝宅經》;“宅是外物,方圓由人,有可為之理,猶西施之潔不可為,而西施之服可為也”(《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非博物明賢者未能悟斯道也”;“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則家代昌吉”;“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道天地,故不可獨信命也”(《釋命》)。
風水學也按照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八卦九宮一類的宇宙圖式來規劃經營宅居環境,表征天人合一或天人感應的信仰,形成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顯著性格和基本精神。“皇宮、廟宇等重大建築當然不在話下,無論城市裡集中的或是散布于田園中的房舍,都常常顯現出一種對宇宙圖案的感覺,以及作為方位、節氣、風向和星宿的象徵主義。

發展背景

綜上所述,當代生態建築學是從整體有機聯繫上以生態規律來揭示並協調人、建築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其實施手段,更以當代科學技術的物質條件為重,來實現人在自然生態系統下構建人工生態系統,以其間的具體的、物質的交流,爭取達到最優關係。
中國古代風水學,儘管受到當時落後的科學和物質技術手段的限制,仍然追求順應自然,並有節制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協調與合作的意境,早於西方現代文明幾千年登上了天人合一的審美理想的高峰。中國風水學可稱其為中國古代的生態建築理論。

研究展望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建築同其他各種有關科學技術的關係更加密切,建築技術的進展日新月異。新的結構理論、新材料和新設備的運用,高層建築和大跨度建築的發展,體現了新技術的威力。
建築工業化體系的運用,加速了大量性建築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進入建築設計領域所引起的設計方法論的研究勢必深刻地影響建築學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密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產業結構的變化,使城市規劃和環境問題十分突出,成為當代建築師、規劃師和園林設計師面臨的共同課題,同時也為建築學開拓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
建築和建築學發展的歷史進程反映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正如偉大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在他的傑作《巴黎聖母院》中所說的“從世界的開始到15世紀,建築學一直是人類的巨著,是人類各種力量的發展或才能的發展的主要表現”。人類將以自己的智慧和勞動不斷探索建築學的未來,為這部巨著撰寫新的更加瑰麗的篇章。
在通常情況下,以及按其作為外來語所對應的詞語(由歐洲至日本再至中國)的本義,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築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因此,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學科。
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它們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繫,並且其分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築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在某一建築物中可能某些因素很強而其餘因素很弱,但在其它建築物中情況則可能迥異。
事實上,作為專用詞的“建築學”所研究的對象不僅是建築物本身,更主要的是研究人們對建築物的要求及其如何滿足、研究建築物實體從無到有的產生過程中分別對應的策劃、設計、實施。

知名院校

老八校

建築國內知名的建築院校,即“四大”: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四小”: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這八所院校就是業界俗稱的“老八校”。八大高校地處東西南北中,均各據一方,各有特色,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專長,實力強大,常年在國內建築學專業評估中位居前八。
東北: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改名哈爾濱建築大學後,併入現在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東:東南大學(原南京工學院),同濟大學
西北: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原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西南:重慶建築工程學院(重慶建築大學,現併入重慶大學
華南:華南理工大學(原華南工學院)

新四軍

授予建築學學士學位的高校
1 清華大學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2.5
2 同濟大學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2.5
3 東南大學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2.5
4 天津大學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2.5
5 重慶大學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6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7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8 華南理工大學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9 浙江大學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6.5
10 湖南大學 2008.5-2015.5 2008.5-2015.5 1996.5
11 合肥工業大學 2008.5-2015.5 2008.5-2015.5 1996.5
12 北京建築大學 2012.5-2019.5 2012.5-2019.5 1996.5
13 深圳大學 2012.5-2016.5 2012.5-2016.5 本科1996.5/碩士2012.5
14 華僑大學 2012.5-2016.5 2012.5-2016.5 1996.5
15 北京工業大學 2010.5-2014.5 2010.5-2014.5 本科1998.5/碩士2010.5
16 西南交通大學 2010.5-2014.5 2010.5-2014.5 本科1998.5/碩士2004.5
17 華中科技大學 2007.5-2014.5 2007.5-2014.5 1999.5
18 瀋陽建築大學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9.5
19 鄭州大學 2011.5-2015.5 2011.5-2015.5 本科1999.5/碩士2011.5
20 大連理工大學 2008.5-2015.5 2008.5-2015.5 2000.5
21 山東建築大學 2012.5-2019.5 2012.5-2016.5 本科2008.5/碩士2012.5
22 昆明理工大學 2009.5-2013.5 2009.5-2013.5 本科2001.5/碩士2009.5
23 南京工業大學 2010.5-2014.5 —— 2002.5
24 吉林建築大學 2010.5-2014.5 —— 2002.5
25 武漢理工大學 2011.5-2015.5 2011.5-2015.5 本科2003.5/碩士2011.5
26 廈門大學 2011.5-2015.5 2011.5-2015.5 本科2003.5/碩士2007.5
27 廣州大學 2012.5-2016.5 —— 2004.5
28 河北工程大學 2012.5-2016.5 —— 2004.5
29 上海交通大學 2010.5-2014.5 —— 2006.6
30 青島理工大學 2010.5-2014.5 —— 2006.6
31 安徽建築大學 2011.5-2015.5 —— 2007.5
32 西安交通大學 2011.5-2015.5 2011.5-2015.5 本科2007.5/碩士2011.5
33 南京大學 —— 2011.5-2018.5 2007.5
34 中南大學 2012.5-2016.5 2012.5-2016.5 本科2008.5/碩士2012.5
35 武漢大學 2012.5-2016.5 2012.5-2016.5 2008.5
36 北方工業大學 2012.5-2016.5 —— 2008.5
37 中國礦業大學 2012.5-2016.5 —— 2008.5
38 蘇州科技學院 2012.5-2016.5 —— 2008.5
39 內蒙古工業大學 2009.5-2013.5 —— 2009.5
40 河北工業大學 2009.5-2013.5 —— 2009.5
41 中央美術學院 2009.5-2013.5 —— 2009.5
42 福州大學 2010.5-2014.5 —— 2010.5
43 北京交通大學 2010.5-2014.5 —— 2010.5
44 太原理工大學 2010.5-2014.5 —— 2010.5
45 浙江工業大學 2010.5-2014.5 —— 2010.5
46 煙臺大學 2011.5-2015.5 —— 2011.5
47 天津城建大學 2011.5-2015.5 —— 2011.5
48 西北工業大學 2012.5-2016.5 —— 2012.5
擁有建築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高校:

開設學院

東北地區

東北大學、遼寧科技大學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瀋陽建築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哈爾濱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瀋陽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遼寧工業大學藝術設計與建築學院、黑龍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黑龍江科技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黑龍江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東北石油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瀋陽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華北地區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太原理工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天津城建大學規劃與建築系、北方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河北工程大學建築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河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石家莊鐵道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河北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燕山大學建築工程與力學學院、河北聯合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呂梁學院建築系

華東地區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同濟大學建築學院、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華僑大學建築學院、山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山東建築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廈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合肥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南京工業大學建築學院、青島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安徽建築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溫州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煙臺大學建築學院、福州大學建築學院 、臨沂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築學院、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福建工程學院建築與規劃系、井岡山大學建築工程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揚州大學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徽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華東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學院、濟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南昌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南通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寧波大學建築工程與環境學院、寧波工程學院建築與交通工程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浙江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建築系、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築與城市環境學院、浙江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金陵科技學院建築工程學院、上海套用技術學院城市建設與安全工程學院、蘇州科技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青島農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南京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

華中地區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湖南大學建築學院、中南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鄭州大學建築學院、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湖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湖北工程學院城市建設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築學院、湖南科技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河南城建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中原工學院建築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建築學院、河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河南科技大學規劃與建築工程學院、南陽理工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河南理工大學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築學院、武漢工業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長江大學城市建設學院、黃淮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南陽師範學院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華南地區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深圳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廣西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華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桂林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海南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五邑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廣東白雲學院藝術與建築學院、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

西南地區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四川農業大學城鄉建設學院、西華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昆明理工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土木與建築工程系、貴州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

西北地區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西安科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人居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長安大學建築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新疆大學建築工程學院蘭州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港澳台地區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東海大學建築系、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暨建築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逢甲大學建築學系、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其他信息

architecture
名詞, 建築學,建築業,[總稱]建築物, 建築風格。詞型變化:副詞:architecturally, 形容詞:architectural
外籍著名建築師
勒·柯布西耶賴特、密斯.凡德羅、格羅皮烏斯、貝聿銘安東尼奧·高迪、扎哈·哈蒂德、安藤忠雄、約翰·伍重、倫佐·皮亞諾、諾曼·福斯特、理察·邁耶、弗蘭克·蓋里、瑞姆·庫哈斯、伊東豐雄、維特魯威
中國著名建築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