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倡導者,機器美學的重要奠基人,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被稱為“功能主義之父”。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

1965年8月27日,勒·柯布西耶在Cap Martin海灣游泳時因心臟病發作而與世長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勒·柯布西耶
  • 外文名:Le Corbusier
  • 國籍:法國
  • 民族:拉丁族
  • 出生地:瑞士拉紹德封
  • 出生日期:1887年10月6日
  • 逝世日期:1965年8月27日
  • 職業:建築師
  • 主要成就:AIA金獎
  • 代表作品朗香教堂;走向新建築
人物生平,成長之路,建築思想,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

1887年,出生於瑞士拉紹德封,鐘錶工人家庭。
1902年,柯布西耶在都靈國際裝飾展上以一隻雕刻手錶獲獎。
1905~1908年,在家鄉的一所藝術學校學習,柯布進行第一次學習旅行,目的是去看歐洲的一些傑出的建築與藝術。旅途中柯布繪製了許多精美的速寫與水彩畫。同時拜訪了嘎涅、貝瑞以及霍夫曼
1908~1909年,在法國建築師貝瑞的事務所工作。
1910年,柯布結束旅行回到母校,並受學校之託再次出行到柏林研究德國裝飾藝術。在德國接觸到德意志製造聯盟,並接觸到彼得·貝倫斯格羅皮烏斯以及密斯·范·德·羅
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
1911年,柯布再次到中歐和東方旅行,並於年底回到母校-拉香·德·芳藝術學校。
1913年,柯布在拉香·德·芳開辦自己的事務所。
1917年,定居巴黎,與Ozenfant創始Purism。
1920年,創辦《新精神》雜誌,宣揚抽象藝術。
1923年,發表《走向新建築》,宣揚現代主義是一種幾何精神,一種構築精神與綜合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機器”。“現代社會已經達成這樣一個結論,即,為人類建造一個新的家園將成為判定一個文明特性的決定性因素。隨著一種新的住宅形式的誕生,機器時代將邁入第二階段。即,普遍建造的階段。”
1927年,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設計競賽一等獎。
1928年,他同W.格羅皮烏斯、L.密斯.范.德.羅等人組織國際現代建築協會(CIAM)。他多次參加各國的建築設計競賽,並多次獲得榮譽學位。
1929年,在普瓦西設計薩伏伊別墅
1929~1933年,設計巴黎救世軍收容所和巴黎大學瑞士學生宿舍。
1931~1942年,完成許多城市規劃項目,關注現代城市與規劃問題。
1947~1951年,設計完成馬賽公寓,體現其未實施的規劃理想。
1950~1955年,朗香聖母教堂。
1951~1965年,印度昌迪加爾行政區規劃設計。
1952~1960年,法國里昂拉土雷特修道院。
1953~1954年,哈佛大學卡本特視覺藝術中心。
1965年,卒於法國。

成長之路

勒·柯布西耶出生於瑞士的一個海拔一千米的山間小鎮,它位於法國很近的山脈中,那個人口只有四萬人的小地方,以制表而聞名於世,1900年該鎮組裝的手錶,占世界手錶生產的55%,柯布西耶的祖父自然也是制表的手藝人,母親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以教鋼琴維持生計,柯布西耶畢業於當地的美術中專學校,當時這家學校受新藝術派影響很大,老師甚至提出從鐘錶裝飾細工,向建築方向轉變的建議,最初的建築於1905年落成。勒·柯布西耶於1907年初開始了最初的義大利旅行,這是一次終身難忘的體驗,他寫了許多長信以及畫了大量的寫生素描,那時還只是一位裝飾美術家的柯布西耶,已經開始思考建築和城市特徵等問題。整個旅行中,柯布對義大利埃瑪修道院和比撒廣場的印象尤為深刻,回到故鄉之後的柯布西耶,開始了從一位裝飾美術家走向建築家的生涯。1910年,他受到與他一起工作的建築大師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的影響。然而,對他最大的影響來自他經常的旅行,同時他還從所從事的立體油畫和著色等工作中得到相當多的啟示。儘管他大部分的靈感來自於雅典衛城(Acropolis),但他還是每天都去帕台農神廟(Parthenon),並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勾勒。他的大腦里完全充斥著古典的魅力。
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
1919年先後到布達佩斯和巴黎學習建築,在巴黎到以運用鋼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築師維克多·拉盧處學習,由於柯布西耶患有癲癇症,遭維克多·拉盧驅逐。於是到德國孟德爾松事務所工作,埃瑞許·孟德爾松事務所以嘗試用新的建築處理手法設計新穎的工業建築而聞名,在那裡他遇到了同時在那裡工作的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羅,他們互相之間都有影響,一起開創了功能主義建築的思潮。他又到埃及和土耳其週遊,參觀探訪古代建築群和伊斯蘭文化建築。
1920年,在他還是一名藝術家的初期,他就意識到自己的一生即將從事建築而非嚴肅的藝術。1927年他定居巴黎,同時從事繪畫和室內設計,與新派立體主義的畫家和詩人合編雜誌《華麗精神》,並更名為勒·柯布西耶。儘管他從未接受過任何正規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過很多專家的影響。最初影響他的是著名的建築大師奧古斯特·貝瑞(Auguste Perret),並教會他如何使用鋼筋混凝土。
1965年8月27日,勒·柯布西耶在法國南部馬丹角游泳時去世,時年78歲。一種說法是他死於心臟病。另一說他故意要離開人世,根據是死前數星期,他曾對一名親密助手說:親愛的索爾當啊,當面對著太陽在水中死去,多好呀!”大徹大悟之人,冷靜地結束自己的生命,離開塵世,這樣的事發生過不少,勒·柯布西耶也有可能這樣做了。

建築思想

1926年提出了他的五個建築學新觀點(一些人將其比作五個古典的柱型),這些觀點包括:底層架空柱、屋頂花園、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以及橫向長窗。人們將這個建築時代比作為機器時代,勒·柯布西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改良主義者。在考察整個城市中的偉大建築、寬敞的空間、樹木和雕像等方面時,他都充滿了激情。
勒.柯布西耶與愛因斯坦在一起勒.柯布西耶與愛因斯坦在一起
勒·柯布西耶的建築思想可分為兩個階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義、功能主義和國家樣式的主要領袖,以1929年的薩伏伊別墅和1945年的馬賽公寓為代表,許多建築結構承重牆被鋼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築往往騰空於地面之上;50年代以後勒·柯布西耶轉向表現主義、後現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現力的雕塑感和它獨特的形式使建築界為之震驚,完全背離了早期古典的語彙,這是現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難忘的建築之一。在家具設計中,勒·柯布西耶則以豪華而舒適的鋼管構架躺椅著稱於世,幾乎成為20年代優雅生活的象徵。

主要成就

朗香教堂(The Pilgrimage Chapel of Notre Dame du Haut at Ron-champ),又譯為洪尚教堂,位於法國東部索恩地區距瑞士邊界幾英里的浮日山區,坐落於一座小山頂上,1950—1953年由法國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設計建造,1955年落成。朗香教堂的設計對現代建築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被譽為20世紀最為震撼、最具有表現力的建築。朗香教堂的白色幻象盤旋在歐聖母院朗香村之上,從13世紀以來,這裡就是朝聖的地方。教堂規模不大,僅能容納200餘人,教堂前有一可容萬人的場地,供宗教節日時來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朗香教堂朗香教堂
薩伏伊別墅(The Villa Savoye)是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之一,位於巴黎近郊的普瓦西(Poissy),設計於1928年,1930年建成,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宅基為矩形,長約22.5米,寬為20米,共三層。底層三面透空,由支柱起,內有門廳,車庫和僕人用房。二層為起居室,臥室,廚房,屋頂花園和一個半敞開的休息空間。三層為主人臥室和屋頂花園。這幢房子表面看來平淡無奇,簡單的柏拉圖形體和平整的白色粉刷外牆,簡單到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的程度,唯一的可以被稱為裝飾的部件是橫向長窗,給人以更多的陽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薩伏伊別墅被列為法國文物保護單位。
薩伏伊別墅薩伏伊別墅
馬賽公寓,在法國的,設計師勒·柯布西耶設計的馬塞公寓,不但成為自己野性主義設計風格的代表作,更是現代主義設計風格中的經典,這所原來可容納1600名馬塞工人居住的公寓樓,如今已是許多法國中產階級嚮往的居所,這幢公寓,就是外形方正,似乎略顯沉重,但是外觀鋼筋水泥土的裸露的毛糙,展現了一種男人的力量。這是設計史上一個著名的化腐朽為神奇的範例。仿佛一隻諾亞方舟,帶著一個失落後的小世界。事實上,一方面馬塞公寓擁有絕對的個人私密性,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擁有像修道士那樣的小私室,每一個公寓單元都是隔音的,也都像住在山洞裡一般。另一方面它與周圍的山光水色保持直接的接觸,同時社交的機能又被大大誇張,實際上設計了多達二十六種不同的社交空間。
勒·柯布西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