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書院

廣西書院

廣西書院有西邕書院、鳳凰書院、秀陽書院等,一般泛指廣西境內古代始建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書院
  • 位置廣西
  • 創建年代:古代
南寧市,敷文書院,陽明書院,新會書院,烏石書院,紫瀾書院,正誼書院,淮海書院,蔚南書院,賓陽書院,榜山書院,嶺山書院,辣丁書院,柳州市,鳳凰書院,柳江書院,洛江書院,丹洲書院,桂林市,宣成書院,秀峰書院,榕湖書院,桂山書院,梧州市,三元書院,嶺表書院,李號橘園書院,觀瀾書院,眉江書院,回瀾書院,鼓岩書院,藤州書院,北海市,海門書院,味經書院,防城港市,欽州市,西靈書院,東坡書院,貴港市,潯江書院,桂邑書院,武城書院,懷城書院,玉林市,石南書院,繡江書院,銅陽書院,養正書院,環玉書院,紫林書院,鳳鳴書院,振興書院,祿元書院,紫泉書院,文龍書院,蓮江書院,三峰書院,嶠南書院,百色市,秀陽書院,經正書院,化成書院,雲峰書院,道南書院,毓秀書院,鎮陽書院,鵝城書院,崇正書院,南陽書院,賀州市,南池書院,臨江書院,富江書院,河池市,西邕書院,慶江書院,龍溪書院,環江書院,龍江書院,鳳儀書院,來賓市,象江書院,仙城書院,印山書院,萃英書院,崇左市,思齊書院,明江書院,瀛州書院,吉陽書院,麗江書院,康山書院,暨南書院,桂香書院,瓠陽書院,思誠書院,同風書院,遷善書院,

南寧市

敷文書院

位於廣西南寧。明嘉靖七年(1528)新建伯王守仁率兵至南寧,於南寧城北門口縣學舊址建書院。日集諸生,講學其中,論辯“致良知學”,相傳王撰記,並手書匾額“以宣揚至仁,誕敷文德”,故名。時有正廳、後廳、東西廊房。在廣西歷史上影響較大,歷代名人多有評述詩詠。如“南極文星耀,西荒武庫雄,百年留古院,九郡息兵戎”(清周起岐《詠敷文書院》);“嶺外有文能止武,堂上習禮致精禋”(清顏鼎植《謁文成書院復新》);“奕世一儒宗,功名著鼎鐘。文成垂令范,新建懋勛庸。異地猶觀感,誰人不景從。後來同志者,莫使若雲封”(清聞人紳《重修敷文書院記》)。十六年南寧知府郭楠修。萬曆十一年(1583)左江道陳希美、知府陳紀等復修。前為大門,中為儀門,又中為大堂,兩廊各有精舍18間,後為後堂,立王守仁石像,以資紀念。明末毀於兵。清康熙九年(1670)左江道宋翔、知府韓章等捐資重建。有大門1座、大堂1座,立王守仁像,規制煥然一新。十一年署知府周起岐重修。二十五年知府趙良璧、五十一年知府戴錦、五十六年知府沈元佐及同知聞人紳,先後重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府劉夢蘭、知縣李天鈺率士紳勸捐重修。至民國初年書院猶存,名為文成公祠、文成公講學處。1926年改建省立第一中學校女子部,1927年改為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1930年改為省立第三女子中學校,校內有王守仁(陽明)先生紀念亭,亭碑上有石刻王守仁畫像。畫像現移置南寧白龍園炮台內。舊址今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儲備物資管理局。

陽明書院

位於廣西武鳴。明萬曆間,思恩府(今屬武鳴)知府侯國治建於府治西,後兵燹塌廢。思恩府城外東南兩江合流處,相傳為王守仁(陽明)講學地,因多榕樹,故名榕樹園。後為土官岑氏園。清道光間,知府李彥章重建於榕樹園,仍舊名。築天一閣藏書,生徒達數百人。李彥掌自號榕園主人,曾率諸生333人作王守仁生日。鹹豐間院園俱廢。光緒間知府黃鴻藻復設書院,刻王守仁石像供院中。宣統二年(1910)改為國小堂,1912年改堂為校。隨後改名為陽明高等國小校。1943年由蒙培勤、李宗儒、黃銘珊等籌辦成私立陽明初級中學。1948年更名為武鳴縣立第三初級中學。1969年9月改為武鳴縣府城高級中學,辦學至今。
服其教、畏其神,故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遍為爾德;
官先事、士先志,有君子之詞,而無君子之行,莫入吾門。
廣西書院

新會書院

位於廣西南寧市解放路42號。始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前清時期,南寧商務已盛,各省商幫雲集,新會書院是旅居南寧的廣東新會籍人士集資興建,作為商會及同鄉聚會活動場所。之所以沒有取名為“新會會館”,一則避免用字重複,二則因為廣東商人此前已在附近興建了一座“粵東會館”,不宜再建新的會館。,主要用來給居住在南寧的廣東新會籍經商人士的子女讀書,並作為商人集會的地方。重建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面積800多平方米。為招染式硬山頂磚木結構,建築風格同新會當地的祠堂建築一樣,布局緊湊,錯落有致,莊重而顯古雅,是南寧市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最能體現出嶺南建築藝術特色的一處古建築。該書院已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南寧博物館

烏石書院

位於廣西橫縣。明嘉靖間刑科給事中吳時來(號悟齋)彈劾兵部尚書許論宣、大總督楊順。之後,又彈劾嚴嵩父子貪黷,被嵩所擠,謫戌橫州馴象衛,因建書院於學宮西北烏石嶺,故名。親給諸生講授,並撰記。置學田年收租谷270石,糧米5.59石,供給書院經費。嵩敗,吳被召還,回京供職,官至都御史。諸生立石像於院內,並建吳公祠以祀,故名悟齋書院。後廢。

紫瀾書院

位於廣西永淳(今屬橫縣)。明嘉靖初年建義學於城南門內。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至五十八年知縣凌森美遷義學於舊學宮之後殿,題額“紫瀾書院”。乾隆四年(1739)又遷院於城西門長興街堂字園地,秋七月興工,至五年落成。三十八年重修,以紀念凌森美,易名凌邑侯書院。道光十五年(1835)再修。鹹、同間停辦。

正誼書院

位於廣西南寧。原名孫公講院。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士民建知府孫明忠生祠於蒼西門內烏龍寺旁,中祀文昌像,後設義學於內。雍正九年(1731)知府黃其炳易名正誼書院。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縣萬廷莘遷於式南書院舊址。嘉慶八年(1803)知縣高廷樞,購得南門正街楊姓屋改建。計有屋三進9間,講堂3間,周有圍牆。道光七年(1827)署縣聞寶桂重修。十七年知縣柳濟清查出學莊租谷13980斤和魚塘1個,又於節孝祠旁造鋪3間,出租取息為書院經費。宣統元年(1909)改為自治研究所。二年改為高等國小堂。三年改為女子學堂。民國間曾改為法政學校。

淮海書院

位於廣西橫縣。清康熙四十年(1701)知州柯宗仁建義學於馴象衛舊署,常親自訓迪諸生。督學靳讓題額為“浮槎堂”。雍正二年(1724)知州劉斌重修,請本州舉人陳翊熹、金嗣英主教。乾隆十一年(1745)知州謝鐘齡重修,增至學舍10間,額題“秀林書院”。四十年知州宋思仁又增置田產,收租以為書院經費,請本州舉人蒙武賁掌教。嘉慶六年(1801)廣西巡撫謝啟昆令知州楊學貽於院右建屋3間,祀宋紹聖間貶至橫州的秦觀(淮海),遂改名淮海書院。後復名“秀林”。鹹豐、同治間,停學10多年。同治十三年(1874)知州楊椿、掌教鄧岳霖建試場。光緒二十五年(1899)掌教施獻璜募捐重修院內桂香樓,添建兩廳,左名“尚志堂”,右名“崇實堂”,東西各增設學舍5間。每年春考取生童各2名。二十六年知州武傳緘改定每年春考取生童26名住院就讀,每名每月津貼一伙食燈油費錢1000文;掌教每月考試院內生童,評為甲、乙等者酌給獎勵。三十年知州賴宏與地方紳士會議,決定分上、中、下戶募捐,拆毀試場,改建為師範講習所。三十三年改為兩等國小堂。民國間改建縣立第一高級國小。1929年改建縣立中學。1958年改為橫縣中學

蔚南書院

位於廣西南寧。原名式南書院。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府沈元佐捐建於西城皇廟大街節孝祠旁,中祀巡撫陳元龍。雍正三年(1725)知縣趙成章劃分其半建節孝祠。乾隆十五年(1750)提學使羅源漢改名蔚南書院。三十八年知府杜琮遷建於城東育嬰堂。置田年收租谷240.76石,塘租銀34兩,充作經費。光緒十六年(1890)巡撫馬丕瑤命知府彭鑾、知縣陳鳳樓,建藏書樓於頭門內,並奏頒書籍數萬餘卷,藏儲以供眾覽。三十一年與左江書院合併,並添購院左鄰民房20餘間,改建南寧初級師範學堂。宣統元年(1909)改為第三初級師範學校。民國初為省議會。

賓陽書院

位於廣西賓陽。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州陳之鵑遷學宮於州之東北,以學宮故址建書院。嘉慶十六年(1811)知州徐楩輈請復建學宮於此,乃就舊學宮之右改建書院,未竣去職。二十五年知州袁植修與縣紳改建於城門文昌門外,知州耿省修續成之。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州陶錫圭重修,並捐置田租以增書院經費。鹹豐八年(1858)毀於戰火。光緒元年(1875)知州許澤洋從士紳請,改建於州治東北舊學宮故址。分上、中、下3座,中座為文昌宮,對面為魁星閣;后座正廳為講堂,左右翼以學舍,規模宏敞。二年知州葉茂松與縣紳等變賣前書院舊址,得款建築門樓1座,於巽方題額“聚奎樓”。光緒間,復於院之東北隅建藏書樓。巡撫馬丕瑤、縣人方璧光先後捐贈書籍,藏書頗豐。永淳縣進士楊懷震、縣舉人陸生蘭、吳運鵬、謝寶樹、賴乾臣等先後任山長,主講書院,就學生徒甚眾。三十三年在書院原址創辦師範講習所,並開設兩等國小堂1所。民國初改為縣立高等國小校。1934年國小分鄉設立,此校停辦。書院舊有田租產業歸賓興館業。校舍劃歸省立賓陽初級中學校,後改賓陽縣中學,今為賓陽中學

榜山書院

位於廣西隆安。初始創於縣城北門內,名陽明書院。後設於西門之內,改名興文書院。後毀。建置不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縣張樹績改建於縣城東門外學宮之右側、王文成公(王守仁)祠故址,名榜山書院。中建講堂,後為傑閣,上祀魁星,下奉王守仁神主。閣後建屋3間,為院長居所。講堂之前設門兩重,左右翼學舍共36間。置有經費田200畝,年收租谷銀12.1兩,又賓興館田7畝,每年可收租谷銀4.9錢。1931年改為隆安縣立初級中學校。舊址今為隆安中學

嶺山書院

位於廣西武緣(今屬武鳴)。清道光元年(1821)知縣張顯相捐廉購買縣城西北隅薛、黃、劉三姓地基,與縣舉人阮修誦、職員李琛園倡建書院。知府汪雲任、知縣慈士衡董其事。建有頭門、二門各3間,講堂、後堂各3間,涼亭1座,廚房2間,東西學舍共27間,周築圍牆。七年知縣申及甫添建文昌閣,加開小池塘,增建學舍8間。鹹豐間為難民借住,後崩壞殆盡。光緒三年(1877)知縣孫德元以修學宮余資並籌捐重修。二十二年知縣周頌聲復修西齋1所,捐俸購置書籍,以供研讀。三十三年改為縣立高等國小堂。1941年為武鳴私立鳴山中學。後曾先後改名為武鳴縣鳴山國中、武鳴一中。今為武鳴中學

辣丁書院

位於廣西宣化(今屬南寧)。又稱法文書院。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法國駐南寧天主教教士羅思思(Lauest)建於南郭巷,專門培養教會神甫。學生在全省男性教徒中擇優選錄,年齡在15歲左右。每3-4年招生一次,分初、高中兩班,每班約15人。學習及生活費用均由教會供給。課程有國文、數學、歷史、地理、拉丁文、教理等。有教職員3人,中文各科教員聘請兼職教師擔任,拉丁文教員由院長兼任。學制7年,畢業後,有志為教會終身服務者,由教會保送外地神學院深造,6年畢業後,能遵守終身不婚者,經主教核准,方準任神甫。歷任外國院長有:陸文思、文式儀、豐永超、盧安德、唐定球、和為貴、戴天恩等。1936年後始有中國神甫任院長。1942-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停辦。1946年恢復,1949年停辦。辛亥革命時,曾為同盟會與廣西會黨通訊聯絡點。舊址今為南寧市康樂路國小。
斑峰書院
位於廣西南寧市青秀區,為當地民眾於1878年集資創建,翌年落成。1885年,鐘德祥奉命視察在鎮南關抗擊法國侵略者的清軍,便道回鄉,住宿在斑峰書院內,與鄉紳、硯友羅立亭、黃皎湖等談文道故,共敘鄉情。黃、羅等請鐘德詳撰寫書院碑記,書題大門匾額,鐘欣然答應,鐘視書院完畢,返回北京後,便差人把《斑峰書院記》和“斑峰書院”題字捎回。書院負責人當即聘請名匠鐫刻石碑,留傳至今,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斑峰書院建築總面積約1600平方米,呈前、中、後三進,兩邊包廂為合院式結構。整個建築古樸雄偉,歷經滄桑,現仍留有前座、中座,前座古蹟基本保存原貌。一百多年來,斑峰書院及其後來的斑峰中學,培育了不少人才。清代斑峰書院芸窗下曾出過一榜三舉人:1885年科省試,鐘德祥、譚莜園、梁潤堂三人同榜中舉,之後,劉圩街鐘家得一門三進士(鐘德祥、鐘德瑞、鐘剛中)的美譽,為廣西獨一無二。民國時期,學生梁大年李洪春曾考取北京大學
斑峰書院後改為斑峰中學。

柳州市

鳳凰書院

位於廣西柳城。原址在舊縣城(今柳城縣鳳山鎮)北門外鳳凰嶺之麓,故名。日久崩塌。清光緒十五年(1889),知縣陳師舜集資在北門街文廟左側新建,有頭座、正座、后座各5間,內設東西文場。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縣立模範國小堂。1930年秋,改為縣立初級中學校。

柳江書院

位於廣西柳州。又稱羅池書院。早有柳江書院,後廢。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提督張朝午捐款重建於城東門外,再廢為駐兵房舍。乾隆七年(1742)右江道張人驥指令學官,每月在柳、劉二公祠(今柳州柳侯公園內之柳侯祠)講學考試學生,擇有志於學者在內肄習,柳侯祠遂為書院。十年右江道楊廷璋查清祭田收入,於祠內建書舍,將每年結餘田租銀69餘兩作為書院經費。柳州知府成貴又於祠內擴建講堂3間、書舍3間,書院稍具規模,文風漸起。後又廢。僅存講堂3間。二十六年右江道王錦和柳州知府等官員捐款重建掌教書室7間、書房20間,廚房、耳房各1間,又以修志節餘之銀1200兩置產生息,以為書院經費。清末,書院遷至龍角街。光緒三十三年(1907)馬平縣知事丁立群奉令改設馬邑兩等國小堂。

洛江書院

位於廣西雒容(今屬鹿寨)。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縣黃德星捐俸建於縣南洛江畔,故名。後廢為公廨。道光初年,邑侯李復相於縣西北隅重建,中為講堂,東西學舍共12間。院後置有園地100畝,以備日後增建房舍之用。道光十七年(1837)知縣翟墨卿,捐資作為書院經費。十八年唐繼之又捐廉俸,並帶動他人捐資,共得錢1500緡,存典生息作為書院經費。清末毀。舊址今為雒容醫院。

丹洲書院

位於廣西三江。清道光三年(1823)秋創辦,書院在舊縣治丹洲東門內文昌宮。經費由該縣上瓮、斗江、琶團、獨峒、古宜、丹陽、沙宜等地區人士捐資建成,黎平學府石亮玉捐銀折錢6200文,丹洲鹽務官歐陽氏遺產租谷400餘擔和融安縣長安鎮4間店鋪租金,作為辦學經費和山長、教讀、學長及院夫俸給。書院校舍及活動場所占地面積約7.5畝,教室3間,另有廚房、倉庫等。光緒三十四年(1908)書院及考棚改建為兩等國小堂。1927年改辦三江縣立第一國小校,20世紀30年代改為丹洲鄉中心學校。今為三江縣丹洲國小。

桂林市

宣成書院

南宋桂林除官學外,宋城桂林還興建了一批私人創辦的書院。其中以全州的清湘書院和桂林的宣成書院最為著名,宋理宗專門給這兩所書院御賜匾額。
桂林宣成書院(南宋景定年間1260~1264)創始者時任廣西經略使朱禩孫與提點廣西刑獄楊大異(另有言朱為創建者,楊為復建者),朱禩孫留給桂林的,首先是一座完全可以號稱為銅牆鐵壁的桂林石城,然後才是這所從此傳續七百餘年不絕於縷的宣成書院。所謂“宣成”,意在紀念兩位對桂林乃至全國文化發展史上極具作用的人物,一位是著名理學家張栻,其人卒後謚“宣”;另一位就是呂祖謙,卒後謚“成”,書院的創始者由於極度推崇此二人對於當時桂林所產生的多方面影響,於是以“宣成”二字作為書院之名。宣成書院歷宋;元;明;清四朝,不斷維修與重建。
宣成書院位於城西之文廟左側,即今桂林中學校園之西,唐代之際曾是廣西第一個狀元趙觀文的故宅。

秀峰書院

位於廣西桂林。清雍正十一年(1733)詔令各省建書院時,創建於城東疊彩山獨秀峰之間,故名,乾隆四十七年(1782)巡撫與司道捐銀800兩,置田98畝,年收米50石,秀峰得30石(另20石歸“宣成”),增額外正課生員14名,月各給米2斗。有餘米存貯臨桂縣倉;若不夠,由臨桂縣捐補。秀峰書院為秀才參加鄉試而設,院長薪金比一般書院豐厚,每年420兩,中有過節節敬銀40兩,酒席銀若干。生員成績優秀者有賞銀,從3錢到1兩不等。嘉慶四年(1799),巡撫檯布貯書籍;五年,巡撫謝啟昆建寢室5間、東西廂房各3間,立漢代司空南閣祭酒陳元牌位於書廳,以紀念其研究《左氏春秋》之功績。同治十年(1871)康國器重修,奏頒“書岩津逮”額。光緒四年(1878)巡撫康紹鏞增廣學舍;十五年,巡撫馬丕瑤附設廣西書局於院內;十九年,巡撫張聯桂增設遜業堂;二十八年清廷令各省裁書院立學堂,巡撫丁振鐸改之為育才館,繼併入廣西大學堂,院產歸大學堂。現為廣西師大一部分。

榕湖書院

位於廣西桂林。又稱經古書院、榕湖經舍。清道光十四年(1834)布政使鄭祖琛建。同治十年(1871)巡撫康國器重修,並奏請頒賜“經明行修”匾額,為秀才應鄉試肄業之所。王拯為山長時,訂有《藏書借書條例》。沈秉成任廣西巡撫時,曾序刻《榕湖經舍藏書目錄》。清末改為桂林公學。1927年修建為廣西省立第三中學,後為桂林中學

桂山書院

位於灕江的西岸,距桂林十大名山之一的伏波山不到一公里,因地處桂林定粵寺東桂山麓,故名。
清道光年間,巡撫鄭祖琛創建桂山書院。鹹同間,因戰火停辦。同治十一年(1872)巡撫劉長佑恢復鄉試,書院亦因之恢復,專課舉人,故又稱孝廉書院。光緒七年(1881)巡撫楊重雅添設字課。二十八年裁撤書院。三十年改為工藝廠。辛亥革命後,相繼為廣西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廣西振坤法政女子學校、桂山中學校。後改設為廣西省立醫院,今為桂林市第二人民醫院

梧州市

三元書院

位於廣西藤縣。原為宋連中三元之翰林學士文簡公馮京讀書處。明景泰元年(1450)僉事湯性方建,以時人對馮之讚譽“三元”命名。三年知縣唐禮擴建。弘治七年(1494)知縣廖佐增建樓堂以禮馮京。萬曆九年(1581)詔令廢天下書院,遂改民居。後遷建於永安門內。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縣士紳重修。

嶺表書院

位於廣西梧州。明嘉靖十一年(1532)都御史陶諧以總鎮府舊址改建。有講堂,名敬寬堂;學齋,名修文齋。齋旁有二亭,一名青風,一名沂水。敬寬堂前堆土築台,名聖謨台。台上嵌石碑,刻古代聖賢訓戒箴言,以警生徒。時翰林編修程文德被貶信宜(今廣東信宜)為典史,受聘任主講。嘉靖三十一年(1552)改為觀察行署。

李號橘園書院

位於廣西岑溪。明嘉靖間教諭李時曾在此講學,因李號橘園,故名。後李時次子到廣西監考,考畢專赴岑溪,訪書院,為捐資置學田。萬曆十年(1582)朝廷令毀書院,遂廢。

觀瀾書院

位於廣西梧州。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知府陳鑒建,名梧陽書院。選府屬10縣生徒肄習,親為講授。明末,改為陳公祠,以紀念陳鑒。清初,陳公祠被營官占為住宅。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府陳天植捐資,將祠贖回,重建書院。因其處江邊,職孟子“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之意,更名“觀瀾”。後改建雙賢祠。

眉江書院

位於廣西永安(今屬蒙山)。清康熙二十年(1681)知縣丁亭江建義學。四十八年知州陳大輦重建於州署右。祀徽國公朱熹,題“眉江書院”。前為大門3間,中為講堂3間,後為宿舍3間,左右兩廊舍各10間。雍正二年(1724)知州吳琦重修,九年(1731)知州陸埰再修。清末改為達成學堂。

回瀾書院

位於廣西梧州。原名茶山書院。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知縣劉以貴命陸子蘭收蒼梧縣義學改建。有講堂、書閣、宿舍、廚湢等。四十六年知府李亨時增建緇林閣。四十九年知府李世孝擴建講堂3間、宿舍10間,並修圍牆等,以書院距茶山遠,離江水近,故取韓愈“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之意,改名“回瀾”。五十一年李捐銀450兩,在藤縣購置學田,年收租谷23326斤,租米52.6石,送府換銀,以作師生束修膏火。雍正三年(1725)知府徐嘉賓修整,請廣西巡撫李紱題額。李以江南研習儒經,始於邑人陳長孫傳《左氏春秋》,遂更名“傳經”。八年知府吳士鯤重修緇林閣。十二年知府徐德秩在閣樓旁增建學舍30餘間,復名“回瀾”。乾隆三十四年(1769)講堂毀壞,知府吳九齡重建。同治間臨桂舉人陳瀛藻曾任主講。

鼓岩書院

位於廣西修仁(今屬梧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蒼梧知縣鄭交泰倡捐,就慶林寺舊基改建。三十四年知縣牟鈐修葺。道光二十二年(1842)改建於三台山麓,更名“台山”。鹹豐七年(1857)毀於兵火。同治八年(1869)遷建於三府會議舊址鳳凰台,僅前半部分竣工,改名“經古”。十二年後半部分建成,設為台山義學,亦名鳳台書院

藤州書院

位於廣西藤縣。清嘉慶十年(1805)知縣陳廷璠費銀4000兩,倡建於學嶺。為4進,坐西向東。前為頭門,外有陳建《書院碑記》及邑官民捐助碑,栽有桂樹,有惜字爐1座。內有胡朝瑺所書《膏火碑》及左右耳房各1間、左右廚房各1間。中為講堂,懸學使祁塨手書“問津堂”及知府王友蓮手書“陶熔義俊”匾,左有聘山長定規碑、書院戶口田業碑。前有亭1座。後為文帝殿,上有奎星閣,前有亭1席。再後為三代祠,有左右2房,兩邊有學舍16間。另有各種用房10數間,凡捐銀200兩以上者,可列其祖先姓名於三代祠內。訂《規約》7條砥礪學子:氣質之宜變化,言功之宜謹飭,誦談之宜勤奮,問辨之宜詳察,文體之宜醇正,詩學之宜講求,書法之宜端楷。

北海市

海門書院

位於廣西合浦。原稱還珠書院。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廉州府知府施世驥建於府城外西南砥柱磯,五十九年知府徐成棟增建,置有學田。以後相繼消耗,至乾隆十六年(1751)知府楊枝華把僅有院租充公,於是書院廢止。十八年知府周碩勛改建,名“海門”,以廉州唐、宋以前為海門鎮,故名。合浦知縣廖佑齡前後撥上下鄉南山等處田租作童生一伙食費,拔冠頭嶺網地箔地租為掌教薪水銀。四十七年知府康基田改建,順水南向,加建漾江軒、浮碧榭二亭。五十九年崩塌。六十年知府楊世倫復建講堂及后座,以奎文閣將塌,移其磚石作兩廊牆基。嘉慶元年(1796)知府張增建兩廊房舍,左右各9間,頭門3間。道光元年(1821)生員王達堯、王冠文、岑冠山等,復建奎文閣。三年知府朱奎倡官紳更新重建后座,造摟3間,安文昌神位於樓下,左廚房、右小房各1間,前樓講堂,堂下左右學舍各3間。建卷棚下左、右學舍各3間,3間卷棚接奎文閣,閣左、右廚房各1間,閣下右學舍3間,左建凝碧軒3間為臨眺所,下建登龍場,外為頭門3間,門外環短牆。八年貢生王志文等呈請增加田租錢穀以助書院經費,知府張堉春酌量增加,並加正附課額。光緒十三年知府吳錫璋重修。清末改學堂。今為廉州中學

味經書院

位於廣西合浦。清光緒十九年(1893)七月廉州知府劉齊潯與縣紳李懷本倡建於東湖幽勝處,當年建成。共建3座:后座為山長校文遊憩之所;中座為藏書樓,樓下為講堂,兩旁為生徒學舍,花木充庭,曲檻長廊,排同雁翅;前座為大門。院內外“境靜階閒”,“多士之藏修,以此稱暢適”。大門以外,湖水蕩漾,又有扁舟亭、清樂軒、音公祠諸名勝環峙其左。舊址今為合浦師範學校

防城港市

三台書院
位於廣西上思。清嘉慶九年(1804)知州陳遇亨在縣城東街義學舊址修建,因州署後有三台山,故名。道光十一年(1831)知州陳蘭滋重修。二十三年知州李濟芳與州紳士擴建試院,移進內座大殿3間,中祀文昌及宋儒,東西有2廊,後為廚房;前建致公堂1座,兩旁置座次800號;大門1座,內為點名亭。年收租谷272石,院長薪金年支200石,生童膳食補助72石。

欽州市

西靈書院

位於廣西靈山。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知縣遲維城創建。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縣黃元基建東西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日久板瓦剝落。嘉慶十九年(1814)知縣於潛修率縣紳梁惠祖、鐘煥基等捐修。共3座,前座大門3間,中座大講堂3間,后座為師生宿舍共5間,又後為松風亭。講堂之東有廚寮,四周有圍牆,唯東西學舍尚未修復。書院有田產作為經費。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善仁堂。

東坡書院

位於廣西欽州。又名綏豐書院。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知州程鼎建,祀蘇軾,故名。雍正元年欽州直隸州知州董紹美重修,又將入宦田租捐給書院使用。乾隆十五年知州李璜、三十七年知州康基田、四十四年知州邵應鳳、五十四年知州李載春、五十七年知州堯懋德相繼修葺。嘉慶二十四年知州朱楏、學正吳光勛、訓導楊士霖、吏目朱軒等同其他州紳,以建萬壽宮餘款,令州人拆除舊書院,更新建造。一連4座,每座3間。後為蘇長公祠,中為文蔚堂、為大堂,外為頭門。門外重修天涯亭,換以石柱。院右造屋4間及左皆有廊房,又購地增建學舍共22間。砌磚圍牆,縱16丈、橫6丈。余錢2000餘串,置田建鋪收租以充書院經費,每年收租谷1440斗,共收鋪租100多串。光緒十五年(1889)欽州直隸州知州李受彤將書院遷上鎮龍樓,易名“綏豐”。民國期間在書院舊址改建為天涯戲院。舊址今在欽州市中山路江濱旅舍后座。

貴港市

潯江書院

位於廣西桂平。明萬曆元年(1573)左參議高則益、御史唐煉,以分守別署改建為潯江書院。增建崇正、聚義兩廳作為講堂,旁立號棚6排,計有46間。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為義學。雍正八年(1730)同知萬選重修。乾隆七年(1742)潯州知府劉暐潭改名潯陽書院,二十年知府胡南藩遷八賢祠之周、程三先生牌位祀於院內,二十七年知府湯大賓、知縣吳志綰重修;二十九年知府陸燝增建後堂,以祀周、程,復舊名“潯江”,四十九年水災崩毀,五十一年知府陳玉麟重建。道光三年(1823)孫世昌仍復名“潯陽”,重書匾額。鹹豐間毀於兵,田租亦失。同治三年(1864)桂平知縣徐延旭查復書院田租,十年知府固魯鏗捐建講堂、後宅及旁屋、儀門。光緒十六年(1890)廣西巡撫馬丕瑤命知府王森在中座建藏書樓。全院為3座,皆東向:前座正大門,左右各有2房;中座為大堂;后座為山長及家屬住宅。另有1廳,左右各1房,兩旁長廊各有6房,房容4人;后座之後有園種花木;前座外有大院,院北為大門,北向。二十年知府張祖祺在院內開辦師範講習所。三十年改為潯郡中學堂預備科。三十二年借作桂平師範學堂。三十四年借作桂平中學堂,後又借作桂平高等國小校。

桂邑書院

位於廣西桂平。明萬曆元年(1573)創建於桂平縣城東面(今市氣象站附近)。後曾改名思靈書院。天啟四年(1624)廣右參政曾守身將縣學宮遷於書院址。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潯州府(今桂平)知府陸燝、桂平知縣盧焜再建於慶祝街縣學宮左。陸燝捐廉俸銀200兩,眾紳繼之,當年秋八月竣工落成,共用銀1900餘兩,復名“桂邑”,聘陳良士為山長。得拔入田租1萬斤谷,歸縣掌管。道光二十七年(1847)邊警緊張,學務鬆弛,田租短缺。鹹豐二年(1852)毀於戰火。同治三年(1884)復建。光緒十四年(1888)知縣李宗庚撥公款重修,規模如昔。二十八年改作桂平國小堂。宣統間改立桂平中學堂。民國間改堂為校。

武城書院

位於廣西平南。清乾隆十三年(1748)知縣李仲良建於城外狀元街,至十八年臘月全部完工。因平南縣在晉代為武城縣,故名。有頭座大門;中座講堂,題額“學海觀瀾”;後構景徽樓,以祀宋周、程,樓下為院長蓄書校文之所;東西2廊有精舍38間。嘉慶二十年(1815)重修。道光十四年(1834)公議入祀李仲良牌位。鹹豐初年毀於兵。光緒六年(1880)知縣王鈵紳和縣紳唐俊勛、歐陽春等籌款修復。八年知縣裘彬重捐資購置書籍6種,儲存書院中以資博覽。書院原置經費田34畝,年收租谷49石;另有當田租谷154石,年收額租銀295.3兩,錢40500文,公舉地方紳士管理,3年更替。年支院長束修火燭銀120兩,聘金銀2兩;火夫1名,銀2兩;學監院2名,銀各8兩;管院首事,銀12兩;門役1名,考棚司祝1名,均按月支銀8錢。余為春秋祭祀香燭、納糧及開館筵席、考課獎賞之費用。

懷城書院

位於廣西貴港。縣學原在東門外,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縣石崇先遷學宮於城北,二十四年建懷城書院於學宮舊址。四十四年知縣陳霆改建於學宮旁,知縣何成稜竣其工。獎金有別,官課為“花紅”,師課為“膏火”。鹹、同間毀於兵火。光緒七年(1881)紳民林廷獻等增建,十年紳民梁吉祥籌款擴建,改名紫泉書院。未設山長,僅有官課,而無師課,按成績優劣分等給獎,設有值年負責管理書院。宣統元年(1909)知縣林枚改設蠶業學堂。民國時為縣立國小校。原書院主要校舍及租業收入撥歸縣立中學校。舊址今為貴城鎮永明國小。

玉林市

石南書院

位於廣西玉林。明代興業縣(今石南鎮)城東建有濠江書院,後廢。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縣王巡泰於濠江書院原址建書院,題名“石南”。以興業古稱石南,故名。王還撰《石南書院記略》,闡明宗旨;欲“化民成俗莫如立學”,“為養育人才之地,而磨礪風俗之原也”。敦請進士陳科鉽主講,拔取生童之秀異者肄業其中。刻寫御製飭士子文於屏間,又書朱子白鹿洞學規於左,右為其制定之學規若干條。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改辦縣立兩等國小堂。民國間改堂為校。其址今為玉林市石南鎮初級中學。

繡江書院

位於廣西容縣。舊有書院。久圮。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縣李瑞徵重建,撥入田租,年收租谷1萬斤。嘉慶間知縣馬鼎梅又增撥公田,年收租谷3.1萬斤,加年添置及縣學撥充租谷,共6.82萬斤,統歸縣賓興值事兼管。每年支院長束修薪水銀140兩;生童月課、年獎銀182.4兩;司事薪水谷3000斤。養正義學聘師束修銀亦由此出,年支3000斤,其餘為酒席、院丁工食及完糧等費。道光八年(1828)知縣項國楠與容縣士紳增建,前為頭門、儀門;中為講堂,前建二長廊為試場,桌椅齊備;後為尊經閣,兩旁為書舍。鹹豐間,考場號板毀於兵火。同治六年(1867)重修。舊址在今容縣城北門街。

銅陽書院

位於廣西北流。又名抱朴書院。清康熙四十年(1701)知縣塗遇建義學於縣東一里舊縣街。四十八年知縣陳獻德、歲貢曹大綸重修。後塌壞。雍正十二年(1734)知縣劉瓚重修,改名“抱朴”。鹹豐七年(1857)毀於兵。同治十三年(1874)縣人梁科選、陳宗魯、黎學箕等,以院租余剩,就基重建,乃名“銅陽”。計頭門1座3間,旁舍31間,講堂1座,夾室2間,上建藏書樓,堂前建牌樓1座,及上下廚房,院外圍牆。歷置田產生息,供書院經費、生員一伙食及科費之用。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蠶業學校。1914年改為女子蠶業學校,附女子國小。1928年改為師範講習所。1930年改為私立陵城初級中學校。1933年改為北流縣公立醫院。舊址今為文管所。3

養正書院

明嘉靖年間, 福建光澤縣人饒天顯調任博白知縣,為培養人材,於嘉靖二十 四年(1545年)在縣署東側建造養正書院,此為博白縣最早的官立書院。

環玉書院

位於廣西博白。清乾隆十年(1745)知縣南宮秀建。“請額於大中丞,額曰環玉書院,蓋取義於《文星玉水志》,美其地冀鐘美其人也”。有書堂一座、兩廊軒堂5所。後圮。嘉慶八年(1803)知縣顏樾率士紳移建於城北1公里,旁建考棚,有正座、崇文堂、講亭、養正堂、正廳、肄業房等。歷置田產生息以作經費。舊址在今博白中學校園內。

紫林書院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那林眾鄉紳、士民捐資興建。書院位於今那林鎮金陣 村,占地面積150平方米,分為前後兩座。前座為講堂和附房,均為兩層,4個講堂,全長50 米,寬12米,通高16米;講堂兩端附房長均為6米,寬5米;后座為金陣村一帶紳民祖先之神 壇。“戊戌變法”後,紫林書院改為兼中學、西學之堂。民國初年,改為初級國小堂;1940 年曾改建為金陣村公所;六、七十年代,曾一度改為金陣初級中學;1983年後改為金陣國小。

鳳鳴書院

鳳鳴書院(今雙鳳鎮中心國小)始建於1879年,亦稱“文昌閣”。舊校訓為“文運天開,鐘靈毓秀;昌明聖教,成德達才。”校址座落於雙鳳圩北面1公里處,距離縣城28公里。上世紀五十年代為鄉立高小,在六十年代曾是博白縣國中一分校,1974年改為完全國小,1985年改為雙鳳鎮中心國小。學校占地30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932平方米。

振興書院

院址位於博白鴉山堡(今博白亞山鎮),建於清末今已廢,劉西屏與鄉紳劉鳳翔倡建。

祿元書院

院址位於博白英橋鎮內,具體不詳,參考博白縣誌。

紫泉書院

位於廣西鬱林(今屬玉林)。清乾隆十六年(1751)知州南宮秀建於明倫堂左。有頭門、講堂、會文堂、東西學舍、廚房等共21間。十八年知州段汝舟擴建學舍。後改為訓導署,書院移建於東廓側。嘉慶元年(1796)知州金國寶移建於義倉舊址,有前門、講堂、後堂、東西學舍等共29間。道光五年(1825)知州恆梧修文鑒亭。十一年知州王彥和重修頭門,增建經義、治事兩廳。光緒十六年(1890)知州楊春改文鑒亭建藏書樓,高2層,各3間,士紳捐修大廳、后座、大門。歷置田產生息以供經費。清末改建鬱林高等國小堂。1923年改建鬱林縣初級中學。其址今為古定國小

文龍書院

文龍書院(今龍潭鎮中心國小)地處博白縣南部,是玉林市的南大門,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和優良校風的全日制公立國小。學校建於1846年,為博白四大書院之一。學校於1906年改為博白第二高等國小堂。1932年秋,鄉紳梁璋武在地方父老的支持下,在文龍書院內創辦了龍潭初級中學(即現在的廣西博白縣龍潭中學)。1942年冬,在文龍書院內正式成立龍潭中學,文龍書院國小堂搬遷至現在校址,解放後,文龍書院國小堂先後更名為龍潭鎮中心校、龍潭鎮中心國小。學校占地21500平方米,校舍面積9000多平方米。3

蓮江書院

蓮江書院(今水鳴鎮平江村蓮江河旁),該書院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3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它與環玉書院鳳鳴書院文龍書院齊名,被譽為博白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為博白進士賓光椿所建。
蓮江書院南有蓮花嶂,正對蓮花嶂山脈橫列畫屏,三水合流於蓮江,故得名蓮江書院。蓮江書院原有前、中、後三座兩橫屋,上座和二座之間有三層小磚樓房,旁有炮樓,內植木波蘿、楊桃、蜜梨、龍眼等果樹,占地面積三萬多平方米,是環境優美的讀書之地。然而,由於“文革”的破壞,加上人們對文物的不愛護、不保護,現蓮江書院已沒有了當年的風采,三座橫屋僅存一座,且破爛不堪。
蓮江書院歷盡滄桑,由於它位於江正村,文革時曾叫江正國中,後又改為江正國小,改革開放後才正名為蓮江國小。

三峰書院

位於廣西陸川。清乾隆二十年(1756)三月知縣石崇先和紳民捐資創建。計費銀600餘兩。學政許道基題額。後進為藏書閣樓3層,中祀文昌,兩旁儲書;中進為講堂3間,堂下東西書舍12間;前進為門樓3間,門外圍牆一道。前後置田產約330多石,以56石租谷為書院生童膳食費,其餘用於鄉試、會試、賓興等開支。後又有田產投入。歷年由知縣擇聘縣中科甲學問品德兼優人士為山長。清光緒三十年(1904)改設中西學堂,書院田產撥歸學堂。

嶠南書院

位於廣西容縣。清光緒十九年(1893)邑人進士黃玉忠、編修駱景宙、舉人黃玉年及鄉紳倡建。前為大門,中為講堂,兩廊為書舍,內座祀捐租鄉先生,正廳牌位為捐租300-1000斤者,左廳200斤者,右廳150斤者。有各種用房31間,建院公費7000餘緡錢,存租8萬餘斤。歲支山長薪水銀140兩,支生童月課獎堂銀百餘兩,余為連年祭祀人員薪水香燭雜支之用。清末興學校,遂廢。

百色市

秀陽書院

位於廣西德保。清乾隆八年(1743)鎮安府劉府陳謨購地創興,十二年春知府張光宗建成。五十九年知府汪為霖重建,有講堂數間,堂前接檐為榭翼,以兩旁祀六賢於右夾室,其左則為廚房,為門3間,寢室3間。鹹豐間毀於兵火。光緒十四年(1888)署知府林苑生移建於城內東隅。十六年改建於城外試院東偏,建正學堂3間,實學齋5間、實用齋3間,希賢堂1間、廂房2間、柴房2間,頭門、儀門、龍門、照壁齊備,周圍建土牆。王文成公祠在書院正學堂東偏3間。廣西巡撫馬丕瑤奏準春秋祀王守仁。十七年光緒帝親書“教衍雲岩”匾額。馮子材曾為書院大門題聯“不看破義利關何須講學,要認識忠孝字才是讀書”。廣西曆任巡撫劉長佑徐延旭馬丕瑤黃槐森等均捐贈書籍甚多,以為諸生誦讀之需。所有田租充書院經費。三十二年改設鎮安府師範傳習所。宣統間改兩等國小堂。民國間為天保縣模範國小。舊址今闢為東安街農貿市場。

經正書院

位於廣西田東。清光緒二年(1876)冬恩隆縣知縣陳如金,因見地方系初行改土歸流,採風問俗,亟需以造士為先,乃於次年倉促舉行,就民居為書院,名“經正”。由宣化縣舉人陳心畲主講。同年,陳如金與平馬圩紳商陳爵堂共議,發動四鄉民眾捐資建院舍,縣人捐資白銀1兩至10兩不等。是年冬始建,光緒四年落成。講堂1座3間,左延賓,右為院長起居之所,中為甬道,兩旁為學舍各5間,以聚生徒。大門1座5間,門有對聯一幅:“經天緯地,正心修身。”尚建有廚房、役室等,後有空地,以備日後擴充。院長束修銀200兩,來去盤費銀各2.8兩。生童不給膏火。月課無論官課師課酌量給予獎賞,合計每年需銀400多兩。歲科縣試之年,即於書院先試。三十二年改為恩隆縣市兩等國小堂。1929年12月至1930年3月,右江工農民主政府駐在該處。今為紀念館

化成書院

位於廣西田陽。清康熙六十年(1721)知州岑應祺建義學於州署東。乾隆二十年(1755)知州岑宜棟擴建,置學田,易名化成書院,親撰《化成書院記略》。“聖天子久道化成,四海熙熙,邊鄙如田,被服聲教者已久,風俗易,文學興,化之所漸遠矣,而吾書院適成,請以名之”。年收學田租谷45石,為書院經費。舊址在今田陽縣田州鎮興城村

雲峰書院

位於廣西凌雲,清乾隆十五年(1750)泗城府知府楊纘緒、西隆州知州唐桂生創建。以岑氏官有園地一區與經廳舊址建書院。建頭門3間,中座講堂5間,后座5間,左右各余空地10米,建圍牆。楊自捐俸銀400兩,唐亦捐助,計工料費共用銀500兩。次年六月竣工,首領官周諱從董其役。既落成,定名“雲峰”,以城後有凌雲山,故名,依山勢東西向。捐銀生息以為書院經費。二十年、三十九年先後重修。舊址今為泗城第一國小。

道南書院

位於廣西歸順(今屬靖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歸順州知州黃叔顯創建。有頭門、講堂、學舍各3間。嘉慶五年(1800)知州任雨樵見書院缺乏經費,捐廉帶領州人集資,購置書院田產,生息為書院經費。二十四年知州宋慶和增建書院中座3間。道光十年(1830)知州項國楠增建左、右長廊各1間、廂房2間、講堂前卷棚1座,甬道及接建東廊一帶學舍6間,二十九年舉人何福祥捐地增建後院一座3間,東西兩廊6間,於院之空地建閣祀魁星,再建廚房、圍牆,一切具備。光緒二十四年(1898)經聚秀公局一律改置石制台桌凳。清末改為學堂住所。今為縣人民武裝部住地。

毓秀書院

位於廣西西林(今屬田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知縣原集鳳修建。1913年改稱高國合校。1926年改為西林兩等國小校。

鎮陽書院

位於廣西鎮邊(今屬那坡)。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通判汪應綬建。道光十二年(1832)通判周三錫、鹹豐十年(1860)通判韓第梧重修,韓並捐俸錢400緡為書院經費。同治三年(1864)因縣署被焚毀,移治書院內,添建頭門1座、東西監房各1間。九年通判韓葉茂、光緒二十一年(1895)鎮邊縣知縣程思沛先後查清書院經費。宣統元年(1909)知縣許克襄新建縣署,並捐廉重修書院。舊址今為那坡縣人民政府辦公大樓。

鵝城書院

位於廣西百色。百色向無學,清光緒七年(1881)百色直隸廳同知陳如金承前同知楊延璵之議,始倡捐建學宮於廳署(即今之百色軍分區司令部)東,至十三年規模粗具。因光緒四年建成的考棚尚可資利用,乃於七年先就考棚延院長主講,月課生童,因百色亦稱鵝城,故名。院長束修銀200兩,生童月課官課1次、師課1次。發給生童花紅及一伙食補助費,每年需銀140多兩,在徵收沿河地租銀110餘兩項下開支,不足之數由官籌補。後停科舉,改辦學堂。今為百色鎮第一國小。

崇正書院

位於廣西田陽。清光緒十四年(1888)奉議州知州李沾春改凍暮洲(今田州鎮隆平村沙洲)玉皇閣為書院。“名曰崇正,蓋欲崇正學,息邪說”,“人心正,而禍亂弭”(李沾春《創建崇正書院碑記》),故名。有學生150人。十五年署知州華世熙移建於城內州判署及行台舊址(今興城村頭)。十六年李沾春回任知州,建成正座3間、左右學舍各3間、頭門、儀門及旁屋共8間。竣工於十六年冬,歷十四月落成,費錢3500餘緡。常年經費田租、房租合計每年得息、租錢780餘千,按年提取200千作為賓興經費,余悉充書院費用。黃天懷楊傑、李炳傑先後任山長。至二十五年廢。三十三年改兩等國小堂。

南陽書院

位於廣西西林。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一說光緒三十年),岑毓英胞弟毓琦於興建家宅“榮祿第”的同時附建書院,毓英子春煊書匾額“南陽書院”。因岑氏自認為東漢將領岑彭之後,原祖籍河南南陽。故名。書院建制似一座官衙,二進廳房,朱漆楹戶。雖系私家書院,亦收鄰近居民子弟入學。初入學收學費谷100斤、白米30斤,菜金錢150文;以後每升一級,增加學費谷100斤。學制無暑假,只放舊曆年寒假。每天分上、中、下3節課,學生入學破蒙須參拜孔子聖人。學科自《三字經》入門,繼而《千字文》、《百家姓》、《幼學瓊林》、《聲律啟蒙》、《千家詩》、《昔時賢文》、《增廣賢文》、《秋水軒尺牘》,《詩經》、《易經》,“四書”等。重背誦,少講解。第一年教學生念書本(用官話念),第二年始用壯語講解課文內容。

賀州市

南池書院

位於廣西昭平。原為南池社學,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縣錢兆澧捐款改建於南門外。每年將黃公渡租谷3000斤作生徒膏火,掌教酬金則由縣支給。乾隆十九年(1754)知縣全甲重加整頓,增撥生徒膏火,生徒大增。後廢。

臨江書院

位於廣西賀縣。清雍正十三年(1735)知縣馬世煥創建。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縣徐大夏捐資增修,建泉西學舍及大門。年收租谷178石,收山租銀24兩。院長年束修銀28兩。肄業生員9名,每月各給谷1石;童生9名,每月各給谷5斗。門役食銀年6兩,後經費入不敷出,至光緒八年(1882)知縣黃玉桂由縣義倉谷項內,提銀200餘兩作山長束修和生童獎賞。十三年知縣撥給罰款402兩,交商生息;又由屠戶年交銀400兩,以200兩歸書院。自此經費方有保障。民國間改為賀縣中學。

富江書院

位於廣西富川。又名富川書院。清乾隆十六年(1751)知縣葉承立建於城東門內。道光十三年(1833)知縣吉泰重建。鹹豐五年(1855)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攻陷縣城,縣衙署被毀,書院獨存,後歷任知縣均借為衙署。十年知縣顧國誥重建衙署,書院重開。以大嶺煤廠月稅銀20兩、錫廠月稅錢20千文為經費。每年二月初一考試錄取,擇日開館。每月初一為官課,取生員16名,童生14名,給膏火400文;成績優異者,官府另給賞錢。每月十一、廿一為館課,仍取生員16名,童生14名,給膏火300文;成績優異者,亦給賞錢。官課作文1篇,詩1首,每月十一館課亦同。每月廿一館課增七言八韻律詩1首,或讀經書論時政之雜文1篇。凡有抄襲舊文者,除榜示外,不準再參加課考。舊址在今縣城富陽街東門內。

河池市

西邕書院

位於廣西思恩(今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清道光五年(1825),李彥章任廣西思恩知府。他以興學育人為首務,帶頭捐銀1500兩,興建陽明書院、西邕書院,倡辦義學。西邕書院規模恢宏,有大門、講堂、正學堂、藏書樓、實學齋、實用齋、道古軒、通今軒、修志亭、嵐猗詩屋、船齋、詩嶼等建築

慶江書院

位於廣西宜州。清道光八年(1828),李彥章調任慶遠(今河池)知府,整頓府學,並修復慶江書院。嶺南才子鄭獻甫(小谷)曾主講於此。

龍溪書院

位於廣西宜山。又名龍溪書堂。宋嘉定九年(1216)知州張自明建,以俸余錢10萬作龍溪祠,祀黃庭堅,攝州又以州用余錢20萬作書堂,延師課士,置田1600畝,以奉祀及養生徒。刻碑三,皆立祠門內。明嘉靖二年(1523)知府王顯高修葺。四年冬知府葉藟修復。六年春始建巨坊乾通道,匾題“黃山谷先生祠”。築圍牆,建外門,匾題“龍溪書院”。後廢,僅存山谷祠。1949年後舊址曾為河池地區衛生學校和河池地區軸承廠。

環江書院

位於廣西思恩(今屬環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縣鮑復相籌款創建,初名為環江義館。聘請縣中名士分齋講學,成為該縣振興文學之基礎。後興廢無考。至鹹豐間舉人吳景蘇、韋健新倡捐共建,每逢考期以兩旁房舍為東西文場,中廳為講堂,內3間為官廳。光緒五年(1879)知縣周材芳捐俸重建,並設賓興局,聘貢生韋汝澄為書院山長。後賓興局經費漸少,書院荒廢。三十年知縣王履晨改建為思恩縣兩等國小堂。1913年改為縣立第一初等高等國小校。今為環江國小。

龍江書院

位於廣西天河(今屬羅城)。清道光二年(1822)署知縣譚聯陞奉巡撫趙慎畛令創建。懸掛“進德修業”匾額。

鳳儀書院

位於廣西河池。清道光間知州鄧樹榮以富民唐志明及韓某捐田及捐款創建,因州有鳳儀山,故名。同治六年(1867)州公署移入院內,每年照例輸租錢3000文交學董為祀奉鄉賢之用。光緒九年知州陳師舜重建公署,並率縣紳捐資修葺書院。因書院向無號舍,3年一考,考生自行搬運桌凳,甚非所宜,特置東西文場,規模仿試院,名為書院考棚,中建魁星樓1座。光緒十七年(1891)陳師舜復任,東西文場後增建屋宇5間,為南丹童考棚。三十年知州甘祖翰復移公署入書院內,遂變為官府房舍。三十二年改建縣立鳳儀高等國小堂。

來賓市

象江書院

位於廣西象州。清雍正元年(1723)知州徐德秩建義學於城內西南隅,生員覃谷芳捐地。四年知州陸埰重修。八年知州孫蒿捐修,前後各3間,設左右翼。十三年知州張昕,乾隆十六年知州郭芝、吏目萬泰又先後重修。二十五年李宏湑遷於城西高丘,改為象江書院,並捐俸購置田產生息以作書院經費。道光末年書院被毀。同治九年(1870)知州李世椿重修,改名象台書院,聘請山長主講課士,鄭獻甫曾主講於此。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為兩等國小堂。1931年改縣立中學,並將原書院、學堂田產變賣,得銀2萬餘元,充作中學基金。

仙城書院

位於廣西武宣。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縣鄭高萃建。僅屋1座。三十九年至四十年知縣顧芬、彭日龍,先後增建中座、頭門及學舍12間。五十四年知縣郎士貴捐俸修葺,規模始備。最著名的山長是黃袞。鹹豐間毀於戰火。光緒八年(1882)知縣熊繼軒和本縣士民黎殿邦、胡祥宸等重修。二十八年改學堂,教員3人,先招國小2班。三十二年改為闔邑高等國小堂,開高小2班,附簡易師範1班。1913年改為中學校。1921年毀於兵。

印山書院

位於廣西遷江(今屬來賓)。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書院於城內縣前街文廟舊址創建。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後兵毀。同治十二年(1873)知縣周蕃重建,前為頭門3間,講堂3間,正殿3間,祀文昌帝君;後殿3間,祀文昌5世;內外東西兩翼為考棚。延聘主講,按月課試,捐廉以供膳食費。光緒十六年(1890)冬,思恩府知府黃硯賓拓王文成公(王守仁)像,知縣顏嗣徽裱懸書院,供士人瞻拜。存翻刻馬大中丞(馬丕瑤)二語摘讀板片在院,以備印刷。外有石碑,刻“印山書院”四大字,為嘉慶間知縣石方川手筆。舊址今為遷江國小。

萃英書院

位於廣西來賓。建於清代。鹹豐間被毀。同治十一年(1872)知縣段華舫為書院置常產,年約銀百餘兩。光緒二年(1876)知縣源貺田,擬出資另建堂舍,病故未果。繼任知縣張岫軒籌集捐資建成,改名雷江書院,由縣考錄生員及童生各若干人入院學習,每月一伙食補助各有差別,多的銀1兩,少的銀3錢。聘請山長主講,每年薪金銀百元。每月官課、師課各1次,考試成績,生員分超等、特等、一等;童生分上取、中取、次取。官課考試特等、中取以上者,加獎賞銀1錢至1兩不等。謝壽南、方泳平、梁祖傑、翟富民先後任山長。三十一年縣人改設縣立兩等國小堂。今為城廂國小

崇左市

思齊書院

位於廣西寧明。清光緒十六年(1890)冬廣西巡撫馬丕瑤奉命閱兵至龍州,思州土官黃熙元派本地優貢生黃煥中、鄧之瑜,廩生黃廣業、張聯璧等,請馬之準,設書院于思樂縣思州街。馬丕瑤撰碑記、聯額,並贈書籍等,以便生童研讀。由士紳等集資建院並供給山長薪水、生童一伙食等費。後廢科舉,該院課士亦廢。宣統元年(1909)彈壓委員康傅詩令改書院為靜南初等國小堂。今為思州國小。

明江書院

位於廣西寧明。原名太子泉書院,明永樂間,明江土府知府黃廣成建於明江城西門外。永樂中參議解縉謫交趾嘗寓於此,與廣成賦詠結歡。後改名“明江”。明江土府被土民燒毀,分府遷駐明江書院。清康熙間,書院移至明江城南門外。二十九年(1690)教授高熊征改建為南坡書院。雍正十年(1732)寧明州知州阮維璋、李瑜設義學於州城西北隅,久廢。乾隆四十六年(1781)知州章錦有志興復,未成。五十三年知州李早榮與州中文士擬建書院,卜地於城西門內竺庵之西。書院外為大門3間,中為講堂3間,旁為諸生學舍,左3間,右3間,後樓1座3間,檐口一排,舍隅有廚房,四周有圍牆。本州學正闞克昌、吏目葉永靖董其事。五十四年興工,至嘉慶五年(1800)落成,名寧江書院。有田租作常年經費。壯族舉人黎申產在此書院任山長20多年。後書院日久崩塌。嘉慶間,書院移至城東門武聖街。光緒末年廢科舉,改為明江高等國小堂。民國時改為縣立第一國小校。

瀛州書院

位於廣西大新。原名養正書院。明萬曆三十年(1602)養利州知州葉朝榮創辦社學,後改為書院。清嘉慶二十年(1815)州事高攀桂、李兆梅目睹該院日久塌壞,提議捐資修葺,州內人士踴躍捐助修建,更名“瀛州”。民國間與思誠州維新書院合併,改為國民高等國小。

吉陽書院

位於廣西新寧(今屬扶綏)。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州靳治梁建義學,年久崩塌。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州胡立鑄添建房屋,改稱吉陽書院。嘉慶四年(1799)知州邵志望重修。鹹豐、同治間毀於兵,光緒二十一年(1895)於城西相度冼氏埠地重建。有學田90餘畝,收租谷為辦學經費。後改為城廂國小。今為扶綏縣新寧鎮第一國小。

麗江書院

位於廣西崇左。清雍正二年(1724)太平府知府甘汝來建義學於府治崇善縣高公祠前。九年知府屠嘉正始名為麗江書院。乾隆二十年(1755)知府商盤重修。二十四年知府查禮以規制狹隘,遷建於府治崇善縣城東拱辰門右(新慶街),二月興工,次年四月落成,用錢267萬文。建屋3座:前座、正座、后座。正座前面兩旁有書屋14間。購置田產收租作為辦院經費。光緒三十三年(1907)崇善知縣龔育麟以書院及查公、劉公祠建太平中學堂。原書院各處出租均歸學堂。1944年改為崇善縣初級中學。1949年後,改為崇左縣中學、崇左縣第一中學。今為崇左中學麗江書院房屋尚存該中學院內。

康山書院

位於廣西扶綏。清雍正二年(1724)永康州知州江莪建康山義學於城內北街。乾隆二十年(1755)學官侵蝕學租,停課。二十五年麻永年任知州,以興學為任,察出侵蝕學租弊情,於是由地方公舉學長2人管理此項學租,始得複課。二十七年捐俸重修書舍,匾以“康山書院”。二十八年麻調任養利知州,弟子立去思碑。嘉慶四年(1799)知州阮增榮修葺。曾鴻桑曾主講此書院,肄業者甚眾。清末改為兩等國小堂。

暨南書院

位於廣西龍州。清乾隆四年(1739)太平府通判楊仲興協同紳士捐資創建,以其地在南荒,並取《禹貢》“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之義,故名。有前、中、後3座,各3間;後有樓,上祀文昌,下為院長住所。二十年通判張嘉碩修護。二十二年太平府知府查禮及通判張春芳,就兩翼左右構築四區,共12間。二十七年通判張大海、吳蘭孫捐銀200兩,歸入書院以補助經費。二十九年知府王於任將硼橋官租錢38千文撥充院長薪水;又將圩場空地兩邊建鋪房取租,每年所收租銀240兩;所任捐項白銀440兩,統充書院經費。嘉慶四年(1799)後,院長每年聘金銀200兩,另薪水制錢38050文,生童額設20名,每月給一伙食費,餘存為修葺院宇之用。同治十年(1871)太平府知府兼龍州廳同知徐延旭新建書院后座。清末改辦高等國小堂。舊址在今龍州縣城仁義街新華國小院內。

桂香書院

位於廣西崇左。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太平府知府查禮建。後廢。嘉慶間崇善知縣陳廷達重建於城外舊街,有屋宇2座。正座設高閣,名桂香閣;正座前面兩旁有書屋12間。捐資購置田產收租供書院費用。後被拆毀,所余木料磚瓦,以資建圩亭之需。

瓠陽書院

位於廣西大新。原名瓠蔭書院。清光緒十三年(1887)建於太平土州州城南街。規模宏大,能容學生400餘人。延聘貢生劉克仁為山長主講。課試後揭榜,名列前者發給一伙食費,後者發給紙筆,以資鼓勵。二十年貢生歐秉鉞繼任山長,改名“瓠陽”,由學政李殿林書額。精末改為太平州初等國小堂,旋改為兩等國小堂。今為大新縣雷平鎮中心國小。

思誠書院

位於廣西寧明。又名伯江書院。清光緒十六年(1890)冬廣西巡撫馬丕瑤奉命閱兵至龍州,思樂縣伯江村人分統黃守忠,請得馬丕瑤之準建於伯江圩。馬丕遙撰碑記、聯額,並贈書籍以備生員研讀。建院所需經費由黃守忠個人捐資,次年春建成。因黃守忠謂“思誠”二字不美,爭以“思齊”二字,與思州貢生黃煥中等角逐多年,投控分馳,旋經太守李樹春轉呈巡撫批示,謂思齊書院宜設州城,豈有在鄉村之理等詞,於是自改名“伯江”。廢科舉,課士亦廢。宣統元年(1909)彈壓委員康傅詩令改為養心初等國小堂。今為北江鄉國小。

同風書院

位於廣西龍州。清光緒十九年(1893)創建,次年冬十二月,由太平思順道蔡希邠規劃經營建成。欲“舉邊區漢土之風氣龐雜至不同者而一歸於大同之義”,故名。為所屬府、廳、州、縣漢土各屬生童肄業之所,其建築經費及院內經費,由蔡希邠及邊防督辦蘇元春各捐銀1000兩,合文武官員、漢土各屬集捐成之。院內前正門及講堂、東西祠、書樓、學舍以次房屋大小共68間,另有外亭3座,頗具規模。三十三年改辦實業學堂。舊址今為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遷善書院

位於廣西上思(今屬寧明)。又名遷峒書院。該地向未設學,清光緒二十年(1894)於遷隆峒(今屬寧明)治東北街建遷善書院。是年春季興工,次年夏季竣工,用銀圓5000元。建正座1間,首座1間,兩旁為藏器所,中座左右為學生寢室,正座兩旁為教員室及操場、廚廁等,規模略備。三十二年改為兩等國小堂,三十四年七月改辦初等國小堂。宣統三年(1911)秋擴充改辦高初兩等國小堂,民國時改堂為校。今為遷隆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