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地震監測台網

廣西自1969年12月籌建第一個地震台——南寧地震台至今,經過30多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央與地方、專業與群測、微觀與巨觀、固定與流動相結合的測震、前兆監測台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地震監測台網
  • 籌建時間:1969年12月
簡介,發展歷程,

簡介

現有國家級地震台1個、自治區級地震台8個、市縣級地震台(觀測站)14個;區域遙測地震台網2個(遙測子台9個);企業地震台4個、民眾測報點數10個;跨斷層短水準流動測量5處。目前,我區測震觀測儀器有18台套,可監控廣西全境及與廣西接壤的鄰省邊境地區ML≥3.0級地震,局部可達ML≥2.0級地震;地磁、地形變、地下流體、C02等觀測項目有39台(場)項,桂東南大部和桂西部分地區具有C類地震監測能力,每萬平方公里有觀測項目2-3台項。

發展歷程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在中央和地方的專項支持下,通過“131工程”(台站最佳化改造)、南寧遙測地震台網建設等項目以及“八五”、“九五”重點項目的實施,對部分儀器設備、基礎設施、觀測環境進行了改造。從2001年開始實施自治區“十五”台站改造項目,項目建設包括數字測震台網建設、數字前兆台網建設、數字強震動台網建設、地震信息服務系統建設及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建設等,共5個工程建設分項。總建設面積3868.32平方米,配置專業設備246台套,項目總投資2751.24萬元。數字測震台網建成後,廣西數字地震台網區域內地震監控能力達到ML≥2.6級,定位精度優於5km,定位精度優於3km,淺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定位精度優於5km。地震速報能力明顯提高:5分鐘能夠提供初定地震參數,10分鐘提供精確地震參數。數字前兆台網建成後,實現了廣西前兆數據的標準化與規範化,實現了前兆觀測數據的自動獲取和網路傳輸,改變原人工定時讀數、報數的工作方式,由模擬記錄轉變為數字記錄,提高觀測精度,實現了數據共享。數字強震動台網項目建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遙測功能的數字強震動觀測網路,實現了廣西強震動觀測零的突破,提高了廣西重點監視區的地震動影響場的監測能力。
此外,自治區地震局組織開展我區地震預報基礎研究,力圖全面掌握我區發生地震機理,為實現地震預報提供技術支持。自治區地震局加強對建築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組織開展工程場地震安全性工作,為建設工程提供科學、合理的抗震設防提供保障。組織完善了全區地震應急預案體系,使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可以在地震發生時有條不紊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建立和培訓自治區地震現場工作隊並時刻保持戒備,為我區發生地震後的現場地震監測、建築物安全性能鑑定、地震災害評估等作好各方面準備。建立、維護、更新、運轉自治區地震應急指揮技術輔助決策系統,在地震發生後迅速初估地震災情,提供各種重要基礎數據,提出地震救援和抗震救災方案,為自治區人民政府指揮地震應急救援和抗震救災提供支持。大力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的抗震減災意識和能力。這次四川汶川8.0級地震,我區大部分地區有感,但沒有出現因避震不當而產生意外傷害事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