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侗戲

廣西侗戲

侗戲侗族的戲曲劇種。最早形成於貴州的黎平.榕江、從江一帶,後流傳到廣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區。侗戲,作為發源於清代的少數民族劇種之一,具有濃郁的侗民族特色,是民族民間戲劇藝術瑰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侗戲
  • 起源:十九世紀初葉的嘉慶至道光年間
  • 起源時間:100多年
  • 發源地黎平
  • 民族侗族的戲曲劇種
  • 侗戲:《珠郎娘美》、《榴美》等
  • 地區:廣西
摘要,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劇目,演奏形式,分類,傳承意義,

摘要

侗戲侗語演唱,戲師們用生動的、有韻律的侗族語言進行加工提高編排成戲,因此侗戲中的所有道白都帶有韻律,念起來順口,聽起來動聽。
侗戲表演藝術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侗族歌舞;二是從生活和勞動中提煉,如男女角的台步、紡紗、插田等;三是吸收外來劇的表演程式,如整裝、走馬、水袖等。
侗戲劇目很多,內容來源很廣。一是侗族民間故事改編,如《珠郎娘美》、《榴美》、《秀銀吉妹》等;二是根據漢族故事改編成侗戲,如《陳世美》、《梅良玉》、《李旦鳳姣》等;三是利用其他地方劇本改編成侗戲;四是從生活中提煉創作新的侗戲劇本等。
廣西侗戲廣西侗戲

歷史淵源

侗戲產生於十九世紀初葉的嘉慶至道光年間,是黎平縣臘洞村侗族文人吳文彩創始的,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吳文彩以侗族大歌、琵琶歌為基礎,在侗族長篇說唱敘事歌的基礎上,吸收當地的漢族地方戲曲的程式和表現手法,最先組成侗戲班,編排劇目,穿著侗族服裝用侗話演唱,這便是侗戲的開始。吳文彩最早創作出來的兩齣侗戲,一出是根據漢族說唱本《二度梅》改編的《梅良玉》,另一出是根據漢族傳書《薛剛反唐》改編而成的侗戲《李旦鳳嬌》。
廣西侗戲
光緒元年(1875)侗戲從貴州黎平縣水口區傳入廣西三江縣高岩村後,流傳更加廣泛。
之後,侗戲不斷吸取桂劇彩調、祁陽戲、貴州花燈戲等其他戲曲劇種的營養,逐漸提高和完善,最終演變成表演有說有唱、曲調豐富的劇種。侗戲是侗族文學、音樂、舞蹈的綜合藝術,是我國戲曲中的一個獨立劇種,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是侗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戲曲劇種。盛行於黎平、榕江、從江等縣侗寨,動作樸實,形式簡單,劇曲獨具一格。由於受貴州花燈、桂北彩調的影響,侗戲的唱詞十分講究音韻,其尾韻統一,腰韻嚴謹,主要曲調有"平板"、"哀調"。"平調"是上下句結構,多用於敘事。而"哀調"是由侗歌中的"哼歌"、"格以琴"等演變而來的,節奏自由,旋律哀怨,適於表現悲痛的感情。
侗戲舞台一般長、寬約為丈余,不用布景,僅掛一塊底幕和兩塊花色門帘。台上除了幾張桌、台之外,沒有其他道具。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服裝以侗族艷裝為主,也有專門的戲裝。傳統侗戲的伴奏樂器一般為二胡、鈴、鑼、鼓和小釵;新侗戲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洋琴等等。
1952年,三江縣在林溪區集會,各鄉劇團都來會上演出。陽爛鄉侗族桂劇藝人楊正明、楊校生看了侗戲,感到十分親切和新鮮,回來後便組織一班人,把連環畫《楊娃》改編成侗戲在本地上演,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
1954年,陽爛鄉劃歸湖南省通道縣,侗戲便在通道縣流傳開來,並逐漸形成了湖南的侗戲。因為侗戲是用侗話演唱,所以深受侗族人民的喜愛,因而也發展很快。1952至1954年,僅兩年多的時間裡,全縣便有90餘個村寨組織了業餘侗戲班子。
侗戲在形成、發展的過程中,亦受到了漢族地方劇種的影響。對其作用較大的劇種有貴州的花燈戲、湖南的陽戲和花鼓戲、廣西的桂戲和彩調。藝術交流較為密切的是桂劇和彩調。吸收過這些劇種的一些表演程式,借鑑過它們的唱腔曲調,演出漢族古裝戲,在化妝和服飾方面也參照漢族地方戲曲的傳統方法。

藝術特色

侗戲是在侗族民間說唱藝術"嘎錦"(敘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礎上,接受漢族的戲曲影響而形成。"嘎錦",演員自彈自唱,夾用說白來敘述故事,內容多半為侗族的傳說故事。"嘎琵琶",分短歌和長歌。短歌為抒情民歌,長歌為敘述故事的說唱。
侗戲劇本詞句生動,韻律嚴格,講究尾韻、腰韻、連環韻,一齣戲,也就是一首敘事長詩。與其它劇種比較,侗戲在這方面別具一格。在劇本結構與表現手法方面,侗戲有著鮮明的特點。侗戲一般分場不分幕,劇中時空轉換頻繁,都依靠演員上下場來體現,場次分得細,一齣戲通常有幾十場。
劇本一般是以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來命名,如《珠朗娘美》、《劉美》等。在改編漢族故事的時候,劇名也做這樣的處理。如漢族戲曲二度梅》,侗戲便改成《陳杏元》,《白兔記》則叫《劉志遠》。侗戲劇中人物很多,劇本篇幅長,每出整本戲,幾天才能演完。
另外,侗戲的唱詞在韻律方面有其獨特的要求。每段唱詞不僅要求尾韻統一,而且嚴格規定要壓腰韻、連環韻。侗族人平時說話很講音韻,侗話中的音又比漢話多。音多壓韻比較容易,韻多則音樂性強,加上有趣的比喻,劇本顯得流暢、生動活潑。這便形成了侗戲唱詞音韻結構的特點。
茅貢侗戲的音樂格調別致,曲樂都有濃郁的侗族民間山歌色彩。它由唱腔樂器打擊樂三個部分組成。唱腔分為平板、哭腔、仙腔,平板為上下句結構,前有引子,上下句之間有過門,最後一句末尾有"依呀喲,呀依喲……"的台後伴唱幫腔,主要用於敘事演唱。哭腔吸收侗歌中悲哀的旋律演變而成,音調淒楚哀怨,主要用於表現生離別死的傷感情節。仙腔只在表現神靈幻景時出現。樂器的曲牌分為鬧台調、轉台調二類,伴奏的樂器有二胡、琵琶牛腿琴侗笛手風琴等。打擊樂有鼓、鑼、鈸、鈴等。樂隊一般由八人組成,分坐在戲台的兩邊,隨著演員的唱腔而進行伴奏,旋律合諧,悅耳動聽。 侗戲的戲腔和歌腔都是用大嗓演唱,詞句的長短,侗語的音韻變化,影響著腔句長短和旋律的變化。侗戲的唱腔,多用侗語演唱,有的地方也用地方方言--漢語演唱。
廣西侗戲
侗戲的表演具有樸實無華的特點。其表演技藝,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侗族歌舞;二是從勞動和生活中提煉出來表演程式;三是通過戲曲地方大戲劇種的演技演變過來的程式。
從表演風格來看,侗戲的表演比較樸實。基本的舞台調度便是兩人對唱時,每唱完最後一句,在音樂過門中走橫"8"字交換位置,然後再接唱下一句,如此反覆至一段唱詞結束。這時候如果場上有兩個以上的演員,便分組走橫"8"字。侗戲的表演在身段、台步、手式等方面均不與其它劇種相同,具有濃厚的侗族特點。侗戲的服飾、道具,都是本民族的日常用具,有的只是在日常用品的基礎上加以美化而成。

劇目

侗戲流傳的劇目較多,來源也比較廣。侗族廣為流傳的琵琶歌、民間故事和漢族故事,都是改編侗戲的素材。漢族戲曲劇目,也經常被改編和移植成侗戲。根據侗族民間傳說故事改編的劇目有:《珠朗娘美》、《劉美》、《金俊與娘瑞》等;根據漢族故事改編的劇目有:《陳世美》、《梁祝姻緣》等;歷史故事劇有:《吳勉王》、《李萬當》等;移植漢族戲曲的劇目有;《生死牌》、《十五貫》、《白毛女》等;創作的現代劇目有:《團圓》、《二十天》、《一個南瓜》、《楊娃》、《好外孫》等。這些劇目故事情節與其它劇種的劇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結構與格式卻按侗戲的特點編寫。市場上能看到的侗戲光碟有現市場上主要光碟片侗戲有:《白玉香》、《秀銀吉妹》、《善郎娥》、《鐵郎茶妹》、《糊塗盆》、《戊梁情》、《梅良玉》、《侗寨歡歌》、《毛紅玉英》、《陳世美》、《秦娘》、《春草闖堂》、《劉海砍樵》、《張古董借妻》、《美醜鴦鴦》、《團圓之夜》、《萬元戶》、《三看親》、《算命紫金杯》、《三嬸劉玉娘》、《半邊糠》、 《鴻羅章》、 《梁祝》、《秦香蓮》、《妯娌鬧堂》、《郎耶結親》、《報喜》、《逃婚記》、《生死牌》、《媒公嫁妻》等等。
侗戲的劇本一般以二人對唱為主,道白很少。這是因為侗戲劇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編,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長、人物多、情節不連貫的特點。因此侗戲中有明顯的說唱藝術的痕跡。

演奏形式

侗戲音樂是在侗族民歌琵琶歌、敘事歌、大歌和山歌和基礎上,吸收漢族戲曲劇種音樂逐漸發展而成的。根據唱腔的結構和形式,可分為“戲腔”、“歌腔”兩大類。戲腔,以平調為主,包括其變化而成的各種腔調,還包括引進侗戲中的漢族戲曲唱腔和民間曲調。歌腔則是由侗族民歌演變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豐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戲的唱腔音樂之中。在實際運用中,根據劇情的發展需要,也有將“戲腔”、“歌腔”綜合運用的。

分類

侗戲的道白和演唱,一般都用侗語,戲師們採取生活中的有韻的語言進行加工提高,使舞台語言藝術化並與唱詞的格律協調。因此侗戲中的道白與眾不同,一般都帶點韻。
侗戲的樂隊包括管弦樂和打擊樂兩個部分。管弦樂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揚琴竹笛蘆笙。打擊樂器則有:小鼓小鑼小鈸等,但一般不用於唱腔,只用於開台和人物的上、下場。
侗戲的角色行當有之分,但沒有固定的明確的行當名稱,只有角有比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戲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種詼諧或狡猾的人物,在劇中的主要任務是插科打諢、活躍氣氛,沒有本行的當家戲,表演上比較自由、比較誇張。侗戲傳入湖南的初期,鄉村不準女孩上台演戲,所以有一段時間侗戲沒有女演員。後來編演現代戲,隨著劇情的需要,逐步加入了女演員。

傳承意義

侗戲是民族民間戲劇藝術瑰寶之一,儘管發展緩慢,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鮮明,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在侗族地區,多數村寨都有民眾自己組織的業餘侗戲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侗戲不斷推層出新,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湧現了繼吳文彩之後茅貢籍的吳定國、趙永佳、吳遠隆等一批在侗戲創作與編導上有新成果的後起之秀,他們創作與編導的《珠郎娘美》、《善郎娥梅》、《孤獨的王喬星》等一批優秀侗戲劇目,在州、省乃至全國都獲過獎,曾登過大雅之堂。據不完全統計侗戲劇目已發展到多個。它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波及到了黔、湘、桂、鄂等整個侗族地區,並且十分活躍在民間,茅貢乃至整個侗族地區形成了"少兒學戲,青年唱戲,老人看戲"的濃厚氛圍,引起了國際及國內有關專家學者的關注。近兩年來,在茅貢鄉召開的中國侗族稻作與祭祀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家協會第九屆年會上,來自國內外的與會專家學者觀看侗戲後都讚嘆不已,稱讚"侗戲是一朵奪目的民間藝術奇葩"。
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現代傳媒的發展,侗戲不再在民眾的娛樂生活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侗族沒有文字,過去戲師們全憑記憶把整出甚至數出戲記於腦中,再傳授給演員;還有的則利用漢字記音,借用漢文字把傳統的侗戲記錄下來。這種方式的脆弱性影響到侗戲的順利傳承,有必要設法加以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