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省揭陽縣續志
- 作者:本社
- 出版時間:1974年
- ISBN:9787600112739
- 定價:1364 元
廣東省揭陽縣續志 《廣東省揭陽縣續志》是197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本社。
祠堂東北側有許國佐為其親祖母余氏建造的庶祖祠(堂號“追遠堂”),俗稱“阿婆祠”,約建於明朝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是揭陽地區建造時間較早的女祠。許氏宗祠自民國起被改造成國小,2005年交由族人管理並被列為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經過多年修繕加固,“修舊如舊”,已經基本恢復原貌,2019年被列為廣東省...
古揭陽,粵東古邑,已有2200年歷史,廣東省歷史地名,一般是指對存在秦漢三國兩晉時期的南海郡揭陽縣,是今廣東潮汕地區最早的正式行政建制,是潮汕文化發祥地,廣東省最古老的縣份之一。古揭陽以位於揭嶺之陽而得名,範圍今潮汕、梅州(除興寧)和漳州市南部,自建置以來同屬一個地方政區,自秦漢隸屬古揭陽縣地,自...
揭陽縣,歷史地名,是粵東古邑,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是廣東最古老的縣份之一,是宋元潮州三陽之一和明清潮州八邑之一。揭陽縣自設定以來隸屬南海郡、義安郡和潮州府,新中國成立以來隸屬廣東汕頭市,今屬廣東揭陽市。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設定揭陽縣,屬南海郡,位於廣東省東部,得名於古五嶺之一揭陽嶺,揭陽縣...
揭陽古城位於中山街道,榕城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有著881年文明歷史的嶺南名城,是粵東中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宋朝以來,榕城經濟的繁榮、文化的發達、名人的層出不窮令人矚目。建制沿革 揭陽市榕城區是廣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舊城區闢建於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爾後一直為揭陽縣治駐地。揭陽是粵東古...
2003年被評為“廣東省先進集體”,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校的品牌效應日益凸顯,辦學聲譽與日俱增,成為揭陽市教育的一面旗幟。黃文波同志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和教育科研能力,主持多項國家級和省級課題,其中中國教育學會“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教學案例研究》於2004年12月通過專家組驗收,他所...
以後幾經復廢,至南宋紹興十年(庚申,公元1140年),又復置揭陽縣。至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批准揭陽撤縣建地級市。堂號 襄城堂:以望立堂。廣昌堂:以望立堂。揭陽堂:以望立堂。家譜文獻 廣東湛江廉江揭氏十四修族譜,各譜皆有序,間有跋、傳、神道碑文及志墓銘;而在譜序中兼夾有對揭氏祖源考證。一修《揭...
劉玉榮,男,漢族,1968年5月生,廣東普寧麒麟鎮人, 大學本科學歷,1989年12月參加工作,199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揭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人物履歷 1989.12—1994.05,經汕頭市人事局批准,錄用為交通警察幹部;普寧縣(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占隴中隊辦事員(期間:1990.04—1990.10在廣東省人民警察...
榕江沿河風光旖旎,古蹟繁多,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其中“雙溪明月”、“南浦漁歌”等,早在明清時代就是“揭陽八景”之一,“桃花過渡”的美麗傳說,在潮汕地區家喻戶曉。 幹流概況 榕江,在汕頭市曾名揭陽江、鮀江,南海水系河流。由主幹流南河和一級支流北河匯成,榕江以南河為主幹流,發源於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鳳凰...
1925年冬,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消滅了軍閥陳烔明軍隊。11月,中共廣東省委派共產黨員顏漢章,彭名芳、梁良萼、卓獻弼以省農民農民運動特派員身份到揭陽縣開展農民運動,全縣農民運動迅速開展起來。第四區(今新享、玉湖、桂嶺三鎮)農民運動,廣東省委特派員和揭陽縣委領導。龍嶺農民協會,據《盧位美回憶錄》及有關...
王秋元同志,男,漢族,1960年10月生,廣東省惠來縣人,大學專科畢業,二級警督。1978年2月應徵入伍,198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參加對越反擊戰,歷任班長、排長。1988年1月轉業到惠來縣公安局,歷任隆江派出所辦事員、副所長,華湖派出所所長,惠城派出所教導員。2008年2月15日下午2時,由於執行春節安全保衛...
許國佐(1605~1646年),字欽翼,號班王,舊庵,自署百花堂主,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在城(今榕城)人。國佐性格豪爽,天資聰敏,酷愛詩酒,侍奉雙親至孝。明朝天啟七年(1627)省試考中舉人。崇禎四年(1631)登進士,選授四川敘州府富順縣縣令。任職期間,許國佐千方百計興利除弊,廣施善政,尊重鄉賢,體恤民情...
近韓居,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韓祠路韓文公祠西側,乃華諒公及子國棟、國香、國材(林馥、若虛)建於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林國棟,字樗岩,奉雙親挈兩弟由桃都遷邑城。好學工書,以先代窮約,與季弟捐置祠田,建塾延師,一時老師宿儒,皆樂從之游。尤景仰韓公祠,移家近焉。對聯 近聖人居瞻前忽後 ...
許氏宗祠是一處福建許氏家族祠堂建築,屬於福建許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座落於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梅雲鎮石頭村群力,背山面水,祠後山巒樹林茂密,層層迭翠;堂前溪流,匯紫峰山源流於面前為溪港,一泓水塘清澈如鏡,深可泊船,岸邊綠柳依依,溪塘邊,昔日築就七座旗桿斗石座,象徵古代先賢發達之輝煌;站於...
廣東潮州府地靈人傑,人文歷史悠久,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住繁衍。在新石器時代,潮州府文明已與中原文明實現同步。夏、商、周三代屬百越地,夏商之際屬海陽國(南甌國)。秦漢至晉代,隸屬南海郡揭陽縣。晉義熙九年(413年)以秦漢揭陽縣境置義安郡。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原義安郡改稱潮州。明洪武二年(...
黃繼蘆(1925年-2012年),生於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玉湖鎮觀音山村糖房角,畢業於揭陽縣第一中學高中,一九四五年與羅碧娟女士結婚後,移居泰國。初在烏隆府(莫肯埠)中正華僑學校任教師,二載後,旋轉任教於呵叻府,挽空縣,振民華校校長二年,該時因國際形勢關係,多方不便,不得已,棄教從商,經營銀行和信託...
黃佚農(1917~1998),原名詩志,曾用名錦標,廣東省揭陽縣水流埔(又名瑞來埔,現屬廣東省揭陽市白塔鎮瑞聯村)人。生平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6月,“南委事件”發生,中共組織遭受國民黨破壞,潮汕黨組織遵照上級指示,決定暫停組織活動。1943年3月,潮汕受旱災饑荒,中共黨員大部分上江西,希望能找到中共...
1925年春,新生的廣東革命政府,為抑制地方軍閥陳炯明勢力的發展,由當時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帶領東征軍向叛軍發起攻擊。3月13日,何應欽指揮的黃埔學生軍教導第一團1800餘人,在棉湖附近新塘村、大公山、崩山一帶,遭遇敵軍陳炯明屬下林虎、劉志陸、王定華部等近二萬人,全團將士以一當十,頑強地和敵軍血戰終日。午後...
靈感風雨聖者廟位於廣東省揭東縣登崗鎮孫畔村。傳說南宋淳熙十一年(公元1183年)潮州大旱災,赤地千里,禾苗枯焦。孫畔村出了一個能施法顯聖,呼風喚雨為地方解除旱患的神童。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刻印的《潮州府志》及《揭陽縣誌》均記載他的異行和顯聖降雨消災事跡:”孫道者,潮州府揭陽縣桃山都孫畔村人,宋乾道...
陳漢如[近現代]男,漢族,1957年生於廣東省普寧縣,閩侯(福州)人,普寧市下架山中學教師。中國民主同盟揭陽市委員會普寧市支部會員。善山水、人物,與鄧仲舟為同學友。人物生平 1978年9月從事民辦教師工作,1982年上大學中文系讀書並於85年畢業。上大學時開始發表簡短作品。95年9月起曾在海南農墾當過文教幹部,...
榕城區,廣東省揭陽市轄區,位於廣東省東部,地處潮汕平原中部,榕江流域中段,背倚黃岐山,周環榕江。現轄17個鎮(街),共205個村(社區),總面積34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約101萬人,常住人口約112萬。榕城區是揭陽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文化底蘊深厚,人文鼎盛。自宋紹興十年(1140年)就設定為揭陽縣城,...
林倫倫,廣東澄海人,1957年生,當代著名語言學家、音韻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文化學者,廣東技術師範大學二級教授;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核心專家組專家、廣東省首席專家;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曾任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校長、韓山師範學院校長。林倫倫為第8至第11屆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社科聯常委...
戰國揭東面頭嶺墓群位於廣東省汕頭地區揭陽縣(現為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雲路鎮中夏村面頭嶺南坡,自1974年4月至1978年冬陸續發現規模不同的戰國墓十餘座,清理出土一批隨葬品。出土銅鼎、銅劍、銅鏃、銅鉞等器物。此後又在周圍的古墓中出土一些類似的青銅器。推斷為相當於中原戰國時期的文物。發現 1973年4月,...
李耀先(1904— 1928)又名文肱,廣東揭陽縣(今屬揭西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教育委員會委員、粵港澳勞動同德總工會秘書長兼黨團書記、中共廣州市委書記等職。1928年夏秋間於廣州被捕就義。人物生平 李耀先烈士又名文肱,一九O四年生於廣東省揭陽縣灰寨鄉新圖村(現揭西縣灰寨公社新圖...
青嶼汛 位於揭陽市揭東區地都鎮青嶼村,是揭陽存留最大型古代軍事設施,建於清順治年間,為清代一處重要的海防哨所。1990年揭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結構 青嶼汛 位於揭東區地都鎮青嶼村。城汛前臨榕江,該地孤峰突起,高約40米,山勢陡峭,狀如臥獅,與南岸象山並峙,故有“獅象守海口”之稱,《揭陽...
《虱母仙的傳說》(廣東省揭陽市民俗博物館出版)認為:“柯逸”也很可能是“虱母仙”的另一個化名。為什麼呢?為了逃避朱明朝廷的追殺,“虱母仙”化名“何野雲”逃亡邊遠蠻荒之地潮汕。先簡單從這兩個名字的字面意思理解,“何”即暗含有“自己不知自己從何而來”,或者說“不願告訴世人自己是從何而來”的...
廣東省揭陽市藍城區霖磐中學,霖磐學校(包括藍城區霖磐中學和藍城區霖磐職業技術學校)坐落於霖磐鎮南塘山南麓,創建於1913年,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校園環境優美,校園文化濃郁,是較早達到(原"揭東縣縣一級學校等級的一所中學")。學校總體規劃科學合理,擁有教學樓、辦公樓及宿舍樓等;教學設施先進,配有燈光...
林西,別名林老西,字林盛聲,1948年生於廣東省揭陽市。昔年隨嶺東名畫家林逸老師學國畫。長期得到林老師等粵東名家的悉心指點。專精於山水畫。上世紀八十年代加入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汕頭支會。作品多次入選縣市級以上大型展覽併入編多部畫集,及出版多部個人畫集;曾舉辦書畫聯展,得到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現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