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廣播權引 作為鄰接權的一種,廣播組織權隨著傳播技術和傳播手段的豐富和發展逐漸為各國所重視,並受到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密切關注在我國,學術界對表演者、錄製者的權利較為關注,研究也相對深入,...
廣播組織權是指以無線的方式向公眾播送信息和節目的行為,廣播組織者權就是廣播組織對其自己播放的節目信號享有的專有權利,是一種鄰接權。《保護表演者、音像製品製作者和廣播組織羅馬公約》中的“廣播”是指供公眾接收的聲音或圖象和...
獨立廣播組織,英國有影響的廣播和電視公司之一。由1954年8月成立的獨立電視組織演變而來,旨在打破英國廣播公司的壟斷。1972年改稱現名,將職權擴展到獨立的地方廣播台。該組織不製作廣播或電視節目,其主要職責是監督和管理各地方電視公司的...
廣播組織,是指通過無線電波傳播有聲音或圖像或由二者構成的實況或錄音製品的人。圖集 廣播組織的概述圖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6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小愛_四季私語 突出貢獻榜 mixiaoxi 為您推薦廣告 ...
廣播組織權利是無線電台、電視台或控制它們的廣播公司,對自己所播出的節目享有的獨占權。其他廣播組織未經許可不準複製或轉播。廣播組織權是著作權的鄰接權的一種,其來源與表演者權相似,一般也是要作品的作者許可其廣播之後才能產生。如果...
原為1946年6月成立的包括歐洲各國在內的“國際廣播組織”。1950年2月,西歐各國另組“歐洲廣播聯盟 ”,國際廣播組織總部也由布魯塞爾遷至布拉格,1959年改用現名。最高機構為會員大會,常設機構包括秘書處和技術中心。1960年1月建立“...
以蘇聯和東歐地區各國為主的國際性廣播組織,簡稱OIRT,成立於1946年6月。原名國際廣播組織(OIR),成員包括有西歐國家。1949年,西歐國家廣播機構先後退出,另立歐洲廣播聯盟 (EBU)。1959年 7月改現名,其宗旨是交流情況和研究廣播...
《廣播組織權保護研究》是2011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開忠。內容簡介 胡開忠等的《廣播組織權保護研究》系統研究了在網路技術、廣播技術、數位技術等新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廣播組織權保護所面臨的新問題及解決思路。《廣播...
奧林匹克廣播組織,簡稱OBO,是負責製作國際電視和廣播信號,並為奧運會轉播商提供奧運會轉播所需的設施和服務的機構。簡介 奧林匹克廣播組織除了製作國際電視和廣播信號外,OBO還需負責在場地和國際廣播中心(IBC)安裝和運營轉播技術設施,...
(1)國民待遇原則。任何一個成員國均應依照本國法律,給予其他成員國的表演者、錄音制怍者及廣播組織,以相當於本國同類自然人及法人的待遇。(2)在錄音製品錄製者或表演者就錄音製品享有專有權方面,實行非自動保護原則。(3)專有...
1961年10月26日,由國際勞工組織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及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共同發起,在羅馬締結了該公約。1964年5月18日,該公約生效。2018年5月28日,《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把《保護表演者、音像製品製作者和廣播組織羅馬公約》中...
《三網融合背景下中國廣播組織權制度的反思與重構》是於2016年12月社會科學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趙雙閣。內容簡介 本書歸納分析了在三網融合時代廣播組織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技術和制度挑戰,以及國際社會在彌補技術進步給立法、...
這是一個經國際奧委會授權, 在特定的“RHBs”區域內擁有對奧運會進行電視/無線電轉播專屬權的組織,也可以稱為轉播權持有者。解釋 轉播權持有者廣播組織(Rights Holding Broadcast Organizations RHB)(Organisations de diffusion détent...
“執行機構”指聯合國,由教科文組織作為代理人並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國際電信聯盟合作; “理事會”指按照第8條規定設立的該機構理事會; “業務開支總額”指各國廣播組織在無線電系統和(或)電視系統的操作上每年支出的費用,但不包...
這是一個經國際奧委會授權, 在特定的“RHBs”區域內擁有對奧運會進行電視/無線電轉播專屬權的組織,也可以稱為轉播權持有者 [1] 。非轉播權持有者廣播組織(Non-Rights Holding Broadcast Organisations (ENR))(Organisations de ...
保護表演者、錄製者與廣播組織公約,亦稱《羅馬公約》。1961年10月25日在義大利羅馬簽署。1964年5月18日起生效。是保護鄰接權的國際公約,規定了鄰接權與著作權的關係、表演者的權利、錄製者的權利、廣播組織的權利,上述權利的保護期限...
保護表演者、唱片錄製者和廣播組織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Performers,Producers of Phonograms and Broadcasting Organiza-tions)1961年10月26日在羅馬簽訂的公約。該公約是有關著作權的鄰接權公約,其主要...
《廣播經營與管理》是2008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主要為讀者介紹了廣播發展概觀、廣播組織運作、中國廣播媒體市場等內容。圖書信息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條形碼: ...
(五)管理全州廣播電影電視宣傳工作;指導全州廣播電影電視機構的宣傳業務;積極組織全州廣播電視台向中央和省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提供以新聞為主的各類節目,宣傳反映我州各項事業建設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舉措。
“村村通”等重點項目;落實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編制我市的廣播電視專用頻段規劃,指配我市發射小功率廣播電視頻率(頻道)和功率等技術參數;指導廣播電視系統的技術運行維護工作和監測、計量檢測工作;承辦廣播電視科技管理和交流工作;組織廣播...
增:“各國政府、廣播組織”、改為“各國政府或廣播組織” 增:“以援助方式”改為“以財務援助方式” 行:5 刪:“廣播發展機構基金”,改為 增:“共同基金” 行:6 刪:“(a)從開發計畫署收到的捐款;”改為 增:“(a)各創始成員...
(三)管理全市廣播電視事業;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廣播電視事業的方針、政策、法規、標準;制定本市的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規劃和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四)負責審核、申報全市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的建立和撤銷;審核、申報轄區內無線電廣播電視...
第四屆領導及組織機構(2007-2011)高級顧問:王光英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 名譽會長:劉習良 原廣電部副部長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顧問 會長:楊偉光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會長:張明智 ...
▪ 緊急廣播 3 主要特點 ▪ 民營化 ▪ 收視費 ▪ 放送體系 4 組織機構 ▪ 組織 ▪ 經營機關 ▪ 支局 5 團體會員 ▪ 特殊法人 ▪ 會長 ▪ 知名主播 ▪ 解說員 6 呼號 ▪ JO*K ...
宗旨是維護成員在各個領域的利益,與其他廣播組織建立聯繫,援助各種廣播形式的發展,促進廣播電視節目的交換,研究與廣播有關的問題,保障對廣播組織共同感興趣的信息交換,努力確保各成員遵守國際協定的條款,協助成員組織參加任何種類的談判,或...
第二條 本會是全國性的廣播電視行業組織,是由廣播電視機構和從業人員自願組成的專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是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團結和聯繫廣播電視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 第三條 本會的宗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負責全區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目標、規劃和實施措施的擬定,組織廣播電視新技術、新工藝的技術改良和推廣;根據國家和省市的統籌規劃,對全區廣播電視專用網路進行具體規劃並管理,指導分級建設和開發工作,保證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播出;參與擬訂全區...
組織機構 辦公室、財務部、總編室、組織人事部、研發部、《北京廣播電視報》編輯部、《北京廣播電視報·人物周刊》編輯部、《北京電視》周刊編輯部、生產部、廣告管理部和發行中心。編制92人,實有員工91。通訊地址 東城區安樂林18號 ...
播音與主持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屬廣播影視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原名主持與播音,2015年教育部將其更名為播音與主持。 該專業培養具備播音與主持的基本知識與技術技能,能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的高級技術套用型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