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洪秀全故居

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一般指本詞條

洪秀全故居,花都區新八景之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新華路52號。洪秀全故居始建於清代,原故居於金田起義後被清軍焚毀,1961年,廣州市文物考古隊發掘出房屋牆基,參照客家民居形制重建。洪秀全故居景區總面積26300平方米。

洪秀全故居保護範圍包括洪秀全故居、書房閣、洪氏宗祠等建築,洪秀全青少年時期手植的龍眼樹、書房閣出土的石獅子、洪仁玕故居遺址和民房牆基等文物和遺址。洪秀全故居為泥磚瓦木結構,一廳五房,六間相連,客家人稱為“五龍過脊”;坐北向南,東西寬16.5米、南北深5.5米,每間房子約13平方米。洪秀全故居展示了農民運動領袖洪秀全成長初期的歷史環境,有著濃郁的客家風情和田園風光,是了解當地農耕文化客家民俗、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娛樂休閒的場所。

1962年7月,洪秀全故居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洪秀全故居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洪秀全故居被定為廣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洪秀全故居被定為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洪秀全故居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洪秀全故居先後被評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示範點、廣州市黨員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秀全故居
  • 外文名:Former Residence of Hong Xiuquan
  • 地理位置: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新華路52號
  • 開放時間:每周一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洪秀全紀念館閉館,(法定節假日和特殊情況除外)。開放日16:30起停止進館參觀
  • 景點級別:AAA級 
  • 景區占地面積:26300平方米
  • 門票:8元/人 
  •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始建時間:清代(1636年—1912年)
  • 重建時間:1961年
  • 保護範圍:洪秀全故居、書房閣、洪氏宗祠、龍眼樹、民房牆基等
旅遊信息,地址,門票,交通,免費政策,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文化活動,歷史人物,藝文,文藝作品,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址

洪秀全故居,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大布鄉官祿布村
洪秀全故居

門票

13元/人
1、對18周歲以下(含18周歲)未成年人實行免票;全日制大專、本科學歷學生憑學生證實行半票。對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實行免票。對65周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榮譽軍人、殘疾人憑藉相關證件、持有廣州市無償獻血優待證免收門票;60-64周歲老人實行半票。
2、青少年購票入園時需出示居民身份證或學生證等有效證件。香港、澳門、台灣等入境游青少年憑《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學生證等有效身份證明可享受門票優惠價格。
3、在“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假日期間,對單次購買全票的遊客實行門票價格20%的優惠。

交通

捷運:廣州捷運2號線白雲文化廣場B口,轉公交712路線人愛醫院站下車,再轉花21路公交至洪秀全故居總站。
或廣州捷運9號線花都汽車城站D口轉乘花21路至洪秀全故居站。
公交:乘坐花都區公交花21路至洪秀全故居總站。
自駕:導航輸入“洪秀全故居”。

免費政策

2020年2月,為表達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敬意,景區將在疫情結束並恢復經營後向醫務人員免費或優惠開放。(具體優惠細則以各景區公告為準)。

歷史沿革

洪秀全在廣東花縣福源水村出生不久,全家就遷到官祿布定居。官祿布村一開始沒有正式的村名,因村子裡有家賣棺材的鋪子,“官祿布”便得名廣州花縣當地客家話中“棺材鋪”的諧音。
道光十二年(1832年),18歲的洪秀全被聘為官祿布村塾師,任教於書房閣。
洪秀全故居始建於清代,洪秀全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餘年。洪秀全故居是洪秀全成長、耕讀和從事早期革命活動的地方。
金田起義後,清政府於清鹹豐四年(1854年)和清同治三年(1864年)先後兩次進村“誅九族”,官祿布村成為一片廢墟。洪秀全故居被清軍焚毀。
清宣統三年(1911年),洪氏族人修復洪氏宗祠。
解放前,洪氏宗祠改為鄉村國小,校名為“秀全國小”。
解放後,“洪氏宗祠”改為“花縣洪秀全紀念館”,在紀念館內陳列展覽有關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和洪秀全有關方面的展覽品。後洪氏宗祠恢復原貌。
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洪秀全故居
1959年,考古發掘,按當年的牆腳牆基,重新建成復原書房閣。
1961年,廣州市文物考古隊發掘出房屋牆基,參照客家民居形制重建,同時還復原了洪秀全青少年時期讀書和教書的村塾“書房閣”。
1962年,洪秀全故居右側的“洪氏宗祠”被增設為輔助陳列室,對洪秀全生平作簡單的陳列,實物收集主要是圖片文字資料,而且著重洪秀全早期活動方面。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洪秀全故居陳列室受到紅衛兵的衝擊,為保護歷史遺產,陳列室一度關閉。
1974年,洪秀全故居陳列室恢復展出。
2014年1月10日,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秀全街大布村官祿布村洪秀全故居東側的新建的洪秀全故居紀念館對外開放。

建築格局

洪秀全故居為一排六間的橫屋,客家人稱為“五龍過脊”,房舍為懸山頂人字山牆。坐北向南,面寬16.5米,縱深5.5米,每間約13平方米,建築占地面積91平方米,每個房間面積約13平方米,泥磚木瓦結構,三合土地面。整座建築沒有廳的設定,門前也沒有走廊。屋前屋後都沒有窗戶。每個房間各自一個前門,具雙葉門作開啟。西端第一間為洪秀全夫婦住房,洪秀全夫婦房間向東數的第二間房間是洪秀全歌頌他的太公洪英綸和太祖母徐氏的功德的房間。其餘東側的幾個房間,都是洪秀全家裡的房舍。房舍的左邊,有一棵大菩提樹,需三人才能合抱。洪秀全故居包括太平天國文書展、客家民俗展、民居陳列展、洪秀全故居、古井、洪氏宗祠等部分在現有的故居里還建有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洪秀全故居
書房閣是官祿村的村塾,泥磚木瓦結構,是客家傳統的“三間兩廊”結構,懸山頂,碌灰筒瓦,泥磚牆,三合土牆基牆腳,方階磚鋪地。書房閣坐東向西,面寬10.8米,縱深12.2米,建築占地132平方米。書房閣正門中間是用花崗石鋪砌的天井。天井兩側為廊,九架,人字頂。右側廊埔置作塾師臥室,左側廊作廚房。廳堂敞開三間相通,闊10.5米,深6.5米,共十五架,立四條青磚金柱作支柱。書房閣大廳前面天井,天井右側的廊墎是提供給教師的住房。
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洪秀全故居
洪氏宗祠為官祿村洪姓祠堂,建於清代,坐北向南,三間兩進格局,舂牆基,青磚牆,硬山頂,“人”字山牆,龍船灰脊,為人字硬山頭頂,正脊是灰塑兩頭翹尖的龍船脊,碌石灰筒瓦。洪氏宗祠面寬12.9米,縱深20.5米,建築占地面積264平方米,祠內地面鋪方階磚,有一口天井。頭進面總闊12.7米,進深兩間7米共十三架。明間設中門,有花崗石蝦公梁,蝦公樑上有石獅子,雕花異形斗拱,門面是嵌花崗石牆腳,上面自右往左陰刻:“洪氏宗祠”四個大字,落款刻“宣統三年辛亥孟秋吉旦重修“。故居水塘旁邊有一棵形狀奇特的龍眼樹,是洪秀全青少年時期親手種植。祠堂的後堂,面闊三間12.7米,進深8.5米,共十五架,有4根杉木金柱。前堂與後堂之間帶兩廊,六架卷棚頂。兩廊之間有一口天井。地面全鋪方階階磚。
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洪氏宗祠

文物遺存

“洪秀全故居”、“書房閣”和“廣東省花縣洪秀全紀念館”三塊牌匾均為時任政務院(後改稱國務院)副總理的郭沫若先生題寫。
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郭沫若手書:洪秀全故居
洪秀全故居水塘旁邊有一棵形狀奇特的龍眼樹,是洪秀全青少年時期親手種植的,在太平天國失敗那年,它被雷電從中間劈成兩半,奄奄欲絕。清政府曾藉此殘枝示眾。可是這棵樹活了下來,並以它頑強的生命力長成一棵青龍體態的大樹,象徵著太平天國將士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洪秀全故居西端第一間為洪秀全夫婦住房,洪秀全夫人賴惜英在此房產下兒子洪天貴,即後來太平天國的幼天王。室內有仿客家樣式的床、桌子和凳子。
洪秀全夫婦房間向東數的第二間房間,是埔置洪秀全當年緬懷和讚頌他的太祖公從嘉應州遷來花縣創基立業,建立洪氏家族的紀念處,是洪秀全歌頌他的太祖公洪英綸和太祖母徐氏的功德的房間。房間裡懸掛有洪秀全的太祖父洪英綸和太祖母徐氏的大幅畫像,還有洪秀全親自撰寫的對其太祖父和太祖母開創基業的讚詞。
讚詞如下:我太祖英綸公,妣徐氏,原居嘉應州石坑,次由石坑遷居花縣福原水,創業維艱,積功累仁總之不離忠厚傳家者是。茲四大房子孫等追繪寶像,爰作詩以贊之,祖宗積累在功仁,忠厚傳家啟後人,怵惕悽愴重繪像螽斯麟趾詠振振。我太祖妣徐氏,三從著范,四德流芳。洵所謂幽閒貞靜者焉。茲四大房子孫等追本溯源,並同太祖英綸公重繪寶像,爰作詩以贊之;我妣微容卻似生,三從四德著芳聲;母儀堪為周家並,定卜孫支變世榮。像贊的落款為:道光二十五年歲次乙巳季冬穀旦玄孫仁坤敬題。
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洪秀全太祖公太祖母畫像
書房閣教師的住房擺設有教師的睡床,睡床的陳設樸素簡單,有一個古老的陶製枕頭,為綠色釉彩。房內的陳設桌椅板凳用品簡樸,有一個陶瓷製的高腳企身,茶壺兩條鐵絲作為茶壺的挽耳和一些文房用品。有些學生書桌和一個筷子筒,是當年洪秀全於獅嶺的八瀝埔村袁氏花廳教書時用過的真品。
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洪秀全故居內部

文化活動

歷史人物

洪秀全(1814-1864年),小名火秀,族名仁坤,自號秀全,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嘉應州,清嘉慶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於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區)福源水村。是太平天國創建者及思想指導者,近代中國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先進中國人之一。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洪秀全

藝文

在1961年(也有說是1959年9月),謝覺哉在參觀洪秀全故居時,即興題寫了一首詩:天王理想今日現,掃盡不平才太平。留得千載龍眼樹,年年展眼看分明。此詩後來發表於《羊城晚報》。

文藝作品

反映洪秀全故居的美術作品有: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畫家拇指先生的《中華名人故居系列:洪秀全手植龍眼樹》。
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拇指名人故居系列:洪秀全手植龍眼樹

保護措施

1962年7月,洪秀全故居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洪秀全故居(廣州洪秀全故居紀念館)
1984年,廣州市財政撥款10萬元,新建接待樓,解決故居周邊用地問題,徵用了故居參觀範圍用地3000多平方米,用鐵柵欄圍起種植花草,進行綠化。
198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洪秀全故居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花都區政府對洪秀全故居、書房閣和洪氏宗祠進行了搶救性維修。
1994年,洪秀全故居被定為廣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9年,花都區政府投資500多萬元,圍繞“恢復、保護、充實、利用”的方針,有計畫、有步驟地對洪秀全故居周邊民居進行了首期復原工程,使景區的面積由原來的4000平方米增加到1.3萬平方米,並利用復原的民房充實了陳列內容,使洪秀全故居的參觀容量和環境都得到較大的改善。
2000年,洪秀全故居被定為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5年,洪秀全故居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