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景區簡介
歷史沿革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來自天台山的無際禪師募資進行擴建,改名“金仙寺”。
唐朝景雲二年(711年),金仙寺住持志彥法師奉詔入宮,講解《四分律》,睿宗賜號為聰明禪師。因志彥禪師向睿宗奏報了無際法師在金仙寺持誦《法華經》時,有“感石上涌白泉”之異,睿宗賜寺名“靈岩寺”,並命書法家柳公權書“靈岩寺”額懸掛在寺門之上。至此,靈岩寺名揚天下,被稱為閩東一大叢林。
宋朝時,鳳凰山(又稱南山)佛教寺廟盛極一時,在地方官僚的支持下,共興建了2寺、10院、120庵。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宋光宗賜額廣化寺,並修繕廟宇,使之“檐楹相摩,軒宇層出”。979年,宋政府在莆田設定地方政府“興化軍”,故民間有“未出興化,先有廣化”之說。宋朝時,廣化寺建築雄偉,所屬庵堂廟院眾多,僧尼千餘人。
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廣化寺毀於戰火。直到明朝洪武至永樂年間(1368-1424年)才陸續得到重建,逐漸恢復當年的盛況。明成化進士黃仲昭詠靈岩寺詩稱:“靈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樓台鎖夕曛”。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時,廣化寺遭倭寇侵擾,再次化作焦土。以後的歷任住持慧廣、極中、源徹等法師相繼修復。到萬曆八年(1580年)時,慧廣等募建法堂;十六年(1588年)時,雲章、圓材等法師修復溪聲閣、大雄寶殿;三十九年(1611年)時,法果法師募建山門,第二年真一、法果等又修建了藏經閣、巢雲樓和香積廚。
清朝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鎮守福建興泉等處總兵王萬祥見廣化寺年久失修,捐俸進行了維修,並將法海寺、小南山庵併入今廣化寺,使寺廟規模擴大。並刻石立碑記之,至今碑仍保存在寺內。後又常年失修,日趨衰落,到光緒十二年(1886年),只有觀音閣保存,僅住2名僧人。
光緒十六年(1890年),善和法師住持廣化寺,立志重建古剎。通過四方募化,陸續重建了大雄寶殿、客堂、禪堂、住持、淨行堂等,形成今天寺廟的格局。
1910年,宣統皇帝御頒了《龍藏》7000餘卷給廣化寺,本如法師又在法堂之上加蓋了藏經樓。
1933年,又重修觀音閣,重建天王殿,使廣化寺殿堂更加完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廣化寺由僧人自主管理。1949年,住寺僧人約60人。至1965年,仍有57名僧人住寺,他們一邊念經修持,一邊耕種田地,看護山林,過著“農禪並重”的生活。“文化大革命”中,廣化寺被迫關閉,僧人流散,佛像被砸,殿堂也改作廠房。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落實,這座千年古剎也重現輝煌。1980年2月,福建省政府批准廣化寺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相繼成立了“莆田縣廣化寺修建委員會”,對古剎按舊觀進行全面修復。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海外僑僧和信徒的熱心資助下,1984年12月,廣化寺的主體修復工程宣告竣工。12月7日(農曆閏十月十五日)舉行了隆重的開光法會,中外佛教界人士1400多人參加這了一慶典。
主要景點
石經幢
大雄寶殿
釋迦文佛塔
觀音閣
文殊閣
寺內環境
修復工作
廣化寺對一些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的古蹟也進行了認真的保護。寺東側的釋迦佛舍利塔,是宋乾道元年(1165年)以前所建。現由政府撥款修整,列為省重點保護文物。塔旁的普門寺,是唐末御史黃韜所建的“東峰書堂”故址。寺內還保存一對經幢,上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為宋治平二年(1065年)建造的文物,現移建在彌勒殿前廣場上。
寺內的鄭三先祠為紀念舍地建寺的名儒鄭露三兄弟講學遺址,祠內有一“開莆來學”的匾額,另有一“南山樾萌”石匾,是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真跡,十分珍貴。
1983年,廣化寺被國家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為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自1979年至1986年,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圓拙法師任廣化寺住持,他要求廣化寺不賣門票、不搞經懺,要求僧人農禪並重。寺後有100多畝山林,種上了果樹、香蕉等。1986年,廣化寺推舉36歲的毅然法師任住持。1990年換屆選舉中,又選出學誠法師任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