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本所創辦於2002年,由北京市佛教協會會長
傳印老和尚擔任所長。在所長的領導下,自辦所伊始就與中國人民大學合辦佛教研究生班教育,來自北京佛教寺院和全國各大寺院的有30多位法師和10多位善信在此接受研究生的學習,目前北京佛教協會的工作人員和各大寺院的管理人才、骨幹弘法人才基本上是來自研究生班。
後來,研究所又致力在家信眾的培養與教育,居士教育分為初階和中階兩種,現已成功舉辦有64屆,初級46屆,中級18屆,在此接受系統學習的學員達6000多人,學員遍布社會的各個層面,為社會輸送和諧穩定的源泉。在近十年的工作過程中不論是在僧伽教育、信眾教育,還是在管理以及辦學方面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同時完善了教室、圖書館、什剎海書院、網路等硬體設施,在教界與學界得到一致的認同、支持與好評。
宗旨
北京佛教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代,都有著百世不替的輝煌和無與倫比的重要地位,對這一文化資源的開發與研究已成為政府與宗教界的共識,北京市佛教協會將充分發揮其組織協調功能,調動整合一切積極因素投入佛教文化的研究和弘揚之中,鑄造“北京佛教”這一品牌。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成立旨在挖掘北京特有的京城佛教文化資源,開展深層次的研究工作,推動海內外文化交流,弘揚祖國傳統優秀文化,促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
研究
本所直屬北京市佛教協會,依託
北京廣化寺,採取開門辦所的方針,充分利用和組織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從事佛教文化的弘揚事業和平共處研究工作,初步擬議開展以下研究工作:
1、調查:全面摸清北京市現有佛教文化資源,對重點寺院進行個案研究,寫出較為詳實的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寫出北京佛教文化資源總報告,繪製北京佛教文化資源圖。
2、專題:積極開展專題研究,對北京佛教文化除巨觀整體的考察外,還要實施分門別類的具體研究,如寺院、人物、佛塔、壁畫、音樂、書法等,此外有“歷史名人與北京佛教”、“東西文化交流中的北京佛教”等專題研究,要突出北京佛教的特色。
3、著述:研究所要突出研究功能,展示研究成果,擬出版《北京佛教》系列研究叢書,建立編委會,聘請知名學者、政府主管官員、熱心佛教文化的海內外企業家為編委,有序推出系列成果。
資料庫
多方收集北京佛教的新老資料、圖片、書信、實物,分類建檔,使研究所逐漸成為北京佛教的資料資料庫和信息中心,在條件成熟時,將設立“北京佛教網站”。
出版
1、提升研究品味,擴大“北京佛教”知名度,編輯出版一份學術年刊。
2、為廣結善緣,向信眾弘揚佛教文化,在《廣化文庫》的基礎上,設計印行贈送各類導人向上的書籍。
培訓
為提高佛教四眾弟子的文化素質,研究所將開設初級、中級和高級培訓班,招收北京及各地佛教愛好者,聘請首都學術界和佛教界的知名者、大德法師擔任教職。正式學員將頒發國家認可的證書,普通旁聽學員頒發北京市佛教協會或廣化寺佛學培訓班結業證書。
培訓部創辦緣起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與偏重知識與技能傳授的世俗教育不同,
佛陀的一切教法皆為大眾服務,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教導大眾通過系統地修學,將自身的人格提升到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的境地,用以服務社會,淨化社會。
縱觀佛教發展歷程,不難看出佛教自
釋迦牟尼佛建立僧團以來,非常重視對社會民眾的教化,大眾化的佛教修學體系是佛教發展的根本。然而社會大眾在修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究其根源,亦是在修學上未能與義理相應所致,有一些是隨
皈依師或某位老師修學,但因根基不同又缺乏系統引導,切實得到受用者甚少,從而漸失信心,抑或雖因信心堅定而精進不輟,但由於對
佛法認識不足,難免產生片面、偏執的現象,學至一定程度便無法提高;還有一些則因無緣得遇善知識或自視甚高而選擇自學、自修。但佛法浩瀚,自學而能入其堂奧者極其罕見,或因缺乏方向知難而退,或是大海撈針般盲目摸索,更有甚者,一知半解便狂妄自大,自誤誤人,反成佛法修學的極大障礙。多數人的修學都處於這兩個極端,要么不得要領,要么偏執一端。此外,學教者易落入玄談,實修者又易流於盲修。好不容易得遇人身,得聞佛法,卻因得不到正確引導而蹉跎此生,豈不可惜!
因此,建設一套可供大眾依循的佛法修學教育體系,不僅是當今佛教界最為迫切的任務之一,也是社會民眾親近佛陀教育的願望。在我國改革開放後,適逢政治昌明,幾代國家領導人皆以團結一切宗教和諧因素來實現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建設和諧社會。依靠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支持,
北京廣化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現任住持上怡下學大和尚帶領全體僧眾的努力下,積極回響黨和政府號召,以促進和諧社會、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播正信的佛教為宗旨,籌備並創辦了“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向社會公眾義務開設“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學培訓班”,為在家信眾和對佛教感興趣的人士提供一個系統化的聞思修的生命教育平台,並希望以此帶動社會大眾為建設和諧北京、實現和諧中國之美好未來貢獻廣化寺的一份力量。
目前“居士佛學培訓班”採用初級班和中級班二級教學制。初級班學制3個月集中在周六分兩個班級上課,圍繞中國傳統文化,以突出佛教的基本思想為教學重點,幫助學員樹立基本的佛學理念和佛教信仰;中級班學制4個月集中在周日分兩個班級上課,從佛教原教經典入手,以奠定穩固的佛法修學基礎為教學目的,幫助學員樹立堅定的信心和正念,真實感受佛法帶給生命的安詳和快樂。每周有近300人次的社會大眾,能夠在正常開設的四個班次的培訓班中修學。
義務公益地舉辦“居士佛學培訓班”即是隨順黨和政府號召及社會民眾的需求,也是佛教事業和廣化寺自身發展所致。欣逢盛世,“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必將順應新的時節因緣,積極實現上求下化的弘願。通過居士佛學培訓班,推行以人間佛教為載體,使社會大眾能夠運用佛法的智慧來提升生活質量和生命品質,兌現自我生命的圓滿價值與意義,為創建和諧完美的社會而努力!
培訓宗旨
佛學培訓班依託於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以促進和諧社會、弘揚
中國傳統文化、傳播正信的佛教為宗旨,為在家學佛信眾和對佛教感興趣的人士提供一個聞思修的平台,傳播正知正見的佛法,並對學佛人在修行方法上給予指導。
這裡進行的是生命教育——有教無類。不論你的學歷高低、年齡大小、貧富貴賤,只要有一顆提升生命品質、兌現生命價值與意義的心,就可以在此領納佛法帶給你的殊勝利益。
師資力量
對現代佛教教育而言,一支穩定、結構合理、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能否實現教學秩序與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目前,“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師資隊伍主要由北京佛教協會和北京廣化寺常住構成,培訓部的授課法師為中國佛學院和地方佛學院畢業的法師,能夠基本滿足課程教學要求。
現有主要師資情況如下:
傳印長老: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北京市佛教協會會長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
怡學大和尚:北京佛教協會副會長 北京市佛教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北京廣化寺方丈
定明法師: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辦公室主任 廣化寺監院 主講《禪法入門》
廣常法師:廣化寺監院 主講《佛教禮儀》
定悟法師: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在讀研究生 主講《法句經》
然教法師:廣化寺知客 主講《在家律學》
靜賢法師: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在讀研究生 主講《佛典選讀》
廣曙法師:廣化寺僧值 主講《佛教信仰與人生》
慈祥法師:廣化寺常住 主講《傳統文化經典選讀》
義廣法師: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在讀研究生 主講《佛法概論》
傳空法師: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在讀研究生 主講《梵唄》
培訓內容
佛學培訓班,目前設有初級班和中級班。
初級,以培養佛法
正信為中心,重點圍繞佛教信仰的認識,培養居士學佛者正信佛教,理解
因果業報、明了人天善法,並感受佛門禮儀的莊嚴與重要。希望學人能夠以理性來思考佛教信仰,並對佛教信仰的內涵有相對全面的認識;其次是掌握生活中運用的佛教禮儀,並從中感受佛法精神在現實中的展現;另外通過初級課程的學習和師生相互交流,建立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學習心理自我反思與調適。
中級,以培養佛法
正見為中心,重點學習佛教基礎義理與經典原文選讀,同時了解在家學佛律儀,在禪法方面作基礎的指導與入門解說。冀以建立學員對佛教綱要義理的清晰認識;其次是通過對經典的學習、
戒律的學習,逐漸能夠把
佛法的精神與規範融入自己的生活中;還有基礎
禪修的訓練,從逐次體驗生命內涵的過程中了解禪法的特質,化解自我的困頓與迷惑。
課程設定
初級班課程目前設有:《佛教信仰與人生》、《佛教禮儀》、《經典選讀》、《傳統文化經典選讀》、《梵唄》、《宗教政策》。
中級班課程目前設有:《佛法概論》、《法句經》、《在家律學》、《禪法入門》,《佛典選讀》。
授課形式
法師主講、分組討論、課下答疑等方式。
報名條件
1、愛國愛教,具足正信的在家善信及佛學愛好者。
2、身心健康,無精神病及影響學習的各種病症。
3、中級班報名需初級培訓結業或具有大學以上學歷並具有一定佛學基礎。
4、報名時隨身攜帶身份證、學歷證書和兩張一寸免冠彩照。
報名時間
每天上午9:30——下午16:30
上課時間
初級班:每周六(分上、下午班)
中級班:每周日(分上、下午班)
交流
積極開展海內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動,與港澳台地區的佛教文化機構進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接觸交流,與東亞、東南亞以及歐美等國的佛教文化進行資源共享和合作研究。
諮詢
研究所要理論聯繫實際,開門辦所,回報社會,為各階層提高佛教信息服務。可為電視台、電影廠提高相關圖形資料,為有關寺院修復提供資料,為信眾提供朝山進香出行參考資料。
主辦文化活動
1、主辦或協辦有關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2、舉辦佛教文化攝影、書畫展覽活動。
3、舉辦佛教音樂演奏會、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