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東嶽廟廟會)

廟會(東嶽廟廟會)

廟會(東嶽廟廟會),北京市朝陽區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舊日東嶽廟廟會的主要內容是祭祀東嶽大帝,在東嶽廟的對面以東有“十八層地獄”,用泥塑表現傳說中的地獄場景,生動恐怖,用以教化民眾積德行善。多數遊客、香客趕廟的目的是觀瞻泥塑,祈禱福祉。廟會期間,商業活動多集中在廟門之外。20世紀90年代以來重新開辦廟會,會期為農曆臘月三十至正月初六,由北京民俗博物館主辦。

2008年6月7日,廟會(東嶽廟廟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8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廟會(東嶽廟廟會)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北京市朝陽區
  • 遺產類別:民俗
  • 非遺編號:X-84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主要活動,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保護措施,保護單位,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東嶽廟廟會元代己初見雛形。東嶽廟建成後,受到元廷的重視,每年都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三月二十八東嶽大帝誕辰,要派遣官員降香。屆時,大都城內的居民都蜂擁到齊化門外,迎接御香。因東嶽廟位於齊化門外,是大都通往通州城的要道,因此商賈雲集,“漕運歲儲,多所交易,居民殷實”,市場的繁榮更是促進了香火的興旺。元《析津志》載:“是日,沿道有諸色婦人,服男子衣,酬步拜,多是年少艷婦。前有二婦人以手帕相牽闌道,以手捧窯爐或捧茶、酒、渴水之類,男子占煞。都城北,數日,諸般小買賣,花朵小兒戲劇之物,比次填道。婦人女子牽挽孩童,以為賽願之榮。道傍盲瞽老弱列坐,諸般楫丐不一;沿街又有攤地凳盤賣香紙者,不以數計。顯官與怯薛商人,行香甚眾,車馬填街,最為盛都。”由此可見,東嶽廟其時的勝景。明清時期,東嶽廟被列入國家祀典,太常寺官員歲時致祭。其廟也屢經修葺、擴建,廟內供奉的神祗也日漸增多,甚至只要是與老百姓生活有關的,統統可以到這裡請求解決。故被稱作“神像最多,故酬神最易”,民間自發的敬香祈禱活動日甚一日。因東嶽廟廟會與人民生活日益緊密,根據人們的需求,廟會的日期也逐漸增加了每年春節期間和每月朔望之日。而由廟會信仰活動而生髮的商貿、遊藝活動也越發興盛。
東嶽廟廟會延續了數百年,1949年以後中斷。20世紀90年代,北京東嶽廟以“東嶽廟春節文化廟會”為主題,恢復舉辦了廟會活動,一些傳統的廟會習俗得以傳承。1997年東嶽廟成為北京民俗博物館

主要活動

東嶽廟廟會以北京東嶽廟為依託,是集信仰、集市、娛樂於一身的多內涵型廟會。廟會期間,人們祭祀東嶽大帝、炳靈公、三茅君、七十六司等東嶽神系眾神,還專門組織了撣塵會、慶司會、散司會、白紙神帳會等善會來表達敬神之意。此外,還敬奉各種民間吉祥神,祈福攘災、求子嗣、祛病痛、求吉祥平安,表達各種祈願訴求。進行各種祈福活動,如摸銅騾,祈求健康平安,買簪花,帶福還家,在月老殿栓紅線,企盼美好姻緣等等,都寄託了人們在廟會期間對於未來的良好祈願。各地民間香會雲集於此,文會為廟會和香客提供各種義務服務,有撣塵會、淨爐會、獻花會、供粥會、獻鹽會、施茶會、放生會、白紙神帳會等,名日繁多。武會獻藝,酬神娛人。有秧歌、少林、五虎、開路、太獅少獅、高蹺、槓子、小車、中幡等等。香會一般以行業或居住地為單位組建,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各負其責,規範周全,行善助善。
東嶽廟西院供奉有木工行、鐘錶行、騾馬業等各行祖師,各行業也往往於廟會期間舉辦行業活動,以壯大聲勢。在三月二十八東嶽大帝誕辰日,要舉行東嶽大帝出巡的盛大慶典。屆時,鼓樂、旌旗、樓閣、亭彩為先導,舁神駕出巡。緊跟其後的是眾香會,身穿彩衣,邊走邊演,氣氛熱烈,吸引了不少京城百姓前來觀看。巡遊所經之路,“婦女滿樓,士商滿坊肆,行者滿路。”出巡之後,香客們還要回到大殿,給東嶽大帝進獻冠袍、帶履等供品,焚香後才算禮畢。然後“導者取醉松林,晚乃歸”。

文化特徵

東嶽廟廟會是北京城區及周邊地區民間香會聯合組織的重要文化空間。根據現存的會碑資料,北京東嶽廟集中了最多的香會組織。東嶽廟廟會的香會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慶司會、散司會、白紙神帳會、精忠聖會、山東撣塵老會等都是與東嶽廟屬性直接相關的獨特香會以及與行業有關的馬王老會、魯班聖會等。廟會期間,香會中的文會義務服務、行香走會,武會展示技藝,共同形成了具有神聖性的活動展示空間。
東嶽廟廟會具有地域性,是北京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清人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寫道:“至於都門廟市,朔望則東嶽廟、北藥王廟,逢三則宣武門外之都土地廟,逢四則崇文門外之花市,七、八則西城之大隆善護園寺,九、十則東城之大隆福寺,懼陳設甚多。
東嶽廟廟會還具有集市性。據東嶽廟的道士傅洞李介紹,清末的朝外大街依舊繁華,整條街店肆鋪戶綿延不斷,除生意直接依附於廟會的幾家香蠟鋪外,還有布店、食品店等各類專營商店。開廟的時候,廟內外都是攤販。廟外的攤販擺在朝外大街兩側,向東一直延伸到九天宮、十八獄廟。擺攤的大半都是祖孫父子數世相傳,固守一定攤位。開廟時,支棚搭架,陳設市肆。據20世紀30年社會調查統計,東嶽廟每年開廟44天,廟會攤位131個,擺在廟內的有賣小吃的,雜貨的,花鳥魚蟲的、雜耍的,還有套圈的遊戲。廟外有賣木材的、家俱的、食品的、鐵器的及日用百貨,還有說書的。此外,還有賣簪花的、賣吉祥魚和元寶的等等。廟會上的小吃有老北京的各種小吃,杏仁茶、茶湯、艾窩窩、扒糕、豌豆黃、糖葫蘆等等。除此以外,還有東嶽廟自製的名菜,如燒筍鵝,涼餅,有用蒸熟的糯米而加糖、碎芝麻做成的糌粑等。其中最有名的是“雄鴨腰子”和燒羊肉。廟會期間的娛樂也是五花八門,有傳統玩具蹬車、噗噗噔,還有看幻燈片、播放錄音、拉洋片的、投輪、套圈等等多種多樣。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東嶽廟廟會以東嶽大帝信仰為核心,以祈福文化為重要內容,體現出廣泛的民眾性,有利於社會和諧氣氛的營造。東嶽廟廟會習俗中凝結了眾多的傳統民俗樣式,為研究華北地區的民風民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保護措施

東嶽廟廟會作為華北地區廟會之一,是一種綜合性的民俗事象。它關係到宗教信仰、商業民俗、文藝娛樂等諸多方面,承載著大量的民俗事象,很早就受到民俗學者的重視。如1924年,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對東嶽廟進行考察,1939年葉郭立誠夫人一行調查東嶽廟會,以《北京東嶽廟調查》為名出版了調查報告。1946年,日本學者仁井田升在對北京工商業進行調查時,重點調查了東嶽廟廟會的行會活動。

保護單位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廟會(東嶽廟廟會)項目保護單位北京民俗博物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市朝陽區東嶽廟管理處)。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1999年,東嶽廟舉行了第一屆春節廟會,會期為正月初一至初六。
2006年廟會期間,東嶽廟廟會首推“請福匾”活動,朝陽區各街鄉還舉辦了東嶽廟廟會的首屆“東嶽廟”杯花會大賽
2012年1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東嶽廟舉辦了東嶽廟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