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廟會

無錫廟會

無錫廟會是江蘇省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廟會,又稱古會、山會、廟市、香會等,鄉間有“趕廟會”、“逛廟會”、“趕山”、“趕會”的習俗。廟會原為祭祀寺廟神佛而舉行的集會,地址一般設在寺廟所在地或附近地方,會間往往還要唱大戲,後來漸漸有商販加入,形成了祭神、遊樂、貿易“三合一”。無錫的廟會,絕大多數在春季舉行,從初春到盛春,幾乎接連不斷,尤以農曆三月為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錫廟會
  • 節日時間:三月二十八
  • 節日類型:宗教節日
  • 節日活動:到惠山朝拜
惠山東嶽廟廟會,興衰史,時間地點,其他廟會,廟會形式,廟會由來,

惠山東嶽廟廟會


出會那天,各路隊伍齊集,排列有序,掮旗打傘,敲鑼擊鼓,道子行牌齊全,有樂隊吹拉彈奏,江南絲竹,樂聲悠揚,有扮演戲文的,有走高蹺的,有玩雜耍的,有舞飛叉的,有拖毛竹爿的,有年輕婦女挑茶擔的,有扮三百六十行的,有扛大鑼,抬百寶箱的,有拜香唱和的,有挺著大肚子手執鋼刀扮劊子手的,且不同的行當,有不同的服裝,披紅掛綠,邊表演邊行進,煞是好看。

出會隊伍往往相沿數里,一次行會也需要幾個小時,很受歡迎,可謂觀者如潮。舊城的廟會,既是一次盛大的集活動,又是一次民眾性的傳統民俗文藝,體育的大會演,有的地方甚至還請專業戲班子做幾場大戲,城鄉居民利用廟會,在春暖花開時節,遊覽購物,走親戚,當地人家則一般都要備上幾桌飯菜迎客。
無錫三月香會的高潮是三月二十八日的惠山東嶽廟會,民間俗稱惠山廟會,或叫“老八謝”。惠山東嶽廟在惠山直街,廟為5間,3扇拱門,山門宏偉,殿宇空闊,大殿正中供奉氣宇軒昂的東嶽大帝。東嶽大帝是商糾王的國舅,即《封神榜》中的黃飛虎,被姜子牙封為東嶽大帝。東嶽大帝是道教所奉的泰山神,又稱東嶽天齊仁聖大帝,傳說是主死生的百鬼之主帥,掌管人間生死,具有五嶽神之尊的地位。相傳無錫惠山東嶽廟是東嶽大帝黃飛虎的行宮,所以廟門匾額上書“東嶽行宮”。 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是東嶽大帝生日,因他權轄諸神,所以這一天無錫各廟之神要全部出會前往惠山東嶽廟朝拜祝賀。前往朝拜的廟神老爺共有8位,故東嶽廟會民間百姓俗稱為“老八謝”廟會。“謝”為無錫方言的表音字,用以表示數量單位,“八謝”意為8次、8場。每一座廟的老爺要出一次會,8個老爺全部出堂,無錫百姓在這天一共可看到 8次出會,真是盛況空前了。
這八位老爺是當地民間供奉的在歷史上對地方和百姓有貢獻的人物,他們分別為:南門張元庵的張大帝張勃,相傳為漢代洽水能臣,曾在無錫開鑿犢山門,導太湖水入五里湖及內河,治太湖水患,利舟楫灌溉。南門塘涇橋的南水仙廟老爺王其勤,曾任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無錫知縣,築城抗倭,丈田清糧,減輕農民負擔。西門西水墩西水仙廟老爺劉五緯,曾任明代天啟年間 (公元1621—1627年)無錫知縣,率民修建芙蓉圩,治水排澇,治理地方政績卓著。北門北柵口延聖殿老爺周處,相傳為西晉武將,少年作惡鄉里,後幡然改過,才兼文武,成為衛國功臣。東門延壽司殿的南斗星君,為釀酒業供奉之神,稱為酒仙。此外還有北門府城隍殿老爺紀信和東門菱白田老爺、城隍老爺。後來無錫縣在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析為無錫、金匱兩縣,就又加上金匱縣新城隍老爺,去掉東門菱白田老爺,民間改稱為“新八謝”廟會。
惠山東嶽廟會8老爺出會場面壯觀,氣氛熾熱。出會隊伍的一般程式是先由官差開道,再有官差清道,然後有“四開槍、八馬吹”的儀仗,官差掮著廟神老爺的金字牌、百腳旗,吹鼓手、打鑼手吹奏鳴鑼,武士後面是紅、黃、綠、
白、青五色旗傘,再接著是 8個提爐手,手持銅香爐,異香撲鼻,簇擁著老爺的八抬大轎前行。出會的隊伍里有各種表演,走高蹺、抬槓、抬車、劊子手、囚犯、點肉身燈、手臂肉上吊銅鑼蠟釺、扛八寶箱、挑茶箱等等,還有手執香凳,一路又舞又唱的拜香隊伍,扮演各種戲文的唱戲隊伍。
無錫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的惠山東嶽廟會,在歷史上是蘇南一帶滬寧之間規模最大的廟會,屆時不但無錫城內萬人空巷,百姓爭相觀看,而且周圍江陰、宜興、武進及常州、蘇州、上海等地香客、百姓也專程趕來,商販們更是利用這一年一度的發財機會廣設,貨攤。無錫城至惠山的十里長街真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白天爭觀出會遊行隊伍,夜晚則燈火如海,絲竹聲聲,至子夜方消。
三月廟會的熱鬧過後,便進入陽氣充斥天地之間,萬物生長發育到達極盛的夏季,天氣要大熱,農田裡也要大忙了。

興衰史

無錫廟會,以20世紀30年代為盛,抗戰爆發後,各地廟會幾近銷聲匿跡,就是抗戰勝利以後,也未能再興。

50年代,一些地方在過去辦廟會的日期和地方,曾辦過物資交流會,1978年以後,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生活改善,各地又陸續恢復了廟會活動,以集為主,兼及游山,也有一些民眾性的文藝體育活動,如舞龍燈、調獅子、宣傳演出等。 舊時無錫城區的廟會與迎神賽會、節場同時進行。以十廟最著名,即夏曆二月初八祠山廟會(祠山廟全稱為祠山廣惠行廟,俗稱張王廟、張大帝廟),三月初九清名橋松滋王侯廟會,三月二十八惠山東嶽廟會,四月十五北門外府城隍廟會,五月十八北門外梨花莊延聖殿廟會,五月二十八舊城隍廟會,六月十一西門外太保墩劉侯廟(俗稱西水仙廟)會,七月二十五惠山張中丞廟會,八月十八東門外延壽司殿廟會,九月十九新城隍廟會。在這些廟會中,除七月二十五惠山“張大老爺”不出會外,其他各廟的“大老爺”都出會。出會時,把“大老爺”抬出,前有旗傘儀仗為導,並有執事隸役簇 擁,隨後有高蹺、臂鑼、大刀、馬叉、茶擔、輪車和扮演各種戲文的隊伍。無錫城區的廟會,盛於本世紀二三十年代。日軍侵占無錫期間,僅民國33年(1944年)三月二十八“府殿老爺”出過一次會;抗日戰爭勝利後,僅民國35年三月二十八惠山東嶽廟“東嶽大帝”出過一次會,以後廟會停止。

無錫農村的廟會,從夏曆正月初九泰伯廟會開始,接著是三月香汛,各地廟會不斷,至四月初八抵陀寺廟會結束,故有“落魄泰伯廟,收魂抵陀寺”之說。建國後,無錫縣未舉行過迎神賽會。

時間地點

◆梅村鎮 ◆洛社鎮石塘灣秦巷
正月初九 二月初二
◆江陰澄江鎮 ◆宜興分水
二月初八 二月十五
◆陽山鎮陸區 ◆江陰周莊鎮、璜土鎮
二月十九 二月十九
◆新區新 ◆洛社鎮楊市
二月 二月廿八
◆江陰利港鎮、馬鎮、 ◆江陰新橋鎮
二月廿八 三月初一
◆玉祁鎮 ◆堰橋鎮西膠山
三月初三 三月初三
◆錫北鎮張涇寨門 ◆大浮軍嶂山 
三月初三 三月初三
◆江陰文林西陽橋 ◆江陰青陽鎮、文林
三月初五、初六 三月初七、初八
◆宜興新建閘上 ◆江陰長壽鎮
三月初八 三月初九
◆鵝湖鎮盪口、東港鎮 ◆璜塘鎮、月城
三月十五 三月十五
◆江陰陸橋、瓠岱橋 ◆江陰峭岐鎮、月城黃橋
三月十七 三月十八
◆安鎮鎮查橋吼山 ◆東北塘鎮
三月十八 三月十八
◆錫北鎮八士芙蓉山 ◆堰橋鎮長安
三月十八 三月十八
◆江陰馬鎮鎮 ◆江陰長涇鎮
三月十九 三月二十
◆江陰南閘鎮 ◆東港鎮港下陳巷
三月廿一 三月廿二
◆江陰雲亭鎮 ◆江陰澄江鎮
三月廿四 三月廿七
◆惠山 ◆胡埭鎮
三月廿八 三月廿九
◆江陰華士鎮、夏港鎮 ◆江陰月城鎮
四月初一 四月初三
◆東亭鎮 ◆玉祁鎮
四月初八 四月二十

其他廟會

梅里泰伯廟會
泰伯即吳太伯,相傳正月初九是泰伯生日。泰伯三讓王位,奔無錫梅里創建吳國,開創吳文化。人們為了紀念泰伯造福江南的業績,在無錫梅里(今梅村)建有泰伯廟,每年正月初九泰伯生日,設有梅里泰伯廟會。這是無錫一年中的第一個廟會,城鄉百姓到此朝拜,盛況空前,歷年不衰。人們懷著虔敬的心情,祈望得到泰伯的庇護,所以鄉間流傳有“正月初九拜泰伯,稻穀多收一二百”的民謠。
土地廟會
農曆二月初二是田公田婆的生日,無錫鄉村農家在這天要準備好酒漿,到土地廟行祭,其原因是自農曆二月起,田事將逐漸忙起來了,祈求得到土地神的保佑,祝願農事興旺。無錫胡埭鄉二月初二有土地廟會。
農曆三月是無錫廟會的鼎盛期,無錫城鄉各處有堰橋西高山廟會、(山軍)嶂山真武廟會、洛社皋廟會、塘涌橋南水仙廟會、東北鄉芙蓉山廟會、錫南香涇廟會、楊市鄉茅岸廟會、宋帝廟會、錫西陽山廟會等,江陰宜興等處也有不少廟會、節場。

廟會形式

廟會包括兩種略有區別的形式,一種是市集形式,近似於節場,以商品交易為主,廟內祭祀廟神生日,並有演出等活動,民間也有廟市之稱。另一種是各廟諸神抬出廟外巡遊,再集中前往某處廟神生日的廟宇朝拜,民間俗稱為出會、行會、迎神賽會等。出會以祭祀與遊樂為主,輔之以商品交易。民間對廟市、出會這兩種形式區別並不十分嚴格,一般就統稱為廟會。

廟會由來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宗教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根。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民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 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民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載。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原來屬於宗教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裡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當地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民眾聚會的場所了。

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民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於近代。
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於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但各地區廟會的具體內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