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去世後也與學校結下不解之緣,他被奉為萬世師表,教育始祖,祭祀的廟宇也設在學校,也就是宋朝人記述的“即廟設學”,後人總結的“廟學合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廟學合一
- 歷史人物:孔子
- 解釋:即廟設學,後人總結“廟學合一”
- 記載:《周禮·春官》
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去世後也與學校結下不解之緣,他被奉為萬世師表,教育始祖,祭祀的廟宇也設在學校,也就是宋朝人記述的“即廟設學”,後人總結的“廟學合一”。
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去世後也與學校結下不解之緣,他被奉為萬世師表,教育始祖,祭祀的廟宇也設在學校,也就是宋朝人記述的“即廟設學”,後人總結的“廟學合一...
蘇州文廟府學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於景祐二年(1035年)創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歷史。范仲淹出任蘇州知州的次年,在南園遺址上,設學立廟。廟學合一(即文廟府學合一)...
柳州是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唐以後,唐玄宗追封孔子為文宣王,舉國祭孔,孔廟又稱文廟,廟學合一,既祭祀孔子,又施教育人。柳州文廟始建於唐貞觀初年。1928...
廟學合一的體制,使得孔廟與學校功能的結合,學中設廟,在學生此學習文化禮儀的同時,也傳播了孔子的儒學思想。孔廟建築包含的傳統建築文化中也蘊藏著儒家學制與古代...
開發中,未盡統計 故名 孔廟、文宣廟、龍仁夫書院 門票 免費 體制 廟學合一 文化活動 問津論壇、祭孔大典 目錄 1 書院簡介 2 廟學簡介 3 歷史沿革 ...
“廟學合一”是文廟最顯著的特點。早年平山文廟建制沿用傳統的“左廟右學”,直到清末形成“中廟、右學、左書院”的格局,這種建制在中國實屬少見,只有上海嘉慶...
在大成殿庭院東西兩側,還有體現“廟學合一”的東西明倫堂。崇聖殿東側有二賢祠和倉聖祠。二賢祠是鄉人紀念明洪武年間被貶謫至文廟講學十餘年的兩位文人學士而建...
郾城文廟始建於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歷經宋、元、明、清千餘年,屢經興廢。現存建築建於明朝中期,位於漯河市黃河西路,郾城區文化局內,為廟學合一,東為...
宿遷孔廟又名黌學,學宮,為廟學合一的場所。據考,宿遷孔廟自元代開始創立。《宿遷縣誌》記載,原孔廟在治所南1里(今項王故里南)規模較小。明成化五年(1469年)...
雖然,歷史上文廟和教育緊密相連,往往是“因廟設學”、“廟學合一”;但就璧山而言,直指漢代的“學校”就是“廟學”,尚無確切的依據。此外,還有的研究者認為...
占地面積21000平米,廟學合一,完整地保留了校園內廟(大成殿)、堂(明倫堂)、閣(奎星閣)、祠(文天祥祠)四位一體的傳統文化建築,加上現代化的教育設施,傳統與現代...
元泰定四年(1327年)始建廟學合一的建築群。 崇明學宮風景(二)(13張) 自宋、元至明代中葉,崇明諸沙飽受海潮侵襲,州、縣治城被迫五遷六建,學宮也隨之屢建...
宿遷孔廟,又名黌學、學宮,為廟學合一的場所。據《宿遷縣誌》記載,原孔廟在治所南1公里﹙即今項王故里南﹚,規模較小。明成化五年﹙1469年﹚督學御史謝遷改建...
首爾成均館(韓國文廟)是以中央官學成均館為中心形成的輻射全國的廟學合一體系,至今仍在規範有序的運行。成均館位於韓國首爾市中路區明倫洞3街53號,如今與著名...
濟南府學文廟明倫堂 明倫堂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檐下斗栱,施彩畫,是文廟內專司教育之職的場所,體現了文廟的“廟學合一”。1950年代被國小拆除以修建教學樓。...
始建於北宋寶元二年(1039),到了明清時期,台州文廟府學規模有所擴大,是當時台州最大的文廟府學,呈現出右廟左學的新格局,開創了台州文廟“廟學合一”的新體制...
它既有其它文廟的共性,又具備自己的個性,至清代光緒十三年(1887年)闢為中丘書院,是祭祀孔子和教育、督導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兼廟學合一之特性。...
文廟是中國古代社會裡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築,是祭祀歷史文化名人孔子和唯一官司辦的學府,是中國封建社會裡廟、學合一的教育機構。 寧遠縣文廟在我國現存的文廟真建築...
上海文廟建於清鹹豐五年,是上海中心城區唯一一座祭祀中國傑出思想家、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的廟學合一的古建築群,是源遠流長的儒家文化聖地。...
建制則沿用“左廟右學”的規制,就是文廟在左而學校(古稱儒學,今耀州區委院內)在右,與明清以來“廟學合一”的設定不同。[1] ...
1801年重建,1810、1836、1846年又相繼擴建和修葺,文廟樓閣日臻完善,氣勢恢宏,十分壯觀,一座絕無僅有,廟學合一的孔聖之廟傲然屹立於萬溶江畔,堪稱湘西建築群體之最...
寧遠縣城南三十公里處的九疑山,是中華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廟。...教育家孔子的廟堂,又是古代社會官辦的學堂,它是廟學合一的教育機構,是傳播儒...
尼山孔廟是封建社會尊孔讀經、崇德報功的產物,也是我國古代教育體制中廟學合一的典型建築。尼山建築群雖經歷代興衰,依然保持了頑強的生命力,這和歷代統治者尊孔崇...
文廟修復的另一目的,還在於挖掘文廟內在文化價值,文廟在歷史上不僅僅是祭祀孔子和弘揚儒學的地方,自古以來廟學合一,這裡也是一個教育場所,文廟內設有專司教育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