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簡介
寧遠縣文廟,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於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明、清兩代歷次重修,後存建築為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至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榮祿大夫
石煥章選址重建,歷時十載,耗銀六萬餘,占地7000平方米。整座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精美,規模龐大,給人以古樸、莊重、雄偉之感,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
寧遠縣文廟以精美的石雕著稱,特別是20根整體高5米的灰色大理石蟠龍舞鳳石雕柱採用高浮雕鏤空工藝,十分精美,為全國古建築中所僅有的,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被人們稱為“國寶”,廟內眾多有石雕裝飾相互輝映,包括了石雕的全部工藝手法,猶如一座完美的石雕工藝博物館。
寧遠文廟自北宋以來,歷經宋、元、明、清十餘次維修及重修,後存建築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邑紳稟請石煥章改建於城西。整座文廟建築規劃合理,結構科學,排水迅速、房屋裝修藝術的地方風格、民族風格十分濃烈。體現了古代勞動人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1996年11月,經國務院公布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置
基本建築
走進
寧遠縣文廟大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寬廣的庭院,草茂花繁,飛紅滴翠,宛如一座花園。園的前端,有一泮池,形若半月,全為條石構成。池內種有荷花,亭亭如蓋,生趣盎然。與泮池相映生輝的欞星門,亦為青石結構,上鐫麒麟獅象,跳躍奔突,栩栩如生。然後是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崇聖殿(後殿),層層遞進,深邃曲折。大成門並排三扇,高達丈余,氣勢雄偉,東西並列鄉賢、中宦兩祠,進入大成門,整個成殿便映入眼帘,頓覺滿目生輝。
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廟主體。殿宇軒昂,高達5.7丈,為
宮殿型結構。前有青石坪台,坪台外有一青石鋪就的庭院,可容數千人,肅穆開闊。大成殿周圍牆上畫有《聖跡圖》,記載孔子生平。其後即崇聖殿,其布局結構,僅此於大成殿,左右為東西廡。抬頭看去,紅牆琉璃瓦,斗拱飛檐,層層而上,如翼欲飛。大成殿內上首,金漆木雕孔子神位即供於此。但在“
文化大革命”期間已毀,現只留石座一方,新畫孔子一幅。
石雕
寧遠文廟的精華之處,莫過於石雕。大成殿前丹墀刻有五龍浮雕,一眼望去,逐浪翻波,時隱時現,仿佛水花在濺,濤聲在響。環繞青石坪台的20方石雕,刻有各種形體的飛禽走獸,或站或坐,或升或降,或雙戲,或單飛,多姿多態,妙不可言。所有石雕藝術中,尤以20根龍鳳青石柱吸引人。石柱高約8米,直徑約40公分,你看那龍,張牙舞爪,似在翻江倒海;你看那鳳,展翅飛騰,直覺習習生風。
文廟現狀
過去,文廟是歷代統治者“祭孔”的地方,現為人們工余、課餘進行文化娛樂、體育鍛鍊和瀏覽的場所。寧遠古城西廓有一群巍峨的宮殿式建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十分顯目,它就是名聞遐邇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疑山風景名勝區重要人文景觀——寧遠縣文廟。
文廟歷史
寧遠縣文廟,原建在距
寧遠縣的城東11公里的
泠道縣故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縣城易名遷址,隨縣城遷建於今地,又名學宮,是祀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廟堂,又是古代社會官辦的學堂,它是廟學合一的教育機構,是傳播儒文化的神聖殿堂。
寧遠文廟歷史上曾多次進行修繕。明代洪武二年(1369)、永樂十七年(1419)至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十五年(1536)、嘉靖二十六年(1547)數次重修;清代康熙七年(1668)至二十年(1681)、乾隆三十三年(1768)兩次重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寧遠縣鄉紳以舊文廟靠近商業街市地帶建議遷址改建,稟請
石煥章主持重建寧遠文廟工作,由石煥章選址,縣人黃習溶等邑紳捐銀重建文廟,共籌集白銀六萬餘兩,歷十個冬春,於光緒八年(1882)竣工,成為當時“湖湘之最大”文廟。
近代,教育的普及,文廟推動學校的教育功能,被闢作“民眾教育圖書館”。
1926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文廟被作縣農運的中心,成了農會、工會的辦公地點,後又在廟內先後辦了平民女子習藝工廠、縣立女子高等國小等。
1937年,日寇進逼長沙,省會湖南私立育群中學(長沙市八中)遷來
寧遠,占用文廟作校舍,直至1951年遷出。隨後,文廟被占作縣直屬糧庫的糧倉。直到1959年文廟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糧倉才遷出。
1959年3月,省文化廳撥款3000元,對鄉賢、名宦兩祠作了簡單的裝修,縣文化館及縣文化藝術學校遷入文廟,鄉賢祠改作圖書室,名宦祠作為文藝學校的辦公及教師、女生住房,西廡作教室,當時大成殿的廒倉尚未來得及拆遷,作藝校的男生宿舍。後來男宿舍搬到二中建在文廟後園內的一棟平房裡。文廟外園東邊圍牆一帶,則被縣發電廠占用,電廠在圍牆上挖了兩個大洞,作為鍋爐門,牆外蓋起了鍋爐房,南邊照壁下搭建了廠棚,堆放燃料(當時以木柴作燃料燒鍋爐)。這期間,儘管文廟先後被各機關、學校、倉庫占用,但均未開前門,來文化館借書的讀者,也只能從東側騰蛟門進入,仍然是封閉狀態。
1963年10月,省撥款5萬元整修文廟屋面,防滲治漏,保護和延長這處古建築的使用壽命。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文廟首當“破四舊”之沖,一批造反的“紅衛兵”衝進文廟,半天內砸毀文廟精美石雕達48處,精美的石雕受到摧殘,並準備下午來卸瓦拆房,後來,據說是為首的紅衛兵“頭頭”回家後肚疼不止,又遭其母責罵,才沒有率隊再來,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
1967年,縣文化系統“造反派”為緊跟“大好形勢”,表現自己是革命民眾組織,將兩側廂房闢作展廳,用膠合板封上大成門的浮釘,寫上毛主席手體詩詞,在照壁上開了可供汽車進出的大門,園內立滿了水泥預製板語錄牌,拆除大成殿的孔子神龕、皇帝題匾。以毛澤東歷史照片為主要內容,把文廟命名為“毛澤東同志光學形象敬仰館”。
1973年,國務院再次行文,要求各地保護歷史文物,文廟重新立起了“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誌牌。
1974年夏,省撥款3萬元,翻修文廟大成殿。
1976年,文化館、圖書館恢復建制,兩單位分別以文廟作辦公用房和住房。
1979年,縣文化局從文教科中分出建制,借住文廟西廂房辦公。
1981年,省撥款4.2萬元維修大成殿及崇聖祠。
1983年,省人民政府重新頌文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財政撥款1.4萬元為大成殿、大成門、鄉賢名宦兩祠重施油漆。
1984年,修復“文革”中被封閉的步賢坊,封閉了開在照壁上的大門。自1982年起,開始在大成殿售票參觀,每票人民幣兩分,後改為五分,並在步賢坊收票,收入主要用於解決文廟內衛生維護支出。
1985年,縣政府限期拆遷了“文革”中建在步賢坊門口的水果店。這年的3月,縣文物管理所正式成立,文廟作為民眾遊覽的場所,正式開放。9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周令釗先生帶領九名學生來寧遠採風,對文廟的高浮雕鏤孔石雕,作出了可與故宮太和殿丹墀比美的評價。
1987年,九疑山風景名勝區正式經省人民政府公布,我們印刷了膠印彩色門票,並標上了九疑山風景名勝區遊覽紀念,將寧遠文廟作為九疑山風景名勝區的旅遊景點,對外宣傳和對外開放。
1989年,省文物局撥款2萬元,我們修復了大成殿木質頁子門,縣財政撥款1萬元,在大成殿重塑了孔子座像。自1987年,縣圖書館開始遷出文廟起,占用文廟的老年人體協活動中心、縣文化局陸續外遷,至1989年冬已全部遷出。為了加強安全保衛與售票參觀,占用文廟後園的縣文化館也另闢大門出入,不再由文廟進出,文廟開始向專供遊覽的景點過渡。
1995年8月6日,國家建設部和
國家文物局的古建專家
鄭孝燮、
羅哲文先生來寧遠考察,被寧遠文廟精美壯觀的石雕龍鳳柱群所吸引,留連忘返,讚不絕口稱其為“不愧國寶”。
1996年11月21日,國務院正式行文公布寧遠文廟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中國文物報》刊登了我的文章《中南最大的孔廟——寧遠文廟》,寧遠文廟正式通過國家級媒體走向海內外。嗣後,台灣喜義市崇聖博物館又發行了明信片《寧遠文廟大成殿》的照片。
1997年,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編撰的大型文獻性圖書《中國風景名勝大觀》(古蹟券)收入寧遠文廟照片。此書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並向各國駐華使館贈送和向海外發行。寧遠文廟作為國家著名名勝古蹟,由國家主管部門和出版機構推向世界。每年接待遊客逐年遞增。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一些學者訪問了寧遠文廟。
寧遠縣文廟坐北朝南,東西寬60.2米,南北長170.8米。占地10282平方米。建築物採用中軸線對稱式布局,中軸線上自南至北建築分別為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兩側對稱式排列著登聖坊、步賢坊、騰蛟門、起鳳門、鄉賢祠、名宦祠、東西廡、尊經閣、明倫堂建築。大成門及鄉賢、名宦兩祠建築相連形成一道東西屏障,將文廟分隔成前園與後院兩進院落,園中池映風荷,綠樹扶蔭,欞星門石坊峙立,一派中國園林景色;院內建築,曲廊環回將東西廡、大成殿、尊經閣、明倫堂、崇聖祠連線在一起,為典型的中國四合院式建築風格。中國石雕是
寧遠文廟建築裝飾的特色,它不僅擁有全國古建築中唯一的龍鳳石柱群石雕,還有月台圍欄石雕、丹陛石雕、欞星門石坊石雕,及三對立獅石雕,這些石雕的工藝手法囊括了高浮雕、鏤孔、淺浮雕、線刻等,工藝精湛,造型生動,線條柔和。壯觀的石雕與朱梁黃瓦的宮殿式建築相映生輝,吸引了無數來九疑山旅遊的客人,為之驚嘆。
主修人
清同治末年至光緒年間,
石煥章主持寧遠文廟重建全盤工作,並親自為寧遠文廟選址城西。
石煥章是寧遠文廟重建選址人、倡建主持人和工程主要負責人,現寧遠文廟已成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老人指認寧遠文廟門樓上的“道冠古今、德配天地”等多個字均為石家洞人石啟輔所寫。
寧遠文廟主修人簡介
石煥章(1815—1879),字麟祥,號玉成,寧遠縣石家洞鄉人(今
鯉溪鎮人),清湘軍將領。清鹹豐元年(1851)至同治十一年(1872),為清政府鎮壓太平軍和苗族起義。鹹豐二年(1852),太平軍攻占
全州,永州危急,石煥章奉令從
長沙回鄉招募鄉勇1000人,組建疑勇營開赴永州守城。鹹豐四年(1854),將組建的疑勇營改為鳥勇,布防
石家洞,先破義軍於小茗洞和柏萬城,繼則協同
王鑫鎮壓蕭元發義軍。鹹豐九年(1859),石達開率太平軍入寧遠,
石煥章於石家洞設計用滾木、石塊打死方銀林部700餘人。同治二年(1863),又為
席寶田往贛皖鎮壓
太平軍。同治六年(1867),協助
席寶田往貴州鎮壓苗族起義,累官至花翎三品銜補用道,詔授一品
榮祿大夫,並御賜“榮祿第”宅第。嗣後,退職還鄉,常於書法家何紹基來往,著有《蒔花堂詩集》。他所輯《九嶷山詩圖》,留有
何紹基詩及書法,為寧遠文物珍品。又倡首主持重建
寧遠文廟,與黃習溶等邑紳捐銀,共籌集白銀六萬兩,為期10年竣工。
石煥章其人
石煥章於清鹹豐年間組建“疑勇營”、“鳥勇營”等營,先後在寧遠縣招募湘軍兵勇1800餘人(其中在石家洞招募300餘人,石家洞湘軍有100餘人戰死沙場,其餘大部分獲得軍功,使
石家洞成為湘軍發祥地),轉戰10餘省,從征萬里,先後平定太平天國起義軍和貴州苗族起義軍。其舊部遠赴山東剿捻、隨
左宗棠收復新疆、赴越抗法、參加
中日甲午戰爭抵禦外侮,成為民族英雄和國家棟樑之才,致使“鳥勇營”聞名於湘中大地,威震
湘南,從而成為“勤王之師”,石煥章亦是永州湘軍文化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石煥章廣泛結交達官貴人和社會名流,他與書法家何紹基、兩江總督劉坤一、南洋大臣
沈葆楨、湖南巡撫
陳寶箴、湖廣總督
官文、江西補用道王方晉等人比較相熟。石煥章於清同治年間所輯的33塊“九疑山詩圖石刻”,其中就有
何紹基、
陳寶箴、
劉坤一等十餘人的題刻,是寧遠文物鎮館之寶,已被列為
國家一級文物。
湘軍故里“榮祿第”
“榮祿第”,是晚期湘軍將領石煥章故居,始建於清代,位於湖南寧遠石家洞新屋村,是光緒皇帝御賜的“榮祿第”宅第。石煥章為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和貴州苗族起義,長達20餘年,累官三品補用道,清光緒四年(1878),光緒皇帝詔授一品
榮祿大夫,並御賜宅第。
榮祿第門前的池塘叫“謙福塘”相傳是光緒皇帝取的名字,大門上的門樑上懸掛有光緒皇帝御賜“榮祿第”三個鎏金大字的牌匾,門外擺放有一對石獅子。故居裡面有六廂房和客廳以及附屬產業,天井有12個,規模相當大,房子裡面有很多石刻,連茅坑上的石塊上都刻滿字。石煥章率部先後攻下
太平天國的首都南京城、攻破貴州苗寨,湘軍大量搶掠錢財,致使他一度成為寧遠首富,就連“榮祿第”房頂上面蓋的瓦片都是用銀子製作的,可見其十分富有。榮祿第歷經民國匪亂、文革動盪多次洗禮,幾經破壞,已嚴重失修,極需政府部門保護和維修開發。
“榮祿第”是湖南永州地區少見的大夫第,亦是
寧遠縣僅存的一所湘軍將領故居,它是晚晴湘軍歷史的見證物,也是湘軍起源地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