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孔廟

宿遷孔廟

宿遷孔廟又名黌學,學宮,為廟學合一的場所。據考,宿遷孔廟自元代開始創立。《宿遷縣誌》記載,原孔廟在治所南1里(今項王故里南)規模較小。明成化五年(1469年)督學御史謝遷改建。明萬曆五年(1577年),因宿遷舊城經常受水患威脅,知縣喻文偉將縣城北遷至馬陵山麓。崇楨八年(1635年)知縣王芳年將孔廟遷建於城南靈傑山(即今址)。2016年宿遷中學啟動老校區改建工程,按照設計方案,宿遷孔廟將逐步恢復到明清格局。將要重建文昌殿,約禮堂及附屬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宿遷孔廟
  • 地理位置:宿城河清街南
  • 占地面積:10餘畝
  • 著名景點:大成殿
簡介,構成,歷史,

簡介

宿遷孔廟,位於宿城河清街南,占地10餘畝,系仿曲阜孔廟而營建,周圍紅牆環抱,建築精美宏大,布局嚴謹。據同治《宿遷縣誌》學宮圖記載,宿遷孔廟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主體建築為中軸線,軸線左右建築,對稱排列。中軸線自南向北的建築主要有照壁(宮牆數仞)、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廂房對稱於兩側,組成三進院落。主要建築均覆琉璃瓦,正脊飾寶頂、蟠龍。

構成

大成殿,為孔廟的主體建築。"大成"表示孔子在中國思想文化上做了"集大成"的工作。現存大成殿為明代建築風格,面闊20米,進深13米,檐高7.8米,脊高11.25米,磚木結構,展角飛檐,斗拱巨大。房頂覆蓋黃色琉璃瓦,屋頂展角飾走獸6個,表示尊貴的象徵。大成殿前有東、西兩廡各四間,兩廡為卷棚懸山頂,左右對稱,布局規整。大成殿內原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共17尊,後置木龕,龕內置"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龕前置祭案。兩廡,亦供奉歷代賢儒塑像,其泥塑、木雕等表現手法各異,造型生動,栩栩如生。
大成殿前為戟門,戟門前為欞星門。天上的文星乃欞星,以欞星命名,意為孔子及其弟子都是天上文星下凡的天才。欞星門為石質結構,三門四柱,每柱頂雕一隻辟邪神獸,神獸伸頸,似仰天長嘯,人們稱之為"望天吼"(石雕神獸現存項王故里內)。
欞星門前有泮池,為一半圓形水池。古時皇帝立的太學名為璧雍,因其四周環水,中央築起高地建堂,俯視其形,如同一塊圓形中間有孔的玉璧;諸侯之學,次於皇帝,以半水環之,故稱泮宮,此即為"泮池"名稱的由來。後常以"入泮"指入學,就是由此而來的雅稱。孔廟現存的泮池俗稱月牙池,直徑50餘米,南北長約26米,泮池周圍環以漢白玉石欄。
泮池再向南為石照壁,上書"宮牆數仞"幾個大字。"宮牆數仞"的典故出自儒學經典《論語·子張》,原語是孔子的學生仰慕孔子的學問,曰:"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人。"後人引用此語,意在勉勵學習。
大成殿後為明倫堂,建於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明倫堂的兩廡對稱,東廡為博文齋,西廡為約禮齋。明倫堂後有二層殿堂,樓上為尊經閣,下為文昌殿(建於道光二十年)。學宮東院有忠義祠,向後依次為更衣所、二門、教諭署、崇聖祠,西院有節孝祠,向後依次為省牲所、二門、訓導署、文帝後殿等。

歷史

宿遷孔廟(學官),與全國各地一樣,作用大致有三:
一、祭祀孔子。明清之際,在大成殿舉行祭孔儀式,由知縣率眾儒生,在大成殿舉行祭孔儀式,具祭品,奏樂,向孔子木主(牌位)致祭。新知縣到任時,也要往孔廟祭祀孔子。
二、作為縣學教育場所。在明清科舉制度下,縣設縣學,四鄉有鄉社學,縣學設在學宮內。
三、作為縣試場所。學宮為科舉考試進行縣試的場所。明清時期,縣學及鄉社學在學宮大成殿內考試,縣試取得名次者,參加府試,考取者稱為秀才,秀才可以到省里參加鄉試。
清末民初,由於無人管理,加之受自然、人為破壞,孔廟建築大部分損壞。如今僅存大成殿、東西廡、泮池等。
這些建築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滄桑,已成為宿遷地區為數不多的古建築,在蘇北地區也極少見,它對於研究孔廟的建築史及明清之際的教育制度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宿遷孔廟先後列為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授予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並幾經修繕,進行規劃保護。如今,這座雄偉壯觀、莊嚴肅穆的古建築面貌一新。宿遷孔廟代表了宿遷的古代文化精品,記載了宿遷的歷史變遷,具有較高的科學、歷史及藝術價值,表現了人民民眾創造歷史的聰明才智,正在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