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廖承志與日本》
- 作者:吳學文 、 王俊彥
- ISBN:7801997727、 9787801997722
- 頁數:495頁
-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9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尺寸:23.8 x 16.8 x 3 cm
- 重量:798 g
- 條形碼:9787801997722
- ASIN:B0011C2TSM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共黨史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9月1日)
平裝: 49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1997722
條形碼: 9787801997722
尺寸: 23.8 x 16.8 x 3 cm
重量: 798 g
作者簡介
吳學文,1923年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參加抗日戰爭。曾任新華通訊社編輯、記者、駐東京特派記者、國際部編委.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現為院)研究員、顧問、研究委員會委員。1993年離休。現任中華日本學會顧問、中日關係史學會名譽會長、中日新聞事業促進會顧問、太平洋學會理事.中日友好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研究報導日本問題50餘年,1954年以來,多次去日本訪問、考察、講學。著有《東瀛展望》、《風雨陰晴——我所經歷的中日關係》:合著《日本外交軌跡》、《當代中日關係》:主編《十字路口的日本》、《友誼鑄春秋——為新中國做出貢獻的日本人》等。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日本問題的文章。
內容簡介
在編寫《廖承志與日本》時,有以下想法。首先,想通過廖承志與日本的關係,部分地反映近百年的中日關係史。廖承志可謂中國人與日本關係最深者,他把日本稱為第二故鄉。廖承志1908年9月25日生於日本東京,青少年時期在日本上學生活11年,20年代在日本參加中共“東京特支”革命活動,曾經兩次被捕,進行英勇鬥爭。1928年在早稻田大學第一高等學院留學時繼續從事革命活動,被日本當局拘捕並驅逐出境。在中國人民反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戰爭中,他於1937年春在延安主辦《解放》周刊,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陰謀。同年冬,黨中央派他到香港主持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的工作,團結大批愛國華僑和國際友人支援中國抗戰,指導東江和瓊崖游擊隊迅速發展,組織名聞世界的秘密大營救,使大批文藝界名人脫險。新中國成立後,他主持對日工作,在開展“民間外交”發展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和爭取改善兩國關係,促進中日邦交正常化和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等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貢獻尤其具有重大意義。因此,他的經歷與辛亥革命之後的中日關係史密切相連,正如日中友好協會理事長宮崎世民所說:“如談論日中友好關係的發展,離開廖公是無法談的。”
第二,我們試圖寫出對日工作機制。中日民間外交,是中日關係的一大特點,也是國際關係中的一大創舉,是根據當時中日兩國人民所處的國內、國際形勢而展開的。它從經濟、文化交流開始,逐漸積累和創造條件,來推動官方關係的前進。為此,國務院設立了外事辦公室,由陳毅、廖承志任正副組長。外事辦公室下設日本組,由廖承志召集各部門有關日本的涉外幹部開會,傳達、討論、研究、學習對日方針政策和對日工作,形成了上情可以迅速下達,下情可以迅速上報,會議的決定可以落實到行動,行動中遇到了問題可以及時解決的機制。與會者基於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對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日本工作和制定對日政策的崇敬和愛戴,對廖承志同志的愛戴和領導藝術的心悅誠服,對從事對日工作的使命感和光榮感,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奮鬥,富於行動和實踐,從而可以迅速地集中而有效地發揮各部門的對日工作力量。書中列舉趙安博、孫平化、王曉雲、肖向前等同志奮力開展對日民間外交的事跡,說明對日工作機制的重要意義。
第三,我們想努力寫出廖承志的魅力。廖承志是個性格鮮明的人物,中外人士異口同聲稱讚他談吐文雅,才華橫溢,風度瀟灑,豪放幽默,心胸寬廣,肝膽照人,坦率誠懇,平易近人。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東瀛少年生活
第二章 參加抗日戰爭
第三章 新中國對日“民間外交”
第四章 推開中日民間往來之門
第五章 破冰之旅
第六章 注意與官方接觸
第七章 審判日本戰犯
第八章 大力發展中日“民間外交”
第九章 中國對日政治三原則
第十章 中日貿易三原則
第十一章 支持日本人民反美愛國正義鬥爭
第十二章 廖承志、高碕達之助《備忘錄》
第十三章 中日友好事業日益發展
第十四章 關心對日新聞事業
第十五章 沉重打擊佐藤內閣的反華政策
第十六章 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十七章 中日友好協會代表團訪日
第十八章 中日締約及隨鄧小平訪日
第十九章 率“中日友好之船”代表團訪問日本
第二十章 不幸猝然和辭世
第二十一章 身邊工作同志憶廖公
附:廖承志與日本交往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