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分巡院院使,使職名。唐代宗寶應(762—763)中劉晏為度支鹽鐵轉運使,自淮北列置巡院,搜擇能吏以主之,使江淮錢米轉運入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度支分巡院院使
- 性質:使職名
- 朝代:唐朝
- 職責:主巡院事
度支分巡院院使,使職名。唐代宗寶應(762—763)中劉晏為度支鹽鐵轉運使,自淮北列置巡院,搜擇能吏以主之,使江淮錢米轉運入京。
度支分巡院院使,使職名。唐代宗寶應(762—763)中劉晏為度支鹽鐵轉運使,自淮北列置巡院,搜擇能吏以主之,使江淮錢米轉運入京。沿革使職名。唐代宗寶應(762—763)中劉晏為度支鹽鐵轉運使,自淮北列置巡院,搜擇能吏以主...
三司使 三司使是三司長官,其權位之重,與執政無殊,號稱“計相”。《宋史、職官志二》說:國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總國計,應四方貢賦之入,朝廷不預,一歸三司,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曰“計省”,位亞執政,目為“計相”。副長官為三司副使。北宋前期,中書門下主管民政,樞密院主管軍政,三司主管...
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真宰相之任,參知政事為副相,總揆行政;又設樞密院掌軍事,轉運使司、鐵鹽使司、度支使司等三司掌財政,這樣形成行政、軍事、財政三權分立的局面,宰相的權力大大削弱。六部的權力也被不斷增設的機構所侵奪。如吏部,權歸審官東院、流內銓、審官西院、三班院;戶部,權歸三司;...
另外戶部巡官二人,主事四人,度支主事二人,金部主事三人,倉部主事三人。 五代 五代亦設三司,較之唐時期的三司發生很大的變化,其一,天成元年(962)將三部門由宰相一人專判,其二,設定三司使。長興元年(930)張延郎以工部尚書充三司使,“三司使之名自此始”其三,職能有所變化,五代時期三司得職能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節度使、副大使知節度事、行軍司馬、副使、判官、支使、掌書記、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同節度副使十人,館驛巡官四人,府院法直官、要籍、逐要親事各一人,隨軍四人。節度使封郡王,則有奏記一人;兼觀察使,又有判官、支使、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又兼安撫使,則有副使、判官各一人;兼支度、營田、...
仍取度支官畜及車,均融船員般送,請各委當道節度及當城兵馬使與監軍中使並度支和糴巡院官同受領,便計會和糴。各量人戶墾田多少,先付價直,立限納粟;不願糶者,亦勿強征。其有納米者,每米六升,折粟一斗,應所糴得米粟,亦委此三官同檢覆,分於當管城堡之內,揀擇高燥牢固倉窖等收納封閉。仍以...
三司使 三司是北宋前期最高財政機構,號稱“計省”。唐末稅法混亂,田賦、丁稅的收入無法維持王朝的龐大費用,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鹽鐵和度支。五代後唐明宗始設鹽鐵、度支和戶部“三司”,宋初沿之。三司的職權是總管全國各地之貢賦和國家的財政。長官是三司使,其權位之重,與執政無殊,號稱“計相”。《宋史...
巡撫。從明宣宗(1426—1435年在位)開始,政府派到地方巡撫的中央大員也逐漸固定駐在地方,巡撫也成為專門的職官,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以及總兵也成為其下屬。總督。成化五年(1469年)時,明初用兵時派出的總督軍務的部院官(六部、都察院)也變成常設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其轄地廣,地位和職權又在巡擾之上...
亦另査懲辦。1907年06月25日,良吏辭官,永興郡守李鼎煥氏,辭職理由概聞該郡朱哥女獄事,分派總巡金榮洙氏,暗使隱獄,屍親告發郡庭,巡檢輩討食五百元,現露金巡檢,自愧私囑於補佐官石川氏,郡主林始英首書記高亨圭兩人,縛致猛杖五十度,迫逐官署,使郡守不得措手,不勝忿忨,決然辭歸。
巡閱使(控制兩省或兩省以上,如1918年9月【張作霖】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為三省最高軍政長官。)都督(即督軍、督理、督辦,一省最高長官,轄軍、民兩政,省長為虛職。附:北洋政府時期,以熱河、察哈爾、綏遠等地區為特區,置都統為地方軍政長官。)幫辦(一省當中的二把手。)鎮守使(一省之內劃分幾個...
唐代御史台分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明代改御史台為都察院。各省設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為長官,掌司法與監察,有監司之稱。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為長官。諫官的設定比監官早。春秋初年齊桓公設大諫,為諫官設定之始。晉國的中大夫、趙國的左右司過、楚國的左徒,都屬於諫官性質。秦漢時...
一,原邊務收支局,改為度支局,一,原設關外學務局,改為提學司。一,原設康安道,改為提法司。一、原設邊北道改為民政司。以上各官廉俸公費,邊務大臣向由川省撥解,其餘系由邊務經費項下開支,建省之後,即由四川解款項下支給。查四川解款邊務大臣,年支公費銀三萬兩,新軍五營,西軍三營,炮隊...
為了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監察,唐貞觀初,不定期派遣巡察使、安撫使、存撫使等職官巡察天下諸州,考核吏治。神龍二年(706年)置十道巡察使,按舉州縣,兩年一替。景雲二年(711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為常設官員。開元二十年(732年)改稱採訪處置使,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稱觀察處置使。實為各州刺史之上的...
水陸發運使是指中國官名。始於唐代,管理洛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間的糧食運輸事務。後設江淮轉運使,掌東南各道的水陸轉運。又設諸道轉運使,掌全國穀物財貨的轉輸和出納。唐太宗以後,多與鹽鐵使並為一職,稱鹽鐵轉運使,一般由宰相兼任,並於諸道分設巡院。宋初,為集中財權,改設專職的都轉運使、...
他曾說:“若刀筆吏,知利不知義,知刻薄不知大體,用之任風紀,使人輕視朝廷。”況鐘書吏起家,能被皇帝直接任命為正六品的官員,可見況鐘很得成祖的賞識。從此況鐘更加勤於職守,凡冊立后妃、東宮、藩王、帝女下嫁、朝覲貢舉等重大典禮,皆動無遺漏,得到朝官的賞識。永樂十五年(1417),朱棣再次北巡,況鐘以...
北宋元豐改制之前,三省六部制名存實亡,通判的選任方式由申官院負責,在景祐二年(1035年)五月,宋仁宗...宋神宗時期曾下詔,各路的路級監察官察巡到部下通判政績最優秀者,並且還未經朝廷升職的,可以上書中書...清代雍正初年實行耗羨歸公,支發各官養廉銀後,養廉銀遂成為有清一代與正俸並行的俸祿制度。通判由於...
內國史院掌記注皇帝起居、詔令,收藏御製文字;內秘書院掌撰擬對外文書及敕諭、祭文等;內弘文院掌注釋古今政事得失,為皇帝進講,為皇子侍講。 學官 學官又稱教官,是指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 傳說夏代就有學校。最早的學校叫庠(xi_ng)、序、校,以教武藝為主。 西周的學校有大學、國小之分。天子的大學叫...
太醫院:是管理宮廷及貴族診斷、製藥的機構,設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醫四人,從九品吏目若干人。翰林院:相當於國立大學,幹部學院等的綜合,翰林院的首長稱為翰林學士(正五品),侍讀學士兩人,侍講學士兩人(從五品),侍讀、侍講各兩人(正六品),修撰(從六品)考中狀元後就會被授予此...
”弘治元年,左都御史馬文升,兵部尚書餘子俊奏準,命撫、按歲核鎮守總兵、中官及分巡、守備等官兵政,行保舉、論劾。此後,巡撫對地方一切文武官員都有監察之權。巡撫不僅可以監察地方,而且可以建言朝中事,“督撫帶風憲銜,不獨地方利弊可言,即朝延大政無不可入告。”巡撫的司法權主要表現為審核府州縣上報的...
兵部下設四司:武選清吏司,考核武職官員的品級與選補、升調、承襲、封贈諸事,並管理土司;車駕清吏司,掌全國馬政及驛傳等事;職方清吏司,掌武職官員的敘功、核過、撫恤、軍旅之簡閱、考察、巡防等事,並管理關禁與海禁;武庫清吏司,掌全國之兵籍、軍器並武科考試之事。此外,清設稽俸廳,掌稽察武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