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斜視

幼兒斜視

幼兒斜視,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斜視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斜視不是視網膜和晶狀體出了問題,而是眼周的肌肉出現問題導致的。疾病的症狀明顯,也就是說可以明顯看出眼球無法定於眼眶中間。根據病因就醫診斷,早發現早治療是根本。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幼兒斜視
  • 英文名稱:Children's strabismus
  • 就診科室:眼科
  • 常見發病部位:眼睛
病因,特點,危害,預防,術前術後,術前須知,術後須知,檢查判斷,

病因

(1)視功能發育不完善:雙眼單視功能尚未發育成熟,不能很好地協調眼外肌所致。通常5歲前是兒童斜視的高發期。
幼兒斜視幼兒斜視
(2)先天異常:眼外肌解剖位置異常、發育異常,或支配肌肉的神經麻痹引起。醫學上把出生6個月內發生的斜視稱為先天性斜視。
(3)屈光系統發育不成熟:兒童多為遠視眼,由於調節力較強,過量的調節勢必會引起兩眼的過度會聚,很容易引起內斜視。
(4)眼球運動中樞管制失調:多表現為共同性斜視。
(5)斜視發生的誘因:斜視常發生在發熱、感冒及手術外傷後,驚嚇,情緒緊張或過分精神壓力也可誘發斜視的發生。

特點

兒童斜視特點之一是兒童配合困難,表現為許多兒童在醫生進行斜視檢查的不配合,導致醫生對兒童斜視病人斜視角度測量困難,這是手術前對斜視病人進行臨床評估中最重要的一環。
兒童斜視的另一個特點是,兒童斜視手術病人,有很多不能在局部麻醉下配合手術,導致手術必須全麻進行,因此醫生不能像在做成人斜視手術中那樣,一邊手術一邊調整眼位,不行的話躺下來再做。
兒童斜視的第三個特點是,兒童斜視治療目的是功能恢復,只有在兒童早期手術中是眼睛的位置完全達到正常,才有機會使兒童斜視病人手術後達到功能恢復。

危害

(1)美容與心理問題:斜視影響美觀,會給兒童心理蒙上陰影而容易造成其孤僻及反常心理。
(2)異常頭位影響骨骼的發育:由於眼外肌麻痹,在有些視野方向,患者出現復視,為克服重影,患者採用歪頭、側臉、抬高下巴等特殊的頭位來補償,醫學上稱代償頭位。對兒童來說,代償頭位不僅影響美觀,還會導致全身骨骼發育畸形。
(3)破壞雙眼單視的形成:斜視注視時,外界物體分別落在注視眼的黃斑中心凹、和斜視眼的中心凹以外的位置,由於出現復視,大腦會主動抑制斜視眼的視覺輸入,最終使患者喪失雙眼單視與立體視功能,有的還會形成斜視性弱視。

預防

(1)促進嬰兒眼珠轉動。從嬰兒的視力發育特點來看,孩子在出生2個月後,視力增強,已能注視周圍的人和物,這時,嬰兒如果睡在搖籃里,不能在距搖籃1。5米以內的空間擺設玩具、物件等任何東西。有的年輕母親常在搖籃的前上方,持1個不動的玩具以逗孩子,由於距嬰兒的眼睛很近,孩子較長時間注視,眼球不動,因此,時間長了就很易形成。若要擺設玩具、物件,必須在1。5米以外,不能只擺1件,而應擺幾件,兩件之間還要有一定的間隔距離,以便孩子輪流著看玩具或物件,促進嬰兒的眼珠不斷轉動。
(2)增加眼球轉動頻率。將嬰兒放在搖籃內的時間不能太長,大人應過一段時間就將嬰兒抱起來,轉一轉,讓孩子能看到周圍的事物,而產生好奇心理,以增加嬰兒的眼球轉動頻率。
(3)增加寶寶眼球轉動的頻率。不能讓嬰兒在搖籃里呆的時間過久,父母應該時不時將孩子抱起來,走動走動,使孩子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好奇,從而增加眼球的轉動,增強眼肌和神經的協調能力,避免產生斜視。
(4)玩具多角度懸掛。在寶寶的小床上懸掛的彩色玩具不能掛得太近,應該在40厘米以上,而且應該在多個方向懸掛,避免孩子長時間只注意同一方向而發生斜視。

術前術後

術前須知

1、如果患兒有發熱、腹瀉、呼吸道感染等應待痊癒後方可手術。
2、術前預約手術時在門診取藥:消炎眼液、眼膏、氟美瞳眼液、口服用消炎藥。
3、手術前一天雙眼點消炎眼液4次,手術當天上午雙眼點消炎眼液2次。
4、術前6小時禁食禁水。
5、手術當天按要求辦理住院手續。

術後須知

寶寶進行斜視手術後,術後護理、複查及訓練非常重要,家長應嚴格按下列要求執行:
1、術後當日始為患兒口服消炎藥連續三天。口服藥須遵從藥品使用說明,按患兒公斤體重常規量服用。
2、術後第一日起術眼點氟美瞳眼液每日三次連續5天,消炎眼藥水每日三次及消炎藥膏每晚一次,連續2-3周。局部無紅腫及眼部無分泌物後可停止點藥。
3、術後當晚手術專家會去病房進行查房,術後第一日上午,手術專家會去病房進行術後第一次檢查,如果病情需要,術後兩天內可進行縫線調整。調線在門診表麻下即可進行,孩子沒有痛苦,無需緊張。
4、術後2周在門診表麻下拆除調整縫線。拆線後患眼可點消炎眼藥水每日三次,3-5天后眼部無分泌物可停藥。
5、術後早期眼部輕度紅腫、畏光流淚屬於正常現象,家長不用緊張,如出現嚴重的局部紅腫,或畏光流淚加重、分泌物顯著增多,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6、以後根據醫生醫囑,常規術後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複查。
7、內斜患兒術前配戴眼鏡者,術後有重新散瞳驗光配鏡的可能;間歇性外斜視術後融合功能不良者,術後有進行網路融合或融合光碟訓練的可能;眼性斜頸患兒術後仍有頭位者,可能需購買頸托輔助校正殘留頭位。所有斜視術後立體視功能不良或沒有立體視者,應儘早進行網路立體視及脫抑制訓練。
8、二次手術時機一般選擇在第一次術後三個月到半年時間。
9、少數特殊複雜斜視患兒,如DVD、眼球後退綜合徵、存在麻痹因素的共同性斜視等,術後須根據醫生醫囑定期複查,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檢查判斷

一、遮蓋法
遮蓋法是檢查眼外肌功能是否正常或平衡的一種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一般可以查出具有5度以上的隱斜視或斜視。
檢查方法有兩眼交替遮蓋法及單眼遮蓋法。先作兩眼交替遮蓋法,如果查出有眼位不正現象,再作單眼遮蓋法。
1.兩眼交替遮蓋法:讓被檢者面對光亮處,兩眼注視遠處(五米外)或近處(33cmm)目標。先觀察雙眼位置是否平衡,然後用一不透光的遮眼器或手掌反覆交替遮斷左、右眼的視線。使被檢者兩眼沒有同時注視的機會,觀察在輪換遮蓋的瞬間,去掉遮蓋的眼球有無轉動現象。
判斷
正位者:換遮他眼時,去除遮蓋的眼不轉動,被遮蓋眼也不見眼球偏斜。
斜視者:換遮他眼時,去掉遮蓋的眼球立即從偏斜位置向前方注視目標方向轉動,而被遮眼則偏斜。
2.單眼遮蓋法:受檢查者兩眼注視遠處(五米處)或近處(33cm)目標,用遮眼器或手於一眼前反覆遮蓋與除去(另眼始終不加遮蓋),觀察兩眼是否轉動,然後用同法檢查另眼。
判斷
隱斜視:未遮眼始終固視目標不動,另眼遮蓋時偏斜,去遮時又能轉至注視目標位置,向內轉動者為外隱斜,向外轉動者為內隱斜,向下方轉動者為上隱斜。
共轉性斜視:
(1)單眼性斜視:假設右眼為單眼性斜視。遮蓋右眼讓左眼注視目標時右眼偏斜,去除右眼遮蓋時,兩眼均在原位不動。反之遮蓋左眼(正位眼),讓右眼注視目標時,則左眼偏斜;但當去掉左眼遮蓋時,左眼立即恢復原來注視位置,而右眼則偏向斜視方向,出現兩眼均有轉動。
(2)交替性斜視:遮蓋右眼囑左眼注視目標,或遮蓋左眼囑右眼注視目標,當去掉遮蓋時,兩眼均保持原位不轉動。
二、馬多克(Maddox)桿檢查法
主要用於檢查隱性斜視。馬多克桿(簡稱馬氏桿)由多根小玻璃桿彼此平行排列構成,由於柱狀透鏡具有與其軸平行的光線通過不屈折,與軸垂直光線屈折的性質,因之通過馬氏桿看光源(點狀),成為一條與柱鏡軸垂直的光條。
檢查在暗室進行,囑受檢者注視5米處一燈光。
1.檢查水平方向眼位時,在一眼前戴一水平放置的馬氏桿,如受檢者所見垂直光條穿過燈光,則無水平方向之斜位;如果垂直光條偏於燈光的一側,則有水平方向之隱斜視。垂直光條在戴馬氏桿眼的同一側(右眼戴馬氏桿,光條在光的右側)時內隱斜;垂直光條在對側(右眼戴馬氏桿,光條在燈光的左側)是為外隱斜。
2.檢查垂直眼位方向時,右眼前戴一垂直放置的馬氏桿,如受檢者所見水平光條穿過燈光點,則無垂直方向的斜視。如水平光條偏於燈光的上或下,則有垂直方向的隱斜視。光條在下為右眼上斜視;光條在上為左眼上斜視。
三、角膜映光法(Hirschbeng法)
是一個檢查顯性共轉性斜視的粗略方法,比較適用於幼兒及弱視、或不能進行詳細檢查的患者。
方法:在受檢者正前方33cm處置一燈光,囑注視之。如角膜光反射點位於兩眼瞳孔正正央則為正位眼;如果角膜光反射出現於一眼瞳孔正中央,而另眼在瞳孔緣,則偏斜約10~15度;在角膜緣上,則偏斜約45度;在角膜中心與角膜緣之間的中點處,則斜視度約為25度。(註:每偏斜1mm約相當於斜視弧7~7.5度)。
四、視野計法
用於檢查顯性斜視的斜視角,檢查時按視野檢查法將受檢者頭部固定於頦架上,檢查視遠斜視角時,斜視眼正對視野計弧的中心點處,使健眼注視正前方5米處目標;檢查視近斜視角時,雙眼連線的中點(即鼻根部)正對視野計弧中心點處,健眼則注視視野弧上中央零度處目標點,然後以手電筒或燭光在視野計上往返移動,檢者也隨燈光移動,使檢者的眼、燈光、受檢者的眼保持在同一直線上,當燈光映在斜視眼瞳孔中央時,記錄燈光在視野計上的刻度,即為斜視的度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