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斜視

所謂共同性斜視,是指兩眼視軸不互相平行,又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目標,以致一眼正位時,另一眼位偏斜。即用任何一眼注視時,斜度就集中到另一眼上,但斜視度都是相同的,這是一種涉及雙眼的現象。當然,如果只有一隻眼,就不存在產生共同性斜視的問題了。患者無雙眼單視,無眼球運動障礙。據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少年兒童斜視患病率已超過1%,斜視同近視和弱視等眼病一樣,已成為威脅青少年健康的一大病症。

基本介紹

  • 別稱:共轉性斜視
  • 就診科室:眼科
  • 多發群體:青少年
  • 常見症狀:眼位偏斜,復視與混淆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1.解剖因素
眼外肌先天發育異常、眼外肌附著位置異常、肌肉鞘膜異常、眼球筋膜與眼眶發育異常等因素,均可能引起眼外肌力量不均衡,繼而導致眼位的異常。由於這種異常是很輕微的,肌肉間日久產生調整和代償性變化,逐漸表現為共同性斜視。
2.調節因素
在屈光不正的患者,調節與輻輳間失去了正常的相互平衡的協調關係,而且屈光不正越嚴重,二者愈不平衡。遠視眼的患者可能導致內斜視,近視眼的人可能導致外斜視。
3.融合功能異常
嬰幼兒時期,融合功能非常脆弱,任何不利的視覺環境,如屈光不正、屈光參差、較長時間的遮蓋單眼、外傷、發熱、驚嚇及遺傳性融合功能缺陷等,都有可能導致融合功能的紊亂或喪失而引起斜視。先天性斜視常被認為是融合功能缺陷所致。
4.神經支配因素
人類在深睡或昏迷時,其眼位接近解剖眼位,是外斜狀態;而在清醒時,只要注視物體,其眼位就要受到神經系統的控制。如看近時需要集合與調節,看遠時需要分開等。只有神經功能正常才能使雙眼在任何注視方向保持雙眼視軸平行一致,形成雙眼單視。
5.感覺障礙
由於先天和後天的某些原因,如角膜混濁、先天性白內障、玻璃體混濁、黃斑發育異常、屈光參差等,造成視網膜成像不清,視力低下,雙眼無法建立融合反射以保持眼位平行,從而導致斜視。
6.遺傳因素
共同性斜視有一定的家族性。
7.誘發因素
雙眼視覺是在先天性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通過眼的組織結構的正常發育,在日常不斷地使用中,逐步建立起的一系列條件反射活動,這些反射要經過5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鞏固。如果在視覺發育過程中,幼兒受到驚嚇、高熱、腦外傷、營養不良等因素的干擾,就可能影響這些高級條件反射的建立而導致斜視。

臨床表現

1.眼位偏斜
共同性斜視的眼位偏斜可以是單眼性的,即眼位偏斜經常固定在一眼上。也可以是雙眼交替性的,即有時右眼偏斜,左眼注視;有時左眼偏斜,右眼注視。但雙眼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通常把健眼注視目標時斜眼的偏斜角稱為第一斜視角;而斜眼注視目標時,健眼的偏斜角稱為第二斜視角。
2.復視與混淆
只有在雙眼視覺已經比較牢固建立的年齡較大的兒童,突然發生急性共同性斜視的時候,才會主訴復視。
但共同性斜視的復視與非共同性斜視的不同,共同性斜視的復視距離不隨注視方向的改變及注視眼的改變而改變。也就是說,無論向任何方向注視,或者用任一眼注視,共同性斜視的復像距離都是大致相等的,復像的關係都是一致的,其復像距離僅與注視目標的距離遠近有關。
3.斜眼抑制
斜眼抑制是眼位偏斜以後,產生復視與混淆,為避免這些視覺紊亂的干擾,視中樞就主動抑制產生斜視眼物像的反應。抑制的方式有3種,即固定性抑制、機動性抑制和非中心注視。
4.單眼視
單眼視即眼位偏斜後,斜視眼的視覺功能被抑制,患者總是以一眼視物,雙眼不能同時注視物體,沒有相互配合和協調的機會,如發病較早,就必然影響雙眼視覺的發育。
5.交叉注視
有明顯內斜的幼兒,尤其是先天性內斜視患兒,向正前方注視時,兩眼可交替注視,而向側方注視時,則用右眼注視左側視野的目標,用左眼注視右側視野的目標這種現象稱之為交叉注視。
6.雙眼注視野改變
眼位偏斜以後,雙眼視野則發生改變。內斜時,斜眼視野向鼻側移位使雙眼相互重疊視野範圍擴大,顳側視野範圍縮小,總的視野範圍縮小。

檢查

1.眼部一般檢查
包括遠、近視力和矯正視力的檢查以及外眼、屈光間質和眼底的檢查,以便了解有無弱視,有無明顯的屈光異常,有無其他眼病造成斜視,有無假性斜視等。
2.斜視性質與斜視方向的檢查
常用遮蓋法進行檢查,遮蓋檢查法是一種操作簡便,結果準確可靠的方法。以很快地確定眼位偏斜的性質及方向,測定不同注視眼位時眼球偏斜的特徵,判斷斜視眼的固視狀態,發現眼球運動有無異常,確定復視的類型與特徵,若加上三稜鏡,尚能確定斜視的準確度數。遮蓋檢查有雙眼交替遮蓋及單眼遮蓋,除遮蓋檢查。
3.眼球運動檢查
通過對眼球運動的檢查,了解肌肉力量的強弱,有無明顯的肌肉麻痹或肌肉力量過強,雙眼運動是否協調一致。檢查眼球運動時,應分別進行單眼運動和雙眼運動的檢查。
4.雙眼視功能檢查
通過雙眼視功能檢查,了解雙眼視功能是否存在及其級別,從而提供治療方案,估計治療效果及判斷預後等。雙眼視功能根據其複雜程度,將其分為3級,即同時視,融合和立體視。
5.視網膜對應的檢查
視網膜對應狀態的檢查方法,常用的有同視機法、後像法、後像轉移試驗法等。
6.屈光檢查
在共同性斜視中特別是調節性內斜視,屈光不正是其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發病因素。故對於共同性斜視的患者,都應做屈光檢查,對有比較明顯屈光不正的患者,應配鏡矯正,定期觀察屈光矯正後眼位的變化,以制定正確的治療方案。屈光檢查分為主覺檢查與他覺檢查。對於嬰幼兒,不能進行主覺檢查者,客觀檢查尤為重要。
7.牽拉試驗
牽拉試驗用於成人或大齡兒童,檢查前用1%丁卡因進行眼球表面麻醉,通過牽拉試驗了解眼外肌運動狀態,手術矯正斜視後有無復視及對復視的耐受情況。
(1)主動牽拉試驗眼球表面麻醉後,用固定鑷或齒鑷夾持眼球偏斜側近角膜緣處結膜,囑患者向對側轉動眼球,若眼球能轉向對側,則眼外肌無明顯麻痹。
(2)被動牽拉試驗用鑷子夾持靠近3點鐘或9點鐘角膜緣的球結膜,將眼球向眼位偏斜之對側牽拉,若有阻力,眼球不能順利地被牽拉,則說明眼位偏斜是由於機械牽引或局部組織粘連或肌肉攣縮所致。
(3)復視耐受試驗通過牽拉試驗來了解眼位矯正以後能否發生復視,判斷復視性質及視網膜對應狀況。

診斷

根據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診斷並不困難。

治療

1.保守治療
應該常規神經科會診除外神經系統疾患。如內斜度較小,復視干擾不大者可以觀察,或先採取保守治療,用最低度的三稜鏡底向外,分別戴於雙眼以中和復視。如果是因融合功能暫時遭到破壞,由本來的內隱斜變成內斜視者,經過一段時間後,內斜視和復視可以消失,因此也可以觀察,並保守治療半年至一年。如內斜度數較大,待症狀穩定後(以半年以上為好),可採取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手術定量與方法和普通斜視相同,可行雙眼內直肌後退或單眼內直肌後退加外直肌縮短術,但在手術過程中套用馬德克斯氏桿(Maddox桿)加三稜鏡反覆調整手術量,直至復視消失。最好是看近保留少量外隱斜,看遠保留少量內隱斜,這樣比較符合生理狀況,如術前融合功能較差,需經同視機進行融合訓練,融合力達10△以上時再手術,這樣術後消除復視的效果更為可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