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秦置巨鹿郡,西漢置癭陶縣,三國時期(237年)大水毀癭陶城,次年遷廮陶縣城於太平鄉,遂去太平鄉的“太”字,改稱平鄉縣,沿用至今。
建置沿革
《禹貢》屬冀州,
西周屬邢國。邢滅屬衛國,後歸晉,戰國屬趙國。
秦朝(前221年)設巨鹿郡(治今平鄉),為三十六郡之一。
西漢設癭陶縣,屬巨鹿郡,為郡治。
三國時期(238年)廮陶縣治所遷到太平鄉,遂更名平鄉縣,屬巨鹿國。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設殷州,轄巨鹿、南巨鹿、趙等郡,平鄉縣屬殷州南巨鹿郡。
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改南巨鹿郡為南趙郡,平鄉縣仍屬之。
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設平鄉縣為封州,隸邢州總管府。武德四年復平鄉縣,仍屬邢州。
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邢州改信德府,金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信德府復為邢州,平鄉縣均屬之。
明朝(公元1368年)設北平布政司,平鄉縣屬京師順德府。
1913年撤銷順德府,平鄉縣隸冀南道,次年改屬大名道。
1928年撤銷道,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平鄉縣屬河北省轄。
1936年屬河北省第十二督察區。
1937年10月,日軍占領平鄉縣,成立日偽平鄉縣公署,初屬冀南道,後改順德道。
1938年4月,中共建立平鄉抗日政府,屬冀南二專署。
1941年8月中共設立晉冀魯豫邊區,縣屬冀南十一專區。
1945年8月,中共解放平鄉縣,改屬冀南第四專員公署,同年縣城遷至乞村鎮。
1949年8月1日,中共恢復河北省建制,平鄉縣屬河北省邢台專區。
1961年,平鄉縣恢復原建制,仍屬邢台專區。
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邢台地區與邢台市合併為邢台市,轄平鄉縣等2市2區15縣。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貌
平鄉縣屬黃土地貌,海拔高度在150-763米之間,平均海拔436米左右,農業區平均海拔300米左右。
氣候
平鄉縣屬溫帶半濕潤大陸型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20℃,無霜期200天。
6人口
2015年,平鄉縣總人口為32萬人。
經濟概況
綜合
2014年,平鄉縣生產總值完成41.5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9.9%;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1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1.5%,增幅位居全市第三;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39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1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0.2%,增幅位居全市第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78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7.4 %;外貿出口額完成8075.4萬美元,同比2013年增長1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39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3.7%,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2018年9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發布通知稱,正式批准平鄉縣等25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
第一產業
2014年,平鄉縣農業增加值達到3.1509億元,比2000年增加0.75億元,2005年年均增長5.58%。糧、棉、油產量分別達到15.6639萬噸、2641噸和3169噸,種植結構日趨合理。養雞、養牛、養羊、養豬等特色養殖迅速發展,存欄達到155萬隻,已形成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體系。農民人均純收入2738元,比2000年增加558元,年均遞增4.66%。投資1765萬元,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1.3萬畝;爭取扶貧資金2919萬元,受益民眾1.7萬人。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
109
第二產業
2014年,平鄉縣棉紡紗錠達到13萬支,織機3600台,平鄉縣年產值達到22.5億元,占全縣民營企業總產值的30%。零配件產銷量約占全國市場總量的40%。國有及入統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1億元,增加值1.25億元,實現利稅3840萬元。平鄉縣初具規模的民營企業1500家,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2005年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4家。
910第三產業
2014年,平鄉縣財政收入達到6628萬元,2005均遞增4.42%。金融形勢穩定,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達到19億元。2005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738元,2005年年均遞增4.66%,比2000年增加558元。在建、簽約農業項目42個,總投資141億元。其中,瑞君現代農業示範園、格林高端農產品等16個項目正在加快實施。特別是總投資41億元的玫瑰深加工項目成功落戶平鄉縣,該項目建成後,年產值可達13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
109交通運輸
平鄉縣區位優勢相當明顯,轄區內路網交織,交通便利。東距京九鐵路、西距京廣鐵路各40千米;正在建設的邯黃鐵路穿境而過;距106國道、大廣高速公路各20千米;距京深高速、107國道40千米;邢臨高速公路和邢清、邢臨兩條省級公路橫穿東西,定魏公路縱貫南北。1小時可達石家莊、濟南機場。北京機場、鄭州機場,天津港、青島港、黃驊港均在4小時交通圈內。同時,輻射整個北方市場的石家莊南三條市場距離平鄉縣也只有120公里。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2014年,平鄉縣投資3483萬元的澤平路雨污分流正在實施,投資4507萬元的水廠項目全面啟動。累計投資7010萬元,完成邯黃鐵路連線線、邢臨線平鄉鎮路段等主幹道建設25公里。投資2105萬元,完成37個幫扶村主街道硬化,新建聯村路45公里。投資1400萬元,建成兩座供水站,3.5萬人用上了放心水。
129教育事業
2014年,平鄉縣投入3200萬元,新改建農村中國小12所、幼稚園22所,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129
醫療衛生
2014年,平鄉縣完成衛生監督所、河古廟中心衛生院和138所標準化衛生室建設,醫療設施不斷完善。全年為參合農民補償8888萬元,住院報銷封頂線提高到10萬元,屬於全市最高水平。
129文化事業
2014年,平鄉縣文廟大成殿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央民族大學在我縣建立全國太平道文化教學研究基地,促進了宗教文化科學發展。
129社會保障
2014年,平鄉縣新開工保障性住房408套、竣工744套,改造農村危房950戶;發放各類養老金8958萬元、低保五保補助2908萬元,實現了應保盡保。人口計生工作紮實開展。累計發放各類獎扶資金174萬元,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到86.47%,穩定了低生育水平。
129風景名勝
| 董家村寺廟遺址董家村寺廟遺址位於河北省平鄉縣河古廟鎮董家村村西北500米處,遺址南北長28米,東西寬18米,總面積504平方米,南臨邢臨高速,北臨董莊、東臨張莊、西臨田固,據平鄉縣城20公里。 13 |
| 張家屯商代遺址張家屯商代遺址位於平鄉縣舊城東北,新縣城西南,屬沙丘區域範圍。遺址在村南100米處的一取土深坑,坑斷崖文化層厚約1.2—2.2米,土質鬆軟,呈深灰色,層內包含有大量的炭灰和紅燒土塊、陶片、碎骨、蚌片、從斷崖多處灰坑出土有繩紋陶片、陶鬲、陶紡輪、草拌泥塊、骨頭、蚌片。 13 |
| 大觀聖作之碑大觀聖作之碑,北宋大觀元年資正殿學士鄭居正“奏乞以御筆八行詔旨摹刻於石,立於宮學,次及太學,辟雍天下郡邑”。 13 |
| 興固寺興固寺位於平鄉縣豐州鎮竇馮馬村西部,相傳始建於東漢,發展於宋元之時,明、清兩代達到鼎盛時期,寺院占地面積100多畝, 有僧田300多畝。為當時直隸南部最大的佛教聖地。 13 |
| 平鄉縣抗日英烈紀念碑 平鄉縣抗日英烈紀念碑河北省平鄉縣革命歷史悠久。2008年4月,在當年戰鬥現場---平鄉縣尋召鄉封洪康村東刻立了“紀念冀南抗日第一役七十周年暨平鄉縣抗日英烈紀念碑”,將革命先烈的壯烈事跡永載青史,以警後人。紀念碑兩側分別雕刻著原中央委員、全國婦聯--、黨組書記郭立文撰寫的“抗日英烈永垂不朽”,原省檢察院檢察長孫光瑞撰寫的“民族浩氣與世永存”,碑文在陽光的照耀下褶褶生輝。 |
| 元代仿木結構紀年壁畫墓葬 元代仿木結構紀年壁畫墓葬位於平鄉縣治西南約15公里,西郭橋村北偏東約200米處。兩墓皆遭破壞,為坐北朝南向,墓道在南。M1為仿木結構圓形單室磚室墓,由墓道、門樓、甬道、墓室4部分組成。墓室最大內徑3.2-3.5、殘存深2.54米。墓底為高0.38米的“凹”字形棺床。墓壁共分3層,牆基周壁砌17個壺門;墓壁下層砌磚倚柱14顆、假門5座、燈檠1個、椅子2把,柱頭枋上砌柱頭鋪作14朵,補間鋪作10朵;上層砌大鋪作6朵。M2位於M1的東南側1.4米,為仿木結構的八角形磚室墓,由墓道、甬道、墓門、墓室等組成。 |
| 東嶽天齊廟 東嶽天齊廟位於平鄉縣東南部的河古廟村內,據傳說,始建於東周的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年),泰山有一名道人西去華山布道,路經此地,目睹此處有九條大路匯入此地,外觀上像有九條龍口相匯,稱謂“九龍口”,觀其地貌,確是一塊建廟修身的風水寶地。老道經過深思熟慮,確定在此建一規模雄偉的廟宇,弘揚道教。當時,因人煙稀少,靠四方善男信女舍施已無能為力,老道從其本觀內調來資金,親自設計,親自督工,在此建造而成。因建此廟於泰山有關,故命名為東嶽天齊廟。 |
政治體制
地域文化
平鄉絲弦
絲弦又名弦子腔,相傳是元、明弦索調的遺音,是河北省特有的、頗具影響力的古老地方劇種之一,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清康熙年間絲弦曾遭禁止,清末和老調同台演出,後來吸收了崑曲、河北梆子等劇種唱腔,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由於流行地域的不同,分為東、南、西、北、中五路,南路絲弦主要活動區域在冀南、豫北、晉東南、魯西北一帶。平鄉絲弦就是南路絲弦的傑出代表。
梅花拳
明末清初,邢台平鄉人鄒宏義融周易八卦於拳理,化陰陽五行於拳法,歷經數載精心錘鍊,創立了一整套別具一格的獨特拳派——他取梅花在冬未盡,春未到之時開放,含先知先覺之意,合先備先用之理,達先發制勝之效,且拳分五勢,正合梅花五瓣之形,故取名梅花拳。梅花拳與少林、武當等武術同時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地方特產
| 平鄉芝麻糖 平鄉芝麻糖是河北省邢台市平鄉縣的特產。平鄉芝麻糖香甜酥脆,味道純正可口,營養豐富,並有和胃順氣、止咳等作用。芝麻糖,是平鄉縣的特色零食。平鄉芝麻糖有條形,平板形,色澤乳白,體亮晶明,香甜酥脆,味道純正可口,營養豐富,並有和胃順氣、止咳等作用。平鄉芝麻糖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零食。 |
| 平鄉十香菜 平鄉十香菜是河北省邢台市平鄉縣的特產。平鄉十香菜是一種醃製的小鹹菜,製作精良,品種多,質量好,香、鹹、甜、酸、辣、嫩脆,味道齊全,鮮美適口。平鄉縣油召鄉八辛莊村醃製的小鹹菜,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他們稱這種小鹹菜為“十香菜”,如今“十香菜”已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金疙瘩”。 |
| 平鄉酥魚 平鄉酥魚是河北省邢台市平鄉縣的特產。平鄉酥魚味香刺爛回味無窮、是多種鮮魚配以多味中草藥用時3-4個小時熬制而成,因個人配料不同而風味各異。平鄉小酥魚很有淵源,歷史上,平鄉一帶屬大陸澤,廣袤百里,眾水所匯,常年水災,莊稼歉收,窮苦人家常常靠煮熟的小魚充飢。隨著生活的不斷改變,小酥魚的製作工藝越來越好,小酥魚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地方名吃。 |
| 大鍋菜 村里做大鍋菜,用的是那種很大很大的大鐵鍋,鐵鍋固定在一個泥抹的大灶台上,旁邊是風箱。五花肉切片,白菜、冬瓜切塊,海帶泡軟,還有粉條、事先炸好的素丸子等等,以及蔥、姜、蒜、大醬、鹽等等調味料。 |
| 彩椒 彩椒,系引進的中熟雜交一代品種。在生物上屬於雜交植物,並不是轉基因食品,因此可以放心食用。(偶高中是學生物滴,老師講過這些東東)吃起來和普遍青椒差不多。而且彩椒色彩鮮艷,能讓菜顯得更好看呢? |
著名人物
時苗(150-220年),字德胄,東漢末年鉅鹿(今河北邢台平鄉)人。據《三國志·魏書·常林傳》注,他少清白,為人疾惡。建安中,入丞相府,被曹操任為壽春令。他為政令行風靡,不事權貴,與常林、吉茂和沐並四人以清介聞名。
魏收,506年--572年,巨鹿下曲陽(今河北晉州)人,北齊史學家、文學家。字伯起,初以父功,仟北魏太學博士。與溫子升、邢子才,人稱“北地三才”。東魏時任中書侍郎,轉秘書監。後北齊,官至尚書右僕射。齊文宣帝天保二年(551年),奉命著《魏書》,四年完書。
道生(355-434) 晉宋間高僧。俗姓魏,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人。幼隨竺法汰出家,改姓竺,十五歲便登講座,二十歲受僧侶的最高戒律具足戒。公元397年道廬山相慧遠求學,公元404年問學於鳩摩羅什和佛馱跋陀羅。以慧解著稱,在當時漢譯典籍未完備的情況下,常見人所未見,如立善不受報、頓悟成佛之義。
張角(?-184年),巨鹿(今邢台平鄉)人,黃巾起義的發起者,太平道的創始人。東漢末年張角創立了太平道,以 善道 教化天下,被尊為"大賢良師"。他精通符咒治病之術,深切影響了中醫學祝由科的發展。經過十餘年的創教活動,建立了一個擁有幾十萬教徒,遍及全國三分之二以上州府的龐大的道教組織。 由於當時社會腐敗,民不聊生,張角就順勢而起,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自稱“
天公將軍”,率領民眾發動起義,史稱“
黃巾起義”。
鄒宏義,字光大,清代直隸
順德府(今邢台市)平鄉縣人,著名武術家,平鄉梅花拳的創始人。自幼天資聰穎,曾讀書數載,文事故重,武備亦不可不習,加上明朝末年世道混亂,家國流離,遂棄文習武,專心武學,刻苦演練,寒暑不輟。鄒宏義極具悟性,融周易八卦於拳理,化陰陽五行於拳法,歷經數載精心錘鍊,創立了一整套別具一格的獨特拳派,取梅花在冬未盡,春未到之時開放,含先知先覺之意,合先備先用之理,達先發制勝之效,且拳分五勢,正合梅花五瓣之形,故取名梅花拳,又稱梅花樁。
城市榮譽
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先進單位(2015) | 中國產業發展能力百強縣 |
河北省平安建設先進縣(2014) | 中國梅花拳之鄉 |
國家電商進農村示範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