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自由大學(Free University of Brussels)坐落於比利時王國與歐盟共同的首都布魯塞爾東南部,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著名大學。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建校於1834年,後因比利時語言紛爭,於1970年拆分為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niversite libre de Bruxelles,簡稱ULB)、荷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簡稱VUB),分別用法語和荷蘭語作為主要授課語言。兩校共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這一名稱,聯繫較為廣泛,但是實際上兩校為各自獨立的教學實體。兩所學校校均為歐洲著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具有一流的教學和科研水平。百年辦學歷史中,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共有4位校友獲得諾貝爾獎,包括1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
“撇開所有來自政治的、宗教的權威束縛,專門研究人世間最大的問題,並努力鑽研出原始的真和善,並且這也是它為什麼存在的理由”。這句話是希爾德‧沃哈根(Theodore Verhaegen)律師在國王利物浦一世(King Leopold I)面前說明ULB大學的使命,同時,這也是荷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UB)所信奉的圭杲,強調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是這兩所大學所重視的。
1834年在比利時主教的支持下,事情出現迅速轉機:11月20日在 Malines 原天主教大學的基礎上,由希爾德‧沃哈根律師正式創立了比利時自由大學(Université libre de Belgique),也就是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前身。
1836年,隨著大學的遷址,校名變更為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ULB)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仍秉承自由開明的教育原則,所以“libre”這個單詞仍然保留。校徽為一位天主教的大天使手舉長劍的形像(2006年該校徽已經更改)。建校初期的ULB只有96名學生,發展學生接近2萬,1970年ULB開始建立ERASME大學醫院,30年的時間合併了周圍公共衛生機構及醫學校,發展為在全世界都享有聖名的醫學院。當初為建校提供了十分重要支持的布魯塞爾律師Pierre-Théodore Verhaegen的塑像就屹立在ULB的SOLBOSCH校區,每年的11月20日被命名為 Saint Verhaegen---ULB的校慶日。ULB大學共有三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1919年 Jules Bordet 諾貝爾醫學獎,1974年 Albert Claude 諾貝爾醫學獎,1977年 Ilya Prigogine 諾貝爾化學獎。
當今的VUB 擁有近一萬四千餘名學生,參加全英文授課專業的國際學生占學生總數的 23%,來自於129個國家。在國際學生中,中國留學生是繼德國、荷蘭和羅馬尼亞之後的第四大外國學生群體,每年大概有兩百名來自優秀中國大學的學生分布在不同學科中的碩士和博士專業。除了荷蘭語之外,VUB也注重全英語教學,共有27個本科專業,105個碩士和高級碩士專業(其中32個為全英語授課而且不要求學生講荷蘭語),以及35個博士學科分類。VUB是個開放的大學,除了科研人員的國際化,行政和管理職員也有很多來自不同的國家,其國際合作與交流辦公室亦有中國籍管理人員。大學科研規劃緊密配合當今世界工業技術發展進程,注重新型尖端科技的研究與創新。VUB的許多研究人員全球知名,其榮譽博士包Nelson Mandela, Aung San Suu Kyi, Václav Havel, Sonia Gandhi等。
學校教學
VUB提供大量課程項目,包括法學、經濟、社會科學、管理學、心理學、物理學、生命科學、醫學、要學、工程和體育等。大約有12000名學生註冊了128個教學項目(educational programmes)。所有項目都以荷蘭語教學授,其中59個也以英語教學。學校提供四種類型的學位:學士(Bachelor's)、碩士(master's; initial mster's)、高級碩士(master after master's; advanced master's)和博士(doctoral degrees)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