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山寨比畫美》是一首布依族民族歌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依山寨比畫美
- 類別:民族曲
《布依山寨比畫美》是一首布依族民族歌曲。
《布依山寨比畫美》是一首布依族民族歌曲。《布依山寨比畫美》寨前一灣盤江水寨後青山排成對青山綠水花常開布依山寨比畫美喔嘞嘞... ...布依山寨比畫美布依小伙是好漢肩扛大山不喊累布依姑娘賽仙女繡出花朵蜜蜂追喔嘞嘞... ....
水頭布依山寨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好花紅鎮青藤村,距離惠水縣城35公里、國道G212 1公里,為典型依山傍水的布依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積5000畝。水頭布依山寨周圍分布有大大小小30多個溶洞,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這些溶洞或藏於深山密林之間,或雄偉壯闊嵌於絕壁之中。看似平靜的山,其下卻是波濤洶湧的水...
石頭寨,位於貴州西南鎮寧縣的扁擔山,其中48個布依山寨中之一,亞熱帶濕潤季風季候。石頭寨,全寨石屋層層疊疊、依山修建,布局井然有序,房屋建築均為木石結構,不用一磚一瓦,石屋經久牢固,冬暖夏涼,由寨民自行設計,自行修建,極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石頭寨還是聞名的蠟染之鄉,石頭寨婦女善蠟染的織錦,全寨...
布依戲(布依語稱“谷藝”,也叫“土戲”)為黔西南州獨有的民族戲曲藝術,流傳於南盤江沿岸的布依山寨,屬中華民族少數民族戲曲劇種。1984年,國家曾派專家小組親臨黔西南審定,得到“是戲,是布依戲”的結論。從此,民族藝苑中,又增添一朵奇葩——布依戲。布依戲的沿革布依戲起源於黔西南布依戲的宗教祭祀。據《...
”南寧州在今貴州惠水縣境內,自古以來就是布依族聚居區。布依族蠟染是自織自染布。其繪製方法是,用銅片製成各種形狀的蠟刀,以蜂蠟為防染劑,製作蠟染時,先把蜂蠟加熱,熔成蠟汁,然後用蠟刀蘸上蠟汁,在平鋪的白布上繪成各種花紋圖案,蠟汁凝固沾附在布的兩面,點繪畢,將布放在靛藍染缸中浸染。染好後將...
那岩屯位於廣西西林縣馬蚌鄉的西北部,是一個毗鄰國家重點水電工程天生橋水電站庫區---萬峰湖的美麗壯家山寨。這兒居住著120戶壯族(布依支系,壯族的另一支係為布儂)人家,全寨人口576人,房屋建築形式為明、清時期的“乾欄”式木樓,且仍保存著古時因軍事防禦而形成的“戶戶相聯、家家相通”的房屋布局。那岩建寨已有...
2011年,落別布依族彝族鄉有302省道過境,長5千米,境內有縣鄉(鎮)級公路8條,總長50千米,客運總量8.7萬人次,貨運總量50萬噸。其中落別站日均傳送20輛客車,日客運量240人次,村村通公路。歷史文化 語言風俗 落別壩灣一帶的布依山寨,是一個語言、服飾、民間文化、挑花、蠟染、織錦、節日、禮儀等方面都...
貓山村於2009年被評為貴州省第一批歷史文化名村;於2018年被貴州省布依學會命名為黔中布依詩鄉。立足貓山實際,結合區域特色,以“生態宜居,農旅一體,文化養村”為主線,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發揮資源優勢,不斷壯大支柱產業,全力推動農業農村農民共同進步,建設生活...
進入侗寨景觀大門,宛如進入古樸原始的江南小鎮,亦或山寨。(別名稱之山寨)這個隱於綠樹濃蔭之中的侗家天地便如幻影般展現在你眼前。沿著青石板路曲折徜徉,百步之餘,豁然開朗,一個圓形的廣場如孔雀開屏,廣場一角矗立著一座侗寨的標誌性建築——鐘鼓樓。鐘鼓樓旁有幾百年屹立不倒的名貴楠木,蒼老而虬勁。風景...
馬嶺河峽谷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興義市東北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興義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成員,被譽為“中華第一漂”。馬嶺河峽谷集雄、奇、險、秀為一體,谷寬50—150米、谷深120-280米。馬嶺河峽谷是一條在造山運動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縫,谷內群瀑飛流,翠竹倒掛,溶洞相連...
等不到猜拳行令或打牌,就東倒西歪地溜走了。喝“受相”酒,無論喝得怎樣醉都沒有人罵你憨吃憨喝,而是說你喝的是心情,親戚之情,朋友之情,鄰里之情。冊亨布依山寨的“受相”,從大年初一到初四初五,都在你來我往的吃吃請請中,既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又增強了鄰里的團結和睦。風景名勝 綜述 冊亨縣...
水包括江河、湖泊、運河、奇泉、名井,涉及到越南北部的左江支流、右江、北盤江、紅水河、柳江、灕江、海洋河、靈渠、邕江、潯江、鬱江,涉及到壯、瑤、侗、水、毛南、仡佬、水、布依、彝、仫佬等少數民族地區。卷中文筆流暢,文辭瑰麗,有濃郁的文字色彩。赤雅結構之二 卷三是全書最多的部分,多達80多條。它...
紅楓湖分北湖、南湖、中湖、後湖四個區域,四個湖區各具特色:北湖的島、南湖的洞、中湖的水、後湖的灣並稱“紅楓四絕”,使紅楓湖水面開闊而不單調,湖灣狹窄而不俗氣。更有侗寨、鼓樓、風雨橋、苗族吊腳樓、布依寨石板房等新景點點綴其中,給本來優美的紅楓湖又添了幾分秀色。南湖與後湖一脈奇山相隔,這山如...
音寨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房前屋後山坡上種植李樹,每至春分,從音寨極目四望,遠山近巒,到處綻開雪白純潔的李花,這就是遠近聞名的盤江酥李之花,恰與音寨河兩岸滿田滿壩盛開的金黃色油菜花形成鮮明對比,白色、黃色交相輝映,粉紅色的桃花點綴其間,翠綠色的樹叢襯托其底,布依山寨隱約其中,絢爛的色彩,旖旎的...
石頭寨位於貴州西南鎮寧縣的扁擔山,是其中48個布依山寨中之一。全寨石屋層層疊疊、依山修建,布局井然有序。房屋建築均為木石結構,不用一磚一瓦,石屋經久牢固,冬暖夏涼,由寨民自行設計,自行修建,極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石頭寨還是聞名的蠟染之鄉。石頭寨婦女善蠟染的織錦。全寨白分之八十的成年婦女都會這種...
要加強畫家對現代生活中人物的把握,涉及現代題材中:有領袖、現代名人的肖像畫,也有軍史畫,革命歷史畫,現代人生活的風俗畫.我著重地研究中國少數民族風情畫。因為中國是各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兄弟共同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和繁榮昌盛努力奮鬥。幾十年來。我深入到藏、蒙、回、傣、朝鮮族、苗、布依、塔吉克...
仫佬山寨有不少業餘彩調班子,四把鄉大梧村在1940年前後就有兩個小班子,過去吉門修建的一個彩調石頭舞台,至今猶存。每年春節期間,為仫佬山鄉演出彩調的高潮時期。體育 仫佬族有許多民間遊戲和體育活動,極大地豐富過仫佬族人民的生活。舞草龍:草龍用稻草編成,飾以彩紙。春節期間,仫佬族有挨家挨戶舞草龍拜年的...
正月間未謝土前,忌動土(避莊稼長不好)、忌搓索子(避稻穀不出穗)、忌在家做針線活(避莊稼長不好)、忌糧草落地(糟踏糧食避雷打)、在土地神、石神、樹神附近拉尿拉屎(避得罪神靈會把你嘴巴扭歪會叫你生病)等,當你進布依山寨時,若看到某家門前用竹子纏著一塊紅布條,表明這家的牛或豬下崽了,生人...
現代的漢、藏、滿、羌、壯、侗、毛南、仫佬、水、瑤、苗、彝、仡佬、畲、布依等民族都有唱山歌的傳統。流傳極廣,蘊藏極豐富。山歌是中國民歌的基本體裁之一。泛指流傳於高原、山區、丘陵地區,人們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間歌會上為了自娛自樂而唱的節奏自由、旋律悠長的民歌。山歌定義 山歌是勞動人民自由...
瑤族分布於占全縣面積88%的山區;漢族分布於三江鎮、寨崗鎮等地,皆屬平原丘陵地帶,占全縣面積的12%。據2005年人口統計,全縣共有156523人,其中瑤族80972人,占總人口的50.73%;壯族1523人;漢族7萬多人,大部分為客家人。還有少量的回、滿、黎、彝、土家、布依、朝鮮等民族。截至2023年末,2023年,連南瑤族...
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東南部,占地18萬平方米,截止2012年統計,居民1100餘戶,6000多人,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簡介概況 自然片區 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是黔東南侗族地區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到2012年,居民1100餘戶,...
為解決貴陽市的生活和生產用水,1958年在小車河中游建起一座水庫,水庫以一個被淹沒於庫底叫“阿哈”的布依山寨命名。為保護阿哈水庫水源及小車河的植被,1958年2月,貴陽市將小車河境域大片林地建成小車河林場,交南明區管轄。1959年10月,中共南明區委在小車河林場內建起了培養幹部的中共南明區委黨校。1965年,...
四川是中國少數民族集中的省區之一,其中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彝、藏、羌、回、蒙古、傈僳、納西、白、布依、傣、苗、土家、壯族等14個。四川有中國的第二大藏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每年,在甘孜、阿壩、涼山等地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民族節慶活動。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於中國的西部,東與重慶、...
暢遊苗鄉,民風淳樸,民俗保存完整:濃烈的迎送賓客儀式,歡快悲壯的跳場跳洞,輕歌曼舞的“四月八”,神秘莫測的地下洞堡,遠古的懸棺洞葬,密竹重圍的苗家山寨,獨樹一幟的苗族服飾,笙鼓喧鬧的七月鬥牛節,流動的鼓,多情的蘆笙,觀瀑布,看水碾,覽峽谷,到布依人家喝米酒,徒步探險,高山覽勝,布依風情及“...
《多彩貴州風》以本土深刻的族群記憶,演繹苗、布依、侗、彝、水等世居少數民族繽紛的浪漫風情,無法複製的侗歌、民族絕技、器樂表演和精美的民族服飾秀,切實地書寫著“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的傳奇。《多彩貴州風》飽含了光陰的沉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衝破了大山的阻隔,每一次呈現都充滿神秘的魅力,持續...
簸箕畫 簸箕畫是新堡布依族鄉渡寨村的特產,最早源於布依族人的日常生活。古時的布依族人用簸箕來盛放糧粑,即把做好的糍粑做成方形、圓形,或捏成各種人物、動物、花卉等形狀,放在簸箕內,再把各種食用顏料撒在糍粑表面,取出染好的糧粑,簸箕內就出現了各種五彩斑斕的圖案,最早的簸箕畫就由此誕生了。20世紀80...
白族、藏族、納西族、朝鮮族、高山族的民居建築風格各異,人們不時拍下了一張張照片;還有布依族的石頭寨、摩梭人的木楞房,哈尼族的“蘑菇房”,傣族的竹樓,哈薩克族的氈房,土家族的水上街市,蒙古族的蒙古包,藏族的喇嘛寺,彝族的“土掌房”、“一顆印”等更吸引無數遊客入房參觀,了解中國各民族的風土人情...
龍勝各族自治縣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侗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其中,根據龍勝縣人民政府於2021年6月公布的人口資料,全縣常住人口為139483人,其中...
由於受到漢族的影響越來越大,廣大土家地區修宗祠,供家先的逐漸增多,只有較偏僻的山寨才保存著土主或土王廟祭祀的遺蹟。土家族重巫信鬼,巫術活動極為盛行。土家語稱巫師為“梯瑪”,漢語叫“土老師”,舉凡土家村寨的祭祀、許願、還願、婚喪生育、排解糾紛、疑難占卜和典禮擺手等等活動,都請梯瑪主持。道教和佛教...
江口縣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的區域主次劃分為三類,即:①以梵淨山景區為主體景區:金頂風景區、九龍池風光、爛茶頂杜鵑林、鳳凰山風光、寺廟、沿線亭閣、碑林摩崖、黑灣河漂流、鳳凰山寨、豆腐乾一條街、黃家壩水上樂園等。②以縣城及其他景區為輔助景區:原始森帶風光、太平河沿岸風光、乾溪溝峽谷、黃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