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依五寶
- 屬性: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
- 主要聚居於:黔南、黔西南兩個
- 比例:占了全國布依人口的97%
簡介,布依戲,布依“八音坐唱”,布依“削肖貫”,布依小打音樂,布依“銅鼓”,
簡介
布依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我國的布依族主要聚居於黔南、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順市和貴陽市,他們占了全國布依人口的97%。布依族居住地自然風光秀麗,環境優美,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千百年來,布依人不斷吸引著外來文化,豐富本民族文化內涵,逐漸形成了自已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以民歌最具特色,種類有古歌、敘事歌、情歌、酒歌和勞動歌等;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和重唱;曲調分“大調”、“小調”兩種。“大調”用於婚喪等隆重的場合,音調高昂大方,引人入勝。“小調”則在月夜或“浪哨”談情說愛的時候唱,音調柔和、婉轉、活潑動聽。曲藝則以布依八音、布依戲、布依“削肖貫”(說唱故事)、布依小打音樂、布依銅鼓著稱,這五種曲藝被世人合稱為布依“五寶”。
布依戲
布依戲(布依語稱“谷藝”,也叫“土戲”)為黔西南州獨有的民族戲曲藝術,流傳於南盤江沿岸的布依山寨,屬中華民族少數民族戲曲劇種。
1984年,國家曾派專家小組親臨黔西南審定,得到“是戲,是布依戲”的結論。從此,民族藝苑中,又增添一朵奇葩——布依戲。
布依戲的沿革布依戲起源於黔西南布依戲的宗教祭祀。據《布依族簡史》載,“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冊亨州同的秧壩和普安州判(今興義)的巴結,開始編演布依戲,以後推廣其他地區。”《興義縣誌》載:“……‘老摩’跳神時的祭祀詞中,含有類似折子戲的本民族民間唱段。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歸流後,興義巴結王姓土司仍世襲其亭目之職,其宗支王孝五等常召請族人參加傳統祭祀,在‘老摩’的主持下,讓部分族中子弟參與吹打唱跳的祭祀活動。沿至清嘉慶(1797年)時,王姓土司族子王金龍等,一面興辦私塾教育族中子弟,一面與族人就祭祀跳神中的唱段補充改編,加上情節和人物,在節日或酒宴中作消遣跳唱,形成‘族中戲’”。自此,布依戲已具雛形,並從祭祀中分離出來,在巴結民間出現,同時也成為王姓家庭的族中戲,在王氏後輩中代代相傳。歷經數代,逐漸分行當,配樂隊,吸收部分祭祀樂曲來豐富曲牌。到清光緒初期(1875年),已具舞台演出形式。
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族人王壽山等倡議下,多人出資首次製作一批服裝,在巴結老場壩搭台演唱,並在南盤江兩岸流動演出。
布依戲的劇目布依戲的劇目分傳統劇目、移植劇目和現代劇目三大類。
傳統劇目是源於布依族宗教祭祀的經咒、儺儀故事,古歌和布依曲藝說唱藝術的“戈比戈問”(即(說唱))、民間傳統故事、民族神話故事等。這類劇目說唱均用布依語。其代表劇目有:《卜當》(即《勞姑爺》)、《四婙夫》、《看山穿》(即《一女嫁多夫》)、《胡喜與南祥》、《布壩德》、《羅細杏》、《六月六》、《人財兩空》等。
移植劇目是隨著盤江水路、驛站開通、商旅活動等外來文化的滲入,將其他劇種的劇本改編,移植上演的,也有根據三國、楊家將、說岳以及歷史小說改編的劇目。這些劇目有《薛仁貴征東》、《薛仁貴征西》、《精忠傳》、《武顯王鬧花燈》、《七姊妹》(又名《穆桂英》)、《況山伯·娘英台》、《陳世美不認前妻》、《馮邊月》、《張奉文》、《崔文瑞》、《二下河東》、《過五關斬六將》等。這些劇目經長期藝術實踐,已日趨民族化,形成布依戲移植劇目的特色。
現代劇目是解放後各布依戲班(隊)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導下,創編反映布依族人民的新生活、新思路、新風貌的戲劇作品,這些劇目有《三妹回娘家》、《賭錢哥》、《打草鞋》、《光榮應徵》、《兄妹學文化》、《引水爬冒坡》、《人往高處走》、《散心》、《逃婚記》、《三月三》、(又名《趕會》)、《李卜長打鐵》、《自由婚姻多幸福》、《吹賭嫖游之客》、《麥蒙姑盤》(即《祝你成功》)等。
布依戲劇目據統計有120餘出,因種種因素(特別“文革”十年)劇本及道具被作為“四舊”查抄焚毀,戲師受到迫害,傳承困難,現倖存不多,經常演出的不過十幾齣劇目。
布依戲的音樂布依戲的音樂,起源於黔西南布依族“報幕”活動中的“摩公調”。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吸收了南盤江流域的民歌主韻衍變而成的“摩公腔”、“浪哨腔”、“苦調”,繼而又吸收“八音坐唱”的一些曲牌,形成“起落調”、“燈調”等,故爾布依戲的音樂是五種腔調互動循環而造成的聯曲體。其伴奏樂器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牛骨胡、葫蘆胡、月琴、竹笛、勒朗、木葉、嗩吶等。
打擊樂有:包包鑼、丁鑼、刺豉、類(即指揮小鼓)、鈸等。
布依戲的表演布依戲起源於宗教祭祀,其舞台調度、表演身段等均有“報幕”活動的明顯痕跡。這些布依族“儺儀”活動特徵性動作,為布依戲虛擬的表演藝術奠定了基礎。
布依戲表演行當,分“三旦七生”即:小旦、老旦、武旦、小生、老生、文生、武生、大王、差官、丑角。
布依戲的表演,分“特有身段譜”及“舞台處理”計13項,分別為:布依戲的手、眼、步、身各法及“留溜留”、“立掌”、“亨彎”、“繞合”、“整發理暢”、“棍木對打”、“武行出場”等,別具特色。
布依戲演出習俗:開台、掃台開台:點符市、畫鑼、畫鼓、獻酒——戲班互動響器,戲開始。
掃台:即演完後,戲師舉行掃台活動,旨在戲班清去平安,而後封箱,結束演出活動。
布依戲原是男旦演女角。巴結王友益(布依土司王姓後裔)衝破舊習俗,用自己的獨生女和侄女進戲班學戲,在布依《七姊妹》(即“穆桂英”)中扮演穆桂英。
黔西南的布依戲,已搜入《中國戲曲志·民族戲曲》、《中國少數民族戲劇》等書,並出版《貴州布依戲》一書。2006年,已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布依“八音坐唱”
布依“八音坐唱”(又稱“八音坐彈”)系流傳於黔西南布依族地區的民族曲藝。
“布依八音”旋律古樸、流暢、悠美、悅耳,常用於布依族的民族節日、婚嫁、祝壽、建房等場合。
早在唐宋時期,“八音”就在桂東南一帶少數民族地區流傳。
元代以來,“八音”加入了民俗、喜慶內容的演唱,並吸收其他戲曲特點,豐富了演唱內容。據清代《清稗類鈔》中記載:“八音以彈唱為營業之一種,所唱生、旦、淨、醜諸戲曲,不化妝……”,至此,“八音”已發展成曲藝形式。
“八音”流入黔西南以後,建有八音班19個,分布興義、安龍、冊亨等地。
“布依八音”演奏器樂,由牛骨胡、葫蘆胡、月琴、竹笛、刺鼓、包包鑼、丁鑼、鈸等組成。而今故名“八音坐唱”。不少“八音班”除加嗩吶外,還加入了“勒尤”、木葉等民族樂器。因“八音”演唱者,系統演唱故事內容,分別一人多角扮劇中人物演唱,故有“板凳戲”之稱。
布依八音的曲調,有:正調(亦稱“起落調”)、閒調、賀喜調、過場調、喜調、起調、拜堂調、打仗調、反皇調、“罵刀靈”、走陰調、八板、大王調、“留溜留”、喊板、反調、林板、林板轉正調、歌堂調、馬走街、起路調、過堂調等。
“布依八音”在黔西南歷次匯(調)演中獲獎。在省、國家及至國際藝術節亦獲獎項。故有“南盤江畔的藝術明珠”之美譽,並載入《中國民族曲藝》史冊。
布依“削肖貫”
“削肖貫”(漢語意為“說唱故事”),為布依族曲藝流行於冊亨、望謨布依族聚居地1990年12月,在貴州省首屆布依族曲藝研討會上,通過望謨布依族民間藝人王輔周、陸國器的現場表演與會專家考證認定的民族說唱藝術。會上,統一稱謂為“布依削肖貫”,載入《中國民族曲藝》史冊。
“布依削肖貫”分說、唱、連說帶唱三種形式。常用樂器有:四弦胡、月琴、勒尤、木葉、竹笛、嗩吶、簫等。打擊樂器有:牛皮鼓、小釵、鼓、木魚、罄等。說唱俱用布依語。
布依“削肖貴”的曲目大多是民間傳說、古代神話、歷史小故事和沿於布依族古老經咒的說唱段。其曲目長者,要唱幾天幾夜,深受布依族人民喜愛。
“削肖貫”的音樂是從布依放的民歌、山歌、大調、小調中吸收、演變、發展而來的。除了唱調外,還有曲牌。這些曲牌都是從布依族民俗活動中的婚喪喜慶、祭禮音樂中借鑑,經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自己特色的說唱曲牌。這些曲牌是:《迎新曲》、《月琴調》、《洋琴調》、《敬酒調》、《上香曲》、《封壇調》、《大拜堂》、《喜相逢》、《佳玉帝》、《繞壇調》等。
布依小打音樂
明洪武一年(公元1368年)“調北征南”流入盤江的,形成布依絲竹音樂。其代表樂曲有“迎客調”、“送客調”、“請客喝酒調”、“謝酒調”、“過街調”、“一更里”、“二更里”、“一枝梅”、“三春柳”、“雙飛燕”、“亂插花”等。
“小打音樂”里用碗、碟伴奏,不用響器。樂器有蕭筒、月琴、胡琴等。有素雅、優美、婉約、淳樸之感。
布依“銅鼓”
布依銅鼓是打擊樂,千年祭祀都是用銅鼓。布依語叫“年”。
銅鼓傳統套路有“銅鼓十二則”、“十四則”、“銅鼓十八則”、“二十四則”等有鼓譜傳承。興仁屯腳、貞豐等地布依族都保存有鼓譜。
銅鼓平時不亂敲打,只用於祭祀、民族節目等重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