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製圖(近機類)》是由薛愛文、馬巧英、梁國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18年10月22日出版的教材(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該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工科近機類、非機類各專業製圖課程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相關專業的製圖課程教材,還可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該書除緒論和附錄外共19章,內容涵蓋製圖基礎知識和繪圖的基本技能、畫法幾何、機械製圖及計算機繪圖基礎四大部分。
基本介紹
- 書名:工程製圖(近機類)
- 作者:山西省工業技術圖學學會組編,主編:薛愛文、馬巧英、梁國星,副主編:張愛榮、高英、劉圭
- 類別:教材(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22日
- 頁數:312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502015
- 字數:480千字
- CIP核字號:2018168458
成書過程
內容簡介
教材目錄
緒論 第1章 製圖的基本知識 1.1 《技術製圖》國家標準的一些基本規定 1.2 《機械製圖》國家標準的一些基本規定 1.3 CAD製圖國家標準的一些基本規定 第2章 繪圖的基本技能 2.1 尺規繪圖 2.2 徒手繪圖 2.3 計算機繪圖 第3章 投影知識 3.1 投影法的基本知識 3.2 正投影法 3.3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圖簡介 第4章 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 4.1 點的投影 4.2 直線的投影 4.3 平面的投影 第5章 點、直線、平面間的相對位置 5.1 屬於直線的點 5.2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5.3 平面上的點和直線 第6章 基本立體的投影 6.1 形狀與視圖 6.2 平面立體 6.3 基本迴轉體 6.4 曲邊稜柱和複合迴轉體 第7章 截交線和相貫線 7.1 截交線 7.2 相貫線 第8章 集合體 8.1 集合操作過程分析方法 8.2 集合體的形狀分析及其視圖畫法 8.3 集合體的尺寸標註 8.4 讀集合體的視圖 第9章 軸測圖 9.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9.2 正等軸測圖 9.3 斜二軸測圖 第10章 機件圖樣的畫法 10.1 視圖 10.2 剖視圖 10.3 斷面圖 10.4 局部放大圖 10.5 簡化畫法 10.6 表達方法套用綜合舉例 10.7 第三角投影法簡介 第11章 標準件 11.1 螺紋及螺紋緊固件 11.2 鍵與銷 11.3 滾動軸承 第12章 齒輪和彈簧 12.1 齒輪 12.2 彈簧 第13章 零件圖 13.1 零件圖的內容 | 13.2 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 13.3 零件圖的尺寸標註 13.4 零件結構的工藝性及有關尺寸 13.5 讀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 第14章 零件圖的技術要求 14.1 表面結構要求 14.2 極限與配合 第15章 裝配圖 15.1 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 15.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15.3 裝配圖表達方案選擇 15.4 裝配圖的尺寸標註及技術要求 15.5 裝配圖中的零件序號、明細欄 15.6 常見裝配結構的合理性 15.7 裝配圖的畫法 15.8 讀裝配圖及根據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第16章 零部件測繪 16.1 零件測繪 16.2 部件測繪 第17章 焊接圖 17.1 焊縫的圖示法及標註 17.2 焊接圖的內容及各種表達形式 第18章 AutoCAD繪圖基礎 18.1 AutoCAD簡介 18.2 AutoCAD繪圖環境的設定和輔助工具的使用 18.3 AutoCAD平面圖形繪製 18.4 圖案填充與塊的套用 18.5 AutoCAD的尺寸標註與文本輸入 18.6 AutoCAD圖形輸出 第19章 三維計算機構形及繪圖基礎 19.1 SolidWorks軟體簡介 19.2 草圖繪製 19.3 常用基礎特徵簡介 19.4 工程圖 19.5 零件建模及創建工程圖綜合舉例 19.6 裝配體 附錄A 標準結構 一、普通螺紋 二、普通螺紋收尾、肩距、倒角和退刀槽 三、管螺紋 四、梯形螺紋 五、零件倒圓與倒角 六、砂輪越程槽 附錄B 標準件 一、六角頭螺栓 二、雙頭螺柱 三、螺釘 四、緊定螺釘 五、螺母 六、墊圈 七、鍵 八、銷 九、滾動軸承 附錄C 極限與配合 參考文獻 |
教學資源
配套教材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ISBN |
---|---|---|---|---|
工程製圖習題集(近機類) | 馬巧英、薛愛文、梁國星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9-03-14 | 978-7-04-051487-2 |
課程資源
教材特色
- 符合科學性。教材體系結構合理、概念描述準確、敘述嚴謹正確、圖文搭配規範、舉例示範到位。
- 具有普適性。配合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發展,吸取各校的教改成果和實踐經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使教材內容實用,易學易教。
- 體現先進性。結合中國國內外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和趨勢,將適合工程製圖課程教學的新發現、新理論引入教材中,傳播新知識、介紹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