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民主理論一種主張工人通過直接或間接參與企業的生產與管理而實現自己的民主權利的理論。該理論早期具有反資本主義的性質,認為政治民主為少數人所占有,從而被破壞了;工人的權利應當擴大到經濟社會領域。工聯主義即是表現之一。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制度是工業民主理論的現實套用。在近代社會,工業民主理論主要集中於四大問題:(1)經濟所有制問題,即在傳統資本主義所有制和國有化之間尋求一個中介結構的問題。在資本主義社會,主要有三種形式:雇員股份所有制、工資領取者基金、工人合作社。這三種形式都從所有制方面體現了工業民主。(2)董事會代表制,即工人作為代表參加董事會的制度。這在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有不同的形式。(3)工廠委員會,在歐洲大陸已廣泛建立。許多國家有專門的法律規定它的存在形式和職能。在不同的國家所體現的作用不同。在有些國家,它的權力微不足道;也有些國家賦予了它更大的權力。最近十年里,隨著工業民主的復興,它的地位開始提升,作用開始逐步增強。(4)個人工作或生產組織問題,也即在生產管理中,擴大工人的自主決定權,鼓勵他們對直接的生產問題作出決策。工業民主理論儘管對工人實現民主參與的權利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主要是為緩和階級矛盾、穩定資本主義服務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業民主理論
- 定義:主張工人通過直接或間接參與企業的生產與管理而實現自己的民主權利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