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茶

嶗山茶

嶗山茶在全國綠茶中享有極高聲譽,被消費者盛譽為“江北第一名茶”。嶗山茶作為中國最北方的綠茶所具有的生長周期長、品質優良、葉肥味厚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嶗山茶
  • 外文名:Laoshan tea
  • 領域:植物學
製作工藝,種茶,殺青,揉捻,烘乾,篩選,茶文化,分類,嶗山石竹茶,嶗山玉竹茶,採制,沖泡方法,

製作工藝

種茶

種茶即育茶,要生產出優質的茶葉需要優質的空氣、土壤、水分、周圍環境,缺一不可。沒有此基礎,就沒有優質的茶葉。更需要種茶者像關懷、照顧自己的小孩子一採茶時間在清晨,選取一芽一葉、一芽兩葉。
嶗山茶嶗山茶

殺青

茶葉晾乾後,就進入了炒茶階段。通過殺青揉捻將茶葉種的草氣味驅除。這一步,直接影響到成品茶的品質。

揉捻

茶葉揉捻時適當破壞殺青後茶葉組織,讓茶葉內含物質滲透在葉的表面,同時對茶葉進行造型,使芽葉卷緊成需要的形狀。嶗山茶揉捻大部分是用機器揉捻。

烘乾

在殺青、揉捻之後就可以將茶葉烘乾、磨光。其中關鍵是要掌握好炒茶的火候。

篩選

將炒好的茶葉中的粉末過濾出來後,捲曲、新鮮、帶有濃郁板栗香味的成品茶製作完成。

茶文化

嶗山茶的精神品質。嶗山關於“泉”與“池”的傳說故事更是不勝枚舉,這些美麗的文化遺產都與嶗山水有著必然關係。嶗山民間有句老話,說“千難萬難,不離嶗山”,這背後的感情應該同嶗山特有的“仙山聖水”也是分不開的。名山名水孕育名茶。嶗山獨特的文化,賦予了嶗山茶獨具的文化價值。

分類

嶗山石竹茶

由嶗山石竹烘炒加工而成。嶗山石竹書名瞿麥,純野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長於嶗山南面的山崖石縫中,故名嶗山石竹子。

嶗山玉竹茶

嶗山玉竹,長於嶗山北面背陰處,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才有,中藥屬性為陰,長得非常慢,每年才長半寸左右。

採制

嶗山的茶葉採摘分春、夏、秋 3 季。夏季有 2 輪,全年 30 批左右。 5 月 1 日前後採摘春茶,少數地塊可提前至 4 月中旬。當有 1% 左右的新梢長至 1 芽 2、3葉時,即可採摘,每隔 3~5d 采 1 批。前期采 1 芽 1、2葉為主,用於炒制高檔茶;中後期兼采 1 芽 3 葉和對夾葉,用於炒制中檔茶。做到前期留魚葉,後期留 1 葉,采淨對夾葉。春茶產量占全年總產量的 40%左右。夏季採摘對象主要是二、三輪新梢,一般於 6 月中旬開採, 3~4d 采 1批,留魚葉,用於加高中檔茶。夏茶產量占全年總產量的 40%左右。從 8 月下旬開始採摘秋茶,每隔 4~5 d 采 1 批,留魚葉或1 葉,主要加工中、低檔茶。 9 月下旬封園,最遲不超過 10 月上旬。

沖泡方法

取2至3克嶗山茶,置入透明潔淨的玻璃杯中,注意是無蓋玻璃杯。首先用80℃左右的嶗山水(或礦泉水)洗茶,一般10秒左右,使其雜質洗出。將洗茶水倒出,可請賓客聞茶香,香飄滿屋。
沖水使杯中茶葉翻轉,杯中茶湯上下濃度一致。注水量約為杯量的七分左右。隨水勢盤旋而上翻騰著沖向杯口,有“銀瓶乍破水將迸”之勢。此時,細嫩的茶葉舒展挺立,上下沉浮,雲蒸霧騰,綽約多姿,這就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茶舞”這番碧波蒸騰的景象,如同巍峨嶗山雄奇幻變的雲海,片片曼妙舞動的茶葉,寫照著嶗山無限的春色。沖泡嶗山茶時,水溫應控制在80℃~90℃。這從水沸騰的程度就能看出來。如果水冒魚眼大小的泡,則水溫就低了,逼不出“茶香”;如果水全部沸騰,則水溫就過高了,沖泡的茶葉會顯出“糊”味;只有水冒螃蟹眼大小的水泡,才是沖泡嶗山茶最好的水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