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圓

崔園一般指本詞條

崔圓(705年-768年),字有裕,貝州武城(今邢台清河,唐時武城縣城遺址在今清河縣西北)人,唐朝宰相,北魏左僕射崔亮八世孫。

崔圓出身於清河崔氏青州房,早年曆任執戟、會昌縣丞、司勛員外郎、蜀郡司馬、蜀郡長史。安史之亂時以迎接玄宗之功拜相,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兼劍南節度使,玄宗退位後奉玄宗之命與房琯、韋見素赴靈武輔佐唐肅宗。

長安收復後,崔圓升任中書令,進封趙國公,後罷為太子少師、東都留守。此後歷任濟王傅、懷州刺史、汾州刺史、淮南節度使、尚書右僕射左僕射等職。

大曆三年(768年),崔圓病逝,終年64歲。追贈太子太師,諡號昭襄。

基本介紹

  • 本名:崔圓
  • 字號:字有裕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貝州武城(今邢台清河)
  • 出生時間:705年
  • 去世時間:768年
  • 主要成就:迎接玄宗入蜀
  • 官職:中書令
  • 爵位:趙國公
  • 諡號:昭襄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累職拜相,罷為外任,晚年生活,主要成就,軼事典故,人物評價,家庭成員,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崔圓自幼孤貧,但卻志向宏偉,愛讀兵書。開元年間,唐玄宗下詔訪求遺才。崔圓參加鈐謀射策科考試,得中甲科,被授為執戟。他自負文才,卻被授為武職,因此有不得志之感。

累職拜相

天寶四年(745年),蕭炅擔任京兆尹。崔圓得到蕭炅的引薦,被任命為會昌縣丞,後累遷至司勛員外郎。天寶十一年(752年),宰相楊國忠遙領劍南節度使。崔圓被授為尚書郎,出任蜀郡大都督府左司馬,代理劍南節度留後。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命潁王李璬遙領劍南節度使,任命崔圓為副使。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軍進逼長安,唐玄宗出奔蜀地,任命崔圓為蜀郡長史、劍南節度副大使。到達河池郡後,玄宗又任命崔圓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舊兼任劍南節度使。同年七月,皇太子李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並尊玄宗為太上皇。唐玄宗便命崔圓與宰相房琯韋見素一同前去輔佐肅宗。

罷為外任

至德二年(757年),崔圓到達彭原郡(治今甘肅寧縣),面見唐肅宗。同年十月,唐軍收復兩京,唐肅宗返回長安。崔圓升任中書令,進封趙國公
乾元元年(758年),崔圓罷相,改任太子少師,並充任東都留守。乾元二年(759年),唐軍在相州戰敗,潰卒經過洛陽,大肆剽掠。崔圓棄城不守,南奔襄陽。唐肅宗大怒,削去崔圓官爵,後又起復他為濟王傅
後來,崔圓得到李光弼的舉薦,出任懷州刺史,加太子詹事,又改任汾州刺史。上元二年(761年),唐肅宗任命崔圓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觀察使,出鎮揚州。

晚年生活

大曆元年(766年),崔圓回京,被授為檢校尚書右僕射,後又改檢校左僕射,並主持尚書省事務。
大曆三年(768年),崔圓病逝,終年六十四歲。唐代宗廢朝三日,追贈他為太子太師,諡號昭襄。

主要成就

安史之亂時,崔圓正任劍南節度副使。他探知楊國忠的心意,知道玄宗可能會入蜀避亂,便提前在西川整修軍備,建造宮舍,儲存什具,準備好一切迎駕事宜。玄宗到達河池後,接到崔圓的奏表,得知他早已在西川做好準備,感動的道:“世亂識忠臣。”當日便拜他為宰相。

軼事典故

崔圓早年落拓,便去拜訪時任刑部尚書的表丈李彥允,希望能謀個職務,但卻受到蔑視。一日,李彥允夢到自己戴著刑具,被二三百個士卒押到官府中,一個穿紫袍的人坐在案前,卻是崔圓,他大叫饒命,崔圓便命將他先行關押。李彥允醒後,對崔圓逐漸和善,給他換了個住處,常與他一同吃飯。幾個月後,崔圓請求離去。李彥允便把他引薦給楊國忠,並把這個夢告訴他,希望他將來能幫助自己。崔圓出任劍南節度留後,不到一年,便遇上安史之亂,玄宗入蜀,又被拜為宰相、節度使。京城收復後,朝廷命崔圓審定降賊官員。李彥允也在其中,所遇與夢中相同。他對崔圓道:“宰相記得當年的夢嗎?”崔圓便將李彥允先行關押,然後上奏皇帝,請求以自己的官職為李彥允贖罪。唐肅宗免除李彥允的死罪,將他流放嶺外

人物評價

劉昫:圓守文之士,非禦侮之才。
宋祁孔子稱才難。然人之才有限,不得皆善。觀圓之銳,而失守出奔;晉卿雅厚,而少風采臧否;冕明強,嗜利不知大體;諲輔政,功名不及治郡。然各以所長顯於時。故聖人使人也器之,不窮所不能而後為治也。

家庭成員

曾祖:崔方騫,官至萬年縣主簿
祖父:崔貞固,官至武功縣主簿。
父親:崔景晊,官至大理寺評事。
兒子:崔褒。

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八·列傳第五十八》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列傳第六十五》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唐紀三十二》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唐紀三十三》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唐紀三十四》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九·唐紀三十五》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唐紀三十六》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唐紀三十七》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唐紀三十八》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四·唐紀四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