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研究

山西省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研究

本書內容屬水利工程中的環境水利領域,涉及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水資源管理和水土保持等多個學科。本書針對山西省嚴重、複雜的水生態環境退化情勢,面向區域資源型經濟轉型戰略的實踐亟需,立足自主創新,在基礎理論層面,建立了同等考慮"自然-社會"二元因子的水生態系統分區理論、系統揭示了植被覆蓋與水循環相互作用機理、原創性提出了水生態系統修復的價值評價理論與方法;關鍵技術層面,集成創新了針對河流廊道、濕地、岩溶泉域、採煤區、水土流失區等不同類型區的五項水生態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解決了我國北方嚴重缺水地區典型水生態系統的修復模式、調控閾值、維持途徑等技術難題;示範工程層面,以山西省水生態系統突出問題為導向,開展了汾河清水複流工程、娘子關泉域保護、太原盆地地下水超采治理、古交礦井水和煤矸石綜合利用、重點河流與泉口水污染治理等六方面技術示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省水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研究
  • 外文名:Shanxi Province water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research
  • 書名:山西省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研究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246頁
  • 開本:16
  • 作者:劉家宏 王浩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38054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山西省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研究》系統地總結了山西省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科研及實踐中的主要成果。建立了同等考慮“自然-社會”二元因子的水生態系統分區理論,揭示了植被覆蓋與水循環相互作用的機理,提出了水生態系統修復的價值評價理論與辦法;針對不同類型區域提出了5項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的關鍵技術,解決了我國北方嚴重缺水地區典型水生態系統的修復模式、調控閾值和維持途徑等技術問題;開展了清水複流工程、泉域保護、盆地地下水超采治理、礦井水和煤矸石綜合利用等技術示範。
共分9章,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1~2章為第~部分,概述項目基本情況、研究區基本情況和國內外研究進展:第3~7章為第二部分,敘述水生態系統分析與評價基礎、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指標體系、典型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技術及套用、面向生態的河流水資源配置、以及水生態系統修復的價值評價技術;第8章為第三部分,介紹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6類示範工程及相應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議;第9章為第四部分,對研究成果和示範效益進行總結,並對未來的研究內容進行展望。
《山西省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研究(精)》的作者是劉家宏、王浩、秦大庸、尹婧。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第1章緒論
1.1項目概況
1.1.1立項背景
1.1.2技術路線
1.1.3研究過程
1.1.4成果與效果
1.2山西省水生態系統概況
1.2.1自然地理
1.2.2社會經濟
1.2.3水生態系統
1.2.4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2章國內外研究現狀與述評
2.1生態修復研究現狀
2.1.1國外研究現狀
2.1.2國內研究現狀
2.2植被與水循環相互作用研究進展
2.2.1覆被變化對流域水循環的影響
2.2.2植被變化對降水量的影響
2.2.3土壤水分對植被的影響
2.3水生態系統理論研究進展
2.3.1生態分區
2.3.2水文分區
2.3.3生態水文分區
2.3.4區劃方法
2.4山西省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研究現狀
第3章水生態系統分析與評價基礎
3.1水生態系統分區理論
3.1.1分區指標體系
3.1.2主要指標數據及分區評價
3.1.3山西省水生態系統分區
3.2植被與流域水循環相互作用機理
3.3山西省水生態系統總體評價
3.3.1坡面生態系統
3.3.2河流廊道生態系統
3.3.3地下水系統
3.3.4煤炭開採區
3.3.5飲水水源地
第4章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指標體系
4.1河流廊道系統保護與修復指標
4.1.1河流廊道生態保護與修複目標
4.1.2河流廊道生態保護與修復指標體系
4.2地下水系統保護與修復指標
4.2.1地下水生態保護與修複目標
4.2.2地下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指標體系
4.3採煤區生態保護與修復指標
4.3.1採煤區生態保護與修複目標
4.3.2採煤區生態保護與修復指標體系
4.4水土流失區生態保護與修復指標
4.4.1晉西黃土高原區生態保護與修複目標
4.4.2晉西黃土高原區生態保護與修復指標體系
4.5飲水安全保障指標
4.5.1飲水安全目標
4.5.2飲水安全指標體系
第5章典型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技術及套用
5.1河流廊道修復技術及套用
5.1.1河道整治與修復技術及套用
5.1.2入河污染物控制技術及套用
5.1.3生態水量調控技術及套用
5.2地下水系統保護與修復技術及套用
5.2.1地下水控采技術及套用
5.2.2岩溶泉域保護技術及套用
5.2.3地下水水位監測技術及套用
5.3採煤區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及套用
5.3.1礦井水綜合利用技術及套用
5.3.2礦石山生態修復技術及套用
5.4水土流失區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及套用
5.4.1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技術及套用
5.4.2基於數字流域模型的淤地壩規劃技術
5.4.3水土流失治理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及對策
5.5飲水安全保障技術及套用
5.5.1水質問題解決方案
5.5.2水量問題及飲水保證率問題及解決方案
第6章面向生態的河流水資源配置理論方法及套用
6.1面向生態的河流水資源配置理論與方法
6.1.1面向生態的河流水資源配置理論
6.1.2面向生態的河流水資源配置方法
6.1.3面向生態的河流水資源配置特點
6.2面向生態的河流水資源配置模型構建
6.2.1目標函式
6.2.2約束條件
6.2.3模型主要計算模組
6.2.4模型水量平衡計算
6.2.5配置模型運行策略
6.3山西省河流生態系統用水配置
6.3.1研究分區
6.3.2主要河道斷面控制
6.3.3規划水平年河道供水分析
6.3.4規划水平年需水分析
6.3.5水生態系統方案設定
6.3.6河道生態供水配置及分析
6.3.7各水平年方案總結
第7章水生態系統修復的價值評價技術
7.1水生態系統修復價值評價的理論框架
7.2水生態系統修復的價值評價技術
7.2.1重點河流廊道
7.2.2地下水系統
7.2.3煤炭開採區
7.2.4水土流失區
7.2.5飲水安全
7.3山西省水生態系統修復的價值評價結果
7.3.1重點河流廊道
7.3.2地下水系統
7.3.3煤炭開採區
7.3.4水土流失區
7.3.5城鄉飲水區
7.3.6價值總量
第8章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示範
8.1汾河清水複流工程
8.1.1水源涵養與生態修復
8.1.2源頭雷鳴寺泉域保護
8.1.3濱河濕地修復
8.1.4汾河河道疏浚及岸坡整治
8.2娘子關泉域保護
8.2.1泉源區非點源污染控制
8.2.2工業污染源控制
8.2.3泉口景區建設
8.2.4泉源水土保持綠化工程
8.3汾河流域地下水超採區治理
8.3.1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分布
8.3.2汾河流域節水型社會建設
8.3.3汾河流域地下水關井壓采
8.3.4汾河流域地表水替代水源網路
8.4採煤區水生態保護與修復
8.4.1古交煤礦礦坑水綜合利用
8.4.2煤矸石綜合利用
8.4.3採煤區生態復墾
8.5水土流失區生態保護與修復
8.5.1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
8.5.2淤地壩建設
8.5.3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修復
8.5.4荒灘整治與坡改梯
8.6水污染治理與水源地保護
8.6.1滹沱河上游綜合整治工程
8.6.2漳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8.6.3神頭泉水源地保護
8.6.4郭莊泉水源地保護
8.7保障措施
8.7.1法律法規保障
8.7.2制度保障
8.7.3工程與技術保障
8.7.4資金保障
8.7.5社會保障
8.8相關政策建議
8.8.1積極推動地方水生態系統保護法規出台
8.8.2完善並落實各項水生態系統保護制度
8.8.3加強水生態系統保護工程和技術建設
8.8.4確保水生態系統保護資金支持
8.8.5加大社會宣傳力度
第9章基本結論與展望
9.1基本結論
9.2主要創新點
9.3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