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水體生態修復技術示範研究

本項目針對以北京為代表的中國北方缺水型城市景觀水體補水水源匱乏、流動交換不暢、富營養化嚴重的問題,在分析水體污染成因、機理和特徵的基礎上,採用試驗研究和工程示範研究相結合的模式,開發、套用和完善了以營養鹽削減、藻類控制和生態系統恢復為核心任務,以生態學方法為主要手段的景觀水體修復與保持技術體系,充分利用和人工強化水生態系統的自我組織、調節與恢復的能力,使遭到破壞的水體生態系統逐步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本項目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第一,以異位水體水質淨化、原位水體生態調控兩條主線為基本構架,根據生態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發展並套用了城市景觀水體水質修復技術,以最大限度削減營養鹽,有效控制藻類增殖;第二,發展並組合套用生態兼容性良好的物理和化學方法作為水體生態修復的補充和輔助手段,人工強化營養鹽的削減和藻類的控制;第三,根據水質和水動力學模型,結合相關技術經濟條件和水質目標,開發針對不同景觀水體特點的循環模式,使水質修復效果得以長效保持。
本研究為從根本上達成缺水型城市景觀水體中水補水、水質淨化和水體生態系統恢復重建三大目標之間的和諧統一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著重解決了生態修復技術體系的構建,適合北方地區的新型人工濕地、新型深層曝氣塘、移動式體外淨化器等水質修復工藝技術的研發,基於污染物總程平衡的工藝設計方法的建立,水體生態修復實時監控系統開發等關鍵技術問題;在人工強化綜合水體生態修復技術體系研發、污染物總程平衡及修復指標量化設計、水力循環模式和方法的建立和最佳化、水質修復與生態景觀營造的融合等方面均實現了技術創新,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本項目的研究對推動我國城市景觀水體由污水減排向水質功能達標以及水生態健 康方向發展起到了極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已經在北京市一系列重要水體中得到套用和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環境、資源、經濟、社會綜合效益。
該項目榮獲2012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