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蓃

山茱蓃

為山茱萸科燈台樹屬植物落葉小喬木。單葉對生,夏季先葉開花,黃色,核果長橢圓形,熟時紅色,可食,並作藥用。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山茱萸
  • 別名:蜀酸棗,肉棗、棗皮
  • 主要適用症:利尿、降血壓作用
  • 藥品類型:中藥
  • 性味:酸、微溫
  • 核果:萸肉
成分,藥理,藥方,萸肉,

成分

含山茱萸甙、番木鱉甙、皂甙、鞣質、維生素A樣物質、沒食子酸、蘋果酸、酒石酸。

藥理

動物試驗證明山茱萸有利尿、降血壓作用,對化學療法及放射線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對志賀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藥方

[自汗、盜汗]
山茱萸、防風、黃耆各9克,水煎服。
[汗出不止]
山茱萸、白朮各15克,龍骨、牡蠣各30克,水煎服。
[遺尿]
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附子3克,熟地12克,水煎服。
[老人尿頻失禁]
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萸肉

俗名“藥棗皮”,系山茱萸成熟後果實去核後的帶後果肉曬(烘)乾而成。臨安市的洪嶺、湍口、上溪、龍井橋等鄉(鎮)所產萸肉為久享盛譽之地道藥材,質量為全國之冠。 萸肉是臨安市傳統珍貴藥材,栽培及利用歷史的1500年以上,傳統上作為補益肝、腎、補血明目、強身、延年的良藥。《神農本草經》把山茱萸列為中品,稱“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氣,逐寒濕脾,去濁,久服輕身”;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集歷代醫家套用山茱萸的經驗,把山茱萸列為補血固精、補益肝腎、調氣、補虛、明目、強身之藥。近代分析發現,山茱萸含有多種甙,其中皂甙高於人參、絞股藍的3-4倍,含有16種胺基酸,其中人體必須的8種胺基酸全部具備。還有五種糖、六種有機酸、二十三種礦物元素、維生素A、C等含量豐富。還發現黃酮類物質和香豆精,黃酮與黃酮甙一般具降壓、抗菌,調節血管、滲透血壓作用。還發現有抑制腫瘤細胞和防禦紫外線危害作用。近來臨床試驗發現山茱萸在抗癌、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抗愛滋病、補益肝腎、治療性病和免疫等方面均有療效。 山茱萸為山茱萸科燈台樹屬落葉小喬木,性喜溫暖濕潤,幼年耐陰,大多生長於中低山的坡地、山澗溪流之畔,海拔300-900米地段結果良好,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濕潤帶沙性。清明前後開花,秋分至寒露成熟,鮮果多數為長橢圓形,狀如棗,故稱藥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