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水詩之意境體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 外文名:Experiencing the Artistic Conceptions in Landscape Poetry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
- 課程負責人:洪之淵
- 授課教師:趙穎、陳偉娜、蔣述、孫良好
- 建設院校:溫州大學
- 類別:虛擬仿真實驗課程、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授課平台:實驗空間
課程建設,開設歷程,服務規劃,課程性質,課程背景,適應專業,課程簡介,課程步驟,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實驗記錄,課程特色,教學計畫,面向高校,面向社會,教學目標,教學要點,學習預備,預備知識,實驗材料,運行條件,考核標準,教師簡介,
課程建設
開設歷程
2017年9月1日,山水詩之意境體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課程在溫州大學上線,同時面向社會開放。
2020年11月24日,山水詩之意境體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服務規劃
在內容方面,該實驗課程後續將跟進開發國家級旅遊景區雁盪山、楠溪江與山水詩情境體驗的虛擬仿真實驗,並將著手開發邊塞詩、思鄉詩、思婦詩、懷古詩、詠史詩虛擬仿真實驗,從而構建起完整的“中國古典詩詞美學鑑賞”虛擬仿真實驗體系。同時,該實驗將通過學生上交體會心得、問卷調查等形式收集反饋意見,進行修改更新,提升用戶體驗。
在客群方面,該實驗課程將進一步發動溫州大學各專業學生、各高校學生和社會相關行業從業者參與體驗,收集相關數據及建議,為該實驗的多版本開發、教學推廣及社會推廣,積累經驗,夯實前期基礎。
在保障方面,溫州大學將進一步加大對該實驗的經費投入。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山水詩是中國文學有別於其他國家、民族文學的一大特色所在,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水詩的教學,既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又凸顯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美好家園追求的精神指引。中國古典詩詞美學鑑賞課對山水詩進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緣由如下:
1.實驗素材繁多,虛擬仿真教學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整合優質素材。
2.實驗環境匱乏,虛擬仿真教學可以彌補無法身臨實地體驗意境的不足。
3.實驗對象特殊,虛擬仿真教學可以凸顯山水詩意境虛實交融的特徵。
4.實驗資源落地,虛擬仿真教學實驗項目可以實現科學研究的教學轉化。
適應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一及以上年級均可使用該實驗課程。 也適用其他專業具有一定基礎的古詩詞及傳統文化愛好者。該實驗課程除依託中國古典詩詞美學鑑賞課程外,還可依託中國古代文學、大學語文等課程向各本科專業開放,及依託古代文學專題等課程向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含留學生)開放。
課程簡介
山水詩之意境體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實驗課程知識點共10個,分別為:(1)謝靈運山水詩創作的文化背景 ;(2)實驗相關山水詩歌的了解與記誦 ;(3)山水意象的典型特徵,包括質地、形狀、線條、色彩、音響、運動等 ;(4)詩人欣賞山水的視角變化 ;(5)意象所處時空環境的變化,包括景物配置、古今變遷、季節變化、日夜變化、氣候變化等 ;(6)意象中所包含的詩人情感與時代風尚 ;(7)中文師範方向——教學方案的設計原理 ;(8)文化創意方向——導遊詞的寫作規範 ;(9)廣告方向——廣告文案的編寫技能 ;(10)文學創作方向——古體山水詩的寫作技法 。
課程步驟
實驗方法
學生可通過網路,以個人賬號方式登錄虛擬仿真實驗平台,在基礎任務、理解任務環節中,以詩人角色,進入各類虛擬仿真場景,進行自主學習;在套用任務環節中,以某種行業從業者(或文學愛好者)身份,將所學知識遷移輸出。
實驗步驟
- 總體步驟
該實驗驗由入境-悟境-造境-用境四個環節連貫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包含學生互動性操作步驟共16步。
- 具體步驟
環節一:入境
學生在該環節中進入虛擬仿真場景一“江嶼邀約”與虛擬仿真場景二“選擇裝備”,主要完成場景設定、角色確定和服飾選擇的任務,在給謝靈運選擇正確的裝備——衣、冠、履後,正式進入“詩之島”江心嶼。該環節包含互動性操作步驟3步。
環節說明 | 分部步驟 | 設計目的 | 操作圖示 |
---|---|---|---|
1、學生接受邀請函,選擇角色與裝備,進入具體的場景設定。互動性操作步驟均以江心嶼為例,學生所扮演的角色為謝靈運。謝靈運是中國山水詩鼻祖,他的《登江中孤嶼》一詩是千古流傳的佳作。 | 步驟1: 為謝靈運選擇符合時代的冠帽; | 學生依據文字提示,辨認南朝、唐代、宋代等不同時代服飾的特徵,完成知識點①——謝靈運山水詩創作的文化背景——的考查。該處以客觀題形式呈現。 | 操作圖示 |
步驟2: 為謝靈運選擇符合時代的服飾; | |||
步驟3: 為謝靈運選擇符合時代的鞋履; |
環節二:悟境
學生在該環節中依據角色對話內容,以選擇題與朋友圈留言的開放式問答的形式完成江上問答、澄鮮品藝、浩然說名和點讚評詩等任務。該環節包含互動性操作步驟總計7步,重點考查實驗知識點②③④⑤⑥的學習和理解。
環節說明 | 分部步驟 | 設計目的 | 操作圖示 |
---|---|---|---|
2、學生進入虛擬仿真場景三“江上問答”,完成山水詩詩句鑑賞。 一葉扁舟,遙對孤嶼,欸乃聲中,詩人們談笑風生。學生所扮演的角色,與其他詩人交流詩句“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的創作心得。依據角色對話提示,完成步驟4與5。 | 步驟4: 從詩人的視角變化,意象的動靜結合的角度鑑賞詩句; |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重點考查對知識點③④的理解能力。 | 操作圖示 |
步驟5: 從景物色彩配置的角度鑑賞詩句; | |||
3、學生進入虛擬仿真場景四 “澄鮮品藝”,完成山水詩詩句比較閱讀。學生所扮演的角色,依據對話提示,與其他詩人就詩句,進行比較閱讀賞析。 | 步驟6: 從景物的種類及所處環境的不同比較分析詩句; | 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力,重點考查學生對於知識點⑤⑥的理解能力。 | |
步驟7: 從詩人人生感悟的不同比較分析詩句; | |||
4、學生進入虛擬仿真場景五 “浩然說名”。各種地名中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構成了山水詩意境鑑賞的背景性知識。該處就浩然樓得名由來展開討論,使學生獲得對特定歷史年代的認知。 | 步驟8:從浩然樓的角度解說“浩然樓”得名由來; | 使學生通過這一環節的操作,獲得對特定歷史年代的認識,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點②⑥的掌握。 | |
步驟9:從文天祥的角度解讀“浩然樓”得名由來; | |||
5、學生進入虛擬仿真場景六 “點讚評詩”,重點考查山水詩賞析。通過李白髮詩朋友圈,浩然樓詩人紛紛點讚的方式,提示學生跟帖簡評。 | 步驟10: 從景物特徵、視角變化、時空環境與詩人情感的角度分析相關詩句。根據理解性學習任務知識點,對整首詩歌進行50字左右的簡要點評。 | 以朋友圈點讚的趣味設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綜合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點③④⑤⑥理解情況。 |
環節三:造境
學生該該環節中完成選象構圖、輸出成品、解說依據等任務。該環節包含互動性步驟至少6步,包括4個以上的意象選擇與布局、造景依據與心的體會的闡述,重點考查學生對實驗知識點的理解與綜合運用能力。
環節說明 | 分部步驟 | 設計目的 | 操作圖示 |
---|---|---|---|
6、學生進入造境空間,選擇具象。根據對實驗素材的理解,學生通過互動動作,包括拖拽、旋轉並放置可供選擇的具象四個以上,輸出一張詩歌意境營造平面效果圖。 | 步驟11: 學生自主輸入與詩歌意象相關的具象一,並將其在空間內進行合理 放置; | 以輸出詩歌意境營造平面效果圖的開放性實驗方式,考察學生對詩歌由具象到意境的理解及運用能力的掌握,此處涉及理解性知識點③④⑤⑥的運用情況。 | |
步驟12: 學生自主輸入與詩歌意象相關的具象二,並將其在空間內進行合理放置; | |||
步驟13: 學生自主輸入與詩歌意象相關的具象三,並將其在空間內進行合理放置; | |||
步驟14: 學生自主輸入與詩歌意象相關的具象四,並將其在空間內進行合理放置; | |||
7、學生解說步驟11-步驟14構圖依據。 | 步驟15: 學生依據此前環節所掌握的各知識點,闡釋意境營造平面效果圖的依據所在,要求不少於150字。以主觀題形式呈現。 | 採用開放式實驗方式,以文字表述依據,考察學生對詩歌由具象到意境的理解及運用能力的掌握,此處涉及理解性知識點③④⑤⑥的運用情況。 | - |
8、撰寫使用該實驗軟體的感受與相關建議。 | 步驟16: 學生依據該實驗軟體使用情況,真實填寫相關感受與使用建議。以主觀題形式呈現。 | 考查學生實際使用軟體情況與實施效果,有助於實驗及時調整與修正,進一步提升軟體體驗效果,作為該實驗課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參考指標。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環節四:用境
該環節為線上線下學習的整合環節,也是該實驗課程“山水詩”單元的總結環節。由學生線上下完成。重點落實套用性學習任務知識點。
實驗記錄
同步記錄實驗進度和實驗結果,並及時反饋給學生進行糾錯,反饋到教師教學數據中心,作為形成性評價的依據,以及實驗調整修正的依據。實驗結果與結論要求包括實驗報告 和心得體會。並且在進入實驗之前,需先進行線下學習,由學生依據實驗相關知識與任務單安排預習;實驗結束後,學生需提交學習心得及建議,作為實驗及時調整修正、持續發展的重要參考。
課程特色
該實驗課程以實驗室為依託,引入虛擬仿真技術,採用 “沉浸式情境漫遊體驗法” “遊戲式任務驅動引入法”“人機引導下的自主探究訓練法”等多種實驗教學方法,在注重文本細讀的同時,強調意境體驗,強化學生的個人情感與體驗的投入、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養成,強化學生的文本美感、學生與文本的互動以及學生創造性的閱讀素養的提升,並重視學生知識的遷移、轉化和套用,延伸和拓展傳統人文學科教學的視閾限制,有利推動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發展與教學改革。
在評價體系創新方面:
1、注重考核的梯度安排,以“山水詩基礎知識識記-山水詩意境體驗方法理解-山水詩意境體驗方法套用” 梯度流程設計為框架,符合於學生的認知規律,並側重於理解、運用部分的評價,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從而開發出了較為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同時,實驗的測試題,按從易到難的梯度進行設計,環環相扣、逐次提升。
2、注重整體知識的考查,整合了該門課程“山水詩”單元線下理論教學課時的各個教學重點,在分層次、分階段的考查過程中,達成該單元線上實驗教學和線下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
3、通過大數據技術的引入與實施,實時記錄學生答題軌跡並進行分析,切實全面關注並把握學生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並及時加以調整解決。
4、該實驗的 “用境” 目標考核,考慮到了不同身份學員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目標等因素,強化了學以致用,以課後作業的形式,創設了四類不同選項 (方向),即教學套用模式 (師範方向) 、文旅套用模式 (文化創意方向) 、廣告套用模式 (廣告文案方向) 、文學創作模式 (文學創作方向),培養適應多元化社會需求的、具備多方面能力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套用型人才。
教學計畫
面向高校
1、該實驗課程教學項目將進行持續性更新,從網址訪問與訪問界面要求、客戶端硬體配置、軟體環境要求及安裝方法等方面達到課程實驗操作要求,為學生專業化學習提供穩定、先進的虛擬仿真平台。
2、該實驗課程教學項目將繼續依託大學語文及相關公選課程,向學校推廣套用,預計每年服務人數達300人以上。
3、該實驗課程教學項目將進一步大力開展校際合作與互動,在已有的和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西北師範大學合作共享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持續改進,依託各高校相關課程,加大向其他高校推廣套用的力度,預計三年後服務人數達年均300人次以上。
面向社會
1、面向中國小教師,結合中國小教師各類相關培訓課程進行推廣。
2、面向溫州各大風景名勝旅遊區的遊客。通過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及各大景區管委會的支持,並聯合溫州各大媒體推出“參與虛擬體驗,贏取景區門票”等各項活動,使眾多遊客在虛擬體驗中領略山水蘊含的詩情畫意,感受風景背後的文化內涵,助推溫州文旅融合發展。
3、面向海外華人。依託溫州僑鄉的優勢資源,以網課形式,激發海外僑胞對家鄉和祖國壯美河山、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目標
1、線上上線下結合的學習中,掌握山水詩意境體驗的主要方法。
2、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體驗詩境,提升山水詩審美鑑賞能力。
3、大數據技術的引入,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
4、“用境”體驗層面的設定,加強學以致用的能力。
5、培養熱愛中華傳統文化、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懷。
教學要點
- 教學方法
使用目的 | 突破傳統教學瓶頸——打破視閾限制與時空限制,在該實驗內學生可跨時空、跨地域高度集中品讀、感受詩人對於山水美景的詩性表達,提升詩歌美學鑑賞能力,理解山水詩的精神內涵。 |
---|---|
實施過程 | 通過謝靈運角色扮演,學生可進入“詩之島”江心嶼場景,與歷代詩人發生契合人物身份與時代的對話,產生現場感,喚醒文學想像力。這將轉變傳統的以文字解文字、從書本到書本的教學方式,詩歌所涉及的意象、時空環境變化、詩人情感與時代風尚及詩人視角均以謝靈運的角色身份得到第一視角的親身體驗與感受。 |
實施效果 |
使用目的 | 突破教師講授灌輸的課堂教學模式,借虛擬場景、角色扮演、劇情推進、執行任務等一系列符合遊戲情境的設計充分激發學生興趣,化學習被動為參與主動,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換,以及時反饋理論課時所吸收消化的結果,反哺後續教學。 |
---|---|
實施過程 | 該實驗以遊戲式的“情境體驗”為設計思路,符合學生自身興趣與學習手段更新的訴求點。在該實驗“入境”環節,為謝靈運角色選擇合適的冠、衣、履恰是借鑑了遊戲的形式感所在,同時通過在提示語下進行正確的裝備選擇,加深學生對於該人物的形象思維;浩然樓點讚環節,既尊重了李白並未來過江心嶼的歷史事實,又通過朋友圈這一現代生活中的微信社交方式,巧妙地引入李白歌詠江心嶼的詩篇,在充分發掘山水詩以境傳情的特質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
實施效果 | 該實驗在基礎知識點的學習之上,注重相關知識遷移、轉化和套用,延伸和拓展傳統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套用場景,實現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適應基礎教育需要教學研究人員及從事其他教育工作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
使用目的 | 突破知識單向輸入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綜合性、創造性的學習能力,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素養。 |
---|---|
實施過程 | 該實驗通過虛擬仿真技術的引入,整合課程“山水詩”單元線下理論教學課時的教學重點,建構出完整的識記、理解、套用知識體系,在分層、分階段的實驗過程中,不斷地提示、強化理論知識要點,為學生真正掌握基本知識點及進行拓展性的運用奠定基礎。同時,後台大數據技術的引入與實施,可對學生的實驗軌跡進行及時記錄與切實分析,可做到全面把握教學動態與效果。如江上問答、澄鮮品藝場景以選項的形式提示、引導學生作出對詩文理解的正確判斷;“造境”環節綜合運用知識點進行總結性輸出,突顯解讀文本能力的專業性又不失個性化的視覺呈現,提升學生文學與文化素養。 |
實施效果 | 該項目實驗內容以三維虛擬仿真技術高度還原本地資源,再現古詩中的溫州山水意境,這對於用戶都將是一種較好的資源體驗。用戶可以在虛擬體驗中領略山水蘊含的詩情畫意,感受風光背後的文化內涵。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學習預備
預備知識
參與山水詩之意境體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虛擬仿真實驗課,需具備古詩詞基本常識性知識,及古詩詞基本的解讀能力。
實驗材料
- 儀器設備
裝置名稱 | 預裝軟體 | 配置與功能 |
---|---|---|
學生機電腦 | 本地安裝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台客戶端 | 將實驗教學軟體預裝在學生機中,上傳實驗報告和心得體會功能。 |
教師機電腦 | 本地安裝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台客戶端 | 將實驗教學軟體預裝在教師機中,便於教師批改實驗報告、分析學生答案錯誤軌跡、記錄實驗用時等數據。 |
交換機 | - | 網路設備 |
校園網伺服器(可選) | 網路安全監控系 | 網路設備 |
裝置名稱 | 預裝軟體 | 配置與功能 |
---|---|---|
PC電腦 | 網際網路接入,安裝支持HTML5協定和WebGL協定的瀏覽器。 | 項目網站網頁直接進入“教學入口”,自動緩衝軟體。 |
軟體名稱 | 配置與功能 | |
---|---|---|
山水詩之意境體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軟體 | 自主開發基於3D模型的虛擬實驗環境“詩之島江心嶼”山水場景1套、古風亭台樓閣“浩然樓”“澄鮮閣”“譙樓”“謝公亭”“江心東塔”“江心西塔”“江心寺”7座,“扁舟”模型1艘、詩人人物角色謝靈運、孟浩然、文天祥以及配套朝代服飾3套,構建高仿真度的中國山水詩創作意境。 因山水元素在中國文化的興起和發展過程是立體的和多維的,時間上並沒有生硬的先後次序和朝代地域次序,則利用Unity底層引擎平台設計互動路徑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詩人在主要場景中相遇,情景交融。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詩歌學習和創作的實驗。 | |
軟體設計互動步驟如下:互動步驟總計16步。 場景一 江嶼邀約(0步) 場景二 選擇裝備(3步) 場景三 江上問答(2步) 場景四 澄鮮品藝(2步) 場景五 浩然說名(2步) 場景六 點讚評詩(1步) 場景七 選象造境(6步) 場景八 綜合套用(0步) | ||
文學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台 | 包括實驗教務管理、實驗教學管理、實驗前理論課學習、實驗過程智慧型指導、實驗結果自動批改、數據統計、數位化教學資源管理、師生交流互動、系統角色管理等功能。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 軟體參數
該實驗課程基於線上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台構建的實驗環境,不需要消耗實驗耗材,只需要預設軟體參數。
1. 以布局“詩之島”江心嶼的山水意境為虛擬實驗環境,進行等比例原創設計開發的一套可漫遊的真三維場景。場景要素包括:水墨風格山水植物空間環境、江波浩渺、澄鮮閣等江心嶼上亭台樓閣、古渡口、扁舟、江心西塔和東塔、譙樓等古建築、楠溪江古村落。
2.詩人角色人物3人:謝靈運、孟浩然、文天祥以及時代服飾穿著搭配,跨越時空邀約“詩之島”江心嶼的浩然樓上。
3.人物角色運動路徑選擇兩種模式:“自動行走”模式和“手動行走”模式,其中“自動行走”模式簡單快速,“手動行走”模式學習者可體驗“漫遊”和“視角變化”帶來的詩歌意境虛擬創作的視覺衝擊力。
4. 軟體中第三環節造境部分,模型材料16個如下:甌江、小舟、如鉤月、孤嶼、高樓、沙鷗、雙峰、苹花、古人、石塊、帆船、橋、魚、蓮葉、垂枝、岸花。
運行條件
具體條件 | 具體要求 |
---|---|
網路條件 | 1、說明客戶端到伺服器的頻寬要求(需提供測試頻寬服務): a. 基於公有雲伺服器部署的系統,5M-10M頻寬; b. 基於區域網路伺服器部署的系統,10M-50M頻寬。 |
2、說明能夠支持的同時線上人數(需提供線上排隊提示服務):100 | |
用戶作業系統 | 1、計算機作業系統和版本要求:Windows 7及以上。 |
2、無其他計算終端作業系統和版本要求。 | |
3、無需支持移動端。 | |
用戶非作業系統軟體配置 | 1、無需特定外掛程式。 |
用戶硬體配置 | 1、計算機硬體配置要求: (1)配件配置需求(最低) 處理器(Intel i5 2.2GHz及以上); 記憶體(4GB 及以上); 硬碟空間(80G); 顯示卡(解析度1920x1080像素) 網路(1000Mbps乙太網卡); 顯示器(14英寸以上); 網速(2M以上) (2)配件配置需求(推薦) 處理器:(Intel i7 2.5GHz )記憶體(8GB); 硬碟空間(160G); 顯示卡(解析度1920x1080像素以上) ;網路(1000Mbps乙太網卡) ;顯示器(14英寸以上); 網速(4M) |
2、無其他計算終端硬體配置要求 | |
用戶特殊外置硬體要求 | 1、無計算機特殊外置硬體要求 |
2、無其他計算終端特殊外置硬體要求 | |
網路安全 | 項目系統完成中國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二級 |
考核標準
考核要求由實驗教學形成性評價和實驗教學總結性評價構成。同時,為突出整體課程體系,設定單元線上線下教學總評價。
考核要求 | 考核內容 | 考核重點 | 考核目的 | 考核類型 | 所占分值 |
---|---|---|---|---|---|
實驗教學 形成性評價 | 文化背景知識運用(選裝備) | 冠 | 識記知識點①檢測 | 客觀題 | 5 |
衣 | 5 | ||||
履 | 5 | ||||
分析詩歌名句 | 詩人的視角變化、山水意象的動靜結合 | 理解性知識點③④掌握情況檢測 | 5 | ||
景物色彩配置 | 5 | ||||
比較分析不同詩歌的特點 | 具體景物的不同、景物所處的時間環境不同 | 理解性知識點⑤⑥掌握情況檢測 | 5 | ||
詩人的人生感悟 | 5 | ||||
孟浩然文天祥與江心嶼 | 孟浩然與浩然樓的命名 | 識記知識點②⑥檢測 | 5 | ||
文天祥與浩然樓的命名 | 5 | ||||
山水詩歌的完整分析 | 對所選李白的詩句進行簡要評價 | 理解性知識點③④⑤⑥掌握情況檢測 | 主觀題 | 15 | |
實驗教學 總結性評價 | 選擇具象,輸出成品圖 | 依據對詩歌的理解,進行具象選擇 | 理解性知識點③④⑤⑥運用情況檢測 | 15 | |
依據所營造的意境,闡述營造依據 | 運用所學知識,完整且有條理地闡述依據。 | 20 | |||
心得體會與相關建議 | 上完該次實驗課後的感受與改進建議 | 實驗及時調整修正、持續發展的重要參考 | 5 | ||
單元線上線下教學總評價 | 自主選擇情境,線下完成該單元學習套用性解讀作業 | “山水詩”單元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教學總評價 | 套用性知識點檢測⑦⑧⑨⑩ | 課後練習 | 按百分制評分 ,折算後計入課程平時成績 |
教師簡介
洪之淵,出生於1972年9月,男,漢族,浙江溫州人,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專業方向為先秦兩漢文學史。
趙穎,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廣告系講師。
陳偉娜,女,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教師,主要從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
蔣述,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廣告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