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城市旅遊空間結構分析》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瑞鴻。
基本介紹
- 書名:山東半島城市旅遊空間結構分析
- 作者:秦瑞鴻
- ISBN:9787516155486
- 頁數:173頁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2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山東半島城市旅遊空間結構分析》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瑞鴻。
《山東半島城市旅遊空間結構分析》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瑞鴻。內容簡介山東半島“8+2”旅遊圈地處我國北方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優越的區位條件和地緣優勢使得山東半島在對外開放和發展外向型經濟以及同內...
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在山東省東部、膠萊谷地以東,伸入渤海、黃海間,東西最長290千米,南北最寬190千米,最窄處50千米。山東半島城市群是由濟南、青島、煙臺、淄博、威海、濰坊、東營、日照等8個設區城市構成的地域空間組合,土地面積近7.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897萬(2015年),界劃以河口區新戶鎮與...
《土地資本驅動山東半島城市群空間結構最佳化研究》是一本2023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沖。內容簡介 本書從找尋土地資本的形成及集聚規律出發探討城市群空間結構形成的依據和最佳化途徑。土地資本的集聚程度和結構不僅影響城市及城市群的經濟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群空間結構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並成為影響...
雲夢澤圩田的生態模式設計研究. 生態學報, 2019, 21: 7881-7892. [9] 孫晉芳, 馬祖琦, 王慧. 山東半島城市群空間結構分析及其最佳化研究. 城市發展研究,2009, 6: 47-52 .[10] 劉國棟,田昆,袁興中,孫晉芳. 中國傳統生態智慧及其現實意義——以麗江古城水係為例[J]. 生態學報, 2016, 36:472-479.
第四節 區域旅遊產業競爭力提升機制 一 內生核心動力機制 二 外生支持促進機制 三 內外生因素耦合互動機制 第二部分 區域旅遊產業發展的實證分析 第四章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遊產業發展現狀 第一節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遊產業結構現狀 一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遊產業資產結構 二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遊產業客源結構...
作為空間支撐基礎,城鎮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2009年10月26日,由山東省建設廳組織的一個研討會在濟南召開,研討會的中心議題是把脈新鮮出爐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鎮體系規劃。在這份跨度直到2020年的規劃藍圖中,半島藍色經濟區內青島、煙臺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據各自區位優勢、區域產業布局等因素,確定了各自未來的...
3. 姜世國,陳彥光.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都市區地域範圍研究.見:周一星,楊煥彩主編.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pp101-119 2. 陳彥光.杭州都市區空間結構的系統分析.見:杭州市規劃局&杭州市城市規劃編制中心(主編).邁向錢塘江的時代.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pp163-...
4、海陽整體房地產起步較晚,特別在旅遊地產的開發上遠遠晚於膠東半島其他旅遊城市,可以說是整個膠東半島最後一片處女地、原始股,其整個市場升值空間可想而知。產品分析 1、帝豪·莊園整體布局大開大合,講究自然、美學和韻致,整體設計上始終以“人居”為基準點,以人為本設計,融中西建築文化精粹於一體,巧妙借用...
發表於:《2004年中國旅遊報》、《生存空間決定生存手段》2003年7月刊《旅行社之友》、2003年第3、4期《四川旅遊》9、《用黃金分割法突破景區促銷瓶頸》發表於:2004年12月在峨眉山景區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的發言 10、《“樹狀結構”解讀旅行社生命密碼》11、動人至深,還是人——閒話城市形象 發表於:2005年5月《...
膠東、魯南經濟圈內城際鐵路規劃建設,連通高鐵主骨架,加強城市間快速聯繫;改造提升部分普速鐵路,針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城市釋放貨運能力的線路,開展貨改客試點。(2)市域(郊)鐵路。根據通勤化需求,支持具備條件的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組團構建市域(郊)鐵路通勤網。充分挖掘和釋放既有鐵路運能運力,積極創造條件開行...
1995年間,來堪察加半島旅遊觀光的遊客突破了1.5萬人,其中逾4000人是慕名而來的外國遊客。間歇泉流域建有直升機起飛及降落場,每年來此遊玩的人數大約在2000左右。堪察加半島上的主要城市可以乘坐飛機或輪船,進入保護區一般要使用直升機。因為堪察加氣候寒冷,地處遙遠的邊陲,所以在俄羅斯帝國時代,“堪察加”這個...
(一)最佳化開發區域。包括渤海灣、長江口及其兩翼、珠江口及其兩翼、北部灣、海峽西部以及遼東半島、山東半島、蘇北、海南島附近海域。該區域的發展方向與開發原則是,最佳化近岸海域空間布局,合理調整海域開發規模和時序,控制開發強度,嚴格實施圍填海總量控制制度;推動海洋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最佳化升級,大力發展海洋高技術...
加快寬頻山東、智慧城市和農村農業信息化示範省建設,提升政府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服務信息化水平。(六)積極構建發展新體制。圍繞破難題、增活力、創優勢、促發展,加快改革攻堅步伐,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
依據鄉村旅遊規劃的具體內容,做好鄉村旅遊規劃管理;根據經濟、社會、環境效益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並及時做好信息反饋,以便對規劃內容進行適時的補充、調整和提升。由於規劃受到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政府部門結構、行政級別等因素的影響,特定地方的規劃可以是其中的某些環節,視具體鄉村旅遊規劃具體對待!內容包括 社會主義...
(3)深化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和高校科研體制改革試點,加快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建設,在股權激勵、績效評價、收益分配等方面總結推廣一批科技創新制度成果。(二)持續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夯實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新支撐。更好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和消費基礎性作用,以內需結構的最佳化調整...
海洋生態景觀指在海濱地帶或島嶼上具有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的珍稀動植物生態系統及其遺蹟的總稱,是人類最珍貴的生態和休閒旅遊資源。特點 景觀生態學是研究一個相當大的區域內,由許多不同生態系統所組成的整體(即景觀)的空間結構、相互作用、協調功能及動態變化的生態學新分支。景觀在自然等級系統中一般被認為是屬於比...
海洋經濟最發達的廣東、山東和上海,2008年總計占到全國海洋產值的53%以上;海洋開發仍以利用自然資源為主,海洋產業發展的結構不合理,2009年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漁業等傳統海洋產業占全部海洋產業增加值的77%,而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力等海洋新興產業產值只占5%左右;不同區域海洋產業結構不均衡,區域海洋經濟的空間...
據統計,我國城市中,分布在地形的第一、第二、第三級階梯上的大體比例分別是1%、32%和67%,其中39個特大城市中有27個分布在東部平原地區。地貌制約著城市的拓展方向和城市的空間格局。河谷、山谷中的城市只能線性延伸,如蘭州城只能沿黃河狹長的谷地向西擴展。高原、平原上的城市可向四周呈放射狀或棋盤狀擴展,如...
加快與天津濱海新區、遼寧沿海經濟帶及山東半島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企業合作等方面的全面對接,提升區域合作層次和水平,促進環渤海地區互動並進、共同繁榮。堅持改革開放,推動創新發展。著力構建有利於高效生態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全方位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制度...
城市用地構成示意圖 城市用地功能區組成示意圖 西安市土地綜合級別 城市用地選擇的基本要求風向對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影響 合肥城市總體規劃北京市亦莊經濟開發區規劃圖 主要城市用地的布局特點 站場位置的選擇要求 城市用地功能的組織 巴黎城市功能分區 桂林城市主要功能分區 長沙城市空間結構規劃 巴西利亞城市功能分區 村鎮...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地勢平坦,地質結構穩定。自然地耐力在12噸以上。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7米以上,西部在2.8米左右。瀕臨海濱,景色秀麗,北有49公里長的林帶海灘,灘平沙柔,碧波萬頃,於1993年10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金沙灘旅遊度假區,是一個理想的投資、居住、旅遊場所。自然氣候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溫帶...
東營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定位是:立足黃河三角洲,依託山東半島城市群,面向環渤海經濟圈,服務魯北及晉冀。加快建設現代化的石化城、生態城、新港城;努力建設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山東加工製造業基地;早日成為魯北及晉冀區域性物流中心;儘快打造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亮點。東營港按照“國際標準、...
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關鍵,構建山東半島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等空間載體,提升城鎮人口集聚功能,統籌推進戶籍、就業、社會保障、教育、土地、財政等相關領域制度改革,創新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鎮化提質增...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培育創意設計、影視、演藝、工藝美術等業態,積極發展旅遊業,建設一批展現黃河文化的標誌性旅遊目的地,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三、探索創新城市發展方式 (九)積極推動節水型城區建設。始終把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放在起步區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面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以節約用水擴大發展空間。深挖...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連要建設“產業結構最佳化的先導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區”的重要指示和勇當新時代東北振興“跳高隊”的殷切囑託,長興島正全力貫徹市委賦予的“二次創業、再次騰飛”的使命要求,聚力推進高質量高速度發展,著力打造融匯貫通的產業生態、清而有為的親商生態、宜居宜業的城市生態,推進“產業強、...
環渤海三大城市群生態系統與渤海三大生態系統相互作用,構成了渤海地區的複合生態系統。自然資源 渤海沿岸有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遼河、海河、黃河等河流從陸上帶來大量有機物質,使這裡成為盛產對蝦、蟹和黃花魚的天然漁場。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西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頭的連線是渤海與黃海的分界線。渤海在遼東半島南...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廣東步入改革開放之“先河”,設特區市,撤縣設市,均走在全國前列,一批新城市隨之拔地而起。東莞就是典型例子。1997年香港回歸,“一國兩制”的制度投入,從深層次上推進了珠三角的城市化進程。伴隨著世界經濟結構大調整和產業的大轉移,新世紀初,珠江三角洲成為了世界IT產業的生產基地。今後,...
3、具體分析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規律性問題,包括區域特徵分析,目標系統與政策、手段、產業結構演進、人口增長與移動、城市建設與布局、區域國土規劃,區域聯合與區際利益的協調,區域比例關係。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與城市經濟問題、空間結構理論、區域生產力布局、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農村經濟、區帶規劃及管理、區域投...
四是膠東國際機場作為未來全國八大國際空港樞紐的啟動建設,是1904年膠濟鐵路和1995年環膠州灣高速公路建成投運都遠遠無法比擬的、永載膠州史冊的里程碑,是一個引領膠州蝶變的助推器,必將使膠州成為全省唯一內聯全國、外接全球的世界級中轉樞紐、國際門戶、航空產業城,對膠州今後戰略地位提升、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