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
“
山寨”亦作“ 山砦 ”。拼音:shān zhài
1.築有柵欄等防守工事的山莊。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龍州蕃部寇邊》:“
王鉞又請於其前築水礶山寨,以為戍守之所,朝廷皆從之。”《宋史·岳飛傳》:“飛指畫甚大,令已至伊洛,則 太行一帶山砦必有應者。”《元史·世祖紀七》:“發蒙古漢軍都元帥
張弘范攻漳州,得
山寨百五,戶百萬一。”2.指窮地方,窮寨子,窮人住的地方。比如
周星馳《功夫》里的豬籠城山寨。與其相對的是大宅,指有錢人住的地方。3.舊時綠林好漢占據的山中營寨。《
水滸傳》第五一回:“ 吳學究 道:‘山寨裡頭領多多致意,今番教
吳用 和 雷都頭 特來請足下上山,同聚大義。’”《明史·項忠傳》:“流民附賊者至百萬……賊潛伏山砦,伺間出劫。”
山寨產品概念
社會學家、資深評論家
艾君在《“
山寨文化”表現出一種民間智慧和創新》一文中對“山寨文化”作了界定:則是指山寨產品從策劃、創意到加工製造,以及推向市場過程中,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以及社會上所形成的一種被社會廣泛關注,或者引起爭議的
文化現象。“
山寨現象”出現和產生的背景是與改革開放大背景相關聯的。例如,
山寨手機、
山寨電池、
山寨本、
山寨電腦、
山寨春晚等等都屬於山寨產品。
發展的分析
關於“
山寨”、“山寨產品”以及引發的“
山寨文化現象”的觀察和辯證思索,社會學家
艾君認為,“山寨文化”的發展起源於普通民間,在發展中被社會所接受,被政府所包容,因而這種文化自然會衝擊著人們意識觀念中的傳統思維模式和道德觀念,促進產品的革新進步和時代的變革。
對於這種
文化現象的起源、發展、產生背景和意義艾君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見解。
起源背景
“
山寨現象”的產生是與改革開放大背景相關聯的。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許多高科技、
民營科技企業以及一些鄉鎮企業都有“
山寨”發展的痕跡--
山寨產品 “山寨”原含義是代表那些占山為王的勢力範圍,有著不被官方察覺或者不願管轄的意味。當“山寨產品”出現後,因為概念的因素人們往往會與“黑工廠”、“地下工廠”生產的“三無”產品相聯繫。實際非也。
“山寨”作為產品的代名詞而被社會認可和炒作,並成為一種現代社會的
文化現象是與廣東民間IT業發展相關聯的,即是一種由民間IT力量發起的產業現象。
其主要表現特點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其主要表現形式為通過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機、數碼產品、遊戲機等不同領域。
實際“
山寨產品”的起源和發展地並非僅僅廣東。這種現象在目前我國發達地區的20多年前已經很流行。只是那個時候還沒有把它作為一種“山寨”名詞給以界定,也沒有形成作為一種特殊的產業
文化現象被討論。
山寨文化
而“
山寨文化”則是指山寨產品從策劃、創意到加工製造,以及推向市場過程中,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以及社會上所形成的一種被社會廣泛關注,或者引起爭議的文化現象。
山寨現象
“
山寨現象”出現和產生的背景是與改革開放大背景相關聯的。
改革開放後,中央提出“大力發展市場經濟”、走“科教興國之路”,提倡“大力發展個體、民營經濟”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要“走多種經營之路”,“搞活城鄉貿易”,倡導“科技攻關熱”,培養“科技能手”、“致富狀元”等大政方略。這為“
山寨主”的產生和“山寨產品”發展提供了環境。
隨著國門敞開,國際旅遊和交流的增多,一些產品的進口,以及非法走私品的鑽孔而入,中國人看到了許多夢裡都沒有見到過的產品,尤其是一些高科技產品無論式樣和功能都讓人眼饞,但價格太貴只能望而生畏。那時,我們經常聽到“外國的月亮也是圓的”這句話。實際上說明那時的中國的確太落後了,覺得已開發國家的一切都很新鮮。
國人需自強。
“向科技進軍”、“向現代化進軍”,“為實現
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鬥”是那個時期最響亮的口號。不懂?沒見過?就要謙虛向別人學習、向別人看齊。然而,許多高科技產品價格太高,技術轉讓費也昂貴。可那時的中國國力太弱,錢太少了,賣不起。難道這是理由?如何辦?只有自力更生。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那個年代多少
有志者,包括民間科技能手,為國家補上了科技不足、資金不足這一難題。採取的方式,就是研究、仿製、改良和創新。他們為中國的民間科技發展做出了貢獻。
八十年代,尤為典型的“
山寨”大本營就是“溫州的日用小商品”、“白溝的皮製品”、“青島
即墨路小商品”等,以廉價、實用、時尚著稱,實際多為仿製品和複製品,但迎合了當時老百姓口袋還沒有鼓起來的生活所需,為我國的商品流通和發展開了先河。
艾君記得1992年,一位溫州的個體老闆找我,在介紹自己產品時說,“絕對實用,代表國際潮流。”原來,他去美國考察發現一款很實用的家用方型的小電器,回來後與朋友們研究了幾個月,終於試驗成功,並根據國人的審美和需求進行了一些改進,方型改為圓形,還增加了一些新的性能。當時艾君很佩服他們的這種思維意識和創造力。現在看來,實際這就是目前人們所講的“
山寨產品”。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大多數高科技、民營科技都有目前所講的“山寨”痕跡。過去的電腦的組裝、電視機的組裝、鉛字印表機等,其本身就是最大的“山寨產品”。實際上。至今許多大型有自己品牌的電腦廠家還有“山寨”痕跡。為何?你想過嗎?電腦的腦子這個最核心的部分“CPU”都不是自己本廠生產的就無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可言。
艾君在1991年前後,業餘時間曾經幫助過北京亞都加濕器的市場推廣策劃。“亞都加濕器”的董事長何魯敏先生就是最典型的“
山寨王”。他是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因為1985年赴日本理研鋼機株式會社做訪問學者2年。發現了“加濕器”這種高科技產品,回國後,1987年創辦亞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進行科技改良和攻關,終於仿造、研發、製造出我國第一台“空氣加濕器”,不僅彌補了我國在此領域的科技空白,還為我國的提高生活質量開了先河。至今
艾君家裡還存著那時亞都產的第一代國產加濕器。可現在的北京亞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完全靠自主創新研發高科技產品的企業,何魯敏先生這位過去的“山寨王”,已經成為響噹噹的科技帶頭人和著名的企業家,現在還兼任該公司首席科學家。人們應該記住像何魯敏那些早期的“
山寨王”,他們的先進思想和創造力對我國民營高科技發展作出了示範作用。
所以“
山寨”發展模式,不僅長了國人的志氣,增強了國人的創造力,而且發展了經濟,搞活了流通,增強了市場的競爭力,也為我國科技進步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誕生基礎
那么,為何“
山寨現象”在我國已經走過了二十幾個春秋後的今天,卻在廣東被炒作起來了呢?
這是因為it業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為強勢的產業有關。近幾年,我國手機、數碼產品、遊戲機等it業發展迅猛,也備受國人青睞,由此而引發的it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大量湧現。據悉,近幾年我國各種教育渠道培養的it業的大學畢業生有上千萬。正規、大型、知名的it企業就業崗位的不足,使大部分it人才無法進入大型的知名的it企業工作。就業的壓力,使他們只有走自己的路,自主發展創新之路。因為受發展資金的不足和科研條件的限制,只能走短平快、加工、模仿和改良發展的軌道。而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自主創業的優勢,許多“it
山寨王”靠這種方式發了財,賺到了錢,全國it人才大量湧入也就成為正常。
這些“it山寨王”是很有思維也很有經營頭腦的人才。他們最了解市場的需求,也最懂得這個行業發展的特點。針對眼下合資企業、國內大型企業因品牌效應價格高、產品更新慢,難以滿足普通百姓需求的情況下,“it山寨王”自然會瞄準這一市場的潛力,迅速加工、模仿和改良自己的低價位的平民產品投放市場。
市場競爭本身就是餌魚訛詐,存在著殘酷性。這一現象,自然也會引起一些正規、大型、知名的it企業的反感和輿論壓制。但對於這種“
山寨現象”在國際上也找不到合理的法律依據進行限制。高科技產品的複製用的僅僅是從原理,從商標、內容和形狀都進行了修改,畢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盜版複製;高科技產品的仿製並沒有使用對方的商標更並非完全意義上的造假;高科技產品的改良卻是科技創新的範疇。所以,許多國內外大型企業也是束手無策。
另外,因為研究“
山寨”現象的人少,許多人誤解了“山寨產品”的概念,沒有搞清楚“山寨”僅僅是個借用的概念,實際“山寨”已經賦予了現代許多理念。所以造成社會上有人把“黑工廠”、“地下工廠”生產的“三無”產品誤解成了“山寨產品”,有人將善打擦邊球、經常行走在行業政策的邊緣的行為當成了“山寨行為”。
在這種多方面造成的文化背景下,“
山寨”現象引起爭議,被炒作起來也成為必然。
“
山寨文化”的發展起源於民間,在發展中被社會所接受,被政府所包容,因而這種文化自然會衝擊著人們意識觀念中的傳統思維模式和道德觀念,促進產品的革新進步和時代的變革。
“
山寨現象”的辯證思考: “山寨文化”的出現和流行是一種思維的革命和意識的進步。從一定意義上講,對於條件相對落後的個體、群體和組織對其他個體、群體和組織中的主流產品、主流意識、主流現象的學習模仿、借鑑和改良,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和先進性—
對於現代意義的“山寨文化現象”必須正確地理解它的發展背景和出現的時代意義。不能只看現象,不看本質;只看反面,不去認識它的正面;不能憑主觀和感受對待它,而不從客觀和發展角度去分析它。
在一個以經濟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的培育市場的國家,合理規範、正面引導“
山寨文化”,倡導借鑑、學習和改良意識和行為,就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財富,也會為科技進步打下紮實的科技基礎。
“山寨文化”的出現和流行,實際上就是帶有一種思維的革命和意識的進步。從一定意義上講,對於條件相對落後的個體、群體和組織對其他個體、群體和組織中的主流產品、主流意識、主流現象的學習模仿、借鑑和改良,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和先進性。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和智慧。我們不能將社會存在的造假行為、盜版行為等侵權行為強加到“
山寨文化”的範疇。
山寨的複製
“
山寨文化”中的複製並非是完全意義上帶有盜版、造假等侵權行為的複製。“山寨文化”的複製是一個模仿、借鑑、學習和改良的過程,無論從產品名稱、產品內容或者技術的內涵和範疇以及表現出的式樣都已經煥然一新,儘管會有相似性,但像並非是也。已經並非是原來意義上的產品了。“相似”並非“就是”,這也是任何國家都無法從法律上對“
山寨現象”進行法律制裁的原因。
打個比方,一種飛彈技術、射程、原理以及尺寸式樣可能是發明國先生產出來的。但不久,一些國家受發明國家的啟發也借鑑、模仿生產出來另一種很相似的飛彈,或者從性能逼近發明國,或者不如發明國的先進,或者還在一些性能上超越了發明國,甚至某些零部件就採用了發明國,只不過你叫“
愛國者”,我叫“
飛毛腿”,你叫“東風”,我叫“雷雨”。在技術指標上、作用上,外形都相近,但你根本就無法斷定我的就是盜竊你的,我的就是完全複製你的。儘管我的有可能受到你的啟發,借鑑你的做法,但已經並非完全意義上的你,這就是
山寨文化現象。再譬如,你搞了個有關春節內容的兩集、室內的賀歲劇備受歡迎,我受啟發也搞了一部很類似的,這並非盜版也並非侵權,只是一種“
山寨現象”。例如,去年春節被網路炒得沸沸揚揚的“
山寨春晚”,儘管受“央視春晚”影響而啟動,但無論從名字、內容、概念、形式都並非“央視春晚”,並無侵權可言,這就是山寨文化現象。
實際上,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教育、科技、文化和管理理念,以及人的思維價值觀的變革,都帶有目前所言的“
山寨文化”的現象。無論從電視機、電腦、汽車,還是食品包裝、報刊版式、女人所有用品等等,都是從“
山寨產品”開始逐漸走向自主創新自己發展的軌道。不僅在我國,就是我國的台灣經濟、
韓國經濟、日本經濟的騰飛前期,都是在模仿、借鑑、學習和改良的過程帶來質的飛躍,都有“
山寨現象”的痕跡。
艾君認為,在目前國際上技術封鎖,各國經濟和科技發展很不平衡的情況下,作為開發中國家要補上技術的差距、觀念的落後,重視山寨文化現象的研究和合理規範運用對實現科技進步、經濟騰飛,減少差距有著時代意義,包容、學習、借鑑和改良就是打開思維的鑰匙,學會了如何走好自己的路,發展自我、壯大自我的過程。就是一種敢向世界挑戰的勇氣和思維,就是生產力發展的動力源泉。
時代意義:
辯證地看待“
山寨現象”則會發現它的存在有一些時代積極意義。從一定意義上講,“山寨”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一種特殊的產業模式和形式。應該充分肯定它的價值、包容它的存在、規範一些行為和社會道德,讓“山寨”成為發揮民間智慧和創造力,促使我國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市場流通、促進消費的一種動力--
對待“
山寨文化現象”問題,如果我們站在中國,站在當今的中國,站在市場經濟發展期的中國,辯證地看待“
山寨現象”則會發現它的存在有一些時代積極意義。
有監督職能
模仿、借鑑、改良和創新而生產出低廉的價位、完備的功能的產品,有效地監督和促進了名牌主流產品的霸主壟斷地位,促使其產品的透明化和銷售價格的回落,形成了市場產品的競爭氛圍。
技術革新
“
山寨產品”低廉的價位、完備的功能,甚至其技術的革命性,給一些名牌主流產品企業以壓力感,迫使他們進行技術革命和產品的更新換代,有效地促使了社會科技的進步和發展。
搞活了流通
山寨現象來自民間,最能體現出民間的對產品的訴求,所以備受民間草根群體的喜愛,促進了社會的消費,搞活了流通市場。
思維意識革命
艾君過去曾經多次撰文講過,看一個民族的是否進步主要看這個民族的思維和意識,以及這個民族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價值觀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能時俱進具有前瞻性。觀一個民族是否有生命力,就要看這個民族是否有包容品質和對事物認識的前瞻意識,是否能迅速接納、借鑑世界上具有科學價值的先進文化和思維理念。談改造一個落後的國家,實際上就要改造這個社會和民族桎梏其進步和發展的固有的傳統思維意識、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以及其膚淺錯位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洞察問題的理念。
山寨文化理念,帶給我們的是調查研究、攻關創新和學習借鑑,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對當今發展中的中國尤為重要,可以喚醒沉睡的思維,對一些傳統觀念是一種挑戰。
促進就業
帶動了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在急劇增長,社會就業壓力很大,提倡走“
山寨”發展之路,自立“門戶”自主發展創業不失為解決科技人才就業的良策,政府應該給以制定相關政策予以提倡和扶持。讓更多的“山寨產品”在自我發展中積累經驗不僅滿足國內普通百姓需要而且走出國門、走入貧窮國家的市場。同時,也讓社會上湧現出更多的“科技山寨”,成為青年科技人才的聚集大本營。
當年的溫州、北京中關村以及一些已經走向發達的地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實際上都走過“組裝、模仿、借鑑、學習和改良的過程”,才最後走向自主創新之路。現在看來那時的大多企業都帶有“
山寨文化”的烙印。就是目前我國許多知名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其創業前夕,走過
山寨之路為數不少。溫州人的成功不僅在於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突然間變了個樣,他們的技術創新、廉價的小商品遍布全國各地,被譽為“中國的猶太人”。而今,這些地區都已經成為經濟發達地區,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方。
實際上,許多“山寨產品”從加工到銷售,甚至服務已經成為一條龍,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條。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山寨”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一種特殊的產業模式和形式,這種模式豐富了正在培育發展中的中國市場,扯動了內需,解決了就業,滿足了一定群體的消費需求,補充和豐富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涵。
存在問題
對於“
山寨”、“山寨產品”、“
山寨現象”的問題,我們應該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承認“山寨現象”的出現對社會進步發展的積極意義同時,也要指出它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艾君觀察認為,在道德和法制日益健全和社會對品牌需求達成共識的背景下,眼下“山寨產品”的品牌效應也被“
山寨王”們重視起來,從起初的以降低成本、服務大眾消費為目的的簡單地“複製、模仿”,到現在的“學習、借鑑和創新改良”並形成了具有自己技術含量的“快速、平民、適銷對路和具有多功能性低價位”的品牌產品。
應該肯定大多數“
山寨產品”還是貨真價實的。“一分錢值一分貨”這是“山寨王”的共同看法。
“山寨產品”的出現有其時代背景和合理的因素這是不容置疑的。我們也必須承認,任何文化,包括傳統文化、民俗文化、主流文化、
草根文化、宮廷文化等等,從不同時代和背景看,都有其劣根、愚昧和低俗的內容存在。“各種民間意識和行為而形成的文化”其健康積極的一面,會促使形成對主流文化的重要補充。但其
愚昧落後的一面,無可否認也會對傳統意義上的主流文化帶來了輻射、腐蝕和衝擊。
劣根性
例如,打政策法律的擦邊球,有侵權嫌疑,有違背市場道義等等。實際上,這些現象國內外個別有名的企業和組織中有的也存在。
還有一些“
山寨產品”由於受科研水平、科研能力和資金不足的限制,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東西不多,有的僅僅是簡單的組裝、改裝,有的“山寨產品”售後服務不到位,有的就根本沒有售後服務,有的屬於名牌產品部件自我組裝有損於名牌產品的信譽。等等。
積極意義
儘管存在不足,但
艾君認為,“
山寨現象”對社會進步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發展過程中積聚和發揮民間智慧和才智,培育和發展市場拉動內需,解決百姓階層日用品所需,監督品牌壟斷回落物價,豐富百姓生活活躍市場流通,擴大就業門路,提高國民科技文化素質,解決科研難題積累經驗,培育挖掘和發現人才,實現國民經濟平穩快速增長都具有積極意義和現實意義,應該加以鼓勵和提倡。
一手抓發展,一手抓規範; “甭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
好貓”實際要說的就是發展的問題,發展是硬道理,沒有發展就沒有規範;
對於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關部門應在現有的政策法規指導下給予規範和正確引導,並加強法律監督力度。
一個以經濟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的開發中國家,合理規範、正面引導“
山寨現象”,倡導借鑑、學習和改良意識和行為,就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財富,打下紮實的科技攻關的基礎。而“
山寨文化”與“
草根文化”都是這個社會當今主流文化的重要補充。重視“草根文化”的研究,就會更多地了解民情、社情、人情和社會發展的狀況,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對待任何
文化現象,不是靠法律法規去束縛和約束,而是從社會道德、社會認知去規範和正面引導,讓其向有益於社會進步、有利於民族尊嚴、有利於和諧共建的進步方面發展。
在對待“山寨現象”問題上,我們應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剔除一些糟粕,採取包容之心,批判地吸收和接納。完全讚美一種文化,不是對待文化的科學態度和思維,而是固步自封和愚昧的表現。完全取締和否定一種文化,也不是對文化的辯證理解和分析,而是機械主義的主觀意識在作怪。對待“
山寨文化現象”,就要一分為二,採取包容之心,吸收和接納其對社會發展具有進步意義的一面,避之和批判其阻礙社會進步和發展腐朽愚昧的一面。
“山寨文化”這種誕生在市場經濟發展期的
文化現象,誰也無法真正看透對我國未來社會和經濟、科技的發展到底會起到何種強勢的力量。因而,對待它的態度,不能靠立法壓抑,而應該辯證分析包容觀望。只要有進步意義的文化自然會滋生而壯大起來,對於腐朽的違背道義的文化也自然會自生自滅,這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肯定它的價值
總而言之,在對待“山寨現象”問題上,要在深入研究它的理念和背景的情況下,肯定它的價值、包容它的存在、規範一些行為和社會道德,讓其在發揮民間智慧和創造力,促使我國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市場流通和消費方面發揮作用,成為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積聚民間智慧的一股力量。(
艾君2009年3月6日於北京天為堂)
社會意義
艾君山寨觀里認為,
山寨現象為市場經濟培育期的必然現象,“
山寨文化”為一種民間的智慧和創新,“山寨模式是開發中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山寨現象為一種“山寨產業”。他認為,如果我們站在中國,站在當今的中國,站在市場經濟發展期的中國,辯證地分析看待“山寨現象”,去深層解剖“山寨現象”的社會意義,則會發現它的存在對社會進步和發展有著許多的積極因素。對待“山寨文化現象”我們應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剔除一些糟粕,採取包容之心,批判地吸收和接納。完全讚美一種文化,不是對待文化的科學態度和思維,而是固步自封和愚昧的表現。完全取締和否定一種文化,也不是對文化的辯證理解和分析,而是機械主義的主觀意識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