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國

山城國

山城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亦稱山州或城州。山城國相當於現在的京都府南部。後因領地內之平安京為仿洛陽與長安型式所建造,亦稱雍州。(“山城”以前亦寫作“山代”,大約7世紀起以“山背”為名立國。延曆13年(794年)11月7日當平安京被正式命名時,桓武天皇見此地倚山傍水,為天然的要塞,於是重新命名為“山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城國
  • 所屬洲:亞洲
  • 官方語言:日語
  • 類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
  • 現址京都府南部
概述,地理,國府,歷史,寺廟,一宮,國分寺,歷任山城守護,鎌倉幕府,室町幕府,歷任山城守,

概述

山城國(やましろのくに、羅馬音Yamashiro no Kuni)特點:產業發達,國內繁榮,是國家的中心。易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
山城國分郡圖山城國分郡圖
石高:22.5萬石(慶長時)
分郡:乙訓、葛野、愛宕、紀伊、宇治、久世、綴喜、相樂
主要特產名物:牛蒡、茶、西陣織、漬物、和果子
代表風土:方廣寺嵐山渡月橋壬生寺及壬生寺狂言、上賀茂神社賽馬、鞍馬寺京都御所清水寺、宇治平等院、本能寺
主要勢力:足利將軍家,細川氏

地理

位於京都盆地的畿內中心國。北和西北是丹波高地的丹波國,東邊的比良山地一直延續到南方的笠置山地是與近江國伊賀國的國境。南邊經笠置山的丘陵地帶與大和國接壤,由西到北是生駒山地,通往河內國攝津國。國土南北狹長,中間是京都盆地。南方沿著木津川流域,有著南北向廣而細長的平原,周邊被山地所包圍。平原上分布著木津、淀、宇治、桂川、高野等河流,經過沖積形成了肥沃的土壤,自古便是農業發達的地帶。
古來就是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除了高度發達的洛中,嵯峨、宇治、山崎、淀等周圍地區也逐漸發展起來。雖然是內陸國,但因有宇治、淀川等河流,橫軛了琵琶湖瀨戶內海通道的中央位置,也是一個水路交通要衝。因有此基礎條件,除了農業漁業非常發達外,又因為是王都之地,工業和商業也異常發達。另外京都郊區的栗田口盛產被稱為山城物的刀劍,因此該國也有著一定的軍事資源生產。

國府

開始時,山城國的國府位於南山城的相樂郡,據推斷,即為現在的相樂郡與山城町附近。在8世紀前半葉時轉移了到葛野郡,大致為現在的京都市右京區太秦和右京區西京極郡町附近。到了延曆16年(797年)8月25日,因為葛野郡的地勢狹隘,於是遷移了到長岡京以南的乙訓郡,大致為現在的長岡京市(南栗冢遺蹟)和向日市上植野町。
清和天皇的貞觀3年(861年)6月7日,國府再轉移到乙訓郡的河陽行宮。河陽行宮為嵯峨天皇所建造,目的是為了抵禦外敵入侵,而政治會議亦在這裡召開,位置大致為現在的乙訓郡大山崎町。
山城國設有守護所,最初由京都守護兼任山城國守護,但有擔任京都守護的貴族承受不了這么大的工作壓力,因而請辭。此後,六波羅探題兼任此職,守護所也成為了六波羅。在室町時代以宇治河為邊界,將上面三郡和下面五郡割開,將山城國一分為二後,上面三郡的守護設定在宇治槙島,下五郡的守護所設定在等數處地方。

歷史

室町時代末期,國內武家的棟樑—征夷大將軍足利氏的權力逐漸衰退,細川氏三好氏等先後掌握了國內實權,確立了霸權。但京都自平安朝成立七百年以來,除武家勢力外,皇家、公家、寺院、神社、商人等各類勢力錯綜複雜,除了武力外,權力和經濟力也是影響該國的重要方面。由於是朝廷和幕府的所在地,因此控制此地,是天下統一的必經之地。所以山城便成為大名們爭奪的對象。過多的勢力導致本國統治困難,很難穩定地享有絕對的一國支配權,怎樣調和這些權力和矛盾,是一個嚴峻的課題。另因為比睿山延曆寺等勢力的存在,保有一定的武裝力量,所以需要持有一定的武力以壓制這些勢力。
1549年江口之戰之後,山城國便由三好長慶所支配,管領細川晴元被長慶流放,並扶植細川氏綱為傀儡管領,使三好家形成了四國和畿內的大勢力。直到1558年,長慶與流亡近江的將軍足利義輝達成和睦,將其迎入京都使其成為自己的傀儡。但不甘心做傀儡的將軍義輝向諸國大名求助,1559年,織田信長上杉謙信接連上洛。1561年,反三好勢力的近江六角與河內田山起兵,在和泉大破三好軍,京都被六角軍占據。但三好軍隨後在河內擊破了六角和田山聯軍,奪回了京都支配權。1564年,三好長慶死去,由養子義繼繼位,但實權落到了三好三人眾松永久秀的手中。1565年,將軍義輝在京都二條被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秀合謀所殺,並將阿波的足利義榮接到了京都就任第十四代將軍。但隨著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秀為爭奪主家權力而對立,被三人眾軟禁的三好義繼與久秀聯合,三好家一分為二。另一方面,義輝之弟義昭在四處流浪後終於獲得了織田信長的援助,於1568年在信長軍的幫助下上洛。信長軍橫掃畿內,三人眾逃往阿波,三好義繼和松永久秀投降。足利義榮在本年死去,足利義昭便順理成章就任第十五代將軍。
在掌握實權後,信長在京都設定了代官。但1569年三好三人眾捲土重來,襲擊義昭在京都的住處。信長軍苦戰終於擊破了三好軍,但需要將軍權威而號令天下的信長意識到,必須得給將軍建一座城了。之後,不甘心做傀儡的義昭與獨斷的信長發生對立。最終義昭公開反抗信長,給各國大名下達了上洛的要求。而信長也藉助朝廷的權威,與幕府對立。1573年,義昭在宇治的楨島城舉兵,但在信長的猛攻下而投降,最後被信長流放,室町幕府滅亡。之後信長接受朝廷的請求,就任了從三位大納言併兼任了右近衛大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人。1582年,信長為了朝廷的官職推任問題,進入了京都,住在本能寺。數日後,受命出陣中國的明智光秀謀反,信長父子討死。京都短暫歸明智所支配,但隨著山崎合戰豐臣秀吉的勝利,京都最終由豐臣秀吉所管轄。之後就任太政大臣的秀吉於1587年在平安京大內里建造了聚樂第,京町變成了城下町。1598年秀吉死後,其子秀賴進入大坂城,政治經濟中心也隨之移到了大坂。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將軍,建造二條城,設定所司代進行支配。

寺廟

一宮

一宮位於京都市的上和下賀茂神社,即北區賀茂別雷神社(上賀茂神社)與左京區賀茂御祖神社(下鴨神社))之間。

國分寺

國分寺,位於相樂郡加茂町,同時建有僧寺和尼庵。其中恭仁宮大極殿在746年時設為僧寺。此寺在882年被燒毀,之後雖然重建但香火日衰。大正14年(1925年)時在國分寺旁邊發掘出大量的古瓦,被認為是古尼姑庵的痕跡。

歷任山城守護

鎌倉幕府

* ~1221年 - 京都守護兼任
* 1221年~1333年 - 六波羅探題兼任

室町幕府

* 1353年~1384年 - 侍所兼任
* 1385年~1386年 - 山名氏清
* 1389年 - 赤松義則
* 1389年~1390年 - 山名氏清
* 1390年~1391年 - 赤松義則
* 1391年 - 山名氏清
* 1392年~1394年 - 畠山基國
* 1394年~1399年 - 結城滿藤
* 1399年 - 京極高詮
* 1399年~1402年 - 結城滿藤
* 1402年~1403年 - 田山基國
* 1404年~1416年 - 高師英
* 1418年~1421年 - 一色義貫
* 1421年~1423年 - 京極高數
* 1424年~1428年 - 京極持光
* 1428年~1433年 - 田山滿家
* 1433年~1434年 - 田山持國
* 1434年~1436年 - 一色義貫
* 1436年~1439年 - 赤松滿祐
* 1440年~1441年 - 山名持豐
* 1441年~1447年 - 京極持清
* 1447年~1449年 - 一色教親
* 1450年~1455年 - 田山持國
* 1455年~1460年 - 田山義就
* 1460年~1463年 - 田山政長
* 1464年~1468年 - 山名是豐
* 1474年~1478年 - 山名政豐
* 1478年~1481年 - 田山政長
* 1481年~148?年 - 赤松政則
* 1486年~1490年 - 伊勢貞宗
* 1493年~1507年 - 伊勢貞陸
* 1508年~1518年 - 大內義興
* 1518年~1531年 - 細川高國
* 1532年~1549年 - 細川晴元

歷任山城守

* 藤原棟世
* 小田虎盛
* 齋藤道三
* 荒木氏綱
* 松永久秀(從四位下)
* 龍造寺隆信
* 直江兼續(從五位下) (天正11年(1583年)~ )
* 土岐定政(從五位下) (文祿2年(1593年)~ )
* 土岐定義(從五位下)
* 竹腰正信(從五位下) (慶長16年(1611年)~ )
* 土岐賴行(從五位下) (寬永元年(1624年)10月28日~ )
* 竹腰正晴(從五位下)
* 竹腰正映(從五位下)
* 竹腰正武(從五位下)
* 竹腰勝起(從五位下)
* 竹腰睦群
* 竹腰正定(從五位下)
* 永井尚佐(從五位下)
* 永井尚典(從五位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