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是吳均所作的《山中雜詩三首》中的第一首,一作《還山》。此詩通過描寫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非常貼切地表現了詩人當時的那種閒適的心境。在寫作手法上,語言清新優美,文字簡練利落;文章條理分明,表現角度多樣;寫景狀物生動逼真,抓住特徵寓情於景。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山中雜詩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山際:山邊,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②雲霧,雲氣。
③竹中:竹林叢中。
④窺(kuī):從縫隙中觀看。
⑤落日:夕陽。亦指夕照。
⑥檐(yán):房檐。
⑦出:飄出。
白話譯文
山峰上繚繞著陣陣的嵐氣雲煙,
竹林的縫隙里灑落下夕陽的餘暉。
鳥兒歡快地飛向屋檐,
白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里飄了出來。
創作背景
由於吳均的仕途之路坎坷崎嶇,後又因私著《齊春秋》而觸怒龍顏遭貶謫歸鄉,他一度心灰意冷,產生遁世的想法。在雲遊山水之際,他留下了一些美輪美奐的包括《山中雜詩》在內的“山水詩”。
作品賞析
文學鑑賞
開頭一句平起:“山際見來煙,”一個“來”字輕輕寫出,可以想像,在薄暮朦朧的背景上,幾點炊煙徐徐飄來,裊裊婷婷,漸漸化入淡藍的天空。在那片恬靜的山野之中,不難體會到詩人那種閒適的心境。接下一句:“竹中窺落日”,詩人隱居在山中,欣賞山景,視點是不斷移動變化著的。第一句的視點是在一個比較開闊而居高的地段,俯瞰著地下的景色,而這一句則表明詩人已置身於一簇簇茂盛的野竹林中,西下的落日,把金黃的光線投下來,一個“窺”字,境界全出。在茂盛的竹林里是看不到整個太陽的,看到的只是太陽光從竹林叢的縫隙中探射進來的一道道光線,斑駁陸離,氣象萬千,所以這“窺”字,與其說是詩人的主觀視點,不如說是太陽的多情滲透;另外這一“窺”字的運用,還給人一種詼諧滑稽的感覺,表現了詩人閒適之外還帶有一種孩童般的天性,可以說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韻味”的了。後兩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前句看起來很平,但這是一句過渡,表明詩人已回到了居所門外,落日時分,燕子麻雀也紛紛歸巢了,正在屋檐上嘰喳著歡蹦亂跳。這句對環境是一種渲染,對尾句則又是一種“啟對”,於是,“雲從窗里出”,顯得和諧、自然,對得也比較工整。同時在聲音的效果上,前句熱鬧,後一句則以奇靜收住,非常符合詩人的整個心境,也為全詩創造完成了如下境界:太陽落山了,山中的暮氣吸盡了太陽的餘熱,漸漸化作一片片雲霧,繚繞翩躚,看去似從窗里徐徐飄出。
詩寫得十分精煉。四句寫出四個各自獨立的畫面,如同電影鏡頭的連線那樣,合起來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煙、日、鳥、雲都在動,但給人的印象卻是無限的靜。由這一片寂靜,又使人感到詩人心中是那么清靜。他沒有一點兒雜念,只是靜靜地觀賞著這一切。如果細細吟味,還可感到三、四句隱隱流露出詩人的幾分新奇感。高飛的鳥與屋檐齊高,白雲由窗間流出,這種景象在平地上見不到,因而使詩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兩副對子。前兩句“見”、“窺”的主體是詩人,後兩句的主體則是“鳥”和“雲”。前兩句的節奏是二、一、二,後兩旬是二、二、一。這樣,全詩雖然篇幅短小,內容單純,卻因旬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以至於不顯得單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