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羅非魚

尼羅羅非魚

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屬於鱸形目麗魚科,原產於坦噶尼喀湖,已廣泛為其他地區所引進,中國於1978年從泰國引進並推廣養殖。現已列為第三批外來入侵物種目錄。

尼羅羅非魚是羅非魚中最大型的品種,而且骨刺少,肉質細嫩且富於彈性,味道鮮美,其風味可與海洋鯛魚比目魚媲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尼羅羅非魚
  • 拉丁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aeus, 1758)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輻鰭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麗鯛科
  • 亞科:褶唇麗魚亞科
  • :羅非魚屬
  • :尼羅羅非魚
  • 分布區域:亞洲非洲等地
  • 英文名: Nile tilapia 
品種由來,形態特徵,生活環境,營養價值,

品種由來

尼羅羅非魚
尼羅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屬於鱸形目麗魚科Cichlidae、羅非魚屬Oreochromis (有稱麗鯛科,麗鯛屬)。學名Oreochromis niloticus,原產於非洲的坦噶尼喀湖,現已廣泛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所引進。
尼羅羅非魚體型似鯽魚,體型側扁,背鰭而高,磷大,體色黃棕色,腹部白色,體側有黑色縱條紋。喜高溫、耐低氧、高鹽度,海、淡水中均能生活。雜食性,成魚喜食浮游生物,底棲生物,搶食力強,生長迅速,雄魚生長速度大於雌魚。性成熟早,繁殖力強。
尼羅羅非魚是1978年由長江水產研究所首次從尼羅河引進,與我國早年引進的莫三比克羅非魚相比,體型較大,生長較快。尼羅羅非魚體短、背高、體厚而側扁,呈鱸形。體色為黃棕色,上半部較暗,下半部轉亮,呈銀白色,喉、胸部為白色;有的個體全身呈黑色。體色隨環境的變化而有適應性的改變。體側有黑色橫帶9條,分布於背鰭下方7條,尾柄上2條。尾柄上半部和鰓蓋後緣有一黑斑。背鰭的邊緣為黑色。背鰭臀鰭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斑點。尾鰭終生有明顯的垂直黑色條紋8條以上。尾鰭、臀鰭的邊緣呈微紅色。用於奧尼魚制種的尼羅羅非魚一定要是原種。

形態特徵

體側扁,頭中等大小,口端位;眼中等大小,略偏頭部上方。成熟雄魚頜部不擴大,下頜長為頭長的29~37%。鱗大,圓形,側線分上、下兩段。上段側線有鱗片18~24枚,下段側線有鱗片12~22枚。沿側線列鱗數30~35,通常32~33。背鰭發達,起點於鰓蓋後緣相對,終止於尾柄前端;硬棘16~17,軟條12~13;臀鰭末端超過尾柄,硬棘3,軟條9~11;胸鰭較長,可達到或超過腹鰭末端,無硬刺,軟條14~15;腹鰭胸位,硬刺1,軟條15。尾鰭末端鈍圓形。幼魚尾鰭後緣平截,成魚尾鰭後緣呈扇形。 體色呈黃褐至黃棕色,從背部至腹部,由深逐漸變淺;喉、胸部白色。成體雄性呈紅色;體側有9條與體軸垂直的黑色帶條,其中背鰭下方有7條,尾柄上有2條;背鰭邊緣黑色,在背鰭和臀鰭上有較為規則的黑色斑紋;尾鰭和胸鰭的邊緣紅色,成體雄魚顯得特別鮮艷;雌魚體色較暗淡,孵育期間呈茶褐色,體側黑,體條紋特別明顯,頭部也出現若干不太規則的黑色條紋
尼羅羅非魚

生活環境

尼羅羅非魚臨界低溫為8.61±0.15℃,致死溫度為6.04±0.11℃,臨界高溫約為40―41℃,最適生長的溫度為28―32℃。能耐低氧,在溶氧低於0.7毫克/升的水體中,仍能攝食,水中溶氧為1.6毫克/升時,能生活繁殖;其窒息點為0.07―0.23毫克/升的溶氧量。可在17‰以下的海水中生長、發育和繁殖,能在PH值4.5―10的水體中生長。
尼羅羅非魚有互相殘食的習性,主要表現在魚苗期間,大苗吞食小苗的現象比較嚴重。成魚遇驚便潛入水底的軟泥中,不易捕撈。尼羅羅非魚有強烈的領域和護幼行為,對本地魚類威脅很大。

營養價值

每百克肉中含蛋白質20. 5克、脂肪6.93克以及鈣、磷、、維生素等,營養價值亦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