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陽病辨證

六經辨證之一,中醫診斷學術語。是指外感傷寒病過程中由於邪犯少陽膽腑,機樞失運,經氣不利所表現的證候,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我、脈弦為辨證要點。本證之邪既不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而是邪居半表半里,故又稱半表半里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陽病辨證
  • 出處:《傷寒論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運用,一、少陽病本證的辨證,二、少陽病變證的辨證,

概念

外感傷寒病過程中由於邪犯少陽膽腑,機樞失運,經氣不利所表現的證候,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我、脈弦為辨證要點。

解讀

六經辨證是張仲景在《內經》六經的基礎上,結合外感病傳變情況總結出來的六個辨證綱領,亦即外感病過程六個深淺階段的綜合證候,即太陽病辨證、陽明病辨證、少陽病辨證、太陰病辨證、少陰病辨證與厥陰病辨證。六經彼此間是互相聯繫的,可以合病、並病、兩感和互相傳變,不能截然分開。
少陽病辨證的要點有:
主症: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
次症:耳聾,目赤,或胸中煩而不嘔,口渴;或腹中癰;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
舌脈:舌淡紅或舌尖紅,苔白,脈弦或弦細。

中醫運用

一、少陽病本證的辨證

1.正邪分爭證
由太陽病傳變向來,其病機特點是正邪分爭,有時邪氣盛而症進,有時正氣盛而邪退,多次反覆。本證又稱為小柴胡湯證。
主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
臨床表現:往來寒熱(先惡寒,後發熱不惡寒,再汗出熱稍退或退盡,過一段時間又這樣發作),胸脅脹滿或疼痛,噁心嘔吐,胃納差,心煩不安,舌偏紅,苔多薄膩,或黃或白,多見弦脈。
2.少陽經熱證
為熱邪直接侵犯足少陽膽經以及膽腑等處所致。
主證:發熱。頭痛,耳聾,口苦,咽乾,目眩。
臨床表現:發熱不惡寒,頭痛多在兩太陽穴或兩側,耳聾如塞,口苦,咽乾,目眩,目赤,胸悶心煩,脈弦細,舌偏紅苔薄黃。

二、少陽病變證的辨證

1.少陽熱利證
是—種不典型的熱性下利。本證既無太陽表證,又無陽明里實證,更無典型的少陽病見證,但從六經辨證分析,基本上仍屬於少陽病範疇,因此列為少陽變證。如從辨病診斷,屬於痢疾病範圍。
主證:發熱不惡寒,腹痛,下利,脈弦細數。
臨床表現:本證開始即無明顯的太陽表證,就出現發熱不惡寒,或伴頭痛,或偶有輕微惡寒,腹痛陣作,下利次數,大便量少,夾有粘液,—般不夾血便,無明顯里急後重。口渴,口苦,或有噁心,嘔吐,舌紅、苔薄黃少津,脈弦細數。
2.少陽發黃證
本證原濕熱為患,故發熱起伏,纏綿難愈。有時微惡寒乃正邪分爭之象。因病位在少陽膽經與膽腑、故熱擾而膽汁外溢,出現黃疽,且可出現脅痛或向少陽經循行部位放射。
主證:黃疸,反覆發熱,脅脹痛,痛引項背,不能食而嘔。
臨床表現:反覆發熱,多日不退,有微惡寒,有時但熱不寒,胸脅脹痛,時輕時重,痛甚拒按,痛引項背,黃疸,不欲進食,進食噁心,甚則嘔吐,小便色深(黃),量少。舌偏紅,苔薄黃,脈弦細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