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辨證之一,中醫診斷學術語。是指外感傷寒病發展到後期,呈現全身性虛憊所見證候的概括。病位主要在心、腎,有從陰寒化和從陽熱化兩種情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陰病辨證
- 出處:《傷寒論》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六經辨證之一,中醫診斷學術語。是指外感傷寒病發展到後期,呈現全身性虛憊所見證候的概括。病位主要在心、腎,有從陰寒化和從陽熱化兩種情況。
少陰之為病,以“脈微細,但欲寐”為主要脈症。由於陽氣衰微,營血不足,不鼓血行,不充脈道,故脈微而細;心腎衰減,神氣失養,精神極度衰憊,似睡而非睡,呈昏沉迷糊“但欲寐”之狀。常見證型 1.少陰寒化證 本證是指病邪深入少陰,心腎陽氣衰憊,從陰化寒,陰寒獨盛所表現的虛寒證候。辨證要點:無熱...
功效:破陰回陽,宣通上下。主治:少陰病,手足厥逆,下利,脈微,面赤者。(二)少陰寒化的針灸治療 治則:溫腎逐寒、回陽救逆,針灸並用,重灸,補法。處方:太溪、復溜、腎俞、神門、命門、氣海、關元、三陰交等。仲景《傷寒論》所謂少陰寒化證之辨證論治皆從基本病機入手,從遣藥組方體現其對少陰寒化證...
一、少陽病本證的辨證 1.正邪分爭證 由太陽病傳變向來,其病機特點是正邪分爭,有時邪氣盛而症進,有時正氣盛而邪退,多次反覆。本證又稱為小柴胡湯證。主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臨床表現:往來寒熱(先惡寒,後發熱不惡寒,再汗出熱稍退或退盡,過一段時間又這樣發作),胸脅...
六經病證,是經絡,臟腑病理變化的反映。其中三陽病證以六腑的病變為基礎;三陰病證以五臟的病變為基礎。所以說六經病證基本上概括了臟腑和十二經的病變。運用六經辨證,不僅僅局限於外感病的診治,對腫瘤和內傷雜病的論治,也同樣具有指導意義。太陽病證治 臨床表現 《傷寒論》說:“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
第三,八綱病證可在一定條件下,向對立面轉化。一般有陰證轉陽(表示病情好轉),陽證轉陰(表示病情惡化),由里出表(表示病勢向愈),由表入里(表示病勢發展),由虛轉實(預後良好),由實轉虛(預後較差),熱證變寒(表示正虛),寒證變熱(多為邪實)。氣血津液辨證 氣血津液是臟腑正常生理活動的產物,受臟腑...
六經辨證,是漢代醫家張仲景根據《素問。熱論》的有關論述,在其《傷寒論》中創立的,用以闡明外感病發生、發展、傳變規律的一種辨證方法。六經辨證將外感病發生髮展過程中所表現的不同證候,以陰陽為綱,歸納為三陽病(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和三陰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兩大類病證,分別從邪正鬥爭...
第六節 少陰病辨證 第七節 厥陰病辨證 第五章 衛氣營血辨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衛分證辨證 第三節 氣分證辨證 第四節 營分證辨證 第五節 血分證辨證 第六章 三焦辨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上焦病辨證 第三節 中焦病辨證 第四節 下焦病辨證 第七章 氣血津液辨證 第一節 氣病辨證 第二節 血病...
第六節臟腑兼病 第五章氣、血、津液的辨證論治 第一節氣分病 第二節血分病 第三節津液病 第六章六經辨證論治 第一節概說 第二節太陽病 第三節陽明病 第四節少陽病 第五節太陰病 第六節少陰病 第七節厥陰病 第七章衛氣營血辨證論治 第一節衛分證治 第二節氣分證治 第三節營分證治 第四節血分...
經絡辨證分十二經脈證候和奇經八脈證候兩部分。理論依據 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溝通表里上下聯繫臟腑器官的獨特系統。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說:"經脈為陽明經、少陽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為綱將外感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證候總結歸納為三陽病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三陰病太陰病、少陰...
《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是學苑出版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增訂本)》在原書選編范中林先生套用六經辯證診療的60多個病例基礎上,新增病例7個:同時收錄了范中林先生之女整理的1978~1979年范老受邀進京行醫期間的臨床實踐記錄——35則醫案。從中可見范老的診療風格,善用經方,用藥精練,配伍嚴謹,...
按氣血辨證可分為氣虛證,氣滯證、氣逆證、氣陷證、血虛證、血熱證、血瘀證;按六經辨證可分為太陽中風證、太陽傷寒證、太陽蓄水證、太陽病變證、陽明經證、陽明腑證、少陽證、少陽兼證、太陰表證、太陰里實證、寒濕發黃證,少陰寒化證、少陰熱化證、少陰病表證、少陰急下證、厥陰熱證、厥陰寒證、上熱下寒證...
本方為溫陽利水之基礎方。臨床套用以小便不利,肢體沉重或浮腫,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加減化裁 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乾薑、細辛溫肺化飲,五味子斂肺止咳;陰盛陽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藥之陰柔,加乾薑以助溫里散寒;水寒犯胃而嘔者,加重生薑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吳茱萸以助溫胃止嘔。附註 重...
1、在中醫看來,本方是治療陽虛寒濕內侵證的常用方,主要以背惡寒、手足冷、身體痛、骨節痛為辨證要點。2、現代臨床常用本方加減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之關節痛等屬陽虛寒盛類疾病;亦可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炎、肝炎、慢性腸炎、盆腔炎、帶下病、月經後期及某些功能減退引起的臟器下垂(胃下垂、...
【附註】 本方既是主治少陰陽虛,外感風寒的代表方、基礎方,又是治療大寒客犯肺腎所致咽痛聲啞的常用方。臨床套用以惡寒重,發熱輕,神疲欲寐,脈沉為辨證要點。方劑比較 麻黃細辛附子湯與麻黃附子甘草湯均治陽虛外感風寒證。但前方證病重勢急,外寒與里寒均較重,故以麻、附配細辛,助陽發汗,使表里之邪速解...
至《傷寒論》問世,始有手足厥冷症名。與手足厥冷同義的還有手足逆冷、手足厥逆、手足厥寒、四逆厥、厥冷、手足寒等。“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這是張仲景對於手足厥冷發生機理的概括。後世醫家對於手足厥冷的認識都是根據《傷寒論》的論述而對手足厥冷進行辨證的。中...
五藥合方,利水滲濕為主,清熱養陰為輔,體現了利水而不傷陰、滋陰而不礙濕的配伍特點。水濕去,邪熱清,陰津復,諸症自除。運用 本方以利水為主,兼以養陰清熱,主治水熱互結而兼陰虛之證。臨床套用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熱,舌紅,脈細數為辨證要點。加減化裁 本方可用於熱淋、血淋、尿血之屬於水熱互結...
他從脈、證、方、治入手,按照張仲景辨證施治精神進行編次。唐代孫思邈在晚年見到《傷寒論》,按照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分類條文 ,每一經病中,又採用“ 方證同條 ,比類相附 ” 的研究方法,突出主方,以方類證,提出了桂枝湯、麻黃湯、青龍湯為治療傷寒的三綱思想,頗有見地。...
煩多屬熱,亦有因於寒者。可見於外感、內傷多種病證。傷寒六經病變多見有心煩。《傷寒論》太陽篇有:“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少陽病有心煩喜嘔之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一、太陽經病 二、陽明經病 三、少陽經病 四、太陽經病 五、少陰經病 六、厥陰經病 六經辨證包括了八綱辨證 一、陰陽 (一)太陽病的陰陽 (二)陽明病的陰陽 (三)少陽病的陰陽 二、表里 (一)太陽病的表里證 (二)陽明病的表里證 (三)少陽病的表里證 (四)太陽病的表里證 (五)少陰病的表...
這種不在表,也不在里的病位概念,是仲景率先提出的。張仲景在八綱中加入了半表半里病位概念,是產生六經的關鍵。由於半表半里、六經理論的提出,使經方形成了獨特的六經辨證理論體系。六經名並未直接出現於《傷寒論》,在《傷寒論》有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和少陰、太陰、厥陰,所謂三陰三陽,後世簡稱為六經。因...
本方用於陽郁厥逆證,臨床套用以手足不溫,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脈弦為辨證要點。加減化裁 若咳者,加五味子、乾薑以溫肺散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溫心陽;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通陽散結;氣鬱甚者,加香附、鬱金以理氣解郁;有熱者,加梔子以清...
第五節 少陰病辨證 第六節 厥陰病辨證 第五章 《傷寒論》之證治 第一節 《傷寒論》太陽病誤治變證證治與內科雜病證治的關係 第二節 《傷寒論》汗證的辨證 第三節 《傷寒論》利證的證治 第四節 《傷寒論》中的熱型 第五節 《傷寒論》“煩”“躁”證的辨證論治 第六節 《傷寒論》小便狀態的辨證...
到了漢唐時代,張仲景創造了“舌苔”一詞,並確立舌診作為辨證論治的依據。以後《諸病源候論》、《中藏經》、《千金方》、《外台秘要》等書也提到一些舌診的內容。到宋、金、元時期,《活人書》以有無口燥舌乾來辨陰陽虛實,《小兒藥證直訣》首創“舒舌”、“弄舌”的名稱。但以上一些文獻中所記載舌診的...
《熱論》是《黃帝內經·素問》中的第三十一篇文章,本篇系統討論了外感熱病的概念、成因、主症、六經辨證、傳變規律、治療大法、預後、飲食禁忌等問題。除了本篇以外,《黃帝內經》中論及熱病的尚有《素問》的《刺熱篇》、《評熱病論》,《靈樞經》的《五邪》、《寒熱病》、《熱病》等篇。但對熱病的病因、...
亡陽,證名,陽氣失亡,以汗出不止為主症。指機體陽氣發生突然性脫失而致全身屬於陽的功能突然嚴重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主要表現為突發集中的虛寒,面色蒼白,四肢冰冷,精神萎靡,畏寒蜷縮,冷汗淋漓,脈微欲絕,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蒼白,甚則口唇青紫,脈微欲絕或浮數而空等。見《傷寒論·辨少陰病...
肺與大腸病辨證(二)脾與胃病辨證(一)脾與胃病辨證(二)一周複習 第六周 肝與膽病辨證(一)肝與膽病辨證(二)腎與膀胱病辨證 臟腑兼證(一)臟腑兼證(二)一周複習 第七周 (五)經絡辨證 十二經脈辨證(一)十二經脈辨證(二)奇經八脈辨證 (六)六經辨證 太陽病辨證 陽明病辨證 少陽病辨證 太陰病辨證 少陰...
一、奠定辨證基礎 二、確立治則治法 三、創立、保存了大量經方 第二章 《傷寒論》的診法特點 第一節 望診特色 一、望面色 二、望舌 三、望形體 第二節 聞診特色 一、聞聲音 二、嗅氣味 第三節 問診特色 一、問病因 二、問病史 三、問現症 第四節 切診特色 一、三部診脈 二、寸口脈法 三、運用模式 ...
為了有助於提高臨床辨證思維能力,書中特設“名家醫案賞析”專欄,精選古今著名傷寒醫家典型醫案進行解讀賞析,冀其達到領悟經方妙用,借鑑醫家經驗,提高臨侏療效的目的。目錄 原文品讀 傷寒雜病論·自序 傷寒十居其七 一、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篇 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1條)2.太陽病,發熱,...
第五單元 少陰病辨證論治 第六單元 厥陰病辨證論治 第七單元 霍亂病辨證論治 第八單元 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辨證論治 金匱要略 第一單元 痙濕□病篇 第二單元 中風歷節病篇 第三單元 血痹虛勞病篇 第四單元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篇 第五單元 胸痹心痛短氣病篇 第六單元 腹滿寒疝宿食病篇 第...